中华郡远古部落景区(人文古牧地浪漫澡塘会)
中华郡远古部落景区(人文古牧地浪漫澡塘会)1当然,关于“澡塘会”的来源,还有各种不同的传说。傈僳人泡温泉,长的个把月,短的三四天,直到完全松弛了筋骨,身心舒畅、尽情尽兴之后,他们才依依不舍地收拾行装,又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谈天说地,对歌跳舞。澡塘会期间除了用温泉洗浴,还举行上刀山下火海表演,射弩、打秋千比赛等,更有通宵达旦的赛歌,而且一唱就是几天。数百年以来,怒江傈僳族人年复一年,形成了传统,故名澡塘会。因此,有人说,怒江有温泉的地方,都会有傈僳人的“澡塘会”,“澡塘会”就是傈僳人的狂欢节。其实,澡塘会全国其他地方也有,但怒江峡谷的更自然、更民族、更传统。“温泉水滑洗凝脂”,这的确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裸浴”。听老一辈的傈僳族人说,以前兴男女全裸同浴,现在越来越“文明”,“裸”的少了,也讲究男女分池而浴。不仅如此,傈僳族举办的“澡塘会”以往都在春节期间,现在顺应旅游发展,平时也会举行。因为傈僳人相信“澡塘会”能消除疾病,洗掉一年的过失和
在祖国的云南,有一条被称之为东方大峡谷的地方,它就是美丽神奇的怒江大峡谷。峡谷里,千百年来生活着勤劳勇敢的傈僳族人民。散居的傈僳族人,虽然环境艰苦,却不乏丰富多彩的风情民俗,而最出名的,要算“澡塘会”了。
所谓“澡塘会”,是怒江地区的傈僳族一个独具民族特色的传统盛会。每年春节全家团聚之后,正月初二,傈僳族人就踏上了精神之旅。他们穿上新装,背上炊具,吆喝着号子,高唱着歌儿,携家扶口前往怒江岸边泡温泉。“迟迟兮春日,玉甃暖兮温泉溢。”澡塘会,又称“春浴”,其实就是男女共浴。无论男女老少,不分年龄,不分性别,众人齐刷刷下汤裸浴。大家共同在一个澡池里,既来泡澡,便坦然相对,没有遮拦,没有做作。或同卧一泓,或斜靠堂边,或摆家常,或说情事,或忆昔日,或憧憬来年,或对歌,你帮我搓背,我帮你洗头,欢笑阵阵,其乐融融。
此时的怒江,水蓝了,江边的木棉花开得红彤彤的。住在高山峡谷的傈僳人背起毯子、被子,带着米、肉、油、盐、菜和炊具,开始了传统的春浴。他们用三个石头支起锅,煮起饭,做起菜,上满布汁酒,开起了露天宴。
吃饱喝足,下到烫人的简易石砌温泉澡池中,洗去满身的污垢,舒展劳累疲倦的筋骨,男女老少,相聚在热气腾腾的温泉水中,一边搓洗,一边说笑,嬉戏打闹,其乐融融,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热气腾腾的温泉水,配合着江边古老大树,将和谐说笑、融融嬉戏的傈僳人告知上苍,乞求怒江风调雨顺,人与自然共乐共存。
傈僳人泡温泉,长的个把月,短的三四天,直到完全松弛了筋骨,身心舒畅、尽情尽兴之后,他们才依依不舍地收拾行装,又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谈天说地,对歌跳舞。澡塘会期间除了用温泉洗浴,还举行上刀山下火海表演,射弩、打秋千比赛等,更有通宵达旦的赛歌,而且一唱就是几天。
数百年以来,怒江傈僳族人年复一年,形成了传统,故名澡塘会。因此,有人说,怒江有温泉的地方,都会有傈僳人的“澡塘会”,“澡塘会”就是傈僳人的狂欢节。其实,澡塘会全国其他地方也有,但怒江峡谷的更自然、更民族、更传统。
“温泉水滑洗凝脂”,这的确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裸浴”。听老一辈的傈僳族人说,以前兴男女全裸同浴,现在越来越“文明”,“裸”的少了,也讲究男女分池而浴。不仅如此,傈僳族举办的“澡塘会”以往都在春节期间,现在顺应旅游发展,平时也会举行。因为傈僳人相信“澡塘会”能消除疾病,洗掉一年的过失和罪孽,使人来年身体健康,做事一顺百顺。这种风俗在怒江峡谷产生,缘于傈僳人多散居于山里,人与人的交往受到交通不便的限制,缺少联系往来,澡塘会就是他们进行社交的盛大聚会,而且他们还认为;用这个天然温泉的水洗过,一年里都不会生病,所以又叫“洗百病”。
当然,关于“澡塘会”的来源,还有各种不同的传说。
1
其一:怒江碧罗雪山南部,海拔3200多米的地方,那里风景如画,围着一片阔大的草甸,草地上分布着若干水塘,小溪缠绕着这些水塘,就像数不清的一块块明镜,人称“九十九塘”。传说18个仙女结伴下凡,常在这里梳洗打扮。聪明的傈僳人祖先得知了情况,“照抄照搬”仙女们的浪漫举动,在怒江边合适的地方,也搞了一个属于属于人间的“澡塘会”。
2
其二:有一对如花似玉的傈僳人姐妹,被成群青年男女围着欢歌,惹得天神发怒,使得两姐妹变成了两座山。春节这天,春雷震撼着怒江峡谷。春雷声中,两座姐妹山同时喷出了两股滚烫泉水。正巧一个被毒蛇咬伤的猎人,一个中瘴气奄奄一息的渔夫,昏倒在温泉边,二人均因喝了和泡了温泉水,驱散了毒汁,驱走了病魔,恢复了健康。从此,温泉吸引了怒江两岸村村寨寨的傈僳族人。尤其是每年春节,形成了洗澡的独特民俗文化,成了傈僳族闻名天下的澡堂会。
怒江的春天从澡塘开始,“春来江水绿如蓝”,怒江的美一览无余地呈现在来澡塘会观赏和洗浴的人们眼前。江岸的木棉花红似火。怒江像一个柔美的女子,江面平静而婉约,江水清澈却欢畅地流淌着,偶尔有洁白的浪花四溅,轻轻拍打着耸立的礁石。人们的脸上流露出的是惊奇,是欢乐,是满足,也是幸福,这才是人间真正的春天。
为了保护和延续傈僳春浴文化,弘扬和传承民族特色文化,丰富全州各族人民的春节文化生活,近十多年来,泸水县每年都在登埂组织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澡塘会已成为在国内外具有一定知名度的特色旅游品牌。
去年举办的“欢聚天境大怒江,畅享傈乡峡谷情”为主题的澡塘会在登埂隆重开幕。泸水县精心组织开展了傈僳语“摆时”对歌比赛、射驽比赛,“上刀山下火海”民族民间绝技表演,民族歌舞表演以及物资交流。每天都有数千人聚集于此,热闹欢腾度新春。大年初二举行的射驽比赛,吸引了数百人参赛;初二、初三举行的精彩“摆时”对歌比赛和泸水县泸峰民间文化艺术团带来的惊险“上刀山下火海”表演,充分彰显了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傈僳族民歌和傈僳族刀杆节的魅力。
一名文化工作者告诉笔者,参加澡塘会,既是工作的责任使然,但也可以得到心灵的净化。他认为,每年参与澡塘会的工作,都能让他感受到生命的价值;既可以用山的博大来扩展自己的胸怀,又可以用谷的幽深来升华自己的情操。他说:“与怒江对视,我会重新认识世界,也会更加珍惜生命,与人为善,宽待一切。”
在温泉周围,笔者曾被那些正在洗浴的女子吸引,其中也曾看见有裸露的女子自然地对着拍摄的镜头抿嘴一笑。此情此景,深深烙在我的脑海中。我突然领悟,这是怒江峡谷的生命之魂,是千百年来繁衍生命的民族之魂,也正是这饱含母愛之乳哺育的结果。怒江,本来就应该是裸露的、纯净的、自然的。江两岸的大山是裸露的、纯净的、自然的,江水是裸露的、纯净的、自然的,人的身体是裸露的、纯净的、自然的。也许由于高山大川的阻隔,傈僳人很少受到儒家文化的浸染,他们的内心深处还保留着处子般干净的身子和情怀,而澡塘会的赤身裸体,展露的就是身心与大自然一起交融,享受内心里的那一份空灵与怡然,这是一种对生命本身最自然的尊重,它本身就是纯净的、自然的,也是值得我们敬重的。
笔者还看到,在舞台下,群众自发的对歌活动,所有歌者都来自田间地头、来自峡谷两岸。他们三五成群以歌会友,即兴编词,于唱和之间灵感的火花得以充分碰撞迸发,在词句里透出傈僳族特有的机智诙谐,透出浓浓的泥土和生活气息,唱出了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新憧憬。
澡塘会不仅是各种少数民族精彩民间民俗风情的展示,也是挖掘和发扬泸水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盛会,更是怒江各族群众民族服饰和民族风情等的展示。澡塘会是人们了解怒江各民族文化和习俗的一扇窗。
在这里,原生态的习俗保留完好,传统文化得到弘扬。新春,到怒江边,到登埂温泉,赴一场春天的盛宴,领略原生态的湖光山色,感受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体验怒江各民族的别样风情。还有一些人浪漫的自诩为与太阳、星星、月亮一起泡澡,让澡塘会更是声名大振,吸引了许多人的眼球,大家慕名前来,只为体验傈僳族同胞这种纯粹又原生态的狂欢,感受一种视角冲击的盛宴。有猎奇、有艳羡、更有惊叹,形形色色、五花八门,不同的人,感受也不尽然。然而,最近几年,由于温泉的水越来越少,曾经人山人海泡澡的盛况空前已经不再,群众参与的积极性也在降低。这需要对怒江各个民族的民间文化有更多的挖掘,才能使“澡塘会”这种传统民俗文化更加繁荣昌盛。
编辑:程程
作者:吕胜菊
“米东区零距离”图文有奖征集活动进行中,一经采纳即奖30-100元稿费,欢迎投稿(请保证图片清晰度)
投稿邮箱:midonglingjuli@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