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源氏物语的研究著作(日本的好色文学)
有关源氏物语的研究著作(日本的好色文学)然而,如此“自由”下的男人能得到真正的幸福吗? 这种毫无约束的婚姻制度,让男人乐此不疲地追求女色,常常沉迷其中不能自拔。至于所做的事情是否道德,则不在他们的考虑范围之内。毕竟,白富美的诱惑要比美德大的多。 紫式部采用的是一种很朦胧的笔法。也正是这种朦胧的表达方式,给读者无限的遐想空间和审美情趣。 平安时代有钱人家的女子,都很保守和矜持,她们穿着层层叠叠的和服,安静地呆在闺房之中。如果不可避免要和男子对话,也会躲在屏风的后面。这一点,似乎和古代中国要求女子“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封建传统很契合。 平安时代的贵族男子则恰恰相反。当时的贵族社会,没有固定的婚姻关系观念,流行着一种宿花眠柳式的“访婚制度”。在这种婚姻制度下,贵族男子可以随意寻花问柳,并将引诱少女或者有妇之夫看作是件很荣光的事。
说到日本的情色文化,想必是全世界都闻名。日本人对待性的认知和态度是其他民族匪夷所思的,他们极为崇尚自然本能,可是审美观念却又极其的病态和扭曲。
早在日本的平安时期,文学作品就多以描写男女情事为主,而且这类作品女性作者居多,她们用敏感细腻的笔调,刻画出男女情爱的矛盾与纠缠,其中最有名的就是紫式部的《源氏物语》。
《源氏物语》大约于1010年写成。是日本古典文学的代表作品,也是世界上最早的长篇小说。
在书中,有大量关于两性诱惑的描述。不过,作者毕竟是一名女性,不可能很露骨、很直白地表述出来。
紫式部采用的是一种很朦胧的笔法。也正是这种朦胧的表达方式,给读者无限的遐想空间和审美情趣。
平安时代有钱人家的女子,都很保守和矜持,她们穿着层层叠叠的和服,安静地呆在闺房之中。如果不可避免要和男子对话,也会躲在屏风的后面。这一点,似乎和古代中国要求女子“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封建传统很契合。
平安时代的贵族男子则恰恰相反。当时的贵族社会,没有固定的婚姻关系观念,流行着一种宿花眠柳式的“访婚制度”。在这种婚姻制度下,贵族男子可以随意寻花问柳,并将引诱少女或者有妇之夫看作是件很荣光的事。
这种毫无约束的婚姻制度,让男人乐此不疲地追求女色,常常沉迷其中不能自拔。至于所做的事情是否道德,则不在他们的考虑范围之内。毕竟,白富美的诱惑要比美德大的多。
然而,如此“自由”下的男人能得到真正的幸福吗?
小说的主人公源氏一生都在为情欲所困,他为女人的回避拒绝而苦恼万分,为女人的怨恨和妒忌而坐卧不宁,为担心隐私被发现而惶惶不可终日,更为乱伦后背上道德的十字架而备受煎熬,到了最后,他为后代重蹈自己的覆辙而绝望,感到轮回报应的可怕。无奈的在万念俱灰中丢掉了性命。
其实,“好色”并不是指人“好色多淫”,而是指能解男女风情。“好色”的理念最早出现于《竹取物语》和《伊势物语》。当代日本作家如永井荷风、川端康成、三岛由纪夫、大江健三郎、村上春树等,依然在承继和发展着这种文学模式。
中国文化中也有对“好色”的表述,孔子早就说过:“食色性也。”但中国的“好色”都是以礼乐教化的角度和伦理道德的标准来评价;和日本文化的评价标准完全不同,他们不会用道德来审视“好色”的善恶,只以感受和审美做基准。
这也不难解释日本人对待两性关系的所作所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