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最明智宰相(古往今来最能忍的宰相)
历史最明智宰相(古往今来最能忍的宰相)当娄师德的弟弟要走马上任之际,娄师德亲自教导他为官处世的“忍”学:当别人吐你口水,说明人家对你有所不满,如果你擦掉了口水,说明你不满他的行为,导致对方更加生气,我建议这种情况下你应该面带微笑,让脸上的口水自然风干。正是娄师德教育弟弟的这番话,给后世留下了一个“唾面自干”的典故。当讨厌你的人在你脸上吐口水,你会怎么做?是不是会气急败坏地冲上去跟他扭打在一起,甚至吐他一脸口水出出气。那么如果有人对唐朝的当朝宰相娄师德吐口水,他会怎么做?他说了:我肯定不会发火,相反我会面带着微笑,等着脸上的口水自然风干。可不要觉得这是虚构的,《资治通鉴·唐纪二十一》中有记载:其弟除代州刺史,将行,师德谓曰:“吾备位宰相,汝复为州牧,荣宠过盛,人所疾也,将何以自免?”弟长跪曰:“自今虽有人唾某面,某拭之而已,庶不为兄忧。”师德愀然曰:“此所以为吾忧也!人唾汝面,怒汝也;汝拭之,乃逆其意,所以重其怒。夫唾,不拭自干
老话常说,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很多争执和冲突如果有一方愿意退让,就可以化干戈为玉帛。然而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现实中很少有人可以做到忍让。在一千多年前的唐朝,有着这样一位宰相,向我们诠释了“忍者无敌”的精髓,他用亲身做法告诉我们,宰相的肚里不止可以撑船,就算是开航母也绰绰有余,他就是娄师德。
宰相在中国古代属于位高权重的职位,出名的宰相大多给人以严肃的印象,而娄师德给人的印象就有趣了,后世根据史书上的记载,对两度拜相的娄师德定位是:性格宽厚,超级能忍,说他是“忍学”的祖师爷都不为过。
这就令人诧异了,正常来说,手握实权的宰相,除了与皇帝相处中可能需要忍气吞声以外,对其他人还不是颐指气使?怎么会跟忍耐两字挂钩,这就跟娄师德的性格以及他为人处世的大智慧有关了。
当讨厌你的人在你脸上吐口水,你会怎么做?是不是会气急败坏地冲上去跟他扭打在一起,甚至吐他一脸口水出出气。那么如果有人对唐朝的当朝宰相娄师德吐口水,他会怎么做?他说了:我肯定不会发火,相反我会面带着微笑,等着脸上的口水自然风干。可不要觉得这是虚构的,《资治通鉴·唐纪二十一》中有记载:
其弟除代州刺史,将行,师德谓曰:“吾备位宰相,汝复为州牧,荣宠过盛,人所疾也,将何以自免?”弟长跪曰:“自今虽有人唾某面,某拭之而已,庶不为兄忧。”师德愀然曰:“此所以为吾忧也!人唾汝面,怒汝也;汝拭之,乃逆其意,所以重其怒。夫唾,不拭自干,当笑而受之。
当娄师德的弟弟要走马上任之际,娄师德亲自教导他为官处世的“忍”学:当别人吐你口水,说明人家对你有所不满,如果你擦掉了口水,说明你不满他的行为,导致对方更加生气,我建议这种情况下你应该面带微笑,让脸上的口水自然风干。正是娄师德教育弟弟的这番话,给后世留下了一个“唾面自干”的典故。
这已经不只是以德服人的层次了,可以说类似于左脸被人打了一耳光,还要把右脸送到人家跟前,让对方再打一耳光出出气,事后问问打人的手疼不疼,气消了没有。娄师德不仅仅是教育家人要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他自己更是将“忍”学发挥得淋漓尽致。
当他与同僚李昭德上早朝时,娄师德由于身体问题走的较慢,导致李昭德停下来好几次等他,不耐烦的李昭德当时就对娄师德发火了:走路走成这个样子,跟都跟不上,跟个乡村土包子一样。正常人一听到这话,早就破口大骂回敬他了,但是娄师德没有,他面带歉意地笑了笑,对李昭德说:如果说我娄师德不是土包子的话,那还有谁是土包子呢?听到娄师德如此奇葩地自嘲,李昭德也不好意思再羞辱他了。
很多人不清楚,唐朝赫赫有名的贤相狄仁杰,也是在娄师德的举荐下才坐上宰相之位的,包括狄仁杰自己也不清楚,因为娄师德从来没对外透露过只言片语。而狄仁杰由于看不惯娄师德的性格,三番四次明里暗里排挤娄师德,娄师德却丝毫不以为意。
最后是武则天实在看不下去了,实话告诉狄仁杰是娄师德力荐他来当宰相的,你说他有没有识人的眼光?听完武则天一席话的狄仁杰羞愧难当,自责道:娄师德娄公的宽阔胸怀,包容我那么久我却一点都不知道,我远远不如他。
在现代社会,都讲究互相“利用”,我帮了你,哪怕并不是为了挟恩图报,也希望你能够心怀感激。而娄师德举荐狄仁杰,却受到狄仁杰“忘恩负义”的回报,不仅没有气急败坏,而是泰然处之,不曾在背后说过狄仁杰一句坏话,而是时常夸赞狄仁杰的能力才干。娄师德以德报怨,心胸宽广的行为令人无比敬佩。
老子说过:“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这段话用来形容娄师德再适合不过了,武则天执政期间,朝廷政治环境险恶,不少朝中大臣无辜丧命。而娄师德的宽广肚量,帮助他出将入相三十余年,不仅生前位高权重,死后也是极具显赫,从中可见娄师德为人处世的大智慧。
舌头是柔软的,牙齿是坚硬的,当牙齿掉光了而舌头依然灵活完整。在人际相处中如果能够学学娄师德的胸怀,多加宽容与忍让,以此化解双方的矛盾冲突,不失为是与人为善的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