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卫东的原型是谁(当年蓝桥今何在)
刘卫东的原型是谁(当年蓝桥今何在)原来在清朝末年,淄川城东南方向,约七、八里的东省村,有一个姑娘名叫栾瑞莲,自幼父母双亡,跟着舅父生活。栾瑞莲到了婚嫁年龄,舅父因贪图彩礼,把瑞连嫁给了五十三岁的光棍汉周兰宽。这周兰宽好吃懒做,且性情残暴,稍不顺心就拿瑞莲出气,打骂对于瑞莲来说已是家常便饭。金秋十月,是个收获的季节。聊斋俚曲艺术团经过一段紧张的排练,要以根据聊斋故事《骂鸭》改编的聊斋俚曲戏《求骂》和新编聊斋俚曲戏《带着奶奶做新娘》作为成果来向社会做汇报演出。在演出大厅门口,王光霞先生热情地跑过来把我叫到一边,为我讲述了他在村里了解到的关于蓝桥的传说。7月间,“淄川聊斋俚曲艺术团”成立,在柳仙湖公园老干部活动中心排练现场,再度遇到热衷于地方戏曲活动的王光霞,于是我想起了近半年前的那桩心事,便向他了解关于“蓝桥”及其传说的情况。但他对此事不甚了解,并告知现在当地有年纪且能述说些民间故事传说者已较少,答应回去后留心作些了解。这使得
淄川融媒消息2010年元旦的第二天,与几位同好,踏着小雪,从城里出发,穿过前来、马庄、北旺、西省、东省等村庄,在东省庄东北方向的河道上,终于见到了期盼已久的一座桥梁 ——蓝桥。
作者:刘卫东
映入眼帘的“蓝桥”,是一座石桥。桥基选在河道相对狭窄之处,桥两端与河岸连接自然严密。桥四周的枯草和灌木,在寒风中瑟瑟发抖。不远处的河岸上有几株松柏,裹着一层薄薄的雪花,宛如几位伫立已久的观桥人。李先进先生的《般阳桥记》中记载:蓝桥的“桥长约22米,宽约4米,高约8米,一孔跨径约5米,孔高约6﹒6米,拱厚约1﹒5米 ,为实腹石拱桥,拱圈顶部雕有一龙头 。”据村民介绍,古时候这桥是青州经此去博山的官道。这从铺路石的岁月留痕,就可以看出路桥的久远。因为这座“蓝桥”与一个历史传说故事有着密切的关联,具有一定的文化含量,因而在一段时间内,几次想来到桥边,亲眼目睹其庐山真面目,遂成为一种希冀。
这种期盼的形成,应该说基于两个方面的因素:一是若干年前,读到一位文艺评论家从美学角度,谈论一部名字叫做《魂断蓝桥》的电影,写女主人公舞女玛拉在得知其深爱着的英军上校罗依•克劳宁在前线阵亡的消息后,悲痛欲绝,精神恍惚。为了生存,不得已而沦落风尘。在玛拉首次接客时,电影导演没有让那位嫖客露面,只是通过画外音交代了那样一个情节,从而保留了玛拉在人们心目中的美好形象。舞女玛拉和罗依的爱情起于蓝桥,终于蓝桥。蓝桥,成为他们爱情的载体与见证。因为这样一段文字,在脑海里就留下了关于蓝桥的比较深刻的印象。而另一方面的原因,还要从前年一次文化活动中涉及到的话题说起。前年阳春三月的一天,与文化馆退休的杨道坤副馆长,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办公室的徐明主任乘洪山标牌王光霞厂长的面包车,前往东省村拜访吟腔戏的传人王光浦老人,从此处了解到了淄川地方戏种 — 吟腔的产生、流传及现状等情况,后又到邻村一村民家的排练现场,观看了王光霞、杨道坤编曲、王庆厚整理的吟腔戏《狐狸精传书》,心中很是为群众中蕴藏着的那种热爱地方戏曲、传承传统文化的热情和精神所感染。在返回城区的路上,透过车窗,路旁刚刚要吐绿的杨柳和一垄垄春灌后的麦苗映入眼帘,初春的气息,让人感受到的是处处涌动着的生机。此后不久,便写成了那篇介绍吟腔戏的《吟腔蓓蕾当春生》。然而,从此就落下了一桩心事,这就是在返程路上,谈及这吟腔戏可作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等话题时,杨馆长因本人曾整理过关于峨庄的《王定保借当》产生地,望娘沟与董永、七仙女的传说,笛梆子戏的历史渊源及现状,佛母山唐赛儿遗迹等文字,便提供了传说戏剧《蓝桥记》的故事,发生在黉山东省村、十里村一带的线索。据说当年的蓝桥尚在,且保存比较完好。闻听此言,本欲即刻前往进行寻访,无奈此时已是暮色苍茫,只好留待来日。
7月间,“淄川聊斋俚曲艺术团”成立,在柳仙湖公园老干部活动中心排练现场,再度遇到热衷于地方戏曲活动的王光霞,于是我想起了近半年前的那桩心事,便向他了解关于“蓝桥”及其传说的情况。但他对此事不甚了解,并告知现在当地有年纪且能述说些民间故事传说者已较少,答应回去后留心作些了解。这使得心中对弄清有关蓝桥故事来龙去脉的想法,产生了些许渺茫的感觉。
是年秋,离开领导岗位,热心于古桥文化研究的李先进先生,历经三载,踏遍古般阳大地的山山水水,搜集到大量的古桥史料,以及诸桥周遭的人文历史和传说故事,图文并茂之《般阳桥记》,洋洋四十余万言,终为其于《琢味斋》中“啄”成而付梓问世。于是,我便在这般阳群桥中寻觅“蓝桥”,可是当我把目录索引以及诸桥的图片翻了个遍,最终还是未能见到“蓝桥”的影子。
有一次,遇到先进先生,便向其请教此事,方才由他道出了其中的原委,原来这所谓的“蓝桥”另有其名。他回忆说,在其到此地访查时,据省庄74岁的栾学农老人讲,此桥叫“永济桥”。他三叔十七岁那年,在凤凰台上搭台唱戏,庆贺永济桥重修竣工,至今已有80多年了,据此推算,清末就有此桥。原在桥东北侧有一石碑,上有“永济桥”三个字,后来人们将碑拆去修了河坝。原桥面两侧立有方形石柱,高约60公分。各石柱间用砖砌花墙相连,上铺长方形石板作护栏。石柱和石板都用细钻子和石斧剁了,加工非常精细,如今的石柱和护栏已伴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踪迹全无。桥西北约30米处的河岸上,原有一口水井,井水清冽甘甜,常年不涸。村里人常到井里打水,路过的行人也常到井上取水解渴。如今井已坍塌,只残存一段裸露的井壁。因《般阳桥记》用的是“永济桥”的名字,所以从书目及图片中是不可能找到“蓝桥”的。先进先生欣然承诺,若要前往观看,他可以做向导。但后来始终未好意思去麻烦他。
金秋十月,是个收获的季节。聊斋俚曲艺术团经过一段紧张的排练,要以根据聊斋故事《骂鸭》改编的聊斋俚曲戏《求骂》和新编聊斋俚曲戏《带着奶奶做新娘》作为成果来向社会做汇报演出。在演出大厅门口,王光霞先生热情地跑过来把我叫到一边,为我讲述了他在村里了解到的关于蓝桥的传说。
原来在清朝末年,淄川城东南方向,约七、八里的东省村,有一个姑娘名叫栾瑞莲,自幼父母双亡,跟着舅父生活。栾瑞莲到了婚嫁年龄,舅父因贪图彩礼,把瑞连嫁给了五十三岁的光棍汉周兰宽。这周兰宽好吃懒做,且性情残暴,稍不顺心就拿瑞莲出气,打骂对于瑞莲来说已是家常便饭。
这一天,栾瑞莲又来蓝桥边的井台上打水,看到别人家前来打水的都是男子,想想自己的遭遇,不禁自思自叹,很是悲伤。此时,一位名叫魏魁元的书生,正因赶路从蓝桥上路过,口干舌燥,见有人到井台上打水,便赶到井台旁请求讨水喝。栾瑞莲猛一抬头,见是一赶路的书生,满头大汗,急着要喝水解渴。心想:这年轻书生赶路赶得口渴了,若急着喝了凉水,恐怕要闹病的。于是,便劝说道:“天太热,喝了凉水恐怕要闹病的。你还是到村中讨点热水喝吧。”书生魏魁元听到打水的女子这样说,便感觉到这是一位温柔善良的女性,再仔细端详了一下,见其举止端庄,容貌秀丽。进而发现她愁眉深锁,心事满腹。栾瑞莲此时也悄悄地打量着眼前的这位书生,但见他穿着整洁,谈吐文雅,是一位英俊潇洒的年轻后生。在魏魁元的一再请求下,栾瑞莲允许他慢慢喝水。在此过程中,两人慢慢聊了起来。瑞莲把自己的身世及在丈夫家的悲惨生活,一古脑地倒了出来。魏魁元听后,对其悲惨遭遇深表同情。觉得栾瑞莲不仅容貌秀美而且心地善良,不禁对栾瑞莲产生了爱怜之心。栾瑞莲也觉得这书生魏魁元是一年轻英俊、知书达理的人。两人越谈越投机,随之互生爱慕之情,继而山盟海誓,互赠情物,并约定当夜三更天,在井台边的蓝桥上相见。其结果是两人为了爱情,排除一切艰难险阻,一起逃走,去追求他们心目中幸福美满的新生活。
栾瑞莲与书生魏魁元私定终身一起逃走的事情,在村里引起轩然大波。栾姓家族的人认为这事有辱门风,不认栾瑞莲为栾氏族人,也不允许族人传播此事。后来有人把这个爱情故事编成了戏文《井台会》上演,栾姓族人闻讯,怒不可遏,死活不让。解放后,人民政府为了配合形势发展的需要,大力宣传反对封建迷信,提倡自由恋爱、婚姻自主新思想,在上演这部戏时,避免遭受栾姓族人的反对,于是,就把栾瑞莲的名字改成了蓝瑞莲。
这出戏除了叫《井台会》外,还有《栾瑞莲打水》、《蓝桥记》等戏名。上世纪50年代,由山东地方戏研究室编剧,郎咸芬担任艺术顾问,被誉为“吕剧三杰”之一的著名表演艺术家李岱江主演的吕剧《井台会》,还与《借年》、《龙凤面》、《沂河两岸》等10余个剧目,先后晋京为毛泽东、刘少奇、朱德、邓小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演出。
其实,这一故事的影响远不仅如此,除了通过吕剧形式得以反映外,它还被编写成评剧、徽剧、河北梆子、二人转等多种戏曲形式演唱,可见这个故事在一定的历史阶段,承载着那个时代所需要的进步意义和精神。
蓝桥,一座历史之桥,一座文化之桥。你不只是连接着河道的东西两岸,方便了人们的往来与交流,还连接着历史的过去与今天,更肩负着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融汇与传承。因而,你也是一座美丽的桥。
但愿历史的,文化的,美丽的蓝桥永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