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苏州评话七侠五义第十回(听书笔记金声伯)

苏州评话七侠五义第十回(听书笔记金声伯)【方言解读】其一“勿来”,普通话就是“不行”、“不成”的意思;其二“罄林箜隆”,像声词,通常表示水发出的声音;其三“闹猛”,就是“热闹”的意思;其四“百货中百客”,这句谚语表示“人各有所好”;其五“独剩”,本意是“只剩下”,后引申为“全是”、“都是”的意思。这一晚又是一顿上好的酒水,当然是白玉堂出的银子。席间白玉堂问颜仁敏你姑爹家住哪里?颜仁敏告诉他,住在赏心桥赏心弄,这是为后书做的伏笔。白玉堂却没有告诉颜仁敏自己的真名实姓,这是为了怕自己以后出事(把展昭杀死,自己成了杀人犯),兄弟要为自己担惊受怕。接着金先生解释了白玉堂三试的含义:第一试,白玉堂故意穿得衣衫褴褛,是为了看一看颜仁敏是不是只重衣衫不重人;第二试,白玉堂吃两顿白食,是为了看一看颜仁敏的气量大不大;第三试,白玉堂问颜仁敏这五百两银子要不要拿,是为了看一看颜仁敏是不是贪财。据说“三试颜仁敏”在原来的《七侠五义》中是没有的,是金先

苏州评话七侠五义第十回(听书笔记金声伯)(1)

【故事梗概】第三天,白玉堂的僮儿白福给他送来五百两银子,并说是老员外所赠,白玉堂假装不肯收下,白福苦苦哀求,说金相公不收,我回去要被员外责打。白玉堂就问颜仁敏怎么办?颜仁敏想了个折中的办法,要白收下一半。于是白玉堂命白福去当铺赎出颜的衣物,又给了欠雨墨的赏金五十两银子,接着是皆大喜欢。

【细节赏析】白玉堂甩手一走了之,雨墨怎么拉得住他?本来想得蛮好,昨天我们颜相公请客,今天理应你金相公请客。现在小二来催账,颜仁敏与往日一样爽快地说,“雨墨,还账!”可雨墨身边已经没有银子。颜仁敏这才着急起来,雨墨就说,叫你不要与这种人交往,你不听我的话。现在你不要说我,“下人埋怨主人,小人埋怨大人”,你确实做得不妥。不过相公,你急也不用急,现在我们“只能去找娘舅商量”。颜以为真的,原来雨墨说的“娘舅”是“当铺”! 没有别的法子,只有当东西赊账了。雨墨就把两人的替换衣服,被子铺盖,甚至连颜相公读的书也一起拿了去当了。结果当了十五两银子,总算把酒菜账结了。

第三天,主仆两人来到了东京郊外的双龙镇,寻了一家夫妻老婆店,既是饭店又是客店,开销比前两天自然更加便宜。两人刚刚坐下来,老板就进房间,说颜相公,外面有一位姓金的相公前来求见。颜仁敏真的发了“呆”(苏州话的“呆”与“颜”同音),急得要哭起来。这时雨墨也气过了河界,对颜相公说,今天横竖横了,金相公再来吃白食,我就跟他拼命了,看他有没有这个胆!话还没有讲完,只见白玉堂已经自说自话地进来,口中说道,“颜兄,真巧,我们又相逢了!”又说,我们都是圣人门下,怎能住这样下等的客店,真是有失体统啊。雨墨听了,心里想如果你是请客的阔少,说这样的话,还讲得过去。你明明是一个吃白食的无赖,亏你说得出这样掼派头的话。心中气愤,就问老板,这里有没有好点的客店?老板说,对面就是,兴隆馆有五开间门面,是本镇最上乘的客店。雨墨就对老板说,我们要调换房间,换到对面兴隆馆去,请你把账记到对面客店,明天一起算。

三人一起来到兴隆馆客店,雨墨对小二说要一个三张铺的大房间,点两根全通宵的大蜡烛,还要泡三杯茶。雨墨想“横竖横,拆牛棚”!还不出账就准备挨打了,苦了两个月,今天就阔气一次!接着白玉堂提出要与颜仁敏义结金兰。颜仁敏听了,想想这样也好,结拜兄弟之后,我可以教育教育他,让他知道做人的道理。拜好弟兄,外面又来了一个人。

此人像是大人家底下人的打扮(其实他是白玉堂的心腹白福,故意打扮成这个模样),身上背一只黄布包裹,一只手里捏了一根马鞭子,走到门口,取下头上的帽子,当作扇子正在搧风。见了雨墨就问,请问这里可有一位金老五金相公?雨墨一听觉得奇怪,就说可是里面这位相公。只见他一进门,就跪到地上,口称金相公。原来这个金相公不别而行,使得老员外吃也吃不下,睡也睡不着。雨墨听了觉得好笑,这位金相公啥地方讨人喜欢,值得老员外如此着急?谁知金老五听了眼睛一瞪,反问道,你来干什么?,那个下人答道,我们员外知道金相公出门时没有带银子,所以命我送来五百两银子。白玉堂假装生气地说,我有的是银两,我要你员外的银两何用?这个下人就苦苦哀求,说金相公你若不肯收下银子,小的回去老员外一定要打我屁股,求相公行行好,把银子收下吧。白玉堂执意不收,两人弄僵。白玉堂回头问颜仁敏,兄长以为怎样?颜仁敏想既然已经结拜兄弟,我可以说说自己的想法。就对白玉堂说,贤弟你生老爷的气,但不能让这位下人挨揍。不如采取一个折中的法子,让他回去也好有个交待,这银子贤弟你不妨权领一半,让他带一半回家。白玉堂听了“权领一半”十分满意,觉得颜仁敏不贪财,将来做了官,也是一个清官。就答应收下二百五十两银子。

接着白玉堂就叫雨墨把当票拿出来,雨墨觉得一怔,原来金相公一直在他们周围,所有的事情他都知道。又问雨墨是哪一家当铺,一边就拿了五十两银子给那个家人,叫他立刻骑马去那家当铺把颜相公的东西赎回来,并说付掉十五两银子后,余下的银子全部赏给你了。

那个下人走了以后,白玉堂又叫雨墨过来。因为身份变了,雨墨现在要把金相公当主人了,所以只能走到白玉堂面前跪下,口称“金相公,雨墨有礼!”白玉堂随手取出五十两银子,交给雨墨并说,前天你给我行礼时,我说过过几天领赏,现在我有银子了,自然要将银子赏给你了。雨墨听了十分感激,口中连连称谢。

这一晚又是一顿上好的酒水,当然是白玉堂出的银子。席间白玉堂问颜仁敏你姑爹家住哪里?颜仁敏告诉他,住在赏心桥赏心弄,这是为后书做的伏笔。白玉堂却没有告诉颜仁敏自己的真名实姓,这是为了怕自己以后出事(把展昭杀死,自己成了杀人犯),兄弟要为自己担惊受怕。接着金先生解释了白玉堂三试的含义:第一试,白玉堂故意穿得衣衫褴褛,是为了看一看颜仁敏是不是只重衣衫不重人;第二试,白玉堂吃两顿白食,是为了看一看颜仁敏的气量大不大;第三试,白玉堂问颜仁敏这五百两银子要不要拿,是为了看一看颜仁敏是不是贪财。据说“三试颜仁敏”在原来的《七侠五义》中是没有的,是金先生自己创作的。我想情节是为人物性格服务的,加了这段情节,不仅使故事更加有趣,更是为了使后面颜仁敏含冤不申,雨墨替主鸣冤的情节更加使人可信。即所谓“铺垫”也。

【方言解读】其一“勿来”,普通话就是“不行”、“不成”的意思;其二“罄林箜隆”,像声词,通常表示水发出的声音;其三“闹猛”,就是“热闹”的意思;其四“百货中百客”,这句谚语表示“人各有所好”;其五“独剩”,本意是“只剩下”,后引申为“全是”、“都是”的意思。

苏州评话七侠五义第十回(听书笔记金声伯)(2)

【评弹史话】沈笑梅(1905-1970),评话演员,浙江杭州人(一说江苏苏州人)。年轻时与其妻在扬州及杭州街头卖唱。依据扬州评话《济公传》的故事大纲,溶入大量流传于杭州地区有关济癫僧的传说,自编自演《济公》,后拜光裕社虞文伯为师。30年代在江浙城乡演出时,又演了《水浒》、《乾隆下江南》、《五义图》、《儿女英雄传》等长篇。1945年底,在上海沧州书场与姚荫梅合做,人称“双梅档”,红极一时。后常隶上海大中型书场。1961年加入上海长征评弹团。其书富有生活气息及地方色彩,尤其扬州和杭州的风土人情描绘真切,对各种小人物心态的刻画亦惟妙惟肖,其表演不温不火,冷面滑稽。《济公 割瘤移瘤》和《大闹秦相府》、《乾隆下江南 大闹扬州府》等选回较有影响。

(摘自《评弹文化词典》)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