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为什么选择自建物流(为什么很多人只能赚点小钱)
京东为什么选择自建物流(为什么很多人只能赚点小钱)房价上涨的时候,他买房子,股票基金上涨时,他开始买股票基金,比特币火了,他开始炒币,p2p火爆时,他又跟上了……他们想要快速的,不必花费力气就能实现财富自由。我周围就有这样的所谓“机会主义者”,不论是什么“风”来了,他都要跟着掺和一下。行业内卷,焦虑和压力让人深陷枷锁却又渴望成功,人们渴望从成功者的身上找到捷径,复制成功。然而欲望的过度挤压和对成功的过度推崇,让社会变得浮躁,人心变得急功近利,人人都渴望快速赚钱,快速成功,却忘了收获之前还需要“播种、施肥、浇水”细心呵护的过程。这就是典型的“短线思维者”或者叫“机会主义者”
不知道你身边有没有碰到这样的人,总喜欢投机取巧,不从长远的眼光看问题,而只盯着眼前的利益,
在市场上看到别人做什么赚钱了,就跑去也想去大捞一笔,工作换了一次又一次,项目换了一批又一批,最终也没有做出什么成绩,甚至还亏了不少钱。
愤怒之下,来句:TMD,大环境不好。
确实有大环境的原因,但不是市场的大环境不好,而是快节奏浮躁的大环境影响。
行业内卷,焦虑和压力让人深陷枷锁却又渴望成功,人们渴望从成功者的身上找到捷径,复制成功。然而欲望的过度挤压和对成功的过度推崇,让社会变得浮躁,人心变得急功近利,
人人都渴望快速赚钱,快速成功,却忘了收获之前还需要“播种、施肥、浇水”细心呵护的过程。
这就是典型的“短线思维者”或者叫“机会主义者”
他们想要快速的,不必花费力气就能实现财富自由。我周围就有这样的所谓“机会主义者”,不论是什么“风”来了,他都要跟着掺和一下。
房价上涨的时候,他买房子,股票基金上涨时,他开始买股票基金,比特币火了,他开始炒币,p2p火爆时,他又跟上了……
但不论哪一种投资方式,他其实从未真正搞懂过。
市场投资有这样一条规律:通过投机赚的钱,最后还会以同样的方式还回去。
和短线思维对应的就是长期主义。
1 —
什么是长期主义?
大部分人理解的长期主义=坚持。长期主义不就是长期的做一件事嘛,其实这是一种误解。
坚持不懈地把客户放在第一位,不赚快钱;坚持不懈地做品牌,不搞流量;坚持不懈地努力,不搞投机……
如果这些就是长期主义的定义,那么那些长期不管风吹日晒,不管春夏秋冬,一年四季都在忙活种地的人都应该成为富人。
真正的长期主义可不光是坚持那么简单,“长期”是个什么概念?多长才算是“长期”呢?5年、10年还是20年?
这些答案都不对。
对长期的正确的理解是:“长期”是世界上的事物发展的波动周期,而不是时间上的长短。是由成长、巅峰、衰落等构成的波动曲线。
你看清了事物发展的规律,你就有了识别事物在时间线上的走向的意识。
长期主义是一种价值观,也更是一种方法论。价值观只要你守住自己就行,但是方法论需要一定的智慧,不是你想达成就能达成。
雷军在接受采访时,曾表达过一种观点,大意是:之前他是被公认的“劳模”,一周七天996,全年无休,但是金山的成就并不如阿里。
他说他看马云天天云游四方,看上去并不如自己努力,为什么比自己强?因此得出了著名的理论——“风口上的猪”。
一个人如果想成为长期主义者,他首先得学会“夺势”,必须能看穿事物在时间上的发展脉络,才能选择到底往哪个方向长期走下去。
一个漫长的时间周期里,有无数个上下波动的小周期组成的,这些小周期常常会让你误判,让你分不清大周期的拐点到底在哪里。
长期主义者,不是用努力去搏未来,而是判断未来之后,像傻子一般努力。
当一个长期主义者识别了事物的走势,他接下来就会长久地面对这样一个问题:走到哪里才算是终点?
即便是巴菲特一样的价值投资者,股票也总有卖掉的一天吧?当我们预测未来时,一般人以为只要预测出拐点就好,但是实际上会有很多的拐点。
就像我上面讲到的,会有一段一段周期波动的曲线,如下图:
一个漫长的时间周期里,有无数个上下波动的小周期组成的,这些小周期常常会让你误判,让你分不清大周期的拐点到底在哪里。
比如,听说国家要出台的相关房价抑制政策,你就会误以为未来的房价一定会下跌,然后把一线城市核心区的一套房子出手了,
但是实际上了,影响房价的因素特别的多,这个时候你要冷静地判断,是哪里的房子价格会下跌?是一线城市房价下跌,还是三四线城市的房价下跌?是短期下跌,还是长期下跌?
一线核心区的房价从长期看,只会上升不会下降,这是由资源和需求决定的,不以人的意志和政策为转移,
所有的优质资源都聚集在这里,房子就这么多,只要需求大,就不怕没人买,明白这个道理,我相信你就不会急着出手了。
所以长期主义,不是时间的线性,而是时间的“套娃”。内部会有周期性波动,这个就需要你用你的经验和智慧去判断,区分是大周期还是小周期?
2 —
如何成为真正的长期主义者?
我根据自己的经验和观察总结了一些实用的方法。
(一)聚焦未来,而非当下
长期主义者衡量一件事值不值得做,不是在当下纠结,而是从长远的地方倒推回来判断,当前的选择怎么做?
成为长期主义的第一步是看穿趋势,很多时候你不敢坚持,你不敢熬夜,你以为是你缺乏勇气,方法不对,
其实,是因为你没有看穿本质,你没有看出来你所做的事情的本质,你没有看出来趋势的本质。
刘强东在董事会上提出了要自建物流,投资人没有当场否定掉,让他回去做个预算,是为了给刘强东留面子,后来刘强东把预算做出来了以后,说是需要10亿美金。
投资人看到这个预算都快哭了,说你连2 000万美元都没有,现在就要花10亿美元?而且当时电商平台的流行做法是把物流外包出去,自建物流就意味着要干最重最苦最累的活,
有很多人还嘲笑京东说跑偏了,不应该做物流,应该和第三方合作,言外之意就是说刘强东的做法有点傻,
刘强东说我就要自建物流,其实很多投资人都没有真正搞明白刘强东为啥一定要自己的物流
事实证明,自建物流直接补齐短板,物流现在已经成为了京东的核心竞争力。
为什么要自建物流?很多人会说因为当时国内的物流水平太烂了,没法达到京东的要求,所以京东一定要自建物流,然而这只是表象,并不是本质。
本质就是对电商来说,一方面用户体验、效率和成本就是永恒的王道,就是本质,谁把这三点做得好,谁就有机会赢,而自建物流可以提升用户体验,提高配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
另外一方面从竞争角度来说,成为中型电商基本没有赢的机会,要玩就玩大的,必须成为头部电商才有机会赢,所以京东必须以大量投入来换取规模,这两点刘强东从一开始就看得非常明白,这就是看穿。
所以当刘强东看穿以后,就算同行不这么玩,就算投资人不理解,就算融资成难题,他还是义无反顾的坚持。
我觉得贝索斯的一段回答说得非常清楚,他说我常常面临这个问题,未来10年什么会发生变化?
但我更想说的是未来10年内什么将保持不变?
因为你可以针对一段时间内稳定的事物来制定商业策略,当你知道某件事是真的,即使从长远角度看,你也应该全心全意投入其中。
所以你需要做的是首先穿越繁杂的生意表象,找到你生命中的一个不变的,它就是你一切生意的根,比如诚信和细节。
这个根扎得有多深,就决定你赚钱的步伐有多稳。
在生意之根的基础上,搭建适合自己的生意战略,就像刘强东基于行业本质搭建出了适合京东的物流战略、商业战略,决定了你是否能够最终打赢。
最后,投入一切的人,钱和资源去推动整个生意战略的落地,剩下的事情交给时间,
真正的长期主义者能够义无反顾的前行和坚持,是因为他们能够看出来趋势。
(二)持续打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很多人赚不到钱,要么是根本没有核心竞争力,要么是完全偏离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去瞎折腾,啥项目赚钱他们就去搞啥项目,每个项目搞的时间都不长,也不精,虽然也赚了点钱,但赚的也都是辛苦钱,大多数情况下还是赔钱的。
而真正的长期主义者,往往活得清醒,而且明确知道,自己赚钱的第一道护城河是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他们会在某一个领域持续深耕,不断叠加自己的势能,因为他们明白真实的人生轨迹不是线性的,而是指数型的。
刚开始的时候看不出什么增长,就像南方的一种毛竹,前四年看不出增长,只长4厘米,但是到了第5年,一下子窜到了20多米,
量变引起质变,到了某个拐点就会突然呈指数爆发式增长。
其实很多高手都不屑于赚快钱,因为他们明白通过投机赚的钱,最后还会以同样的方式还回去。
没有伤痕累累,哪来皮糙肉厚。
华为在房地产刚刚兴起的那几年,其实靠倒卖地皮就能赚翻了,但是任正非很清楚自己想要什么,并没有选择赚房地产的钱,还是扎扎实实地做技术搞实业。
而且每年无论收入多少钱都必须拿出10%投入研发,打造自己核心竞争力。
6月2日,华为发布了让整个中国科技业瞩目的HarmonyOS 2.0,也就是最新版的鸿蒙操作系统。以及一系列搭载鸿蒙的硬件产品,比如手机,手表,平板,耳机,显示器等等。
这就是华为为什么被美国压制了2年,收入不降反升的重要原因,还发布了自己的操作系统。这种坚不可摧的精神,实在是值得学习。
持续积累核心竞争力,首先是要真正的搞懂自己,懂得自身的长板和劣势,懂得自己的天赋和能力,聚焦于某一点或者某一个领域,就会非常专注,就不会瞎折腾,就知道咋取舍,就不会被诱惑牵着跑。
而是绞尽脑汁的想着怎么把细节做得更好,日拱一卒,不断调整和完善,不把这些细节改善好,想赚钱就是一句空话。
(三)拥有平常心
成为长期主义的第三步,是拥有平常心,张一鸣说过一个观点,要用平常心看待竞争对手,他说首先要把竞争当做常态,别想着把竞争对手打败了,因为那只会让自己懈怠从而导致退步,
心中无敌,则无敌于天下。
其实,换个角度思考,有时候竞争对手反而是我们的帮手,因为除了竞争对手,没有人会那么认真的挑你的毛病,
不要为了竞争而竞争,因为它会让你错失正在发生的新的机会,最终让你输掉整个战役,不得不说张一鸣不仅拥有平常心,而且极度清醒。
啥叫平常心?简单来说就是尽力而为,顺其自然是从容淡定,虽然很多人喜欢把平常心挂在嘴边,但大部分人没有平常心。
因为平常之人没有平常心,想真正拥有平常心,一方面需要你看穿本质,实事求是,因为只有你看出本质,你才会独立思考,你才不会人云亦云,
否则的话竞争对手或者是市场上有一点风吹草动就把会你带偏了,你哪儿来的平常心,你有的只是执念和恐惧之心,看得穿本质才能有定力,
另一方面就是你需要拥抱不确定性,任何生意短期来看总是可以掌握的。但长期来看总是充满各种各样的不确定性,这需要你有开放的心态来接纳甚至利用这些不确定性,才能做到真正的淡定从容。
聚焦未来,看穿趋势,让长期主义者拥有超长的定力;
持续积累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是长期主义者,为自己建造最深的一道护城河;
拥有平常心,让长期主义者尽力而为,顺其自然。
掌握这三点你才能成为真正的长期主义者,而在残酷的商业世界里长期主义者往往能够赢到最后,因为他们不仅活的硬,而且活得久。
写在最后:
人生是一场马拉松,而不是百米赛跑,创业、投资、打造个人品牌都是一场漫长的旅程。
决定我们抵达终点、并活下去的原因,可能不是最初的实力,而是你是否选对了方向,践行了长期主义。
有人问巴菲特,为什么没人能像你一样积累财富,他回答了一句很经典的话:
因为没有人愿意慢慢变富。
在这个人人都焦虑的时代,包括我自己,都很焦虑。
我曾有一段时间一直想如何才能快速的赚到钱,然后多买几套房,快速买辆车,回老家的时候没那么麻烦。
我研究了一下,感觉自媒体貌似可以增加额外的收入,于是我开始研究写作,并给自己定了一个目标,三个月收入多少,5个月收入多少……
结果被无情地打脸,那一段时间我变得很敏感和脆弱,甚至怀疑自己的能力问题,怀疑这个选择是错误的。
但是当我看到长期主义和复利效应那个曲线,我现在的心态很平和,就是坚持持续的输出价值,我认定,写作是我一定要坚持下去的事情,坚持一辈子,这也是我对自己的要求。
投资人才、投资自己就是长期主义,21世纪最缺的就是人才,你自己的经历和能力就是你的核心竞争力,
希望看过我文章的每做一次选择的时候,考虑的永远是长时间坚持下去的结果。
不要成为那个只会喊口号的人,而是要去成为那个独立思考后坚定的践行者。
(本文首发于公众号“马格频道”,关注马格,和同频的互联网精英们一期向上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