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地方戏曲汉剧(你是戏迷吗传承非遗汉剧)

地方戏曲汉剧(你是戏迷吗传承非遗汉剧)国家二级演员、 市群艺馆非物质文化遗产戏曲项目负责人王文华, 见证了汉剧在荆州的兴盛。他说, 汉剧曾是荆州百年不衰剧种, 如今演出市场越来越小, 票友也大多是60岁以上老人, 处境尴尬, 传承汉剧任重道远。著名汉剧演员李文玲、 杨世珍、 孟继玲, 鼓师王松柏、 琴师沈全平等一批汉剧老班底和汉剧票友的加入,让荆州汉剧得以传承。这些演员自掏腰包或四处化缘购买戏服、 道具、 油彩, 他们说, 为了演汉剧, 值!在武汉表演《白蛇传》剧目多年来, 李书珍致力于振兴汉剧, 尝尽酸甜苦辣。1998年从艺术剧院退休后, 她加入兴汉汉剧团, 既要演出, 还要负责剧社的日常性事务, 整天忙忙碌碌。上世纪末, 由于种种困难, 许多剧目和传统技艺面临失传。原沙市汉剧团退休演员及汉剧票友自发组建兴汉汉剧团, 起名 “兴汉”, 寓意将荆州汉剧发扬光大。

荆州楚网报道 汉剧是湖北地方剧种, 源于楚地, 约有300多年历史, 荆沙地区是汉剧的三大摇篮之一。2006年, 汉剧被评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地方戏曲汉剧(你是戏迷吗传承非遗汉剧)(1)

票友们学起汉剧来不含糊

地方戏曲汉剧(你是戏迷吗传承非遗汉剧)(2)

表演经典剧目《穆桂英》

5月16至20日, 荆州市兴汉汉剧团一行30余人, 受邀到武汉与当地名家名票联袂演出《穆柯寨》、《辕门斩子》等, 场场爆满。这也是该团连续第4年到汉交流演出。带队演出的是国家一级演员、 汉剧名旦、 汉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李书珍。近日, 在沙市区解放路14号天阳大舞台, 记者如约见到李书珍。

地方戏曲汉剧(你是戏迷吗传承非遗汉剧)(3)

在武汉表演《白蛇传》剧目

多年来, 李书珍致力于振兴汉剧, 尝尽酸甜苦辣。1998年从艺术剧院退休后, 她加入兴汉汉剧团, 既要演出, 还要负责剧社的日常性事务, 整天忙忙碌碌。

上世纪末, 由于种种困难, 许多剧目和传统技艺面临失传。原沙市汉剧团退休演员及汉剧票友自发组建兴汉汉剧团, 起名 “兴汉”, 寓意将荆州汉剧发扬光大。

地方戏曲汉剧(你是戏迷吗传承非遗汉剧)(4)

精心化妆

著名汉剧演员李文玲、 杨世珍、 孟继玲, 鼓师王松柏、 琴师沈全平等一批汉剧老班底和汉剧票友的加入,让荆州汉剧得以传承。这些演员自掏腰包或四处化缘购买戏服、 道具、 油彩, 他们说, 为了演汉剧, 值!

国家二级演员、 市群艺馆非物质文化遗产戏曲项目负责人王文华, 见证了汉剧在荆州的兴盛。他说, 汉剧曾是荆州百年不衰剧种, 如今演出市场越来越小, 票友也大多是60岁以上老人, 处境尴尬, 传承汉剧任重道远。

地方戏曲汉剧(你是戏迷吗传承非遗汉剧)(5)

乐队伴奏

地方戏曲汉剧(你是戏迷吗传承非遗汉剧)(6)

观众入迷

如今, 兴汉汉剧团已走过18个年头, 每年义演50多场, 整理有录音、 录像碟片,保留了珍贵的资料。每周末下午, 到天阳大舞台演戏、 听戏, 成了汉剧戏迷的共同约定。他们想用自己的方式, 让汉剧走得更远, 传得更久。(记者 李其蔚 文/图)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