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梧桐深处夏衍故居(梧桐树下的红色印记行走夏衍旧居)

梧桐深处夏衍故居(梧桐树下的红色印记行走夏衍旧居)夏衍旧居2019年完成修缮后向公众开放,目前因疫情原因暂停开放。有意探访的读者欢迎关注“魅力衡复”微信公众号,获取开放及预约信息。对于上海的这个家,夏衍先生的儿子沈旦华老人印象深刻,他记得屋前那棵香樟是他小时候种的,如今已亭亭如盖,小树旁还曾有一口水井。二楼除部分展厅布局外,恢复了夏衍先生在此居住时的空间布局,再现书房、卧室的原貌。其中一套卧室家具包括床、梳妆台、镜柜等是夏衍一家搬入此地时置办的家具,经典耐用,因为喜欢,赴京工作时他把这套家具带到了北京,夏衍旧居筹建时由家属捐赠重回旧居。据夏衍旧居修缮团队负责人、上海明悦建筑设计事务所有限公司总建筑师沈晓明介绍,旧居原入口在安亭路41弄19号,建筑东面的厨房和西面的起居厅连成一体,壁炉、扶梯等都是原样恢复,原来的楼梯漆面很重,他们作了脱漆上蜡处理,保留木质面原有的触感,“与建筑的对话往往就在这些细节处。”沈晓明说。1954年,夏衍与家人在旧

梧桐深处夏衍故居(梧桐树下的红色印记行走夏衍旧居)(1)

夏衍旧居位于乌鲁木齐南路178号2号楼,建于1932年,三层砖木结构,2014年被公布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1949年至1955年间,夏衍先生与家人在此居住。这段时光也成为这栋建筑最重要的历史片段和人文记忆。

梧桐深处夏衍故居(梧桐树下的红色印记行走夏衍旧居)(2)

夏衍原名沈乃熙,字端先,中国著名文学、电影、戏剧作家和社会活动家,中国左翼电影运动的开拓者、组织者和领导者之一。建国后历任上海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文化部副部长、中国文联副主席、全国政协常委等。

上世纪30年代,夏衍写出了中国电影史上第一部完整的分镜头剧本《狂流》,他翻译的高尔基的小说《母亲》受到鲁迅的首肯,他的代表作《包身工》开启了报告文学的写作,他创作和改编的剧本《上海屋檐下》《狂流》《春蚕》《祝福》《林家铺子》等影响深远。

梧桐深处夏衍故居(梧桐树下的红色印记行走夏衍旧居)(3)

梧桐深处夏衍故居(梧桐树下的红色印记行走夏衍旧居)(4)

一楼展厅以“夏衍与上海”为主题,梳理了夏衍先生在上海的足迹,以其具有“红色文化”“海派文化”特质的历史事件为主线,展现其在负笈求学、投身革命、红色文艺、隐蔽战线等领域多样丰富的人生截面,45本夏衍在各时期、各领域的出版著作善本,来自策展团队千方百计的“寻宝”,其中不乏多部珍贵史料。

梧桐深处夏衍故居(梧桐树下的红色印记行走夏衍旧居)(5)

梧桐深处夏衍故居(梧桐树下的红色印记行走夏衍旧居)(6)

二楼除部分展厅布局外,恢复了夏衍先生在此居住时的空间布局,再现书房、卧室的原貌。其中一套卧室家具包括床、梳妆台、镜柜等是夏衍一家搬入此地时置办的家具,经典耐用,因为喜欢,赴京工作时他把这套家具带到了北京,夏衍旧居筹建时由家属捐赠重回旧居。

梧桐深处夏衍故居(梧桐树下的红色印记行走夏衍旧居)(7)

梧桐深处夏衍故居(梧桐树下的红色印记行走夏衍旧居)(8)

据夏衍旧居修缮团队负责人、上海明悦建筑设计事务所有限公司总建筑师沈晓明介绍,旧居原入口在安亭路41弄19号,建筑东面的厨房和西面的起居厅连成一体,壁炉、扶梯等都是原样恢复,原来的楼梯漆面很重,他们作了脱漆上蜡处理,保留木质面原有的触感,“与建筑的对话往往就在这些细节处。”沈晓明说。

梧桐深处夏衍故居(梧桐树下的红色印记行走夏衍旧居)(9)

梧桐深处夏衍故居(梧桐树下的红色印记行走夏衍旧居)(10)

1954年,夏衍与家人在旧居合影

对于上海的这个家,夏衍先生的儿子沈旦华老人印象深刻,他记得屋前那棵香樟是他小时候种的,如今已亭亭如盖,小树旁还曾有一口水井。

夏衍旧居2019年完成修缮后向公众开放,目前因疫情原因暂停开放。有意探访的读者欢迎关注“魅力衡复”微信公众号,获取开放及预约信息。

记者:张文菁

图片来源:魅力衡复

编辑:宁平英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