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陕甘支队突破腊子口谁带领(匪首黄道生凶残狡诈)

陕甘支队突破腊子口谁带领(匪首黄道生凶残狡诈)在铅山、弋阳两县交界处的湖坊镇,镇上有一座南北走向的古桥,在古桥两侧河畔上,商贾云集,林立着无数的商家买卖。6月中旬一个上午,剿匪小分队化装成外地客商,来到湖坊镇,转了整整一上午,也没发现有什么蛛丝马迹。中午时分,两个侦察员到河西街的一家小饭馆里用餐。饭店的老板很热情,一直张罗着给两位侦察员联系生意。正在这个时候,从外面走进一个挑箩担的男人,40来岁年纪,皮肤黝黑。这个人绰号叫乌皮,与饭店老板是老相识。乌皮箩担里装的是牛肉,打算卖给饭店老板。饭店老板打算压一压牛肉的价钱,便对乌皮说这是瘟牛肉。乌皮一听这话就急了,对天发誓说这就是上好的牛肉,家里老婆生孩子,没钱买油买盐,只好把牛杀了。饭店老板还是有些不相信,说一条牛怎么会就这么少的牛肉。乌皮说是条小牛犊子,杀牛的时候没有绑结实,结果牛犊子跑了,追上去捅了几刀,才把牛杀了。饭店老板又跟两位侦察员打招呼道:“您们二位走南闯北,见多识广,看看这是

1953年4月中旬,江西省公安厅给铅山县公安局下达密令:加强对残匪黄道生的追剿力度“如难活捉,可以击毙”。
不是江西公安部门小题大做,而是这个黄道生太难抓了。

陕甘支队突破腊子口谁带领(匪首黄道生凶残狡诈)(1)


黄道生有个绰号叫“三不到”。穿钉鞋走石板路,听不到声音。飞檐走壁如履平地,看不到身影。
一柄18斤重的铣山刀所向披靡,抓不到。铣山刀是当地人的叫法,当地百姓每年都要使用一把长刀,把杉树或茶树林中的杂树、野草铣掉,所以叫铣山刀。只不过黄道生的铣山刀有些特别,连把带刃有一人多高,18斤重,锋利异常。
有一次黄道生恐吓百姓,用他的铣山刀,接连将6棵碗口粗细的杉树一刀两断。


黄道生是铅山县永平乡横溪村人,自幼顽劣异常,不喜读书,却喜欢舞枪弄棒。他家是当地有名的地主,有数百亩的竹林,黄道生是家里的独子,他父亲对他宠溺异常,光是教武术的老师,前后就找了十来个。
黄道生相貌凶恶,身高体壮,但行动十分灵活,十几岁就有了个“草上飞”的绰号。

陕甘支队突破腊子口谁带领(匪首黄道生凶残狡诈)(2)


黄道生十六七岁时,跟随父亲到上海经营竹木生意。


当时的上海滩鱼龙混杂,没过多久,黄道生就加入了青帮,很快成为青帮头目张啸林手下的金牌打手。并得到张啸林的赏识,年纪轻轻就成为青帮的头目。
张啸林被林怀部暗杀以后,树倒胡孙散,黄道生也带着这些年积攒的不义之财回到铅山老家。
黄道生回家后并没有安心过日子,他把从上海滩学来的那些乌七八糟的东西,都用在自己乡亲们身上。
开赌场、烟馆、放高利贷、敲诈勒索,抢男霸女,无恶不作。

陕甘支队突破腊子口谁带领(匪首黄道生凶残狡诈)(3)


铅山一带盛产铜,黄道生又开始插手铜矿,一度逼得铜矿停产数日。黄道生这回算是捅了马蜂窝,官府决定对他实施了抓捕。
国民党铅山县县长杨摆了个鸿门宴,邀请黄道生,在宴会上直接把黄道生给抓了。
结果当天晚上黄道生成功越狱,随后他提着一把铣山刀血洗铜矿,砍死砍伤20多人。
杨庆珊一怒之下查封了黄道生名下的烟馆、赌场。
黄道生夜里找到杨庆珊,试图和他理论一番,没想到再次中了埋伏。
杨庆珊担心黄道生再次逃走,用铁丝穿透他的肋骨绑在壁板上,用绳子把他的手脚绑得结结实实,还派了4个人严加看守。
结果还是被黄道生弄破壁板,挣脱绳索逃走了。
杨庆珊在铅山只干了一年,他的继任者名叫欧阳樊。
随意杨庆珊的离开,隐匿半年多的黄道生重出江湖,欧阳樊比杨庆珊要高明一些,他没有再继续追捕黄道生,而是用招安的方式,给黄道生弄了个保安联防队副大队长的头衔,官虽然不大,可也意味着黄道生那些见不得人的生意都已经合法化了。

陕甘支队突破腊子口谁带领(匪首黄道生凶残狡诈)(4)


1949年5月铅山解放后,黄道生与国民党军统上饶情报组组长雷乃公,国民党永平县镇长姚琴等人沆瀣一气,搜罗地痞、流氓、惯匪、溃兵二三百人,编成“闽浙赣边区游击团”。
黄道生名义上是特别行动队队长,实际上就是这群乌合之众的总头目。
“游击团”成立的第一天,黄道生就带人回到他的老家,把村里的乡亲召集到一起,当着大家的面,用他的铣山刀,把一个外乡的小商贩砍头祭刀,并威胁说:哪个穷鬼敢分我家的房屋和田产,就和今天这人一样,脑袋搬家,全家杀绝。
村里人都知道黄道生心狠手辣,土改时无论工作队怎样做工作,就是没人敢动黄家的东西。
黄道生对进步群众和地方干部恨之入骨,张嘴闭嘴称他们穷鬼。闽赣边区许多山区乡镇,都曾遭到过黄道生的袭扰,至少有20多名进步群众,惨死在黄道生之手。
多行不义必自毙,1951年春天,在当地驻军的打击下,黄道生的“闽浙赣边区游击团”被一网打尽,就连那个名义上的“”团长”,军统特务雷乃公也做了俘虏。
美中不足的是,黄道生只身逃脱了。

陕甘支队突破腊子口谁带领(匪首黄道生凶残狡诈)(5)


黄道生在武夷山中躲了几个月,感觉风声没那么紧了,又悄悄地潜回铅山。在湖坊、桥北、陈坊、汪二以及弋阳一带,与当地悍匪丁柏江,张克光勾结在一起,准备继续为非作歹。
不料计划败露,5月的一个夜晚,铅山公安机关发起突袭,把这伙图谋不轨的匪徒一网打尽,张克光等40多名骨干被生擒活捉。
只有匪首丁柏江,黄道生趁乱逃入铅山、弋阳交界处的横塘山区。
其后公安机关一直没有放弃对黄道生的追剿,可是这厮太狡猾,被他屡屡逃脱,并数次作恶。
当地百姓对黄道生恨之入骨,又谈之色变,私下里称他是“杀人魔王”。
转眼一年多过去了,罪大恶极的黄道生,依旧逍遥法外,严重影响当地的治安和正常生产。
公安机关倍感压力,江西公安厅于1953年春季,下达剿灭残匪黄道生的命令,并提出“如难活捉,就地击毙”。
铅山县公安局与当地驻军联合,组织一支剿匪小分队,由县公安局侦察组长王书贤带领。在黄道生可能藏匿的地方,进行拉网式细密搜索。
但这种搜索无异于大海捞针,两个多月过去了,剿匪小分队还是没有任何线索。

陕甘支队突破腊子口谁带领(匪首黄道生凶残狡诈)(6)


在铅山、弋阳两县交界处的湖坊镇,镇上有一座南北走向的古桥,在古桥两侧河畔上,商贾云集,林立着无数的商家买卖。
6月中旬一个上午,剿匪小分队化装成外地客商,来到湖坊镇,转了整整一上午,也没发现有什么蛛丝马迹。
中午时分,两个侦察员到河西街的一家小饭馆里用餐。饭店的老板很热情,一直张罗着给两位侦察员联系生意。
正在这个时候,从外面走进一个挑箩担的男人,40来岁年纪,皮肤黝黑。这个人绰号叫乌皮,与饭店老板是老相识。
乌皮箩担里装的是牛肉,打算卖给饭店老板。
饭店老板打算压一压牛肉的价钱,便对乌皮说这是瘟牛肉。
乌皮一听这话就急了,对天发誓说这就是上好的牛肉,家里老婆生孩子,没钱买油买盐,只好把牛杀了。
饭店老板还是有些不相信,说一条牛怎么会就这么少的牛肉。
乌皮说是条小牛犊子,杀牛的时候没有绑结实,结果牛犊子跑了,追上去捅了几刀,才把牛杀了。
饭店老板又跟两位侦察员打招呼道:“您们二位走南闯北,见多识广,看看这是不是瘟牛肉?”
年纪稍大的侦察员姓朱,战友们都叫他百事通。老朱看了看箩担里的牛肉,很自信地笑着道:“是新鲜牛肉,只是杀牛时手法不对头,所以颜色看上去有些发暗,但绝对不是瘟牛肉”。
饭店老板一心想和两位外地客商做大生意,为了显示自己不是奸商,他很爽快地把牛肉全买下来。
乌皮对老朱感恩戴德,要了酒菜,和老朱对饮起来。
和老朱一起的侦察员姓张,就姑且称他小张吧。
小张见乌皮喝酒不让他,有些赌气的买来两瓶老酒,给乌皮倒满一碗酒,然后他端起酒碗说:在家靠父母,出外靠朋友,我这个人喜欢交朋友,我先干为敬。
老朱知道小张酒量很大,便笑着在一旁看热闹。
乌皮几碗水酒下肚,话就开始多起来:他说他家住在离湖坊十八里的土壕溪坑,是大山上的独户人家,家里有老婆和一个在手上抱的儿子。他感觉种田太难太苦,想做生意养家,今天有幸结识了两位外地客商,希望老朱和小张以后多帮衬一下。
乌皮仿佛有别的心事,不便明说,他没敢喝得酩酊大醉,就起身告辞,并向饭店老板买了烟酒火柴,顺便把两位侦察员的饭费也结了。
小张看着乌皮晃晃荡荡出了门,有些不好意思地说:“没想到他这么爽快,倒显得我小肚鸡肠了”。

陕甘支队突破腊子口谁带领(匪首黄道生凶残狡诈)(7)


饭店老板撇了撇嘴道:“知人知面不知心,二位老板,你们是外乡人,我才告诉你,我们这里有个土匪头子黄道生,这个乌皮就是他的狗腿子,黄道生被解放军追的东躲西藏,不敢露面,乌皮就替他下山采买东西,你们二位看这牛肉,正经人家谁家舍得把小牛杀来卖肉,再说这杀牛的手法也不是用刀捅死的,这肯定是黄道生用他的铣山刀,在牛栏里把老百姓的牛犊子给杀了”。
饭店老板很健谈,又絮絮叨叨和两位侦察员说了许多关于黄道生的传说,其中有真有假。
两位侦察员明知饭店老板话里有水分,却也不便当面揭穿他。
最后饭店老板也感觉到今天自己说得太多了,有些紧张地提醒道:“我说的这些话,你们一听就可以了,千万不要对别人说起,免得招惹麻烦”。
老朱认真地道:“我们做生意的只谈生意经,今天我酒喝多了,老板刚才说了些什么,我都没有记住”。
在饭店老板感激的目光中,老朱和小张也出门去了。
对两位侦察员来说,这真是无巧不成书。
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一直苦于没有线索的剿匪小分队,终于有拨云见日的感觉,当天晚上他们聚在一起,商量怎样通过乌皮这条线索,把黄道生揪出来。
要保证万无一失,就不能操之过急,以免打草惊蛇。剿匪小分队做了充足的准备,直到一个月后才开始行动。

陕甘支队突破腊子口谁带领(匪首黄道生凶残狡诈)(8)


7月中旬的一个下午的傍晚时分,乌皮正在山垄的田里耘苗,突然看到三个农民打扮的人,从三个方向向他包抄过来。
乌皮感到情况不妙,丢下手中的农具,转身就跑,可是他刚跑上田坎,又有两个农民打扮的人闪身而出,挡住他的去路。
乌皮强做镇静,陪着笑脸道:“各位朋友不要误会,我乌皮也是江湖上的人,在家姓潘,出外姓……”
乌皮的话还没讲完,就看到五六支黑洞洞的枪口,一起对准了他。一个人走上前来,给乌皮带上手铐。
在附近山上的一片密林中,乌皮见到了剿匪小分队队长王书贤。
据乌皮交待,他和黄道生是老相识,曾经在黄道生的赌场里看过场子,后来黄道生做了土匪头子,乌皮不想干这掉脑袋的营生,开小差溜了。
去年5月的一天晚上,黄道生只身一人来到乌皮家,狼吞虎咽地吃了顿饱饭,然后拿走了一领草席,一捆稻草和一床棉被,临走留下5块大洋。
几天后黄道生去而复返,要一些锅、碗、米、油、盐等生活用品。
乌皮说家里缺粮,黄道生有时给钱,有时弄些小牛、小猪,甚至是一串石鸡,叫乌皮拿到附近集镇上卖掉,换所需的东西。
而且黄道生还刻意嘱咐乌皮,一个市镇一个月最多允许去一次。
乌皮想直接要钱,黄道生说乌皮平时日子一直很拮据,突然大手大脚的花钱,会引起别人的怀疑。
另外黄道生还警告乌皮,胆敢出卖黄道生,就小心他一家满门老少的性命。
剿匪小分队又问乌皮,知不知道黄道生住在哪里?
乌皮摇头说不知道,每次黄道生来都神神秘秘的,走的时候还不允许乌皮去送行。

陕甘支队突破腊子口谁带领(匪首黄道生凶残狡诈)(9)


根据乌皮的交待,剿匪小分队制定了捉拿黄道生的计划。
7月19日下午,老朱等三名公安人员化装成裁缝,埋伏在乌皮家中。为了防止意外,老猪让乌皮的老婆抱着孩子躲了起来,只留乌皮一人在家应承。
晚上9点多,侦察员小张感到有些口渴,他穿着背心短裤,他拉着鞋,来到厅堂喝茶。刚斟满茶水,猛然间发现,厅堂上首靠墙的凳子上,坐着个身高体壮,满脸横肉,手持铣山刀的人。
小张心里说,看来这个凶神恶煞般的家伙,就是黄道生了。
此时黄道生也看见了小张,厉声问乌皮道:“你家里来了什么人?”
乌皮道:“是我家请的裁缝,头几天你不是说要添几身衣服吗?”
黄道生冷哼了一声,没再说话。
乌皮接着问:“你吃饭了吗?我给你准备酒菜去”。
黄道生道:“我吃饱了,不吃了”。
小张心里紧张,但他故意装出一副若无其事的样子,将空茶碗放在桌上,脚步从容地回到堂屋后面的小屋里,轻轻地提醒另外两名侦察员老朱和小候道:“那个人来了”。
按照事先制定的缉捕方案,老朱和小候从厅堂正面只取黄道生,小张从后门绕出去,在前门堵截。
结果忙中出错,老朱和小候每人一支冲锋枪,压子弹上膛时,出现的轻微噪音惊动了黄道生。他没等见到人,就跳起身往大门外面跑。
老朱和小侯随即从背后开枪,此刻小张已经出现在大门外。
黄道生一愣,就在这个时候,老朱已经冲了上来,但他没有注意脚下的门槛儿,被绊倒在地,离黄道生不足三米远。
此时黄道生也蒙了,无论是捡丢在脚下的冲锋枪,还是回手给老朱一刀,都会让整个抓捕行动出现变数。
可黄道生已经慌了,他纵身一跃,翻过一米多高的菜园竹篱,又长了翅膀般,很轻易地跳过两米多高的围墙,逃出院外。
老朱和两名战友追到门外,看到乌皮的老婆抱着孩子躲在一棵大树后,慌乱中也没想到她怎么偷偷地溜回来了?
老朱问乌皮的老婆:“黄道生逃到哪里去了?”
乌皮的老婆指了指十几米开外的一棵大树,吓得浑身哆嗦的说不出话来。
月光下,黄道生双手摁着铣山刀,背靠一棵大树,面目狰狞地站在那里。
黄道生背后就是一片密林,为了防止他逃到林中去,老朱用冲锋枪对着黄道生的两条腿打了两个点射,黄道生这才直挺挺地摔在地上。
老朱和战友们围上去,只见黄道生左胸和腿部共中了六枪,已然毙命了。

陕甘支队突破腊子口谁带领(匪首黄道生凶残狡诈)(10)


黄道生虽然死了,但他这两年中躲在哪里,还有他多年搜刮来的巨额财产藏匿在什么地方,都成为未解之谜。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