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孩子说不能跟陌生人说话(不能和陌生人说话)

孩子说不能跟陌生人说话(不能和陌生人说话)与其让开始独立的小学生“不要和陌生人说话”还不如让孩子防范陌生人超出简短问候的任何举动:孩子应该往后退,准备离开而不是走近陌生人。因为,有了前面关于陌生人举动是否得体的训练,相信孩子一定能够在父母的不断强调下能和陌生人安全互动。在反复训练中,即便陌生人拿走了孩子的滑板车,孩子自然不会只顾追赶陌生人而中计,而是根据周围环境,迅速作出原地大声呼救或找其他可靠的大人来帮忙的行为。即便陌生人能喊出孩子的名字,只要孩子不认得那张脸, 他/她的身体就会拉响警报:退后,逃跑,求救。即便陌生人装出可怜兮兮需要帮忙我表情,孩子也会本能地往后退,有礼貌拒绝,并迅速走开,确保身后没有“尾巴”。等孩子上小学了,就要开始做让孩子结伴离家上学或外出的准备。从孩子学龄前起,便需要教导他们提防陌生人。与其让无法控制自己行为的学龄前儿童“不要和陌生人说话”还不如让孩子学分区分谁是家庭成员,谁是亲朋好友,谁是陌生人。还要向孩

孩子说不能跟陌生人说话(不能和陌生人说话)(1)

基本上,中国的每个孩子都知道“不要跟陌生人说话”。不信?你可以随便问问上过幼儿园的孩子。殊不知我们还停留在美国20世纪50、60年代的安全教育水平。

先说说什么叫陌生人?其实,陌生人就是不认识,不了解的人。随便留意一下新闻报道,便可发现,陌生人确实可怕,他们也可能会利用孩子的同情心,借故帮忙。例如陌生人将车停在一边,向孩子问路,一旦孩子走近便迅速拖入车内;或假装宠物丢失,让孩子帮忙找,一直走进隐蔽处便下手; 或是告诉孩子家里人发生意外,带孩子去医院;或是假扮警察,让孩子跟着去办出所帮忙调查案件。不要以为,这些惨境离我们很远,有可能就发生在我们旁边。也不要以为,别有用心的陌生人都戴着大灰狼的面具,孩子很容易便能辨认出来。 我们有个朋友便差点遭遇了此事。她刚下班回来,自行车还没放好,便发现自己的女儿上了别人的车子,赶紧跑过去把孩子强行抱下来。原来,这素昧平生的司机居然骗她女儿去湛江找她爸爸。6岁的女孩信以为真便高高兴兴地上了人家的车,差点被拐跑。如果这朋友稍微回家晚几分钟,后果实在是不堪设想。其实诱拐绑架者与性侵害者擅长扮演熟人的角色,即友善亲切得能让孩子不自觉降低防范心。

别跟陌生人说话!等于是明确告诉孩子,谁都不可以信任!我个人觉得,这明显便是基于陌生人意味着侵犯领地的逻辑。人类学家霍尔认为个人空间就像一个随身携带的隐形肥皂泡。这个肥皂泡因个人规范和文化规范不同而大小不一。个人空间等同于动物领地,一旦被侵犯很易引发攻击反应。孩子弱小无助,对陌生人而言压根就没有威慑性,更不可能具备攻击力。“别跟陌生人说话”便等于直接告诉孩子,陌生人都是危险人物,防范他们的最好办法便是不言不语。你能确保让那连自己的行为都无法控制的幼儿做到不和陌生人说话吗?“别跟陌生人说话”只会让孩子养成对陌生人的恐惧感。当真正威胁来临而父母又不在身边时,你是希望自己的孩子孤立无援,只能坐以待毙 还是主动向其他可靠的陌生人求助呢?

其实,达里奥在《猿猴的把戏:动学家眼中的人类关系》中则通过各种证据提出,人类并不像动物保护领土一样以攻击方式捍卫个人空间。相反,”一旦潜在的危险分子靠近自己,我们会采取措施,保护自己不受暴力威胁。”因此,我们所要做的便是激发孩子这种应对陌生人的本能反应,而不是用动物的思维来约束孩子。这样看来,经过个人安全训练的孩子就能学会这样的条件反射:一旦探测到陌生人的危险性,便引发体内的“报警”机制,本能地促使自己逃跑并向可靠的大人求助。

从孩子学龄前起,便需要教导他们提防陌生人。与其让无法控制自己行为的学龄前儿童“不要和陌生人说话”还不如让孩子学分区分谁是家庭成员,谁是亲朋好友,谁是陌生人。还要向孩子解释为什么有些人和你们走得近,有些人只是点头之交。主要目的是让孩子大概知道周围有哪些人,从而学会细心观察周围人。如果你简单粗暴地告诉幼儿,不能和陌生人说话,那么,孩子肯定会纳闷:去了公共场所,接触到的服务员、收银员是陌生人,为何爸妈会放心地让我点菜、买单呢,而且还要让我说谢谢呢?

与其让无法控制自己行为的学龄前儿童“不要和陌生人说话”还不如让孩子养成随时随地向父母或看护人报告行踪的习惯。尤其是要强调无论孩子跟任何人去任何地方,一定要告诉父母或看护人。这种规定既简单明了,易掌握,又符合幼儿的思考方式。毕竟对于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们来说,他们一脚在踏在现实中,一脚还陷在童话世界里。他们哪里分得清哪些陌生人是好的,哪些是坏的。年幼的孩子只要不离开监护人视线或不离开有专人看护的公共场所,便很难掉进犯罪分子的陷阱。

与其让无法控制自己行为的学龄前儿童“不要和陌生人说话”还不如让孩子知道得体的陌生人仅限于点头、微笑、和简单友好的问候。一旦陌生人的举动超出此范围,如随便摸孩子、拥抱孩子或给孩子礼物,或超出问候范围的话语,你就要及时向幼儿指出。也可以利用空闲时间和孩子一起玩和陌生人互动的游戏,让孩子判断什么样的陌生人举止是得体的,什么样的陌生人举止是危险的。这样,无形中便在孩子心中埋下一个能辨识陌生人行为举止是否危险的警钟。

等孩子上小学了,就要开始做让孩子结伴离家上学或外出的准备。

与其让开始独立的小学生“不要和陌生人说话”还不如让孩子防范陌生人超出简短问候的任何举动:孩子应该往后退,准备离开而不是走近陌生人。因为,有了前面关于陌生人举动是否得体的训练,相信孩子一定能够在父母的不断强调下能和陌生人安全互动。在反复训练中,即便陌生人拿走了孩子的滑板车,孩子自然不会只顾追赶陌生人而中计,而是根据周围环境,迅速作出原地大声呼救或找其他可靠的大人来帮忙的行为。即便陌生人能喊出孩子的名字,只要孩子不认得那张脸, 他/她的身体就会拉响警报:退后,逃跑,求救。即便陌生人装出可怜兮兮需要帮忙我表情,孩子也会本能地往后退,有礼貌拒绝,并迅速走开,确保身后没有“尾巴”。

与其让开始独立的小学生“不要和陌生人说话”还不如让孩子学会辨识哪些陌生人是可以在危难时帮忙如穿制服的警察、消防员、门卫、收银员等。要远离陌生人,有多人认为最佳办法便是让孩子离开陌生人多如织的街道,集中到公园或大型游乐场玩耍。毕竟,大城市和小城镇或郊区的最基本的不同在于,碰到的陌生人比熟人多多了,即便住在你对面的邻居,也极有可能是陌生人。既然到处是陌生人,不可避免地,一些坏人就会打小孩子的主意。或许正如此,使得人们对街道产生恐惧。可事实并非如此。

《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The Death and Life of Great American Cities)一书便提到一个叫查尔斯·古根海姆的制作人在拍摄记录片时发现,那些不愿离校的孩子无一例外住在宽阔的“保护区”附近,而愿意离校的孩子则来自街区。原因很简单,那些回到大型公共场所附近的孩子要经历被迫敲诈、勒索或挨打的经历。而回到街区的孩子则不同,他们知道怎么选择最安全的街道。如果发现被人盯梢,孩子总可以奔向街边店铺或找到能帮助他们的人。如果有坏孩子或坏人在路上等着下手,这些孩子总可以选择各种逃离路线。因此,那些住在被陌生人包围的街区附近的孩子比住在“保护区”附近的孩子更有安全感,也更加自信。

确实,对于即将放手让其自行上学的孩子,家长有必要带着孩子一起走走不同的路。沿途要向孩子指出哪些店铺或机构是安全的避难所如学校、银行、超市、图书馆、办出所、消防局、治安岗亭等;哪些人是可以放心求助的人如邻居、朋友、亲戚、警察、保安或其他穿制服的人。对于孩子经常行走的线路,有必要画下来,标明这些可求助的机构,以加深印象。这就需要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不断向孩子灌输一个概念:绝大多数的人们都是值得信任的。只有等到孩子阅历增加到完全可以独自外出时,我们就要向他们传授如何识别哪些穿制服的人如警察可能是坏人假扮的。

因此,与其让比较独立的小学生“不要和陌生人说话”,还不如教会孩子街头生存的智慧。让孩子在陌生人做出不适当的举动时,懂得该怎样保护自己。

被判性侵害罪的罗斯·尼尔森在1992 年4 月《红书杂志》的专访时就谈及自己的作案手法:“我挑上了那个男孩,因为他看起来很文静,而且只身一人……我神态轻松地走过去,友善地跟他聊了店里卖的东西。他害羞地微笑。大家都教他不要跟陌生人讲话。不过我对他微笑,和他聊天,对他表现出兴趣。这样我就不再是陌生人了……我说要买一个汉堡或一片比萨给他,他可能犹豫了一下,不过最后他微笑,同意接受。此后他就是我的囊中之物了。”

如果,这个男孩知道犯罪者会熟练利用孩子们的善良与天真,对于那些过分表现关心或者要求帮助的陌生人应提高警惕;如果这个男孩知道不要单独一个人外出,外出一定要结伴;如果这个男孩知道和陌生之间仅限于微笑、打招呼和礼貌性的话语;如果这个男孩知道陌生人和亲朋好友之间的区别;如果这个男孩知道不能随便接受陌生人的礼物;如果这个男孩知道要向爸妈汇报自己的行踪;如果这个男孩知道大人和小孩子之间不应该存在秘密;如果这个男孩学会启动本能,感知到威胁逼近;如果这个男孩知道要向其他友善的大人求助……太多,太多本可以救他的如果……可男孩不知道。最终,只能沦为任人宰割的猎物。

单凭防范某一类人,确实防不胜防。我们所做到的应该从行为上区分好人和坏人,而不是按是否“陌生人”还是熟人的标签硬性塞给孩子。如果找对了,陌生人有可能正是你的救星,而再熟悉的人哪怕是有血缘关系的人也可能会做出伤害孩子的事情。真所谓曾经处处设防的陌生人,突然之间成为了你整个世界的人;而曾经是你整个世界的人,突然之间成为了狠毒的陌生人。

你不可能去告诉孩子这个世界上没有一处安全,连骨肉至亲都可能伤害你一生。这只会增加孩子莫名的恐惧和不信任感。但是,我们可以教会孩子如何和陌生人相处,如何区分好的和坏的陌生人,而且要向孩子强调在这个世界上,大部分人都是好人,都愿意无条件地帮助孩子们健康快乐地成长。作为父母,我们“与其诅咒黑暗,不如燃起蜡烛(Better to light one candle than to curse the darkness. ——Strong),你在平时利用电视同、新闻、报纸或外出时所传授的点滴安全技能,有一天终会成为在黑暗中照亮孩子们前进的一盏长明灯。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