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得做人做事(做任何事懂得事天)
懂得做人做事(做任何事懂得事天)这个也是告诉我们,其实修身修好了,国家也就治好了。修身和治国它不是两件事,它是一不是二。也就是说,你在修身的过程中已经就是在治国了,自行化他的力量是潜移默化的。所以这句话不仅仅是对领导者而言的,对于那些普通的人而言,你能够做到孝敬父母、友于兄弟,你已经是在改变周围人的道德行为了,已经是在给旁边的人做榜样了,你就是在办政治。所以在《论语》中孔老夫子也多次强调,领导者的修身、在位者的修身,对于治国起到了关键的基础的作用。他说:“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假使一个领导者、一个在位者能够端正自身,于办政治这件事又有何难处?上行而下效,你自己能够行为端正、廉洁无私、克己奉公,那你发现手下的人自然会起而效法。如果自己贪财好利、以权谋私,手下的人也会起而效法。所以如果你不能端正自身,怎么能够去端正别人?所以这说明什么?说明如果一个领导者修身修不好,那就谈不上治国了。楚庄王听了詹何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刘余莉品读《群书治要》
《群书治要360》讲座第65集04 全文2005字,阅读需6分钟
『修身则道立。尊贤则不惑。亲亲则诸父昆弟不怨。敬大臣则不眩。体群臣则士之报礼重。子庶民则百姓劝。来百工则财用足。柔远人则四方归之。怀诸侯则天下畏之。』“修身则道立”,能够自修其身,则大道自会显现。什么意思?你知道从格物、致知、诚意、正心开始修养自己的身,你身修好了,这个道自然就彰显。这个道就是指我们的明德,我们的明德得以彰明,这个就叫道立。当然,你自己修身修好了,你自然能够齐家,家里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妻互相和顺,夫义妇德,这个齐家之道也就立起来了。你身修好了,你能感召贤德的人来帮助你,你来治理国家、办政治也能够办得好,这个治国之道也就立起来了。
在《论语》中记载,有人问孔夫子,说你为什么不去办政治?孔子说:《书经》中讲,“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他说,如果你在家能够孝敬父母,对父母尽孝道,兄弟之间互相友爱,照着这样去做的话,就是办政治了。所以办政治就是要把孝悌之道推广到全国。像我们刚才讲到子庶民,就是做到爱民如子,也就是把这个孝悌之道推广到全国百姓上去。这也是从修身立下的基础。所以说“修身则道立”,把身修好了,齐家之道立起来了,治国之道也立起来了。
所以在《群书治要》中记载,楚庄王有一次去向詹何请教怎么样治国。詹何就说:“为什么您知道怎么样修身,却不知道如何治国?”楚庄王很诚恳地说:“因为我得以侍奉宗庙,得到整个的国家,所以我也希望能够得到好的治国方法,把这个国家治理得安定和谐,把这个国家守护得好。”结果詹何怎么回答的?詹何就说:“我没有听说过一个君主修身修得很好,国家却混乱的;也没有听说过君主修身不好,而这个国家却能够安定的。所以根本的根本还在于君主自身的修养,所以我不敢用治国这些枝节小事来回答你。”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君主要想把国家治理好,一个领导者要把团队带好,首先要把自己变成一个有德行的君主,自己的修身一定要过关。我们说修身从格物做起。也就是说,这个国君、这个领导者,他在财色名利面前都如如不动,不会被这些外在的东西所诱惑,你这样的话修身才有基础。
如果你还贪财好利,在高名厚利面前就把握不住自己了。还喜欢享受,财色名利的诱惑都受不了,过上骄奢淫逸的生活,放纵感官的欲望,那么你也很难把国家治理好。所以当领导者、当君主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你要想让别人不做什么,必须自己首先做到,这样的话你说话才有说服力。所以孔老夫子说:“子帅以正,孰敢不正?”如果你率领着大家去做正当的事,谁敢做不正当的事?
所以在《论语》中孔老夫子也多次强调,领导者的修身、在位者的修身,对于治国起到了关键的基础的作用。他说:“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假使一个领导者、一个在位者能够端正自身,于办政治这件事又有何难处?上行而下效,你自己能够行为端正、廉洁无私、克己奉公,那你发现手下的人自然会起而效法。如果自己贪财好利、以权谋私,手下的人也会起而效法。所以如果你不能端正自身,怎么能够去端正别人?所以这说明什么?说明如果一个领导者修身修不好,那就谈不上治国了。楚庄王听了詹何的回答就说:“你说得太好了。”他依教奉行,结果使楚国大治,而且成为霸主。
这个也是告诉我们,其实修身修好了,国家也就治好了。修身和治国它不是两件事,它是一不是二。也就是说,你在修身的过程中已经就是在治国了,自行化他的力量是潜移默化的。所以这句话不仅仅是对领导者而言的,对于那些普通的人而言,你能够做到孝敬父母、友于兄弟,你已经是在改变周围人的道德行为了,已经是在给旁边的人做榜样了,你就是在办政治。
在《群书治要》中有一篇叫《尸子》。在《尸子》中记载,说舜他为什么能够做到无为而治?他任用了禹、稷、皋陶等五个人之后,结果实现了无为而治,但是天下的民众都以舜为父母。尧就向舜来问他治理天下的方法,结果舜仅仅回答了两个字,这两个字是什么?叫“事天”。
什么叫事天?就是你按着自然而然的这个天然的秩序、自然之道去治理。他随后举了一个例子来说明怎么样事天。他说,譬如说你在平地注水,这个水自然会流向潮湿低洼的地方。“均薪而施火,火从燥”,你看这放着一堆柴火,我们同样给这个柴火施火,想把它点燃,这个火自然会首先把那些干燥的柴火点着。
这是什么原因?这叫“召之类也”,这就是感召的原因,是自然而然的道理。所以他得出结论说,“尧为善而众美至焉,桀为非而众恶至焉。”正是因为如此,尧他凭着自己的美德,所以怎么样?感召了德才兼备的人才,那些贤德的人都来他朝里做官了。
而桀,夏桀王品行败坏,所以他所任用的、所感召的也是德行缺失的,甚至是狡诈奸猾的人。这就是《易经》上所说的“同声相应,同气相求”的道理。明白了这个道理,这个领导者就明白了,我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就会感召什么样的下属、感召什么样的臣子、感召什么样的朋友来到我的身边。所以修身确实是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