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后来凤姐为什么斗不过王夫人(我看懂了凤姐和邢夫人因此大战的四个回合)

后来凤姐为什么斗不过王夫人(我看懂了凤姐和邢夫人因此大战的四个回合)作 者 简 介凤姐这好人形象可是做得很绝了。为什么呢?有几个很关键的点凤姐牢牢抓住了。你看,这是心思多细腻的凤姐啊,连不同的结果导致的不同局面她都想到了。就说邢夫人怎么会是凤姐的对手。

关于《红楼梦》,我一直主张的一个观点是没有小人物,只有小角色,每一个角色都能让人陷入深深的思考当中。今天,跟大家来聊聊贾母的贴身丫鬟鸳鸯,胆敢拒绝好色大老爷贾赦(也就是贾母的大儿子)纳妾指令,邢夫人和凤姐也因此事大战四个回合的经典场面。

按理说,在大户人家,特别是《红楼梦》写就的那个时代,丫鬟是很难打得翻身仗的。在鸳鸯之前,同在贾府的几多姐妹都随着命运的长河而香消玉殒,比如芳官,晴雯,司祺,可人和金钏。
但丫鬟鸳鸯确实自始自终掌握了她自己的命运密码,连最终死去也是她自己做的主。所以说,鸳鸯这个丫鬟着实是个值得令人钦佩的角色,这在她拒绝婚配这个场景尤其可以肯定。

后来凤姐为什么斗不过王夫人(我看懂了凤姐和邢夫人因此大战的四个回合)(1)



这贾赦怎么就看上鸳鸯了呢?其中缘由借由他的大老婆邢夫人的口说出来了。按邢夫人的说辞,可以概括为以下两层意思:一是想找个心腹,外面的不干不净,就想着找个家生女。二是要找个好看,性子又好,做事能力强的。

这个说辞不就是照着鸳鸯的模样找妾吗?说是冷眼选了半年,倒不如说是观察了鸳鸯半年,等到现在时机成熟,方才提出纳鸳鸯为妾。
鸳鸯容貌姣好,是贾府的家生女,世代都在贾府中做事。同时鸳鸯还是贾母的贴身丫鬟,服侍得贾母妥妥帖帖,最是对贾母的财政事务了然于心,我想这也是贾赦觊觎鸳鸯最大的原因(莫不是为等贾母死去,好无缝衔接地接过贾府财政大权?可细品)

后来凤姐为什么斗不过王夫人(我看懂了凤姐和邢夫人因此大战的四个回合)(2)


贾赦要再度纳妾,首当其冲的当然就是他的大老婆邢夫人了。你猜她是怎么想,怎么做的?

说到底刑夫人就是贾赦的一枚棋子。凤姐对邢夫人的评判就非常准确:
其禀性愚,只知承顺贾赦以自保,次则婪聚财货为自得,家下一应大小事务,俱由贾赦摆布。
所以说,当贾赦提出要纳鸳鸯为妾,让她去当说客的时候,邢夫人当然是大气也不敢出,点头称是的。可以说邢夫人对贾赦的臣服是胜过对贾母的惧怕与恭敬的。邢夫人也是个明眼人,她难道不知道鸳鸯于贾母的重要性?次之她难道不知道鸳鸯的个性刚烈?
她当然是知道的。但这些困难都敌不过贾赦对她的精神和地位的压制,所以她明知道这是一趟浑水也得迎难而上。
邢夫人也不是个善茬,就算是死也要找个顶枪口的,这不?她找来了凤姐王熙凤。你看那刑夫人最开始是怎么说的:
叫你来不为别事,有一件为难的事,老爷托我,我不得主意,先和你商议。老爷因看上了老太太的鸳鸯,要他在房里,叫我和老太太讨去。我想这倒平常有的事,只是怕老太太不给,你可有法子?

这番话看似平常,但在我看来是暗藏玄机的。

首先,邢夫人自我剖白这是一件难事,有两层意思:是这件事情本身有难度,因为要的是老太太房里的人。是这件事让刑夫人自己犯难。可以说,刑夫人是想模糊自己对这件事的立场,反正我是拿不定主意的,所以我才找你给我掂量掂量,盘算盘算。

说白了,邢夫人是想借凤姐的嘴说出自己想说的话,让凤姐明里站在自己暗地里早就已经站着的位置。
凤姐一听,条件反射地就跟邢夫人分析了好几点不可行的建议。其一是强调鸳鸯于贾母的重要性;其二也是奉劝刑夫人要给贾赦做下思想工作,听从老太太的建议,也老大不小了,也该安分点了。
可以说,凤姐真是一开始就没有上邢夫人的当。早早就摆明自己的立场,还专门拿着老太太作挡板,这可都是老太太需要的,说过的,我只是把老太太的说法再重复一遍。
凤姐这番回复也是高明,立马就想到拿老太太压邢夫人,以此来试探邢夫人是不是要忤逆老太太的意思。如果她怕了,那这件事就完了,她自己去跟贾赦解释。如果不怕,那就另说。
这是两人大战的第一回合。

后来凤姐为什么斗不过王夫人(我看懂了凤姐和邢夫人因此大战的四个回合)(3)


后来凤姐为什么斗不过王夫人(我看懂了凤姐和邢夫人因此大战的四个回合)(4)



凤姐听了邢夫人这么说,也才猛然想起邢夫人的秉性以及她在贾赦处的地位。再加之凤姐在贾府中,也是个万金油,虽然在下人面前飞扬跋扈,但她对她的平级,特别是上级还是很恭敬的,哪怕看不过眼,心有不服。


说白了,凤姐在贾府中也不想树公敌,自保为主。
基于该等考虑,凤姐也就急刹车,来了个360度的大转弯,竟然还称赞起邢夫人说的话有理,自我检讨刚说的话是如何如何不对。为了表示自己的恭维,凤姐竟然还提出事不宜迟,就赶在老太太今天高兴,她负责去引开旁人,好让邢夫人单独跟老太太说。
这样一来,不管成功与否,也都有台阶下。原文是这样写的: 太太这话说的极是。我能活了多大,知道什么轻重?想来父母跟前,别说一个丫头,就是那么大的活宝贝,不给老爷给谁?背地里的话那里信得?我竟是个呆子。
琏二爷或有日得了不是,老爷太太恨的那样,恨不得立刻拿来一下子打死;及至见了面,也罢了,依旧拿着老爷太太心爱的东西赏他。如今老太太待老爷,自然也是那样了。
依我说,老太太今儿喜欢,要讨今儿就讨去。我先过去哄着老太太发笑,等太太过去了,我搭讪着走开,把屋子里的人我也带开,太太好和老太太说的。给了更好,不给也没妨碍,众人也不知道。

凤姐这好人形象可是做得很绝了。为什么呢?有几个很关键的点凤姐牢牢抓住了。

首先自我检讨说话不敬,给邢夫人留足颜面。其次拿自己的丈夫贾琏作例证,佐证了邢夫人说的老太太未必会反驳的说法。再者凤姐还顺着邢夫人退而求其次的话头,成功让自己不用出头去老太太面前当说客,让邢夫人独当一面,坏人自然也就是邢夫人自己做了。
这么一解读,你会不会察觉出凤姐这番说辞的高明之处了?凤姐还真是你凤姐,邢夫人这块老姜还是不够辣啊。
这是两人大战的第三回合。

后来凤姐为什么斗不过王夫人(我看懂了凤姐和邢夫人因此大战的四个回合)(5)


后来凤姐为什么斗不过王夫人(我看懂了凤姐和邢夫人因此大战的四个回合)(6)


邢夫人听凤姐这么一说,深感把凤姐成功拉上同一条船了,欢欣雀跃。于是邢夫人顺势提出先去跟鸳鸯说,只要鸳鸯同意了,老太太也不好推脱了。
凤姐听到这话,也顺势肯定这真是个好主意。但凤姐对贾府里面的人都深谙于心,肯定也知道鸳鸯的个性不好对付。想当初凤姐病倒那会,还把探春,黛玉,宝钗都给分析了一遍,看谁适合当家。反正凤姐的立场就是你说什么我都应,但只要不让我去做就行。
凤姐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 凤姐想到她自己先去找鸳鸯的话,若鸳鸯依了便没话说;倘或不依,太太是多疑的人,只怕就疑我走了风声,使他拿腔作势的。那时太太又见了应了我的话,羞恼变成怒,拿我出起气来,倒没意思。不如同着一齐过去了,他依也罢,不依也罢,就疑不到我身上了。

你看,这是心思多细腻的凤姐啊,连不同的结果导致的不同局面她都想到了。就说邢夫人怎么会是凤姐的对手。

凤姐基于刚刚的想法,提出跟邢夫人一起坐车前往老太太处,最终凤姐还借口先让邢夫人自己拜见老太太。
由此,凤姐算是脱身了。之后都是邢夫人自己去游说鸳鸯,最后鸳鸯气不过才闹到老太太跟前。直至鸳鸯在老太太面前哭诉,老太太批判贾赦,王夫人等人时,凤姐就默默站在一旁,完美当个毫不知情的看客。

后来凤姐为什么斗不过王夫人(我看懂了凤姐和邢夫人因此大战的四个回合)(7)



在这出闹剧将要收场之际,老太太还怪凤姐不提醒她,错怪了王夫人。凤姐这才出来说话,调侃是老太太把鸳鸯调养得太过优秀了,才导致是男人都想要。凤姐这么一说,又惹得贾母哈哈大笑,火气降了一大半。
届时邢夫人也知道事情败露了,进来跟贾母请安,得了贾母的一顿“教训”,凤姐早早就回避了。
这是两人大战的第四回合。

后来凤姐为什么斗不过王夫人(我看懂了凤姐和邢夫人因此大战的四个回合)(8)


综上四个回合,凤姐在不损一兵一卒,谁人都没得罪,完美让自己脱身的前提下大获全胜。
还是那句话,凤姐还是你凤姐。可能有人会觉得凤姐也不是什么善茬,心机那么重。但贾府就是个很复杂的“社会”,谁都想自保,只不过凤姐此番自保的谋略比旁人更突出罢了,况且她此番也没有伤害任何人。
这一次,我还是挺凤姐的。
对此,你怎么看?欢迎留言交流。


作 者 简 介


莓芝味,90后自媒体创作者,专注分享读书写作,个人成长自律,观点文

践行8小时内求生存,8小时外谋发展。

一年读书50本,亦书亦友。

期待和同频者们一起走花路,共勉。


后来凤姐为什么斗不过王夫人(我看懂了凤姐和邢夫人因此大战的四个回合)(9)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