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西游品百味人生(每天读本书小话西游)
读西游品百味人生(每天读本书小话西游)第一部分 下面,我们分两部分跟随刘勃老师重读《西游记》:第一部分,我们重点考察西行队伍;第二部分,关注一下书中的配角群体,比如天庭系统、西天系统,以及游离于正规编制之外的神仙等等。 在这本《小话西游》中,作者从一处处细节入手的,站在“人”的角度观察神仙妖魔,去体会中国文化中特有的人情世故,以及《西游记》成书年代的历史事件与社会风俗。 书中提出不少令人耳目一新的解释,比如菩提祖师的办学模式类似今天的民办教育;孙悟空大闹天宫时,天兵天将不堪一击,二郎真君出兵便胜,折射了中国古代官方军队的实际状况。再比如,西行取经的四人队伍中,唐僧和猪八戒是同盟关系,与孙悟空形成对抗。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本《小话西游》并不是要对《西游记》这部伟大的文学作品提出排他性的定论,只是针对各个细节提出解释。读这本书,权当开开脑洞。
前言
《西游记》是中国人再熟悉不过的文学经典了,书中的不少人物形象早已成为文化符号嵌入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一直以来,解读《西游记》这部经典的作品非常多,有从组织管理学角度解读的,还有的从民俗学、神话学角度解读,还有的重点分析历史背景和宗教关系等等。
什么是“经典”呢?“经典”就是当有别人问起来,会说“我正在重读”的作品。其实,“经典”不仅能满足一个人在一生尺度上重复阅读的需求,也能满足不同时代的人在千百年尺度上反复阅读的需求。经典作品与任何时代结合,都会映照出独特的色彩,让读者忘记原书的成书年代。
今天这本《小话西游》的作者是知名人文历史作家刘勃,他著有《失败者的春秋》《战国歧途》《司马迁的记忆之野》等作品。
在这本《小话西游》中,作者从一处处细节入手的,站在“人”的角度观察神仙妖魔,去体会中国文化中特有的人情世故,以及《西游记》成书年代的历史事件与社会风俗。
书中提出不少令人耳目一新的解释,比如菩提祖师的办学模式类似今天的民办教育;孙悟空大闹天宫时,天兵天将不堪一击,二郎真君出兵便胜,折射了中国古代官方军队的实际状况。再比如,西行取经的四人队伍中,唐僧和猪八戒是同盟关系,与孙悟空形成对抗。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本《小话西游》并不是要对《西游记》这部伟大的文学作品提出排他性的定论,只是针对各个细节提出解释。读这本书,权当开开脑洞。
下面,我们分两部分跟随刘勃老师重读《西游记》:第一部分,我们重点考察西行队伍;第二部分,关注一下书中的配角群体,比如天庭系统、西天系统,以及游离于正规编制之外的神仙等等。
第一部分
讲《西游记》,师徒四人自然是首先要提的。
先看第一主角孙悟空。
很多人贴在孙悟空身上的标签,是反抗者、革命者,本书作者认为,除此以外,孙悟空在“西游世界”中,其实还是一位名士。
所谓“名士”,字面上看是“有名的人士”,如果查阅词典我们会知道,“名士”最初指的是有才华、有名气但没有担任官职的人。魏晋时期有很多名士,最有名的便是“竹林七贤”。他们最大的特点,是常常自恃才华出众,对地位高的人不拘小节,甚至不守礼数。孙悟空也是这样的吗?
我们来看几件事,第一是“龙宫寻宝”。
受电视剧等影响,在很多人印象中,龙王是个特别小气而且阴险的人:明明是自己炫耀定海神针,但孙悟空得了宝物后,他就后悔了,这说明他小气;把孙悟空打发走后,龙王转头就去天宫告状,说明他阴险。
然而,在《西游记》原著里,龙王是非常慷慨的,他在不断包容孙悟空的无理要求。
孙悟空与龙王素昧平生,但就这么冒冒失失地闯入龙宫索要兵器,不但要,还挑三拣四,一会儿说:“老孙不会使刀,乞另赐一件。”一会又说:“轻!轻!轻!又不趁手!再乞另赐一件。”取走了东海龙宫压箱底的宝物定海神针,不仅没有诚心致谢,反而又来了几句:“当时若无此铁,倒也罢了;如今手中既拿着他,身上无衣服相趁,奈何?你这里若有披挂,索性送我一件,一总奉谢。”
孙悟空的底气从何而来呢?这跟他是猴子没有必然关系,毕竟花果山也有老成持重的猴儿。孙悟空的不拘小节,其实来自对自身能力的骄傲。尤其是,手持定海神针上下翻飞,别人难以企及,进一步强化了他的傲气。你看,这个情景,是不是跟魏晋名士自傲狂放的行为很像?
不过,政治家对待名士的办法,从来都不是直接硬碰硬。东海老龙王也没有因为孙悟空拿走了定海神针就跟他急眼,反而又送了一副披挂,把他开开心心地送走。接下来,老龙王才聚齐了其他三海龙王商议对策,然后把问题甩给上级主管部门,也就是天庭,让玉帝处理。你看,孙悟空的龙宫之行,面子上赢了个十足,其实中了龙王暗算而不自知。古代大名士和政治家打交道,结局往往如此。
再简单看两个例子。孙悟空被天庭招安,官封弼马温后大闹天宫。后来,天庭再次招安,委派他看管蟠桃园。这是个没什么实权的官职,但天庭各级官员都对他客客气气,是因为大家都惧怕孙悟空吗?
还是从名士的角度看。大诗人李白,曾被唐玄宗封为翰林,这是个舞文弄墨的低级闲职。尽管官阶不高,但李白自恃才华出众,做了不少出格的事情,比如让大宦官高力士脱鞋,让杨贵妃磨墨,别的官员也没拿他怎么样。
孙悟空似乎也是这样,好出风头,跟大小官员称兄道弟。但所有人都清楚,没必要跟他一般见识,因为孙悟空这种名士派,在政治利益计算方面基本上是稀里糊涂的,根本算不上大家的竞争对手,和天庭的官场没有本质冲突。作者刘勃用一句鲁迅的话来评价孙悟空与众家仙人的关系:孙悟空“是这样的使人快活,然而没有他,大家也便这么过”。
正如李白当初在长安城,看起来活得潇洒,但他始终没有真正接触到政治,敏感的内心始终没有被尊重。同样,自傲的孙悟空也很容易被刺痛。这件事情就是“蟠桃会”。“蟠桃会”是天庭最重要的盛典,可以参会的,都是有头有脸的神仙。对于孙悟空,天庭给个“齐天大圣”的虚衔,再加一个桃树园子让他腐化堕落,基本也就是天庭能够接受的底线了。请孙悟空参加蟠桃会,无异于真的给孙悟空封了一个掌握实权的大官,其他神仙是要抗议的。朝廷原本想着糊弄过去,结果孙悟空不领情,大闹蟠桃会,没办法,朝廷只好由绥靖变成开打了。
名士有能力、有个性,同时,他往往也是孤单的。不论孙悟空当初在天庭任职的时候结交了多少朋友,被压在五行山下后,并没有谁去看他。同样,在西行路上,孙悟空也是独行者,他不仅需要打妖怪拼业绩,还需要随时应付唐僧和猪八戒的同盟。
下面,我们来看唐僧和猪八戒。
关于《西游记》中唐僧这个人物的标签,我们能贴出不少:耳根子软、唠叨、懦弱,这是缺点;意志坚定、佛法高深,这是优点。另外,唐僧曾经是如来座下弟子,所以西行路上一直都有五方揭谛、六丁六甲保护,算是带资进组,这个不好以优缺点来评论。
不过,作者刘勃对唐僧这个小说人物的佛法修为提出质疑。在金角大王、银角大王那一部分中,有这么一段对话,我转述部分内容:
师徒们正行赏间,又见一山挡路。
唐僧道:“徒弟们仔细,前遇山高,恐有虎狼阻挡。”
行者道:“师父,出家人莫说在家话。‘扫除心上垢,洗净耳边尘。不受苦中苦,难为人上人。’你莫生忧虑,但有老孙,就是塌下天来,可保无事。怕甚么虎狼!”
刘勃老师认为,孙悟空为让唐僧宽心所说的那番话,重心还不是“但有老孙,就是塌下天来,可保无事”,而是“出家人莫说在家话”云云,他是以一个佛法上的教导者的身份出现的。小说里的唐僧与孙悟空的对话,都是唐僧近于一般小市民的立场,畏难,思乡,而悟空即以佛法开导之。
唐僧是凡人,面对妖怪需要依赖悟空,这可以理解,但在对佛法的认识上,竟然时常需要一只半路出家的猴子来开导,就未免有些说不过去。正像中文系的老师,体育水平不如学生没关系,但对文学知识,好歹要更熟悉一点才对。通篇《西游记》读下来,意志力坚强,这可能是唐僧唯一突出的优点。
可以看到,唐僧在取经队伍中,虽然是领导人,但他各方面的能力并不是最强的,这怎么能服众呢?尤其是,怎么能让自己心里舒坦呢?
紧箍咒是个手段,但用多了,就显得有点蛮不讲理。好在,唐僧找到了另一个办法,这就是与猪八戒结成同盟。
取经队伍里,猪八戒最爱闹散伙或许是必然。因为,整个队伍中八戒取经的必要性是不足的。孙悟空被压五行山下,不取经,他就出不来。小白龙是即将被砍头的时候,被菩萨在法场上救下,但条件是要驮着唐僧取经。沙僧在流沙河,每七天被利剑穿刺数百下,只有取经,酷刑才能免。
只有猪八戒,被贬下界后,并没有被追加处罚。观音菩萨说动他出家的理由听起来有点可笑:“汝若肯皈依正果,自有养生之处。世有五谷,尽能济饥,为何吃人度日?”这明明是许了一个有饭吃的前程。最后如来封他做净坛使者,早在这里就埋下伏笔了。
可见,对于八戒来说,这经并不是非取不可,只是要想修成正果,进入编制,就得把承诺菩萨的活儿扛下来。所以,取经路上,八戒的原则就是能少干就少干。
不好好干活儿,怎么能在队伍中生存呢?八戒入伙后发现,团队领导唐僧有需求,需要获得下属的尊重。
孙悟空拜师以来,唐僧并没有真正获得尊重,而八戒一加入,就立刻满足了唐僧的心愿。
一次,日落西山,唐僧提出要投宿,这让八戒又心生回高老庄的念头,孙悟空骂了他两句,唐僧也责备他。这时,八戒扑通跪在唐僧面前,先是一番自责,接着说:“师父啊,我受了菩萨的戒行,又承师父怜悯,情愿要伏侍师父往西天去,誓无退悔,这叫做恨苦修行……”八戒一副可怜顺从的样子,唐僧终于感受到了孙悟空拜师以来他从未体会过的师父的尊严。这也预示了后来“唐猪同盟”形成的必然性。
此后,八戒总站在唐僧一边,把维护领导尊严作为第一要务。这就与孙悟空之间产生越来越多的矛盾,在短期内形成一个恶性循环。悟空捉弄八戒,八戒打悟空小报告,唐僧和八戒进一步更加密切,孙悟空更加不舒服。
孙悟空和猪八戒同心,只有一种情况,这就是唐僧被抓,组织存亡成为第一要务。这时,由于没有唐僧撑腰,猪八戒老实了,而孙悟空顺理成章暂时担任队伍核心,心态平衡了,对师弟态度也亲切起来。只不过,他们俩关系的和谐建立在相互地位的不平等之上,是不能长久的。
八戒唐僧同盟与孙悟空之间的矛盾,在“三打白骨精”事件中激烈爆发。白骨精三次化作人形,都被孙悟空识破,但八戒却始终极力否认妖怪的存在。八戒难道真的呆到认为悟空乱杀人然后造伪证吗?当然不会,八戒常常被悟空捉弄,这次,他只不过是在发泄怨气,故意唱反调,同时也维护了唐僧的判断、唐僧的尊严。最终,双方矛盾爆发,结果是唐僧八戒同盟胜利,悟空被逐出团队。
在西行队伍中,沙僧似乎是个可有可无的角色。很多《西游记》的读者开玩笑,沙僧的台词只有三句:“大师兄、二师兄,师父被抓走了!”“大师兄,二师兄和师父被抓走了!”“师父、二师兄,大师兄会来救我们的。”这几句话反映出沙僧两个特点,一是能力不足,二是存在感低。
作者刘勃也提到,对沙僧形象的塑造,是《西游记》里公认的弱笔,人物几乎无性格。那应该怎么评价沙僧呢?孙悟空被放逐时对沙僧有言:“贤弟,你是个好人。”这是孙悟空对沙僧下的定语。
不过,这里的“好人”,不是说沙僧道德高尚,而是因为沙僧在工作中从来不选边站。孙悟空业绩出色,不指望沙僧能帮多少忙,而沙僧也不会像猪八戒一样怂恿唐僧念紧箍咒。
孙悟空拼死拼活打妖怪最后获得正果,沙僧从头到尾打酱油,也获得了正果。不可否认,这的确也是一种生存智慧。
第二部分
只讲几位主角,视野会局限于人物,我们还需要看看广大配角,这是在看社会。
下面,我们一起看《西游记》中最主要的两个社会系统,玉帝领导的天庭系统,以及如来领导的西天系统。
先看天庭。
不知道你是否有疑惑,为什么孙悟空大闹天宫时,天兵天将那么不经打,连续两次拿孙悟空没办法,但二郎神一出马,孙悟空就被擒住了,真的是因为天兵天将太弱,二郎神太强吗?
我们先看天兵天将一方。赫赫有名的哪吒三太子跟孙悟空单挑过,变个三头六臂,原文提到,足以让孙悟空“见了心惊”。再比如,二十八宿里的奎木狼,也就是后来下界做了黄袍怪拐来宝象国公主当媳妇的那位,他也跟孙悟空打了一场,虽然败了,但原文提到,“战有五六十合,不分胜负”。你看,天兵天将里单独挑出来,不惧孙悟空的人物不在少数。怎么这些人加起来,却反而不是对手呢?
咱们再对比二郎神出马后的情节。作者刘勃总结了二郎神进攻花果山的三条策略:第一,把不中用的天兵天将支开,省得碍事。第二,把天罗地网打开,解除封锁,给敌人逃跑的空间,以免一个个负隅顽抗。果然,后来一开打,孙悟空手下的小猴没有像之前几仗硬挺到底,很快就散了。第三,利用照妖镜的雷达监控系统,孙悟空逃到哪儿立刻就能追到哪儿,不给他喘息恢复的时间。
仅仅这三条就足够了,后面什么斗武艺赌变化,都已经不影响大局。孙悟空变麻雀儿,二郎神变饿鹰;孙悟空变水蛇,二郎就变一只朱绣顶的灰鹤。孙悟空只是逃,没有反击。很明显,二郎神对孙悟空是碾压状态,跟之前的天兵天将形成强烈对比。
作者分析,这件事情其实反映了《西游记》成书时期的社会背景。
很多人认为《西游记》是吴承恩的作品,这个说法并不准确,《西游记》成书过程非常复杂,吴承恩或许是其中的一个人物。但有一点可以确定,《西游记》是在明朝中后期逐渐成书的。
当时,大明朝廷正在为东南沿海的倭患发愁。黄仁宇在《万历十五年》中提到一件奇闻:一支五十至七十人的倭寇,“登陆后深入腹地,到处杀人越货,如入无人之境”,一直打到安徽腹地的芜湖附近,后来又围绕南京兜了一个大圈子,被他们杀伤的据称竟有四千之多。要知道,南京可是明朝的陪都,驻军约十二万人。
更著名的事情是稍早一点的“土木堡之变”,书中提到,当时五十万明朝士兵面对北方瓦剌两万骑兵,竟然一触即溃,连皇帝也成了俘虏。
作者认为,明朝对付外敌的套路,主要是以强大的声势恫吓对方,所以无论是面对瓦剌还是倭寇,明朝一方的人总是占绝对多数。
但问题是,明朝并没有做好真正打一仗的心理准备和战术准备。与其说是两万瓦剌骑兵冲开了明军的营垒,不如说是他们自己吓垮了自己。明朝军队没有经过像样的军事训练,甚至不知道手里面先进武器的使用方法,一听到风声鹤唳就恨不得四散奔逃。
对照《西游记》中天兵天将的表现,堂堂九曜星君在水帘洞前耀武扬威,但一看见孙悟空亮出金箍棒,原文这样描述,“九曜星那个敢抵,一时打退”。你看,几乎没有交锋。
面对这种情况,尽管哪吒三太子打得不错,甚至小小二十八宿之一的奎木狼也有来有回,但队伍整体陷入厌战和恐慌情绪中。毕竟一两个优秀的将领根本改变不了混乱的局势。
同样,明军指挥部中不乏军事经验丰富的高级将领,大军仍然一溃千里。明朝历史上,有没有战斗力比较强的队伍呢?
这就要说到赫赫有名的戚家军,戚继光带领自己训练的队伍,征战中国南北,长城内外,几乎没怎么吃过败仗。原因是什么?作者提到一个因素,就是戚家军没有被束缚在明朝体制内,懂得变通,以提高战斗力为训练军队的核心目标,所以,在实战时能所向披靡。这与二郎神的私家队伍何其相似。
不只是规模和战斗力相似,戚继光和二郎神的结局也相似。正如戚继光郁郁而终,二郎神也不被玉帝待见,所谓“飞鸟尽,良弓藏”。要打仗,朝廷离不开他们,但他们是体制外的军事力量,终归是一个潜在的不安定因素。
后来“八卦炉中逃大圣”,孙悟空彻底闹翻天宫,都打到天庭的心脏地带,“通明殿里,灵霄殿外”了。但玉帝宁可腆着脸请外人,也就是西方佛祖出面,也不再找二郎神了。毕竟,让地方上的割据武装进入中央,结果太可怕了。东汉末年,何进引董卓进洛阳,结果是毁了东汉天下。
《西游记》中不只有二郎神是游离在天庭编制外的牛人,还有一位重要人物也是这样的。这就是孙悟空的老师菩提祖师。
请你思考一下,菩提祖师属于道教系统,还是佛教系统?
作者打了个有趣的比方,菩提祖师是“在体制外搞民办教育”,亦佛亦道,非佛非道,是杂家。在体制外搞民办教育,虽说自由些,但生源质量无法保证。所以菩提空有一身的本事,但他的学生却没什么成气候的。这就可以理解,为什么菩提祖师见到悟空会那么喜欢,还特意给他开小灶,用十年时间,培养出一个大闹天宫的孙悟空。
既然菩提祖师水平这么高,为什么要跑到山洞里偷偷摸摸搞民办教育呢?
菩提祖师在向孙悟空传授技艺的时候,有一种情况下,他会变得很敏感,这就是见到孙悟空卖弄本事的时候。他曾对悟空说:“别人见你有,必然求你。你若畏祸却要传他,若不传他,必然加害,你之性命又不可保。”
于是,作者刘勃猜测,菩提祖师很可能曾经有过类似的遭遇,于是愤恨地离开了天庭。离开天庭,至少可以远离天庭内刻板的评价标准,不必在乎自己教学生的时候,是用了佛家的方法,还是道家的思路,而且,也不必在乎成果和业绩,不需要考虑评估量化、评职称的事情,活得潇洒自在。
我们说菩提祖师不愿留在天庭系统里,《西游记》里除了有玉帝领导的天庭系统以外,还有如来领导的西天系统。
《西游记》给我们一种错觉,西天系统的整体素质比天庭系统要高不少,但矛盾的是,既然如来的队伍水平高,酒香不怕巷子深,为什么还要特地搞一个取经行动,传播佛法呢?
看《西游记》,我们会觉得,唐僧之所以去西天取经,是因为东土大唐急需引入大乘佛法。但如果从宗教传播角度来看的话,或许西天如来更加迫切,希望扩张到人口众多的东方。
我们来看一些《西游记》中的细节。
观音是如来的首席弟子、“西天取经”的项目主管,她要帮助如来选一个项目执行人。找谁呢?最好是自己人,但如果明目张胆地确定人选,未免有点王婆卖瓜的嫌疑。于是,《西游记》中有了以下有趣的情节。
关于“西天取经”项目的执行人,如来只说要“寻一个善信”,没有确定具体的人选,这意味着需要进行公平、公正、公开的选拔。观音接到任务后,四处寻找,尤其是在东土大唐长安城里寻找取经人很久。各项工作都很到位,甚至,她吩咐城隍、土地不要泄露自己的行踪,好搞突击检查,不给别人弄虚作假的机会。最终,玄奘法师被选中。但凑巧的是,这位玄奘和尚恰恰本来就是“因为不听佛讲”而受罚的如来弟子。更凑巧的是,当初送玄奘到大唐来投胎的,恰恰是这位观世音菩萨。
我们再看,“西天取经”这个项目的考核方案是什么呢?
答案是“九九八十一难”,我们现在会用这个短语形容做某件事非常艰难。但是,唐僧是自己人,真让他实打实经历那么多磨难其实没必要。
唐僧到西天后,菩萨亮出一张九九八十一难的统计报表,如果仔细看一下,你会发现这个统计表太不靠谱了。例如,“黄风怪阻十三难,请求灵吉十四难”,两难是一件事。“黑松林失散二十一难,宝象国捎书二十二难,金銮殿变虎二十三难”,三难是一件事。遭遇红孩儿,更是生生拆成了四难,“号山逢怪二十八难,风摄圣僧二十九难,心猿遭害三十难,请圣降妖三十一难”。弹性十足,一切都好商量。
这样的有意安排体现在西行路上的各个方面。
例如,随着距离西天大雷音寺越来越近,“吃唐僧肉可以长生不老”逐渐成为每一位妖怪的常识。
离开大唐后,唐僧碰上的第一个外国妖精是黑熊怪,他只要袈裟,对唐僧肉没兴趣。接下来是黄风怪,他手下的“虎先锋”抓了唐僧,黄风怪却说:“我教你去巡山,只该拿些山牛、野彘、肥鹿、胡羊,怎么拿那唐僧来,却惹他那徒弟来此闹吵,怎生区处?”在他眼里,唐僧也就是家常便饭,为了吃他的肉,和孙悟空产生冲突,没必要。
直到白虎岭碰上白骨精,“吃唐僧肉长生不老”的说法才正式出现。之后,越接近西天佛国,吃了唐僧肉长生不老的观点,就越是妖怪界的普遍共识。这不由得让人猜测,“唐僧肉”的信息源是不是就在西方呢?
这一部分,我们讨论了《西游记》中虚构的两大社会系统,天庭系统和西天系统。作者刘勃告诉我们,这两个虚构的社会系统,其实反映了《西游记》成书时期的社会现实。天庭系统中不堪一击的天兵天将,与才能出众的编外人员二郎神、菩提祖师形成鲜明对比,反映了明代中后期朝廷的僵化守旧。而西天系统推动的“唐僧取经”行动,看起来严谨有序,要不得半点马虎,事实上,却是如来委托观音编导的一出大戏,只要能达到宗教传播的最大化效果,一切都好商量。
结语
由于时间关系,这本书就为你介绍到这里,更多内容,推荐你翻看原书。
最后试着思考一下,《西游记》到底带给我们什么。
《西游记》共一百回,唐僧在第十二回正式上路,直到第九十八回见到如来,全书五分之四以上的篇幅,都在写取经路上的事。
取经队伍历时十四年,才抵达大雷音寺。为什么这么久呢?是因为路上妖怪太多了吗?其实,一路上,总共几十处妖怪,每次战斗的时间都不太长。十四年的征程,绝大多数时候的敌人不是妖魔,而是连续几个月的荒无人烟。空虚、困顿,和对空虚、困顿的恐惧。或许,这正是《西游记》带给我们最重要的思考之一。
面对无休无止的的空虚、困顿,业务能力最强的悟空耐不住性子,急需打两个妖怪解闷,甚至多次离开取经队伍;猪八戒倒是很实诚,总是把回高老庄挂在嘴边;就连木讷谨慎的沙僧也被憋成了话痨。一次八戒喝错了水要生孩子,沙僧一个劲地嘴贫:“二哥,莫扭,莫扭!只怕错了养儿肠,弄做个胎前病。”“二哥,既知摧阵疼,不要扭动;只恐挤破浆泡耳。”如果取经队伍只有这三位,恐怕没几天就散摊子了。
好在,西行队伍中,还有唐僧。的确,唐僧浑身毛病,他可能是师徒四人中最不招人喜欢的一位。但我们前面提到,唐僧有一个优点是不容置疑的,这就是“意志坚定”。一个人只剩一个优点,在现实生活中,有点可惜,甚至有点可怜。但在西行队伍中,唐僧便抽象为一种精神,一把永远“在路上”的火炬。维持一个遥遥无期的项目,能把“意志坚定”做到极致,始终带领队伍“在路上”,这便足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