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动物的习性和本能(动物是能够感知痛苦生命的朋友)

动物的习性和本能(动物是能够感知痛苦生命的朋友)大家是否还记得“归真堂活熊取胆事件”?一、活熊取胆与塑料海洋现今,“珍惜资源,爱护环境,保护动物”这样的口号,几乎处处可见。但是大多数人只是把它当作街边看过即忘的宣传标语。人们大概很难意识到,即使是吃饭和治病这样再正常不过的行为,都可能对这个星球上其它生命造成伤害。

4月22日,又是一年地球日。

人类经过几十万年的进化和繁衍,已理所当然地把自己视作这个星球上的绝对统治者。

事实上,如果将地球整个45亿年历史压缩成一天,人类在午夜前最后3秒才出现。

作为这颗古老星球最年轻的孩子,人类似乎被宠坏了,为了一己私欲,猎杀动物,掠夺资源,破坏环境,肆无忌惮的伤害着我们的地球母亲。

现今,“珍惜资源,爱护环境,保护动物”这样的口号,几乎处处可见。

但是大多数人只是把它当作街边看过即忘的宣传标语。

人们大概很难意识到,即使是吃饭和治病这样再正常不过的行为,都可能对这个星球上其它生命造成伤害。

一、活熊取胆与塑料海洋

动物的习性和本能(动物是能够感知痛苦生命的朋友)(1)

大家是否还记得“归真堂活熊取胆事件”?

当年在网上引起一片热议,为了方便抽取胆汁,小黑熊身上带着刑具,腹部插着管子。

熊场的人为了防止黑熊自杀,把它们关在狭小的铁笼里,小得几乎无法转身。被抽取胆汁时,黑熊除了惨嚎,就只能拼命摇头。

虽然科学已经证实熊胆中的药用成分可以通过人工合成,但是还是有很多人迷信天然药物。

看到黑熊绝望的眼神,人类是否反思,到底是生病的人更痛苦,还是被抽取胆汁的熊更痛苦?

如果已经忘记了“活熊取胆”事件,那么大家是否看过一部叫做《塑料海洋》的纪录片?

动物的习性和本能(动物是能够感知痛苦生命的朋友)(2)

蔚蓝的海域被垃圾覆盖,整个海面飘满了塑料。

然而这并不是最令人震惊的,令人震惊的是许多海洋生物死亡的真相。

鲸鱼的胃里塞满了塑料袋,海龟的鼻孔里插着塑料吸管,海豹被塑料环活活卡死,海鸟将塑料误当成食物喂给幼鸟……

如果不是一个个触目惊心的真相摆在眼前,人们会意识到,平常生活中常用的外卖餐盒,塑料袋,吸管等等白色垃圾,对动物造成了几乎毁灭性的伤害吗?

在以人为主导的社会里,我们习惯将动物视作低一等的生命。可是即便如此,它们也应该拥有基本的生存权力。

二、最后的狮子,是一腔孤勇的母亲

事实上,为了生存,动物们比人类努力的多。

今天给大家推荐的电影

《最后的狮子》

动物的习性和本能(动物是能够感知痛苦生命的朋友)(3)

这部影片是国家地理制作的一部野生动物纪录片,讲述了一头雌狮为了保护幼崽而和竞争对手之间不断斗争的传奇故事。

非洲大陆是一片胜不妄喜,败不惶妥的地方,它驱使所有生灵去学习并接受命运,然后迈入下一个黎明。

影片中最让人动容的一幕,是母狮拼尽全力想要保护自己最后一个孩子,最后却不得不选择放弃离开。

动物的习性和本能(动物是能够感知痛苦生命的朋友)(4)

即使是动物,母狮表现出的悲伤也是显而易见的。而受伤的小狮子望着远走的妈妈,也只能无能为力的呜呜叫。

地球上每一个生命都有它们自己的故事,都值得被尊重。

在过去的50年中,狮子的数量从45万头骤减到2万头。影片导演用故事和镜头展现了一个能够产生共鸣的问题。

动物的习性和本能(动物是能够感知痛苦生命的朋友)(5)

——"狮子之母"和它的幼崽会不会成为地球上最后的狮子?人类有没有意识到它们的生存有多么艰难,会不会为此动容,而努力去改变这种状况。

三、它们是能够感知痛苦生命的朋友

人类对动物的喜爱,更多时候停留在了“宠物”的层面。

它们被人类圈养,按照人类的喜好生活,逐渐磨灭了动物的天性,甚至失去了独自生存的能力。

甚至随时可能被人类抛弃。

我们常常说爱护动物。我想,真正的爱护并不是展现爱心时的那一点点施舍。更不是在马戏团或者游乐场里看着动物们的表演捧腹大笑。

而是,切切实实把它们视作平等的生命。

人与动物如何相处,从来都不是一个轻松的话题。我们在不断揭露残酷真相的同时,更重要的是积极寻找和平共处之道。

动物虽然不像人类那般拥有高等智慧。可是它们同样是能够感知痛苦的生命。它们拥有跟我们一样享有地球资源的权力。

行文的最后,以英国诗人拜伦的一首诗结尾,

希望我们能够身体力行的去做好每一件小事,

去保护我们的朋友。

无径之林,常有情趣,

无人之岸,几多惊喜,

世外桃源,何处寻觅,

聆听涛乐,须在海里;

爱我爱你,更爱自然,

摈弃自我,退身自思,

拥抱自然,灵感如泉,

面对自然,全无顾忌。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