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黄梅戏剧目(新时期黄梅戏现代戏的题材取向)
现代黄梅戏剧目(新时期黄梅戏现代戏的题材取向)
新时期以来,政治、经济、文化、时代的剧变,都在黄梅戏现代戏中留下了清晰的烙印。编剧注重当下生活中的典型事迹,在处理题材时,一般能够兼顾黄梅戏作为剧场艺术的社会效益与艺术水准,注意弘扬主旋律。如果我们罗列出新时期黄梅戏现代戏的剧目,可以清晰地看到社会热点问题的蜕变轨迹:1984年《银锁怨》讲述的是计划生育政策下重男轻女思想痼疾给女性造成的伤痛,类似的还有1995年的《离巢凤》;1991年《柯老二入党》表现的是万元户在入党问题上的波折;1992年《拆不散的冤家》以爱情婚姻为切入点,展现了改革开放对农村的影响;1998年《木瓜上市》展现了不同经商思想及经济发展对农村人性、生活、爱情的全面冲击,同年《不倒的门楼》则响应抗洪救灾精神赞美了爱国忘家的救灾干部;2008年《江淮儿男》赞美的是入汶川救援的英雄,等等。
新时期黄梅戏现代戏在尽可能把握时代脉搏的同时,也尽可能拓展现代戏的取材范围,将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摄入剧本。《柯老二入党》、《拆不散的冤家》、《木瓜上市》、《未了情》、《冬去春又回》、《请让我做你的新娘》、《榴花不开盼哥回》、《月圆中秋》、《李四光》、《半个月亮》等等,都属于比较成功的现代戏,为丰富黄梅戏现代戏的建设积累了经验。这些现代戏有的尽可能站在普通百姓的立场上,展现社会变革中的农村社会新气象,如《柯老二入党》、《木瓜上市》、《拆不散的冤家》;有的展现经济变革对人性与伦理的冲击,以及这种冲击下家庭伦理、女性命运的尴尬,如《冬去春又回》、《月圆中秋》。还有一些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从未出现的题材也都在黄梅戏中出现,扩大了黄梅戏的表现能力:《榴花不开盼哥回》将抗日战争时期少数民族的生活撷取入戏,再现了非常时期男女之间一诺千金的爱情;《青铜之恋》展现了矿工的爱情生活;《请让我做你的新娘》写的是一名救护幼女的青年,因为收养“拖油瓶”而孤独半生,最终却赢得了“女儿”的芳心暗许,自己也陷入情感挣扎的尴尬之中;《李四光》第一次将科学家的形象搬入黄梅戏中……
在数量甚巨的现代戏中,的确出现了一些图解政策的概念化作品,但也出现了一批尽可能贴近普遍大众价值观的作品。以1998年的《木瓜上市》为例,这部剧作的确有着宣扬个体商人应诚信经营的意图,但并没有流于简单的说教,而是栩栩如生地再现了改革开放之初的安徽农村社会,艺术性、时代性、宣传价值被很好地结合在了一起。编剧谢樵森讲述的是一个线索明晰的乡村爱情故事:性格木讷朴实的山村青年木瓜,经过挫折,但最终因为讲诚信、重质量,使生意越做越好,并赢得了水芹的爱情。全剧既有一定的时代色彩,如个体经商致富,同时又以百姓的家长里短为主要内容,围绕家庭生活、爱情展开,水芹与木瓜、老根与木婶两代人的爱情,水芹父女、木瓜母子两家的邻里关系,以及贫富变化对人心理的影响,都得到了合乎百姓思维的展示。另外,全剧语言十分通俗,而且富有乡土情味,多采用安庆老百姓活生生的口语,如“我气得肚子长了斗大的包”、“东扯葫芦西扯瓢”等。
这些现代戏兼顾社会效益与艺术水准,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现代戏为配合宣传而产生的主题立意概念化、情节设置模式化、人物形象完美化的痼疾。一些精心之作出自剧作者真诚的创作冲动,更是寄寓了剧作者对普遍人性美的呼唤。1994年,湖北省黄梅戏剧院创作演出的《未了情》可谓名噪一时的现代戏。《未了情》讲述了一个令人唏嘘的故事:22岁的小学女教师陆云被医院诊断为血癌晚期,在人生的最后时间里,她来不及太多地为自己悲伤,而是想到了弱智的哥哥无人照管,误入歧途的异姓妹妹尚需帮助,逃学的学生佳佳谁来引导,远在海外的恋人更令她挂念,根根情丝无时无刻不在拨动着陆云的心弦。她用全部力量,最后一次帮助了憨哥、俏妹、佳佳,完成了兄妹情、姊妹情、师生情和恋人情的升华。用今天的眼光来看,《未了情》也有概念化之处,但在经济日渐开放的20世纪90年代中期,《未了情》表达了剧作者对美好人性的期许和呼唤,具有感人至深的思想魅力,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反响,与《双下山》一起奠定了湖北黄梅戏的地位。在《榴花不开盼哥回》中,创作者借助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展现了回族女子沙玉凤一诺千金的美好品质。她不仅能够在危急关头救下黎生栓悉心照料,而且对黎生栓的爱情承诺不因任何外在原因改变,甘愿将一头青丝等成白雪,也要等到心上人的归来。《榴花不开盼哥回》中展现的爱情虽然充满了悲怆与沧桑感,但剧中沙玉凤的人性之美却远远超越了一般现代戏的说教口吻,具有极强的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