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鱼山青岛游客推荐(你所不知道的小鱼山)
小鱼山青岛游客推荐(你所不知道的小鱼山)”湛山精舍“山门石坊,前书“湛山精舍”,后书“回头是岸”,为吴郁生所题。(网友“涧中细流”提供)鱼山扬名成为青岛的名胜,源于三十年代修建的“湛山精舍”。在1939年评出的“青岛市乡二十四景”中,被喻为“鱼山梵呗”而名列其中。1922年前出版的《青岛概要》中有过介绍:衙门山炮台,十五生的(厘米的意思)加农炮,三门。这说明,衙门山已经不是个普通的民间名字,而是作为正式的山名被历史记录下来了。鱼山真正成为黄金宝地是德国租借胶洲湾以后。根据规划,山的东南麓被辟为别墅区,西夷高官望族、豪商富贾都竞相在这里择址筑巢,胶澳临时总督官邸、副官别墅、海关税务司阿里文宅邸、伯恩尼克住宅等高档住宅建筑相继破土。或许这里就应该是名人的部落,上世纪三十年代旅青的文化名人大多栖身在这周围,当然,也可能是一种巧合吧。鱼山上的“湛山精舍”
说鱼山是青岛的黄金宝地,恐怕不会有人提出异议。它突兀于汇泉湾畔,临海而立;登顶眺望,汇泉美景尽收眼底。
小鱼山公园(宋新华摄影)
鱼山的称谓始于上个世纪二十年代,当时山北的那条路被命名为鱼山路,鱼山也就由此而得名。在这之前,人们称其为“衙门山”,因为山西下是当年的清军总兵衙门。至于总兵衙门设立之前,鱼山叫个啥,恐怕难有一个权威的说法。最初我想,当年的这座山,不应该是个无名高地,因为山的东面有会前村,山的西边是青岛村,这座山至少是两个村往来的必经之地。然而,查遍所有能找到的档案史料,始终未得出自己想当然的答案。
人们关注鱼山,应该是从清军在胶澳设立总兵衙门以后。那时清兵在靠近总兵衙门的这座小山上修筑了炮台,也是德国租借胶洲湾前清军唯一完工的海防炮台。老百姓叫这座炮台为“衙门”炮台,山自然也叫“衙门山”了。
1922年前出版的《青岛概要》中有过介绍:衙门山炮台,十五生的(厘米的意思)加农炮,三门。这说明,衙门山已经不是个普通的民间名字,而是作为正式的山名被历史记录下来了。
鱼山真正成为黄金宝地是德国租借胶洲湾以后。根据规划,山的东南麓被辟为别墅区,西夷高官望族、豪商富贾都竞相在这里择址筑巢,胶澳临时总督官邸、副官别墅、海关税务司阿里文宅邸、伯恩尼克住宅等高档住宅建筑相继破土。或许这里就应该是名人的部落,上世纪三十年代旅青的文化名人大多栖身在这周围,当然,也可能是一种巧合吧。
鱼山上的“湛山精舍”
鱼山扬名成为青岛的名胜,源于三十年代修建的“湛山精舍”。在1939年评出的“青岛市乡二十四景”中,被喻为“鱼山梵呗”而名列其中。
”湛山精舍“山门石坊,前书“湛山精舍”,后书“回头是岸”,为吴郁生所题。(网友“涧中细流”提供)
牌坊两端石坊上楹联:“傑構俛回瀾千里雄風資表海、禅棲囙故壘諸天刀雨捲祥雲”。为叶恭绰1936年手书。
小鱼山上的“湛山精舍”牌坊(网友“涧中细流”提供)
“湛山精舍”是湛山寺的下院,建于1934年,由前北洋军军长王湘汀出资修筑的。建湛山精舍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方便市内居士听经,故称:“湛山寺作为出家师傅们熏修之所,湛山精舍作为居士们熏修之所”。
1948年,青岛福山支路,车辆右侧的牌坊建筑。背面即是“湛山精舍”山门石坊后书“回头是岸”四字。(网友“涧中细流”提供)
小鱼山上的“湛山精舍”(网友“涧中细流”提供)
上世纪50年代电影《两个小足球队》,小鱼山上的“湛山精舍”仍清晰可见。
1959年,在青岛召开的全国城市规划工作会议上,有专家学者提出,应该拆除鱼山上的“湛山精舍”。理由是,这个建筑粗简,风格平俗,与地理环境不协调。青岛市城市建设局遂于当年将“湛山精舍”拆除。
前几年本公众号曾编发《小鱼山上的“湛山精舍”》图文后,已故文史专家鲁海老师给我发来信息:“一九五六年,梁思成和中国建筑学会调研青岛建筑。因”湛山精舍“黑瓦黑墙与全市建筑不协调而拆去”。
没有了“湛山精舍”的鱼山,再也看不到暮鼓晨钟的景色,鱼山亦就此一度游离出人们的视线,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小鱼山公园建成。青岛市园林部门下达通知,要重新开发利用这座山头,计划中将它的名字定为“小鱼山公园”。严格来说,这是小鱼山三个字第一次在历史上正式出现。
现在提起鱼山,人们又会自然想到小鱼山,年轻人甚至认为鱼山就是指小鱼山。实际上,鱼山应该是大、小鱼山的总称,大鱼山在西,海拔65米,小鱼山坐东,海拔则80米,故有“大鱼山不大,小鱼山不小”的民间顺口溜。
其实,鱼山以前不分大、小,1947年出版的《青岛指南》中,只有“鱼山”之称,尚无“小鱼山”之名。据说,后来修路将山劈成两部分,才有了大、小两个鱼山之分。
那究竟什么时候才有了“鱼山”的呢?《青岛市志》有过一段介绍,资料如是说:德国侵占青岛时期,在山东南坡修建总督临时官邸,在山西南坡修道路称阿利拉街。这条开凿的道路穿衙门山而过,将山一分为二成了东西两部分。
1923年,胶澳商埠督办公署整理地名路名时,将“阿利拉街”改称“鱼山路”。慢慢的,人们就把鱼山路西边的衙门山称作大鱼山,把鱼山路东边的衙门山称作为小鱼山。所以,人们才总说先有了鱼山路,后才有鱼山。之后,大(西)鱼山在城市建设中被逐渐开发,小(东)鱼山则因“湛山精舍”成为青岛市乡二十四景之一。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小(东)鱼山没有了,取而代之的便是小鱼山公园。
本文文字编辑参考源自《木香的博客》,发表于2006年3月12日;
青岛城市档案论坛公众号、青岛城市记忆头条号重新编辑整理并添加图片发布,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