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我一直在用我自己的方式爱你:我爱你 所以你要听我的

我一直在用我自己的方式爱你:我爱你 所以你要听我的2这个时候,若我们再大言不惭地谈“爱”,是不是太过毛骨悚然。大概正是因为许多父母无法正确认知这一点,才为像杨永信这样的网瘾机构提供了土壤。家长为了最高效地让孩子“改造”成懂事的样子,不惜一切,也要把孩子送到那里。他们摒弃孩子所有的感受,哪怕用极强的控制力,也要换回一个“听话”的孩子。所以杨永信成为了家长眼中的救星,他让孩子服从管教,“电击底下出孝子”,何乐而不为呢。

就是这样“你是我的,所以我有权利替你决定任何事”的逻辑,酿成了无数家庭的悲剧。

“爱”在某些父母的眼里,成为某种包装完美的糖衣——唯我独大,暂且可以把孩子的感受搁置一边。

我一直在用我自己的方式爱你:我爱你 所以你要听我的(1)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说,一个人的心理,是由其所有的体验所组成的。

作为一名合格的父母,面对孩子的挫折或困顿,或许第一时间不应该是处理问题,而是学着去倾听孩子的感受。要学会去理解孩子眼中的“事实”,而不是父母自以为是的“事实”。

大概正是因为许多父母无法正确认知这一点,才为像杨永信这样的网瘾机构提供了土壤。

我一直在用我自己的方式爱你:我爱你 所以你要听我的(2)

家长为了最高效地让孩子“改造”成懂事的样子,不惜一切,也要把孩子送到那里。他们摒弃孩子所有的感受,哪怕用极强的控制力,也要换回一个“听话”的孩子。

所以杨永信成为了家长眼中的救星,他让孩子服从管教,“电击底下出孝子”,何乐而不为呢。

这个时候,若我们再大言不惭地谈“爱”,是不是太过毛骨悚然。

2

无条件的爱,而不是“教育”

作为父母,我们总是站在成年人的角度,理所当然地美化“挫折教育”,而忘记了在孩子的成长构成里,只有学校和家庭聚集最密切的人际关系。

若在学校受挫后,回家仍处于喋喋不休的责备环境之中,这种“无法逃离”的夹击,无疑导致孩子负面情绪的一再升级。

成年人总是认为自己才是社会压力的背负者,只寄望于他人理解自己,而忽略了理解他人。

我一直在用我自己的方式爱你:我爱你 所以你要听我的(3)

所以在支配欲强占的情况之下,父母通常无法给孩子独立自由的理解空间,而是对自己看不顺眼的事情大动干戈,将“听话”视为评判孩子的唯一标尺。

一旦孩子的感受被父母自身的感受替代,这种压制性,反而容易造成被动攻击的产生。

我一直在用我自己的方式爱你:我爱你 所以你要听我的(4)

心理学者武志红在《为何家会伤人》里写:父母能给孩子最宝贵的财富是无条件的爱,而不是“教育”。无奈,家庭关系又偏偏充斥着“通过自我牺牲,给对方制造愧疚感,然后以此逼迫对方服从”。

可见,尊重孩子的感受,是每一个父母的重要课题。

作者毕飞宇在给儿子的信中,看重平等交流的同时,也强调父母之爱不应成为裹挟人生的依据。

我一直在用我自己的方式爱你:我爱你 所以你要听我的(5)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