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麻胡同中的经典语录(芝麻胡同里看人生)
芝麻胡同中的经典语录(芝麻胡同里看人生)说了归齐,《芝麻胡同》里的人物个个表面上插科打诨没正经,遇到事儿谁都不含糊,每个人都恪守着自己的底线,而且底线规格还挺高。仔细想来,不外乎一个“义”字。夫妻的情义、恋人的情意、主仆的忠义、情同父子的心意,就是坏得头顶生疮、脚底流脓的大反派吴友仁,完全可以找个名目直接弄死严振声,但当严振声把祖传的祖母绿扳指给他顶账时,他一瞬间心也软下来,知道不能逼人太甚。他常常教导副官,“别动不动就和老百姓舞刀弄枪的”,直到确认了严振声是自己追求牧春花的障碍,才痛下杀手。这正是“有里有面有仁义,有滋有味有人生”。在光怪陆离的影视盛宴之中,突然来了这么一道清新爽口的水疙瘩小酱菜,由不得从眼睛爽到心里,“酒是粮食精,酱乃豆面生”“不吃横食,干不了硬活”……得嘞,下酱去。 (老贾)
春节刚过,三月春风,荧屏上好剧吹暖,沁人心扉。《芝麻胡同》好看,并非剧情多么紧凑,题材多么宏大,而是人物举手投足、情节字里行间透着那么股子浓浓的“烟熏火燎味”。“一样的谷,养百样的民;二道眉的艮,大卫青的辛;三缨子的麻,孙苤蓝的筋;泥偶都有三分土性,您就更甭提咱百家姓的人。想解馋,辣和咸,吃食离不开酱和盐……活着好比缸里腌……”
电视剧一开始,“酱把式”孔老痴与沁芳园严老板两人一唱一和的话剧“唱口”就让观众如同猛然吃了口传统腌制的老酱菜,回味无穷。“丰润豆,油赛肉;上了屉,香味传出二里地;丘坡黄,涩气强,牲口槽里权当粮”“蜜蜂追耙采芬芳,错把酱缸作花乡”“衣食父母那是主顾,你得罪了主顾,自己撅着眼子白干不说,砸的是招牌,丢的是脸面。”
很快,剧情就直入正题,延续香火和祸起萧墙。正当严振声严老板犯愁给老父亲传宗接代问题呢,他无意间在六国饭店里仗义出手搭救“女招待”牧春花,失手打了国民党北平外二区接收大员吴友仁长官。听这名字,“无有仁”,他还有个弟弟叫吴友义,侦缉队大队长。就这么个位高权重的主儿,还能轻饶了一个腌咸菜的?不过,这位吴友仁长官在帮闲木子爷和副官面前,说话可是云里雾里斗机锋,充满狡黠和情趣。“我这不也没把她怎么着嘛”“吴长官,瞧您说的,您就是把她怎么着了,谁还能把你怎么着?”“我又能把她怎么着?为官一任,我吴某人自认为在生活上还是有节制的、检点的。”副官在旁边搭言,“吴长官平时一向谨慎言行,在这方面,您堪称卑职们的表率。”“少跟我这儿拍马屁,人嘛,都有个七情六欲,我没你说的那么优秀,但也不至于太糟糕。我要是真不地道,牧小姐也不至于叫人把我送到医院来不是?”
严振声有个大他一岁的当家老板娘林翠卿,不仅是顶门立户一把手,还是京味俚语专门家,三句话不离“俏皮嗑”,自诩“嫁鸡的懂司晨,嫁狗的懂护院,嫁给腌咸菜的,就知道过了秋以后的萝卜贱。”动不动就教导下人“多管闲事多吃屁,少管闲事少拉稀。”没事儿经常“喝酱油撒酒风,咸(闲)的”。沁芳居里还有一帮情同一家的下人,有事儿一起上,没事儿互相杠,无论男女老少,个个都是“敢拿包子喂狗,就不怕被狗咬手”的主儿。芝麻胡同里的故事,厚着呐!
说了归齐,《芝麻胡同》里的人物个个表面上插科打诨没正经,遇到事儿谁都不含糊,每个人都恪守着自己的底线,而且底线规格还挺高。仔细想来,不外乎一个“义”字。夫妻的情义、恋人的情意、主仆的忠义、情同父子的心意,就是坏得头顶生疮、脚底流脓的大反派吴友仁,完全可以找个名目直接弄死严振声,但当严振声把祖传的祖母绿扳指给他顶账时,他一瞬间心也软下来,知道不能逼人太甚。他常常教导副官,“别动不动就和老百姓舞刀弄枪的”,直到确认了严振声是自己追求牧春花的障碍,才痛下杀手。
这正是“有里有面有仁义,有滋有味有人生”。在光怪陆离的影视盛宴之中,突然来了这么一道清新爽口的水疙瘩小酱菜,由不得从眼睛爽到心里,“酒是粮食精,酱乃豆面生”“不吃横食,干不了硬活”……得嘞,下酱去。 (老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