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无儿无女的老人晚年怎么办(一个老人的哭诉)
那些无儿无女的老人晚年怎么办(一个老人的哭诉)大儿子和小儿子家也都盖了新房,条件也不错,但对于养老母亲,儿子们都怕独担责任。张大娘有两个儿子两个女儿,小女儿远嫁省外,大女儿嫁邻村离得很近,且大女儿家条件好,大女婿有本事,家里盖了五层楼,房子很宽。有很多老人,在晚年时,只能流浪式养老,今年在这个儿子家,明年去那个儿子家,后年可能论到女儿家,不停的换地方,就是没有一个安稳的地方养老。1、流浪式养老生活张大娘已经过了6年。张大娘今年78岁,老伴在6年前过世。老伴过世前,张大娘二老跟大儿子一家过,老伴过世后,大儿子夫妇在丧礼后提出让张大娘去小儿子家住一段时间,大儿子说,张大娘几个孩子,都应该尽一尽养老的责任。
文/黄玥果
人最怕的就是“老无所依”。
人活一辈子,年轻时吃苦可以熬,中年的悲也可以咽,唯独晚年的孤独最让人难受。
很多人年纪大了,就想跟儿女在一起,享受儿女的照顾,但现实是,父母可以一把屎一把尿的把孩子养大,孩子却做不到一把屎一把尿的给父母养老送终。
有很多老人,在晚年时,只能流浪式养老,今年在这个儿子家,明年去那个儿子家,后年可能论到女儿家,不停的换地方,就是没有一个安稳的地方养老。
1、流浪式养老生活张大娘已经过了6年。张大娘今年78岁,老伴在6年前过世。
老伴过世前,张大娘二老跟大儿子一家过,老伴过世后,大儿子夫妇在丧礼后提出让张大娘去小儿子家住一段时间,大儿子说,张大娘几个孩子,都应该尽一尽养老的责任。
张大娘有两个儿子两个女儿,小女儿远嫁省外,大女儿嫁邻村离得很近,且大女儿家条件好,大女婿有本事,家里盖了五层楼,房子很宽。
大儿子和小儿子家也都盖了新房,条件也不错,但对于养老母亲,儿子们都怕独担责任。
在孩子们眼里,张大娘成为负担,谁都想甩开。
几个孩子在半商量半争吵后决定,老母亲每个儿子家住两年,两个女儿每月给老母亲生活费各600元。这个钱老母亲跟谁生活,钱就交由哪个儿子支配。
2、就这样,张大娘流浪式养老开始了,小儿子家住两年,换到大儿子家,再换回小儿子家。
时间很快,6年过去,轮换也转了一圈。但是,对于越来越年迈的母亲,对于不时生个病需要照顾的母亲,两个儿子认为养老不该只是儿子的事,女儿也该承担。
于是,几个儿女坐到一起,重新商量张大娘的养老问题,在一番激烈的争吵,和村里长辈的见证下,张大娘的养老问题换了方式。
张大娘在两个儿子家和大女儿家各住一年,三个孩子家轮换,远嫁的小女儿经济条件好,每月给张大娘生活费1000元。
张大娘产生的大医药费两个儿子担60%,两个女儿担40%。平时一些小费用全部是小女儿担,因为她没有出力照顾母亲,经济上就要多出。
几个孩子在商量张大娘的养老问题时,没有一个人问过张大娘的意思,他们当着张大娘的面吵得面红耳赤。
张大娘心痛啊,原来人老了都讨人嫌,在儿女眼里,父母只是一个甩不掉的包袱。
作者后话:张大娘的养老真正意义来说,还不算最凄惨的,至少张大娘有儿女照顾,虽然奔波在各个儿女家没有固定居所,但至少有地方容身,有儿女照顾起居。
现实生活里,有很多老人真正的“老无所依”,没有儿女照顾,或是有儿女却没人照顾,她们只能自己照顾自己,生病没人理,可能走了都没人知道。
人老了是可悲的,哪怕有钱有儿女,但如果没有得到子女的照顾,生活对他们来说也是无望的。
早几年看过电视剧《老无所依》,当时感触很深,原来人老了是由不得他们自己的,他们的余生在孩子手里,遇到孝顺感恩的,晚年就能过得舒适,反之,活着都累,到哪都被嫌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