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最经典的西北民歌十首(鲁西南一民歌被挖掘)

最经典的西北民歌十首(鲁西南一民歌被挖掘)包楞楞楞楞楞楞楞楞楞楞楞月亮地儿那个出来了 《包楞调》词:魏传经 曲:孙啸天记谱整理

包楞调是鲁西南成武县本土民歌。歌曲欢快激昂,俏丽泼辣,节奏明快,唱响大江南北,填补了中国声乐史上民间花腔的空白,打破了国外音乐界认为只有欧美才有民间花腔的论断,成为中国民间的花腔女高音独唱曲。

最经典的西北民歌十首(鲁西南一民歌被挖掘)(1)

包楞调发源自民间庙会。在菏泽市成武县城北15华里处,有梁王庙,为纪念梁王彭越而设,后在此起庙会,香火兴盛。每逢庙会,就有善男信女到寺庙烧香拜佛,祈求平安。庙前常有年迈的妇女,挑着担子,一头是进香的香火,一头为了平衡,称个东西,口中念念有词。后来,逐渐演变成简单的艺术形式,用半寸宽、五尺长的竹片作担,用布或绢制成莲花盆、大鲤鱼,分称两头。也有的用手托着莲花盆,边舞边唱小曲,以招来香客,向进香人化缘求善,人们把这种淳朴的民间艺术称为“担经”。常用的经曲有:佛教音乐、民间曲调、戏曲、曲艺等数十种,表演诵经有:《包楞调》、《送人经》、《接人经》、《善人经》、《积德经》、《白菜经》、《保麦子经》、《泰山经》、《十二月经》、《五月经》、《进庙经》等100多首。

1962年10月,成武县文化馆干部魏传经到当时的大田集乡小陈楼村采集民歌,听说村民周金英会唱小曲,几次登门拜访,终于听到周金英原汁原味的《包楞调》唱腔,如获至宝。

最经典的西北民歌十首(鲁西南一民歌被挖掘)(2)

最经典的西北民歌十首(鲁西南一民歌被挖掘)(3)

最经典的西北民歌十首(鲁西南一民歌被挖掘)(4)

经过魏传经和孙啸天改编,《包楞调》的旋律更加活泼、清新,得到业内专家的青睐。1964年5月,《包楞调》搬到“上海之春”音乐会上,并随中央文化艺术团到日本、东欧各国演唱。1982年,《包楞调》在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上被演唱,让全国观众得以认识。国家文化部把它编入中国民歌。包楞调歌词反映了农村生活的原生态和美好可爱,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并成为音乐上的经典。

最经典的西北民歌十首(鲁西南一民歌被挖掘)(5)


最经典的西北民歌十首(鲁西南一民歌被挖掘)(6)

《包楞调》

词:魏传经 曲:孙啸天记谱整理

月亮地儿那个出来了

包楞楞楞楞楞楞楞楞楞楞楞

楞楞楞楞楞楞楞楞楞

太阳来出来了一点红

葵花朵朵向太阳

条条那个道路放光明

大姐来哎唱罢了紧

那个包楞姐来

送给二姐紧那个

包楞楞楞楞楞楞楞楞楞楞楞

楞楞楞楞楞楞楞楞楞楞楞

楞楞楞楞楞楞楞

楞楞楞楞楞楞愣愣愣

棉花桃那个开花来

包楞楞楞楞楞楞楞楞楞楞楞

楞楞楞楞楞楞楞楞楞

高粱来结籽来遍地儿红

粮棉丰收好年景

家家户户挂红灯

楞楞楞

一对对那个飞鸽来

包楞楞楞楞楞楞楞楞楞楞楞

楞楞楞楞楞楞楞楞楞

百花来开放来万紫千红

五谷丰登好收成

万众来个奔向锦绣前程

楞楞楞

二姐来唱罢了

紧那个包楞姐

送给大家紧那个

包楞楞楞楞楞楞楞楞楞楞楞

楞楞楞楞楞楞楞

楞楞楞楞楞楞楞楞楞楞楞楞

楞楞楞楞楞楞愣愣

楞楞楞楞楞楞楞楞楞楞楞。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