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陂一中最新排名(新洲一中为什么这么牛)
黄陂一中最新排名(新洲一中为什么这么牛)二:1210人参加高考,600分以上341人,其中物理方向199人。物理方向过双一流线继续稳居全市前三甲,今年达199人。一: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实现新突破:李欢698分,梅瑞琪688分,进入全省前10名。引起了热点君的注意根据统计显示2022年新洲一中高考喜报:
新洲一中,为什么这么牛?!黄陂羡慕又为什么复制不了?新洲人勤劳苦读与生俱来,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新洲是千年问津“教育之乡”,教风学风家风浓厚,自古就有耕读传家的传统。新洲重视基础教育,家长坚持从小抓习惯,为孩子发展打下良好基础。新洲教育不仅家长、政府重视,而且社会各界人士包括爱心企业家捐资助学十几年如一日。新洲一中管理严谨,老师敬业,学生勤奋,整体形成合力,才有今天的辉煌成就,绝非一日之功!
综合自 武汉记录
最近
一份关于武汉部分高中高考情况统计表
引起了热点君的注意
根据统计显示
2022年新洲一中高考喜报:
一: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实现新突破:李欢698分,梅瑞琪688分,进入全省前10名。
二:1210人参加高考,600分以上341人,其中物理方向199人。物理方向过双一流线继续稳居全市前三甲,今年达199人。
三:本科特殊类招生连续五年突破千人大关,2022年达1070人,再攀新高!
四:语文教学实现新跨越:130分以上达25人,其中雷静莹140分居全省前列。
2020年高考,新洲一中过600分439人
在武汉排名第二
排名第一的是聚集了全省顶尖生源的
华师一附中
△2020年新洲一中的录取分数线是422分
但是在近几年的高考中
学校却取得了惊人的成绩
缔造了高考的神话
2015年新洲一中包揽了武汉市高考“状元”和“榜眼”2016年邹英杰又以705分摘下全省理科“探花”2017年文理科过重点线1040人,居武汉市第一2018年文理科综合过一本线达90%以上2019年文理科一本过线人数919人,居全市第一
近几年,新洲一中的一本率基本雄踞武汉第一
几乎完胜武汉所有高中学校
由于新洲一中的高考成绩连年名列前茅
已被称作教育界的“新洲现象”
全国各地的学子都慕名前来求学
有武汉市内的、还有北京、浙江等地的学生
作为新洲教育界的扛把子
新洲一中声名远扬
作为一所偏远城区的学校
在生源和师资都不占优势的情况下
新洲一中还能在历届高考中在武汉名列前茅
让很多人都非常诧异
不禁好奇
新洲一中为什么这么牛?
△图源:新洲一中官网 张恭琪 摄
这就要归功于学校的教学质量了
学校优质的教学管理模式
及残酷的末尾淘汰教师选拔制度
是关键
在教学管理方面
新洲一中实行三级聘任制度:
校长聘任副校长分管年级,
副校长聘任年级主任、德育主任,
年级主任聘任班主任,班主任聘任各学科老师。
如果老师没被聘上,只能当教辅人员
每年都有老师被调出学校
学校有年度考核
(校方考评小组对教师评分、学生对教师进行不记名评分)
如果连续三次评分出现C级,
就会被调往其他学校支教1年。
支教1年后再看是否达到新洲一中教学考核要求,
如果依旧不合格则会被退回区教育局。
△图:贴吧@清白
在新洲一中
老师们都是用实力和教学成绩说话!
△图源:新洲问津、区融媒体中心
此外
这所学校缔造的高考神话
和新洲区尊师重教的氛围密不可分
坐落于新洲的
问津书院(又名孔子庙)
距今有两千多年历史
被称为中国最古老“大学”
在历史上曾与
岳麓书院、东林书院、白鹿洞书院等齐名
区内有这样一所古老悠久的名校
很多人从小就受到了文化的熏陶
明白读书学习的重要性
新洲一中更有延续发扬新洲教育的使命感
△图:贴吧@清白
普通的寒门学子可以在区内学校
通过自己的努力,在高考考出好成绩
让自己的未来充满无限可能
△图源:新洲一中官网 张恭琪 摄
新洲一中创建于1949年
至今已有71年历史
是湖北省首批重点中学和示范性高中
自建校以来,从学校走出了不少优秀学子
几十年来,这所学校一直默默努力
埋头实干,带领区内上万普通学子
用一份又一份漂亮的高考成绩单
在武汉教育界出圈
书写新洲一中的传奇辉煌
71年乘风破浪,砥砺前行
承载着很多人期待的新洲一中
不负众望,育得桃李满天下
现在的新洲一中
有邾城和阳逻两个校区
校园安居一隅,绿化率高,环境好
实至名归的花园式建筑学校
▲新洲一中邾城校区
▲新洲一中阳逻校区
五四大道绿树成荫
夏天从这里走过,完全不用打伞
△@清白
中间一排树到了花季
会开出一排粉色的花儿,很美
落英缤纷,仿佛动漫里的美景
月牙形的教学楼很不错
站在天台上可以俯瞰校园美景
△@清白
天气好的时候还能远眺柴泊湖
高三教学楼前的亭子
有人称作六角亭,也有人说是三余亭
总有人在操场/足球场上挥汗如雨
在九曲桥看书或发呆都很舒服很惬意
晚自习的时候
抬头就能看到蓝天或夕阳
让自己短暂放松,心情也会更舒畅
学校每年有艺术节、每个月会有几次班级电影
这都是新洲一中学子们难忘的
校园娱乐
▲2019年新洲一中艺术节。图:阳逻在线
学校爬不完的楼梯
早上和中午的起床歌
陪伴了很多新洲学子难忘的高中三年
除了环境好
新洲一中的食堂伙食也不错
味道好分量足,一不小心胖三斤
学校的硬件设施完善
图书馆藏书15万余册,电子书籍150万余册,
所有教室都安装了多媒体教学设备
△图:贴吧@清白
坚持教师为本,各界大力支持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学校坚持民主治校,坚持校务公开,民主决策,充分发挥教代会在民主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学校发展大计、人事安排、利益调整和分配等敏感问题,决策前充分听取教职工的意见;执行中请代表监督,结果向教代会报告。
每年教师节前夕,区委区政府、区教育局主要领导都会莅临学校开展慰问活动,为学校颁发高考成果奖,并鼓励全校教职工再接再厉,继续发扬潜心教书育人的奉献精神,为新洲经济社会发展培养更多人才,在加快打造“四区一高地”、建设长江新区副城的崭新实践中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

新洲区企业家、新洲一中杰出校友对学校的建设发展更是鼎力支持。新七集团每年都会拿出几十万元重奖包括新洲一中在内的全区优秀教师,新八集团连年重奖该校优秀高三学子,知名校友巴曙松捐资设立作文比赛专项基金,匿名校友纷纷捐赠空调、防疫物资,感恩母校培养。
2021年 新八建设集团董事长刘先成带领集团公司班子成员为8名学子每人颁发了5万元奖学金,表示将会一直坚持爱心助学,支持家乡教育事业。
“有幸得到新八集团的奖学金,我非常激动,万分感念。”王想同学代表受奖励的学子发言,他表示将继续努力进取,刻苦学习,以优异成绩报答社会,把这份暖暖的爱心传递下去。
赵利洪首先对获奖学子们表示祝贺,并用中国优秀传统典籍《大学》中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寄语即将奔向人生新阶段的学子们要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不断提升认识能力和实践水平,探究更加深奥的知识。要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情操,懂得感恩,懂得回馈社会。要时刻牵挂家乡,关注家乡的发展变化,用自己的方式全力支持推动新洲发展。
新洲捐资助教已形成风尚
又是一年高考季。6月7日清早,阳逻街群众,冒雨送715名中学生赶考,为他们鼓劲。
上午8时8分,在警车的护送下,考生踏过红毯迈上赶考之路。来自各村的腰鼓队首尾相连,为考生们打气祝福,送考队伍绵延数公里。
每年高考,新洲居民以隆重热烈的方式为学生壮行,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延续至今。送考仪式在当地已经成为一种民俗文化。
在这里,先富起来企业家比谁的捐款多,比谁资助的学生多。新七建设集团专门设立“励教资金”,每年捐资40余万元对突出贡献教师予以奖励。一位建筑老板捐资近百万,为学子采购空调却不愿留名……新七建、新八建、高品、常阳新力、卓峰等建筑公司,捐款总额逾亿元。
教育已成为招商引资的一张王牌。户籍随家长迁来就读的学生已逾30多个省市。湖北大明金属公司的总经理张俊,前年下决心将全家从无锡搬迁至阳逻,儿子在阳逻一中就读九年级。安下心来的张俊心无旁骛埋头产品创新,公司年销售收入将突破40亿元,成为数一数二的利税大户。
*以下素材源于知乎
▽
@透明的石头
对高中印象最深刻的是需要爬很多楼梯的食堂,还有食堂里的玉米炒肉,三楼的自助餐。在教室里的报纸,配上超市里的桶面和奶茶,味道还不错~
@倾心
星期六晚上看电影是很值得期待的事;晚饭时间可以在排球场打大半小时的羽毛球;食堂的热干面是我迄今为止吃过最奇葩的。
@匿名用户
那个时候考进了分配生班(俗称实验班),班上的学习氛围很浓,但是青春气息更浓。大家会一起讨论题目,会将一本杂志或一本小说传着看,还会在某同学看小说被班主任抓到时帮他写罚抄,那个时候真的感觉我们是一个集体,大家一起笑一起闹一起疯。
@幸运的小疯子
这三年满满都是回忆,很庆幸遇到了一批一辈子也不会忘的同学,不管我犯了多大错误都没想过放弃我的老师。
@匿名用户
总体来说老师们都很负责任,总是不厌其烦地想把自己脑中的知识毫无保留地灌输给学生们。
@匿名用户
至今都记得高三时一群人围在化学老师生物老师旁问问题的情景,或是在走廊,或是在办公室,想想还是蛮快乐的。
@LibraByte
学校还是有一些优秀老师的存在,像陈泽火老师,李新华老师,刘黎红老师等即是如此。
陈泽火老师,数学大牛,对于数学各个知识点的考查方式深明于心,对于高难度题型解法掌握全面,思路明晰,并且在多年的教学中积累了十几本的笔记总结。“不知道我的意思表达清楚了没有”,泽火的这句口头禅尤为呆萌可爱,不仅我们班的女生全都醉倒,男生里应该也没有不为之倾心的吧。
@sssshiki
热干面很有特色,不加酱油醋没法吃,加了就很酸爽 hahah,对了还要加汤,楼梯下那一大桶
@匿名用户
说实话,在新洲一中就读是给了我非常大的帮助,师资和学习环境是非常好的(尽管缺乏顶尖的师资),而且各位任课老师也都是非常注重学习方法而非硬灌,也时常会有一些极富个性的教师把这三尺讲台完全当成了时刻准备的战场,他们教给我的各种学习态度和人生哲理至今也在潜意识里改变着我,我对此依然抱有感谢。
@匿名用户
刚毅坚卓,也许是一中给我的体会。
@匿名用户
博大方正,尚美创新。毕业已经五年,就只记得这句校训了
△图:新洲融媒
@comsumer
高中三年无疑是很苦的,但是最终考上北邮,的确是一个不错的人生起点。付出就有收获这么朴素的价值观是很难得的。
@匿名用户
在高中的时候或许会被繁重的课业压得喘不过气来,或许会抱怨老师、讨厌老师,毕业了才发现每一个他/她,都是那样的为我们着想。毕业了,你会发现,你或许再也找不到一个时期,像高中那样热血沸腾,拼搏努力。珍惜吧。
@匿名用户
非要说体验,那就是累并快乐着,有迷茫有坚定,有忧愁有欢喜。是一段不可缺失,富有意义的日子。
@陈泽琦
到大学之后,有两次被武汉的同学问高中读哪儿,告诉他们新洲一中之后,他们第一反应都是学霸的学校。
新洲一中
一所传奇的学校
这里有上进的学习氛围
优秀负责的老师
高中三年
是辛苦拼搏奋斗的三年
身在其中的时候会觉得很苦
但是坚持下来,和大家共同努力
会发现一切都是值得的
新洲一中被人称赞的高考成绩
是靠每一位学子和老师共同成就的
这背后有多么艰辛,只有他们自己知道
新洲一中,真的很牛!
为新洲一中所有的老师和学生点赞
你们都是最牛的!
附新洲一中老师经典语录
一中的学生们来猜猜对应的是哪位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