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最后的绝地武士什么时候上的(最后的绝地武士告诉我)

最后的绝地武士什么时候上的(最后的绝地武士告诉我)魅影危机说不定那个星系的物理规则和咱们不一样鲁莽要付出代价在网上看到不少人吐槽《最后的绝地武士》中轰炸无畏舰的桥段:在太空中为什么炸弹还能自由落体?那你再细细想一想,为什么在太空中不借助介质就能听见战机飞过时的嗡嗡声,还有爆能武器的 biubiu 声?要吐槽这些那可都得从第一部开始了。《星球大战》只是借用了很多酷炫的科幻设定,从本质上来看还是歌剧式的英雄电影,有时候很多情节都没有什么科学上的依据或解释。再比如《星球大战IV:新希望》(Star Wars Episode IV: A New Hope)里,反抗军研究出的摧毁“死星”的办法,就是从反应炉的排气口空投质子弹触发反应炉内的连锁反应,从而摧毁“死星”。那为什么飞行员携带的炸弹空投出去进入排气通道之后,就瞬间丧失了水平方向的速度,笔直下落呢?这种解释不了的地方太多太多了,深究这些的话真的就太把星战当科幻了。前两天@RED 老师翻译了小岛

文/小五_Akuma

如果按照美国的上映时间来算,《星球大战VIII:最后的绝地武士》(Star Wars Episode VIII:The Last Jedi)算是整个系列 40 周年的纪念献礼。这就使得不管是星战粉丝还是普通大众都对这部挂以星战正传之名的作品颇为关注。由于上映时间的不同,加之元旦期间国内其实就有点映场次,所以我在未观影之前就已经听到国内外的各方评论,褒贬不一。带着有些忐忑的心情坐下来重回熟悉的星系,152 分钟的旅程结束之后,我最想说的一句话就是:是时候长大了。

最后的绝地武士什么时候上的(最后的绝地武士告诉我)(1)

绝地归来

说实话我完全不关心《星球大战》在国内的票房表现如何,并不是指刚刚上映的第八部,而是每一部。且不谈国内有些奇怪的电影生态,一些影片在票房和口碑上的差异很多时候都令人疑惑。就算只看《星球大战》这个系列,大家都明白它在国内的号召力与影响力都十分有限,远不如大洋彼岸。很多时候《星球大战》都会被贴上“太空歌剧”的标签,国内几乎没有任何西方歌剧的底蕴沉淀,又何谈能让太空歌剧轻易被大众接受?从电影本身来看,《星球大战VIII:最后的绝地武士》是一部糟糕不堪、应该被剔除正传的烂片吗?我不这样认为。有争议就表明起码不是烂片,因为烂片不存在争议。《最后的绝地武士》至少应当是一部合格的星战作品,而我个人的倾向还要偏向积极,偏向开辟新的方向。

最后的绝地武士什么时候上的(最后的绝地武士告诉我)(2)

鲁莽要付出代价

在网上看到不少人吐槽《最后的绝地武士》中轰炸无畏舰的桥段:在太空中为什么炸弹还能自由落体?那你再细细想一想,为什么在太空中不借助介质就能听见战机飞过时的嗡嗡声,还有爆能武器的 biubiu 声?要吐槽这些那可都得从第一部开始了。

《星球大战》只是借用了很多酷炫的科幻设定,从本质上来看还是歌剧式的英雄电影,有时候很多情节都没有什么科学上的依据或解释。再比如《星球大战IV:新希望》(Star Wars Episode IV: A New Hope)里,反抗军研究出的摧毁“死星”的办法,就是从反应炉的排气口空投质子弹触发反应炉内的连锁反应,从而摧毁“死星”。那为什么飞行员携带的炸弹空投出去进入排气通道之后,就瞬间丧失了水平方向的速度,笔直下落呢?这种解释不了的地方太多太多了,深究这些的话真的就太把星战当科幻了。前两天@RED 老师翻译了小岛秀夫对于《星球大战》第八部的评价,我很同意他的观点,也觉得《星球大战》更像是童话故事,从表面上来看。得承认很多人喜欢《星球大战》也正是喜欢这种稍微有些“胡闹”的感觉,总是能弄巧成拙,但又总能化险为夷,这是星战的一部分。

最后的绝地武士什么时候上的(最后的绝地武士告诉我)(3)

说不定那个星系的物理规则和咱们不一样

魅影危机

本文之后都不会再讨论类似上文这种“不合理”细节,也请大家别在这方面纠结了。那咱们坐下来好好聊聊《最后的绝地武士》吧,先从感觉不太好的地方说起。在剧情安排上,《最后的绝地武士》有不少地方显得很是生硬,剧情的转变有些过于刻意,这个我们下文再展开说。这里不得不提的一个情节是莱娅公主从太空中返回反抗军巡洋舰这一段。新老粉丝中都有不少人对此表示不能接受,我个人也觉得稍显奇怪。

最后的绝地武士什么时候上的(最后的绝地武士告诉我)(4)

第一次观影看到这里时,几乎所有人都觉得是要安排莱娅公主就此退场,就像《星球大战VII:原力觉醒》中汉·索罗(Han Solo)离开我们一样。这些深受大家喜爱的老角色因为客观条件所限不得不从舞台上走下来,今后的星战注定属于年轻一辈。而且从剧情的安排上,接下来会由霍尔多中将暂时接管反抗军的指挥权。在电影后半段霍尔多中将的戏份也很重要,这里让莱娅公主就此长眠其实没有问题。但导演和编剧偏偏在这安排了爆炸把莱娅公主丢出太空,又让莱娅公主在没有任何保护措施的情况下从真空环境中依靠原力回到巡洋舰上。

想凸显原力的无所不能吗?好像不是。原力几乎没有办法让人起死回生(黑暗面或许可以实现但是可能也只是肉体层面的复活,精神已经堕入黑暗面无法自拔),原力的强大力量也不需要从这个角度强调。想体现莱娅公主的意志坚定并且对原力的掌握很好吗?更没必要。莱娅公主虽然有着天行者的血统,但她从来没有刻意训练过自己对于原力的使用,她对原力的感知更多的来自于与卢克之间的连接。而且我们对莱娅公主的喜爱从来都是她率真而又稍带小公主脾气的性格,展示她对原力亲和力高对于角色塑造没有什么帮助。所以不管怎么来看这个情节的处理都显得有些莫名其妙,也可能是我遗漏了什么信息,欢迎大家在评论区补充。

最后的绝地武士什么时候上的(最后的绝地武士告诉我)(5)

永远的莱娅公主

除了这段太空飞翔,我觉得从《原力觉醒》到《最后的绝地武士》中贯穿的感情线也没有达到预想的效果。共渡患难时的相互依靠可以理解为爱情吗?我觉得不是,可能只是出于“吊桥效应”。互相能够理解对方,心中始终挂念对方,一举一动都互相牵引,这在我看来才更接近爱情,或者就是我自己不太懂爱情。

在这两部星战作品中,主要的感情线都是围绕芬恩与蕾伊展开。有了上一部的铺垫,大家都知道这是官方想促成的一对。果不其然在第八部中,芬恩刚醒过来呼唤的就是蕾伊,所想所做全是为了保护蕾伊的安全,反抗军的其他行动他都不是很在乎。但这其中穿插进来的罗丝着实显得很突兀。先不考虑一个白人姑娘、一个深色皮肤小哥与一个亚裔之间可能会有的感情纠葛有多么的政治正确,哪怕是为了戏剧性的矛盾加入的第三人也显得很生硬。影片从头到尾能感受到的都是罗丝单方面对于芬恩在几个小时之内就诞生的爱慕情感,或者说是对英雄的崇拜,要不是最后的深情一吻,可能芬恩完全都没有意识到。不过回过头来想想他们相处的这段时间,芬恩好像也没有为罗丝做过什么特别的事,单单凭借无与伦比的人格魅力就征服了姑娘的心?或许爱情就是这么盲目吧,单身久了可能是真的不太懂爱情。

最后的绝地武士什么时候上的(最后的绝地武士告诉我)(6)

上面所说的这些都不是最核心的问题,很多人争论的焦点还是在于剧情上。我在一开始就说过,片中有些地方很生硬,一些剧情转变显得很刻意。这恰恰就是我觉得好也不好的地方,归纳为一句话就是:它在成长,是时候长大了。为什么要成长,怎么才算成长呢?

“最后的绝地武士”

1977年第一部《星球大战》诞生以来,它的影响早已不再是电影行业的一场革命与突破那么简单。老三部曲掀起了一股科幻热潮,新的前传三部曲可以说成功地延续了经典的辉煌。续集能够达到与原系列相当的高度,实属不易,完全对得起这中间16年的漫长等待。在新三部曲落幕之后的10年,重启的《星球大战》正传故事让粉丝既兴奋又担心。这种感觉就和 Valve 告诉你《半条命3》马上就要来了一样。如果你很喜欢这个系列,没有理由不开心的蹦跶起来,但是满心欢喜之余,会觉得担心吗?当然会!因为你根本不知道在前面等着你的将会是一部怎样的作品。摆在重启星战系列面前的,就是两座几乎无法逾越的巅峰,到底该怎么往前走?

不同时期的观众对于星战的态度也都不尽相同。在老星战影响下的一代人,如今可能都已经为人父母。在那个年代看来很酷的设定、富有想象且充满科技感的奇妙银河,放在今天甚至会显得幼稚,这也是为什么我不愿意把星战归类到科幻题材中去。为了能使星战在现在的观众中依然能有生命力,而不是变成粉丝们自嗨的狂欢,它最起码要做出一些改变。续作难拍也不是现在才显现出的问题,十几年前的团队同样面临这样的困难。在我看来,他们的办法是延续传奇。前传是个很讨巧的做法,一来你拥有相对完整的世界观,不用重新铺垫;二来,也可以趁此机会填补很多细节,做得好就会给人伏笔很深、前后呼应的感觉,使人物塑造更加丰满生动。所以1999年开启的新三部曲,达斯·维达(Darth Vader)就是他们想到的解决办法。不管前传三部曲的口碑如何,有一点必须承认非常成功,就是完美了“黑武士”的形象。毫不夸张的说,可以认为前传三部曲黑武士都是最为核心的主角,几乎所有的事件都是围绕着他。跟随他的脚步,我们逐渐地了解他是如何从最强大的原力敏感者,战力最强的绝地武士,一步一步走向黑暗面,拥抱黑暗面,最终臣服于黑暗面。积蓄与铺垫,压抑与渴望,挚爱与愤怒,所有矛盾与冲突都在安纳金与欧比旺的最后对决中释放得淋漓尽致。

最后的绝地武士什么时候上的(最后的绝地武士告诉我)(7)

最后的绝地武士什么时候上的(最后的绝地武士告诉我)(8)

『I loved you.』

新希望

那2015年重启后的星战采用了什么办法呢?很显然再塑造一个“黑武士”是不可能的,走前人之路永远会局限在固有框架里,行不通的。凯洛·伦初登场时,给人的感觉就是要说一个战五渣如何沿着他外祖父的足迹强大起来的故事,但当我看到第八部他砸碎面具的那一刻,我就知道我猜对了,这部电影一定不会让我失望。凭什么正义的一方永远会创造奇迹?为什么没有实力还能战胜强敌?对,这没有道理,单纯凭借信仰和热血我们并不能实现目标。该长大了,该从打打闹闹的童话中走出来了。《最后的绝地武士》开篇第一场战斗,没错,反抗军是成功炸毁了一艘强大的无畏舰,但在享受胜利的喜悦时,同样必须面对惨痛的代价——没有轰炸机幸存,活着飞回来的战斗机也屈指可数。『Dead heroes no medal.』莱娅公主告诉波,这就是现实。

最后的绝地武士什么时候上的(最后的绝地武士告诉我)(9)

第八部中几乎每一次重要的剧情发展都有类似的反转。按正常的套路应该能找到密码大师,没能成功;应该能破坏第一秩序主舰的超空间跳跃追踪,也没能成功;监狱中遇到的密码破译者一定会帮他们到底,他没有;霍尔多中将一定是逃避又懦弱的领导者,她不是;收到反抗军的求救信号一定会有人来救他们,无人回应。现实中本就没有那么多的理所应当,你必须面对它。这次的《星球大战》想要讨论一些更深层次的东西,但有些着急,有些生硬,有些跳跃,让人不适。我觉得这就是许多人不满的地方:一些老粉丝不喜欢这样想讲大道理的星战,很多新粉丝说我看不懂,这到底是什么。

最后的绝地武士什么时候上的(最后的绝地武士告诉我)(10)

关于看不懂,也算是个历史遗留问题。新老星战中都引用了许多古希腊史诗文学以及圣经中的元素,这些不都对国内观众来说过于陌生来。最经典的例子莫过于安纳金·天行者的诞生。根据《星球大战I:魅影危机》(Star Wars Episode I: The Phantom Menace)中的描述,安纳金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父亲,她的母亲在迷地原虫(midi-chlorian)的作用下怀孕生下了安纳金。这一段很明显借鉴了圣子耶稣降世的故事,圣母玛利亚由圣灵感召而童贞受孕,把解救世人的耶稣带到了这个世界。如果对此有所了解,从这样的细节里就能感受到天行者一族注定要背负着某种使命。这种宿命式的刻画,部分上来说也是脱胎于古希腊史诗文学,充斥着整个系列。

《最后的绝地武士》中,引进电影的翻译工作者也有很多细节没注意到,在翻译时没有把原有的隐藏含义表达出来。在卢克第一次在蕾伊面前回忆本·索罗(Ben Solo / 凯洛·伦)堕入黑暗的导火索时,提到了他带领一些学生和本·索罗一起重建绝地圣殿。英文原文用了 dozen (一打)这个词,中文字幕写的是“十几个”,而我觉得这里应该就是指“十二个”。不是考究 dozen 这个词到底有几种含义,而是这里实际上借鉴了上帝的十二门徒以及犹大的故事,本·索罗就像是背叛者犹大,所以应当直接翻译成十二。这样的细节如果没有文化背景,很难注意到。

最后的绝地武士什么时候上的(最后的绝地武士告诉我)(11)

对于新观众来说,容易被忽视还有电影中几乎无处不在的致敬。卢克在达古巴星(Dagobah)第一次与尤达大师相遇时,尤达大师就说过年轻的天行者,你总是把眼光放在未来,不曾着眼现在;多年之后,烧了绝地第一圣殿的尤达大师英灵在教导卢克时,还在提醒他:依旧望向远方,没有看清脚下。曾经失败(没有教导好本·索罗)不可怕,但我们要从失败中有所学习,而且这是最好的学习。所以他在最后也没有放弃本·索罗:『没有人是不可挽回的。』从最初的教导到最后的对话,就像是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另外,蕾伊在第一次感受到原力时也感受到了寒冷的暗黑洞穴,她在内心的驱使下想从洞穴中获得关于自己父母的答案。和卢克在第一次接触黑暗面一样,他们看到的都是自己的脸,答案永远在自己身上。

最后的绝地武士什么时候上的(最后的绝地武士告诉我)(12)

还有一个令我印象很深的地方就是,DJ和罗丝与芬恩探讨好人与坏人的定义。那些依靠贩卖军火大发横财的商人,给反抗军提供战机的同时也向第一秩序提供武器,所以好与坏还是取决于我们看问题的角度。在《星球大战VI:绝地归来》(Star Wars Episode VI: Return of the Jedi)中,卢克质问英灵欧比旺为何不告诉他达斯·维达就是他的父亲时,欧比旺告诉他自己并没有故意欺骗他:『卢克你要明白,许多我们坚信的事实,极大程度上都源于我们看待问题的角度。』我觉得这种思想一直延续到了《最后的绝地武士》中,卢克重新思索绝地武士团所经历的起起落落,我觉得他得到的答案是要平衡原力,而不是拼尽全力将黑暗面完全抹杀。光明面与黑暗面自始至终都是共生的,光明面越强大,蛰伏的黑暗面也愈加强大。我们需要找到新的办法,原力也并不是绝地的专利,所以就让绝地武士的辉煌留在过去吧。新电影中,明确了原力平民化的概念。影片最后的小男孩用原力拿起扫把,带给我们的正是充满了希望的新的开始。

最后的绝地武士什么时候上的(最后的绝地武士告诉我)(13)

类似的细节在电影中还有许多许多。致敬经典的同时讨论新的方向,就像小岛所说,《最后的绝地武士》更像是一次进化。抛开这些致敬来评价《最后的绝地武士》,我觉得也是不公正的,就好比你没有看过《银翼杀手》,然后说《银翼杀手 2049》不好看。

好了,说了这么多,无非就是想更加全面的去看待这部作品。综合以上这些,我觉得《最后的绝地武士》首先并不是一部烂片,声光效、电影的拍摄手法以及宏大而契合节奏的配乐,依旧保持着卢卡斯影业的高水准。凯洛·伦联手蕾伊大战斯诺克近卫队的动作戏以及静默 10 秒的惊艳,点点滴滴汇聚起的这 152 分钟就算不是粉丝也绝对值得。那对于喜欢星战的人来说,你能从中看到的更多,想到的更多,回味的更多。连原力都有着光明与黑暗两面,我们为什么要求一部电影要做到尽善尽美,每一个棱角都让人无比满意呢?从神话时代解放出来的《星球大战》正在拉开新的序幕,正如小岛秀夫所说,『《最后的绝地武士》仅仅是序章而已』,我很高兴居然能有机会看着它一步一步成长。

结语

《最后的绝地武士》观影完毕之后,我反倒对第九部正传充满了期待。作为粉丝,《最后的绝地武士》中这种想要改变、想要成长的态度是我所能接受并且希望看到的,这是这个已经40年历史的系列还具有生命力的表现。同时也很欢迎大家一起讨论,因为每个人一定都有自己的理解,我所看到的当然也是基于我的理解得出来的结论。(授权转载)

最后的绝地武士什么时候上的(最后的绝地武士告诉我)(14)

本文来自:机核网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