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这么巧父女都搞音乐的说说(这么巧父女都搞音乐)

这么巧父女都搞音乐的说说(这么巧父女都搞音乐)把快乐拉祜带出拉祜山乡李娜倮:而这位多才多艺的大爹正是记者此行要采访的“父女档”中的——拉祜芦笙舞的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李石开。演出结束后,李石开向记者聊起了他的音乐故事。李石开12岁跟着父辈及民间艺人学会了芦笙吹奏、15岁学会吟唱拉祜史诗《牡帕密帕》。青年时,一次偶然的机会,他接触到了吉他,顿时被那美妙的声音迷住了。跟人学了一个月之后,他和妻子商量后,卖掉了家里的一头猪,进城买回了吉他。买了吉他,当时的李石开身上只有6块钱了。这件事,他一直记忆犹新。他说:“虽然吃不上肉,但是能弹吉他,我比哪样都开心。”后来,李石开把第一把吉他带进了老达保,结合拉祜族民歌进行弹唱,促成了中西方音乐在山村的融合与发展。2002年,李石开牵头成立了拉祜族艺术团,组织寨子里的村民学习拉祜文化。“我们自己的歌、自己的舞蹈不能丢。”李石开说,自己最大的心愿正如父辈的希冀,就是让拉祜文化一代代的传承下去,被更多的人了解。

李石开:

把第一把吉他带进老达保

这么巧父女都搞音乐的说说(这么巧父女都搞音乐)(1)

4月23日,记者来到澜沧拉祜族自治县酒井乡勐根村老达保村民小组采访时,只见村民们正在进行一场演出迎接外地的游客。

“你们猜,这是什么动作?”一位50多岁的拉祜族大爹在舞台中一边跳着拉祜芦笙舞一边向游客提问。“这是不是割草?”一位游客答到,“对啦,太厉害啦!”大爹向这位游客竖起了大拇指,接着又表演了几个动作让大家继续猜,在这种互动中,让现场游客深深陷入了快乐拉祜的魅力中。

而这位多才多艺的大爹正是记者此行要采访的“父女档”中的——拉祜芦笙舞的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李石开。

演出结束后,李石开向记者聊起了他的音乐故事。李石开12岁跟着父辈及民间艺人学会了芦笙吹奏、15岁学会吟唱拉祜史诗《牡帕密帕》。青年时,一次偶然的机会,他接触到了吉他,顿时被那美妙的声音迷住了。跟人学了一个月之后,他和妻子商量后,卖掉了家里的一头猪,进城买回了吉他。买了吉他,当时的李石开身上只有6块钱了。这件事,他一直记忆犹新。他说:“虽然吃不上肉,但是能弹吉他,我比哪样都开心。”后来,李石开把第一把吉他带进了老达保,结合拉祜族民歌进行弹唱,促成了中西方音乐在山村的融合与发展。

2002年,李石开牵头成立了拉祜族艺术团,组织寨子里的村民学习拉祜文化。“我们自己的歌、自己的舞蹈不能丢。”李石开说,自己最大的心愿正如父辈的希冀,就是让拉祜文化一代代的传承下去,被更多的人了解。

李娜倮:

把快乐拉祜带出拉祜山乡

这么巧父女都搞音乐的说说(这么巧父女都搞音乐)(2)

父亲的心愿,在从小深受拉祜文化熏陶的女儿李娜倮的手中得以实现。作为老达保拉祜文化新一辈的代言人,在各级党委政府及相关部门的指导支持下,李娜倮不断挖掘拉祜文化魅力,让“养在深闺人未识”的拉祜族歌舞走出了大山,不仅让拉祜山乡的歌声唱到了国家大剧院,唱响在中央电视台,还使拉祜文化走出云南、走遍中国、走向世界,让寨子的乡亲们由此摆脱了曾经的贫困生活。

2013年,李娜倮发起成立普洱市第一家由农民自发、自创的演艺有限公司——澜沧老达保快乐拉祜演艺有限公司,带领村民进行老达保快乐拉祜原生态实景演出。公司自2013年成立以来,外出商演160余场,实现总收入152万元。现在的老达保,几乎是人人当演员,个个有创收。2006年老达保村人均纯收入仅为1715元,至2017年达到人均纯收入5061元,是2006年的2.95倍。

古老的拉祜文化,在父女二人的传承守护以及带进来和送出去中,正焕发着新的魅力。

(付颖 文/图/视频 编辑:马雨果)

来跟着视频感受一下快乐拉祜吧↓

这么巧父女都搞音乐的说说(这么巧父女都搞音乐)(3)

你知道吗?

快乐拉祜的魅力还吸引了很多大咖前来哦!

4月24日, 著名音乐家、美国巴德音乐学院院长谭盾一行到澜沧、孟连、西盟采风,并收集民族音乐素材。

这么巧父女都搞音乐的说说(这么巧父女都搞音乐)(4)

这么巧父女都搞音乐的说说(这么巧父女都搞音乐)(5)

音乐无界,任何时候音乐都可以把世界上每个角落的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在景迈山、老达保等地,谭盾专注倾听民间艺人的民间音乐,并做详尽记录。所到之处,谭盾都被民间民族音乐深深震撼。

而谭盾这次将如何诠释民族音乐?

又要以怎样的音乐表达方式把民族音乐搬到舞台上?

我们拭目以待吧。

(张珂嘉 文/图 编辑:马雨果 )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