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汉之争项羽名场面(楚汉之争-项羽之败)
楚汉之争项羽名场面(楚汉之争-项羽之败)刘邦夺了天下之后说:“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饷馈,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三者皆人杰,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不错,刘邦之所以能夺取天下,汉初三杰功不可没。而纵观项羽,其麾下只有亚父范增一个谋士,而项羽刚愎自用,听不进建议,以至于范增“含恨而死”,陈平原为项羽杖下,因丢失一座城池,怕被杀而投被刘邦,之后为刘邦出谋划策,屡建奇功。3、 不会用人。在灭秦的过程中,项羽表现最突出,出力也最多,按正常套路应该是项羽称帝(准确的说应该是义帝称帝,不过义帝只是个傀儡,后被杀),其他各路人马可按功封侯,归皇帝统一领导。而项羽却开历史的倒车,继续搞分封制,分封了10多个王,自己封个“霸王”(匪夷所思)。王再好听也是王,不是皇帝,说白了,不是天下共主,名义上,项羽已经失去了对诸王的领导,天下继续分裂,诸王混战。没有形成中央集
项羽失败之原因
楚汉之争,西楚霸王项羽、汉王刘邦两大集团为争夺政权而进行的一场大规模战争。最终,楚汉之争以项羽的西楚败亡,刘邦建汉朝而告终。本来是各方面都占据优势的项羽却最终落得了失败的下场,令很多人不禁惋惜,那么是哪些因素导致了项羽的失败呢?
1、 志大才疏,开历史的倒车
通过几代秦王(是王,不是皇帝,从秦始皇之后才开始有皇帝这个职位)的不懈努力,加上嬴政的励精图治,终于一扫六合,天下归一,为了避免分封制的缺陷,秦朝开始实施郡县制,中央集权结束了周朝以来天下诸侯各自为政的分裂局面,中华大地上第一次出现了大一统的局面。然而,秦二世胡亥荒政,任用宦官赵高,致使秦二世而亡。
在灭秦的过程中,项羽表现最突出,出力也最多,按正常套路应该是项羽称帝(准确的说应该是义帝称帝,不过义帝只是个傀儡,后被杀),其他各路人马可按功封侯,归皇帝统一领导。而项羽却开历史的倒车,继续搞分封制,分封了10多个王,自己封个“霸王”(匪夷所思)。王再好听也是王,不是皇帝,说白了,不是天下共主,名义上,项羽已经失去了对诸王的领导,天下继续分裂,诸王混战。没有形成中央集权的大一统体系,此一之过也。
2、 吝于封赐
项羽对于手下的奖赏却吝啬的狠,本来应该奖赏给部下的帅印,自己都把玩的掉漆了也不肯赏赐给部下,在他看来,,手下人做什么都是应该的,试问,这样的领导,值得去卖命吗?以至于,他手下的人马陈平、韩信,就连吕马童都归顺了刘邦。
3、 不会用人。
刘邦夺了天下之后说:“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饷馈,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三者皆人杰,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不错,刘邦之所以能夺取天下,汉初三杰功不可没。而纵观项羽,其麾下只有亚父范增一个谋士,而项羽刚愎自用,听不进建议,以至于范增“含恨而死”,陈平原为项羽杖下,因丢失一座城池,怕被杀而投被刘邦,之后为刘邦出谋划策,屡建奇功。
韩信原为项羽杖下一执戟郎中,他多次向项羽提出自己的观点,但是都没有被采纳,所以韩信转投刘邦,韩信帮助刘邦攻城略地,垓下之围,十面埋伏,四面楚歌,以至于霸王自刎乌江。
纵观刘邦手下这些杰出人才大多都是项羽杖下投奔过来的,但是项羽虽勇,却刚愎自用、生性多疑,而且喜怒无常。相对的刘邦就宽和得多,出身平民的刘邦更熟悉社会生活,更了解人民的心理。像韩信、英布、陈平这些出身平民的人肯定会选择刘邦。而这些曾经的手下,最后都成了自己最大的对手,真是可悲可叹!
4、 优柔寡断,妇人之仁。
在刀光剑影、杀气腾腾的"鸿门宴"上,好用奇计的范增,定下暗杀之计 要把项羽的敌手刘邦杀掉,以绝后患。在举杯祝酒声中,范增多次向项羽递眼色,并接连三次举起他佩带的玉硖,暗示项羽,要项羽下决心趁此机会杀掉刘邦。可是项羽讲义气,不忍心下毒手。此刻范增非常着急,连忙抽身离席把项羽的堂弟项庄找来,面授机宜,要他到宴会上去敬酒,以舞剑助乐为名,趁机刺杀刘邦。由于项羽的叔父项伯和刘邦部下的猛将樊哙的阻拦、救护,刘邦得以脱身逃走,保全性命。"鸿门宴"暗杀阴谋未遂,范增勃然大怒,拨出所佩宝剑,劈碎刘邦赠给他的一双玉斗(玉制的酒器),明斥项庄暗骂项羽:"竖子不足与谋,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范增聪明绝顶,奈何项羽优柔寡断,亦只能徒呼“竖子”。
彭城之战中本来已经擒了吕雉和刘太公(刘邦他老爹),本来可以作为政治筹码,结果,被刘邦三言两语就给忽悠的把人给放了。
5、格局太小,不踞咸阳,反而退守彭城
按照当时的状态来看,项羽只要定都咸阳,并且运用秦国的律法就可以一统天下,做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秦国接班人。而我们把视角移到当时秦国占据的咸阳那边,就不难发现咸阳一边是秦岭天险,一边又没有太多的敌人,可以说就是一个易守难攻的场所。我们不难想象,如果项羽最开始的时候建都咸阳,这个时候普天之下恐怕再也没有人能够和项羽硬碰硬了。
而项羽放弃咸阳的理由也很简单,“富贵不归故乡,如穿锦绣之衣于夜间步行,有谁知之。”可见项羽缺乏战略眼光,打下了天下却没有占据咸阳,坐拥天下的举措,只是为了在家乡父老面前炫耀一下,实在是格局太小。没有做天下共主的远大抱负。
6、 自恃清高,输不起
纵观楚汉之争,项羽除了垓下之围几乎是全胜战绩,而刘邦则是屡败屡战,甚至为了活命,将儿子推下车自己逃命。然而刘邦每次失败都能卷土重来,越搓越勇。而且,项羽杖下的人不断倒戈,还纷纷来投。最后,终于在垓下将项羽团团围住,逼得项羽乌江自刎。
其实项羽虽然被围垓下,但是,突围是完全可以的,而且,已经领着28骑突围到了乌江边,这时只要听从亭长的建议,渡过乌江,必定可以重整旗鼓,来日再战,但是,战神再次犯了糊涂,“无脸见江东父老”自刎而死。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项羽的失败令人很惋惜,其实,细细研究,你会这是历史的必然选择,项羽的性格注定了他的失败,即使做了皇帝也不是一个合格的好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