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世界大战经典战役详细讲解(第二次世界大战全纪录)
第一次世界大战经典战役详细讲解(第二次世界大战全纪录)盟军进行了周密的准备,英伦三岛成了大本营,集结的盟军兵力达288万人。其中陆军153万人,编成4个集团军:美军2个集团军,英国和加拿大各1个集团军。1943年12月7日,艾森豪威尔被任命为盟军最高司令,统一指挥盟军在西欧登陆作战。诺曼底登陆战法国西海岸与英国仅隔着一条英吉利海峡,自苏德战争爆发后美英苏三国曾多次商讨在西欧开辟第二战场的问题。直到1943年11月的德黑兰会议上,三方才最后达成协议,确定从英国横渡海峡,在法国西海岸登陆,该计划的代号为“霸王”。
本文转自“战史风云录”——《第二次世界大战全纪录》
十八、诺曼底登陆
自苏德战争爆发以来,在欧洲开辟第二战场的问题几经周折,直至美英苏三国首脑在德黑兰会议上才达成最后协议。
1944年6月,盟军发动了代号为“霸王行动”的诺曼底登陆战役,至此纳粹德国开始受到东西对进的强力夹击。
诺曼底登陆战
法国西海岸与英国仅隔着一条英吉利海峡,自苏德战争爆发后美英苏三国曾多次商讨在西欧开辟第二战场的问题。
直到1943年11月的德黑兰会议上,三方才最后达成协议,确定从英国横渡海峡,在法国西海岸登陆,该计划的代号为“霸王”。
1943年12月7日,艾森豪威尔被任命为盟军最高司令,统一指挥盟军在西欧登陆作战。
盟军进行了周密的准备,英伦三岛成了大本营,集结的盟军兵力达288万人。其中陆军153万人,编成4个集团军:美军2个集团军,英国和加拿大各1个集团军。
英伦三岛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军火库,囤积的武器和战争物资达到500万吨,其中军用飞机为13700架,海军各型舰艇为9000余艘。
在海峡的彼岸,德军也在抓紧准备。
隆美尔在突尼斯战役后曾一度失宠,在意大利北部担任了一段职务,这次被重新启用担任西线的b集团军群司令。
沙漠之狐——隆美尔
早在1942年8月,盟军曾企图以小股部队在法国西海岸登陆,组织了一次突袭行动,结果这次行动以盟军伤亡3400人告终。
自盟军的突袭行动失败后,希特勒命令进一步加固大西洋壁垒。这条从比利时沿岸连绵到法国西海岸的防御带由坚固的支撑点连接,但由于这项工程浩大而迟迟未能竣工。
由于大西洋壁垒是个半成品,德军统帅部分外重视对盟军可能登陆区域的判断,以期在盟军登陆地点组织最强的防御。
隆美尔在加莱海岸巡视,加莱面对英吉利海峡的最窄处。
从英国多佛港到法国加莱港仅32公里,隆美尔与他的直接上司德国西线总司令伦斯德元帅都认为盟军将在加莱登陆。
但事实上,“霸王计划”却把登陆点定在诺曼底,这里的海峡虽宽100公里以上,但沿海地势开阔便于大部队展开行动。
为了加强德军的错觉,盟军展开了欺骗行动。盟军电台不断向加莱方向假设的地下抵抗组织发布命令,提出策应盟军登陆的种种要求。
隆美尔的老对头巴顿被派往加莱对岸的福尔地区,指挥一个名义上的军团,并在那里展开为登陆做准备的土木工程。
盟军每向诺曼底投掷一吨炸弹,便向加莱投下两吨,每向诺曼底派出一架侦察机,就向加莱派出两架。
尽管希特勒处于外人无法领悟的直觉、反复提醒要注意诺曼底,但德军统帅部还是小心翼翼地上了钩。
“霸王行动”作战示意图
在德军的实际配置上,在加莱方向配置了23个师,而在诺曼底方向只配置了隆美尔指挥的6个师又三个团。
1944年4月,艾森豪威尔命令盟军航空兵放弃对德国本土的轰炸,而把全部炸弹倾泻于集结在法国西部的德军防御纵深、预备队集结地域、弹药和补给品贮存地点以及纵深内交通枢纽、桥梁、机场和军工生产基地。
另外,当时已有情报表明德国正在研制无人驾驶的V型火箭,盟军也要尽力轰炸这种新式武器的可能的研制和生产地点。
1944年5月15日是确定“霸王行动”日期的时候了,位于伦敦市郊的盟国远征军最高统帅部内,艾森豪威尔主持召开了全体会议,确定盟军登陆舰队于6月4日出发,次日发起攻击。
也就是说,6月5日是开辟第二战场的时间。
登陆作战需要无风的天气,德军气象部门预测1944年盟军发动进攻的最好时机是5月,进入6月后气候恶劣,但是5月份盟军没有动静。
到5月底时,德军西线司令部大大松了一口气。
但是事实上正是在5月底,英伦三岛的盟军官兵和作战物资开始向待命的港口集中。
因此,在那几天之内,每一条道路都通往港口,囤积了两年之久的作战物资现在要连夜运出。英国实行了严格的保密措施,外国使节一律禁止出入各港口,未经检查的信件不得寄出。
沿岸地区和其他地区隔开,未经许可的任何人不得进入警戒线。港口被塞满了,3000艘舰艇,上面搭载着2000艘小型登陆艇,1500辆坦克,5000辆装甲车,10000辆吉普车和推土机,以及第一批登陆的25万名官兵。
霸王行动,盟军驶向诺曼底
军舰不是客轮,登陆部队只能睡在甲板上,盟国共同期待的时刻接近了。
苏德战争爆发后,苏联一再催促英美尽快开辟第二战场。
斯大林曾经表示如果盟军没有人,可以运输苏联士兵在法国登陆,现在的第二战场将由这些正苦苦思想的盟军士兵开辟。
武器集中了,人员也集中了,但海峡上空也逐渐集中了积雨云,雨云夹杂着强大的低气压,逐渐逼近,气象部门准确预报的暴风雨的消息。
盟军统帅部原定6月5日为登陆日期(D日),这天盟军要在法国西海岸与德军打响。
6月4日,盟军舰队按原计划驶出港湾,但海峡白浪滔天、动荡不安、海面狂风怒号,舰队走了一半路程又被水上飞机召回。
暴风雨来了,停泊在港口的军舰上人仰马翻,还没有出发就有大量人晕船,D日被迫推迟一天。
6月5日,据气象部门报告风暴将在6月6日早上暂时停止,艾森豪威尔当机立断、干撇撇地说:ok,我们上路吧!舰队第二次驶入波涛汹涌的海峡,云层密布,天海茫茫的彼岸、那片蒙蒙薄雾低垂的地方就是期待已久的第二战场。
6月5日,艾森豪威尔来到第101空降师的兵营,按照计划在登陆兵登陆前4至5个小时,美空降第82师、第101和英空降第6师在登陆地域两翼、据海岸10至15公里的纵深处实施空降,占领登陆地域内的交通枢纽、桥梁和其他设施,配合登陆兵上岸。
这是盟军最大的一次空降行动,925架伞兵运输机运载了13000名美国伞兵和7500名英国、加拿大伞兵,他们每个人携带的武器弹药在85磅以上。
盟军空降师突袭敌后,阻击纳粹救援
美国空降师的任务是在卡朗坦北面降落,并堵截德军预备队进入科唐坦半岛。英国空降师在卡昂城东北降落,主要任务是夺取该城与海之间的那条河流上的桥头堡。
有一部分空降部队拖拽的滑翔机前往目的地,他们主要是为伞兵运送运输车辆、战防炮、补充弹药,但滑翔机有三分之一左右没有正确着陆,因而伞兵所需的辎重损失严重。
D日的风很大,盟军伞兵空降师正如随军记者所说:就像往空中撒了把胡椒面一般,大部分被风吹散,他们着陆后费了不少周折才聚合起来,作为登陆大军的前锋正是这些伞兵的枪声宣告了第二战场的开辟。
当空降兵在德军防御纵深内打响后,盟军的舰艇已靠近诺曼底海岸,开始对岸上目标猛烈炮轰。同时,2500架轰炸机轰炸德军据守的80公里长的海滩。
D日6时30分,盟军第一批登陆部队突向法国诺曼底海滩,战后人们才得知德军西线司令部仍坚持认为:在如此恶劣的天气里,不可能有任何像样的大规模进攻,盟军的轰炸、空降、登陆还只是佯攻,真正的攻击地点只能是在加莱。
总的看来,由于盟军掌握制空权,而德军抗登陆的准备又不足,所以盟军未遇到强大反击。
但美军、英军、加拿大军队遭遇的情况又有所不同。最不走运的是奥马哈海滩,根据情报这里的德军为一个营,但美军冲上滩头才发现他们所面对的是一个装备精良的德国师。
美军在这个摊头上死伤惨重,美军上校泰勒在这个滩头上的话后来被广为传播:这个滩头上只有两种人,已经死了的人和正等着死的人,还是跟着我闯出这个地狱吧!
抢登诺曼底海滩
参加登陆的英军第2军团官方定名为“英国解放军”,而英国老百姓更愿意称他为“雪耻军”,他们的本意是顺着当年敦刻尔克撤退的路线原路打回去。
盟军登陆位置地段分为3块,美军在西部、地段较长,英军在中部,加拿大军队在东端,登陆环境相对险峻。德军在法国、荷兰、比利时共有60个师,分为B集团军群、G集团军群和独立第88军。
在摸清了盟军的意图后,德军组织增援,但为时已晚。
盟军在诺曼底地区掌握绝对的制空、制海权,在整个登陆战役过程中,盟军可使用的各型飞机达一万架以上,而德军不超过500架。
盟军空军超过德军空军20倍,因而盟军在登陆过程中可继续实施猛烈的轰炸,以阻挠德军的增援。
在D日,盟军已攻占了数个纵深八至十公里的登陆场,但各登陆场未建立起联系,有的地段登陆速度非常缓慢,有的师在“D日”只前进1公里。
“D日”多数目标未能实现,让盟军统帅部聊以自慰的是盟军伤亡比原先预计的要小得多。原估计损失70%的兵力,但实际上“D日”的阵亡人数不超过25000人。
希特勒带着他的第二把手戈林匆匆赶到西线司令部,命令德军不准后退,要死死顶住。在诺曼底沿岸的市镇中,德军把俘获的盟军伞兵游街示众,有些被盟军航空兵炸毁了家园的法国市民把怒气发泄在盟军战俘身上。
诺曼底登陆后,各种物资源源不断而来
隆美尔是“D日”之后才匆匆从家中赶到司令部的,他在仓促间组织了反击。从整体上来看,盟军各登陆部队发展很不平衡,迟迟不能建立统一的登陆场。
在大部分地段,盟军已经在扩大登陆场。而在地势陡峭的地段,由于风浪太大,登陆部队的补给船靠不了岸,在德军的反扑中后续部队需要攀越峭壁才能扩大登陆场,直到“D日”之后的第5天,也就是6月12日登陆场才连为一体。
艾森豪威尔和蒙哥马利乘坐驱逐舰来到曾给美军造成重大伤亡的奥马哈滩头,对下一步他们的意见一致,就是要尽全力保证补给物资的输送。
在这方面,盟军已事先做了安排。
6月19日,在英国分体浇筑的混凝土人工港被运到诺曼底海滩,由混凝土沉箱和浮动码头两部分构成,其代号为“桑椹”。依靠这种人工港,大型军事装备可以通过浮桥较为便捷地从沿海的深处运到岸上。
“桑椹”共有2个,一个在美军登陆地段,一个在英军登陆地段。但他们刚启用没几天,一场半个世纪未曾有过的六月风暴席卷而来,几十艘船舶被抛上海滩,几十艘船舶葬身海底,桑葚未能经受的住风暴的考验,在海浪中解体了,数百万美元的武器落入水中。
诺曼底登陆战中,被俘的纳粹士兵竟有韩国人
暴风雨来得突然,去得也突然,天晴后美军的大型登陆舰再次运来了重型装备。
在部队开辟了登陆场后,纵深的战斗将由他们来负担。
坦克战专家巴顿将军,登临诺曼底海滩,诺曼底登陆战役被推向高潮,最后一幕是夺取柯坦登半岛的古老港口瑟堡。
盟军在法国西部作战,必须通过港口输送补给。
6月21日,盟军包围了瑟堡。
6月26日,瑟堡只剩下一个军械库还在德军手中。
美军派出心理战小组用麦克风向军械库的守军喊话,军械库的指挥官出来谈判说:我们可以向大炮投降,总不能向麦克风投降!德军要求盟军再向他们开几炮,他们心理上就过得去了!
随后,美军又打了几炮,瑟堡守军集体列队出来投降。
6月27日,D日之后3个星期,盟军占领瑟堡。诺曼底战役至此胜利结束,盟军终于踏上了欧洲大陆,希特勒纳粹德国至此陷入了两线作战的窘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