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老夫子的作者王泽(老夫子作者王泽逝世)

老夫子的作者王泽(老夫子作者王泽逝世)从黑白到色彩、从漫画到电影,王泽笔下“老夫子”那永远穿着一身侠客装,爱管闲事却又功夫很差的形象愈发的深入人心。2003年,老夫子动画大电影《反斗侦探》。漫画里的角色、职业有乞丐、政客、有演员和侠客;场景有市井、有外星人、有穿越;故事情节有讽刺、有现实.....还有一些四字成语,恍然大悟、不欢而散、锦拳绣腿等也是跟老夫子学来的,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带给了我们欢声笑语。正如王泽所说:“我的一生就像漫画,我尽可能地让《老夫子》,也就是让自己耍宝去逗乐读者。”这一点,他做到了。那时候,零钱少得可怜,但老夫子带来的欢乐却能装满整个口袋。2001年,老夫子出了真人版,由谢霆锋和张柏芝主演。

美国时间2017年1月1日凌晨5时57分,知名漫画家、《老夫子》作者王家禧(笔名王泽)因年老器官衰竭安详离世,享年93岁。

老夫子的作者王泽(老夫子作者王泽逝世)(1)

1962年,王家禧以长子王泽之名为笔名创作了《老夫子》漫画系列,风靡华人世界近半个世纪,成为中国漫画的一座高峰,被誉为“最具生命力的华人漫画”。

老夫子的作者王泽(老夫子作者王泽逝世)(2)

《老夫子》漫画风靡了华人世界达到半个世纪之久,从初期创作的黑白印刷创作再到彩色印刷,甚至还有电视剧和电影版。独特绘画风格、简单而诙谐的故事,展现香港社会不同年代的生活面貌,反映人生百态。

老夫子的作者王泽(老夫子作者王泽逝世)(3)

老夫子的作者王泽(老夫子作者王泽逝世)(4)

小时候有一本老夫子漫画书,绝对是一件值得炫耀的事,通俗易懂的笑点,总是让人前仰后合,还经常和小伙伴cos里面的场景。(小时候,一下雨,我老弟就让我抱着他上学)

老夫子的作者王泽(老夫子作者王泽逝世)(5)

老夫子的作者王泽(老夫子作者王泽逝世)(6)

漫画里的角色、职业有乞丐、政客、有演员和侠客;场景有市井、有外星人、有穿越;故事情节有讽刺、有现实.....还有一些四字成语,恍然大悟、不欢而散、锦拳绣腿等也是跟老夫子学来的,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带给了我们欢声笑语。

老夫子的作者王泽(老夫子作者王泽逝世)(7)

老夫子的作者王泽(老夫子作者王泽逝世)(8)

正如王泽所说:“我的一生就像漫画,我尽可能地让《老夫子》,也就是让自己耍宝去逗乐读者。”这一点,他做到了。那时候,零钱少得可怜,但老夫子带来的欢乐却能装满整个口袋。

老夫子的作者王泽(老夫子作者王泽逝世)(9)

2001年,老夫子出了真人版,由谢霆锋和张柏芝主演。

老夫子的作者王泽(老夫子作者王泽逝世)(10)

2003年,老夫子动画大电影《反斗侦探》。

老夫子的作者王泽(老夫子作者王泽逝世)(11)

从黑白到色彩、从漫画到电影,王泽笔下“老夫子”那永远穿着一身侠客装,爱管闲事却又功夫很差的形象愈发的深入人心。

但是,这么多年,这部经典之作的背后却也一直争议不断,那就是关于“老夫子”抄袭问题?!还记得作家冯骥才那篇文章吗?

1996年,冯骥才在天津《今晚报》上发表文章《朋弟的“老夫子”与王泽(即王家禧)的“老夫子”》,向世人明确说明:“老夫子”最早是由朋弟创作的,王家禧的“老夫子”是抄袭。

老夫子的作者王泽(老夫子作者王泽逝世)(12)

老夫子的作者王泽(老夫子作者王泽逝世)(13)

左为朋弟版本的老夫子和老白薯 右为王泽版本的老夫子和大番薯

老夫子的作者王泽(老夫子作者王泽逝世)(14)

早在民国时,朋弟创作出一个穿着半截坎肩,一袭短袍,带瓜皮小帽的漫画人物,并给这个人物取名为:老夫子,还为“老夫子”创作出一个傻乎乎的朋友老白薯。

老夫子的作者王泽(老夫子作者王泽逝世)(15)

朋弟的《老夫子》在1937-1943年流行,1950年代消寂。

朋弟作品推出后,大受市场追捧,1944年在重庆《纪想曲》漫画展上,成为最受欢迎的连环漫画。1950年代朋弟彻底封笔后,在天津、北京的大街小巷朋弟笔下的《老夫子》仍是随处可见。但花无百日红,随着作者的封笔和凄惨的晚年生活,作品也渐渐的被人遗忘。

老夫子的作者王泽(老夫子作者王泽逝世)(16)

晚年的朋弟(左)

1970年代,那是王泽的《老夫子》最受欢迎的年代,却也是朋弟最苦最惨的年代,穷困潦倒,卧病在床。有人把王泽的《老夫子》带给他看,他看到后一句话没有说,这其中的千愁万绪或许是语言所表达不了的吧。

老夫子的作者王泽(老夫子作者王泽逝世)(17)

1983年,“老夫子”电影:《山T老夫子》在香港热闹上映。同年,朋弟在病床上孤寂地死去。斯人离去,是非恩怨留于后人说。

1997年冯骥才曾见过王泽一面:

“我在大树画馆接待了一位来自海外的画家,他自称王泽。这位王泽先生说他曾在天津生活近30年,对津门感情尤深。谈话中才知道他居然就是海外《老夫子》的作者王泽。我当即问他:‘您认不认识朋弟?’他说:‘认识认识,很熟。’就此一句,随即便回避了这个问题。”

老夫子的作者王泽(老夫子作者王泽逝世)(18)

左朋弟版 右王泽版

如今王泽也走了,关于这段中国漫画史上的是是非非仍在继续着,有网友认为剽窃就是剽窃,不论这部剽窃的作品给多少人带来过童年的欢乐,带来了多少商业成功,都不能洗清罪过。

也有网友们认为如果没有王泽二次创作以及推广和普及,只靠朋弟的原始创作和传统渠道“老夫子”这个卡通形象绝对不会取得现在这么大的影响。

你们怎么看?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