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制造的飞机模型简介(沈阳63岁退休园艺师造出9.6米大飞机)
自己制造的飞机模型简介(沈阳63岁退休园艺师造出9.6米大飞机)也是从这时开始,他的“歼15梦想”正式起航。他从钢材市场买来了十多张2米长、1米宽的镀锌板,花费了一千多元钱,雇车将这些板子拉回家。按照比例,他开始切割飞机机身板、机翼板、机尾板。从这开始,姜树伟的“造机梦”就再也停不下来了,风雨不误地穿梭于家与“基地”之间。 2018年5月,中央电视台报道中国航母舰载机已经掌握了夜间起降技术。姜树伟看到这则报道后,更坚定了他做舰载机歼15模型的想法。 姜树伟家住北陵公园附近,可他每天几乎都窝在沈北新区的一个小院子里,这个院子成为他孵化梦想的“基地”。2017年,他买来几架儿童飞机模型,想按照比例打造成大飞机。一年里,他早上7点半就骑自行车出门,骑40分钟来到“基地”,中午自带午饭随便吃一口,下午继续开工,直到天黑他才骑车回家。 经过几个月的时间,姜树伟造好了两架两米长的飞机模型,虽然完工了,但是比例不协调。姜树伟说,看起来很容易的事情做起来才知道困难这么
沈阳人姜树伟,退休后不甘于过逛公园、散步、跳广场舞的悠闲小日子,小时候就有航天梦的他,决定把自己年轻时候的梦想变成现实:做一个不一般的飞机模型!
从2018年5月开始,历经一年零两个月,耗费约15万元,一架1:1大小的舰载机歼15模型在姜树伟的手上诞生。他说,这是自己真正为梦想奋不顾身地去搏了一次。
2012年11月23日,歼15在辽宁号航空母舰上进行着舰测试和起飞测试成功。祖国的强大,让姜树伟十分喜悦和自豪。
姜树伟是一位退休的园艺师,今年63岁,从事了一辈子园林雕塑工作。然而,在他心中却一直深埋着一个航空梦。他决定利用退休后的闲暇时光,来完成自己年轻时未完成的梦想。
姜树伟家住北陵公园附近,可他每天几乎都窝在沈北新区的一个小院子里,这个院子成为他孵化梦想的“基地”。2017年,他买来几架儿童飞机模型,想按照比例打造成大飞机。一年里,他早上7点半就骑自行车出门,骑40分钟来到“基地”,中午自带午饭随便吃一口,下午继续开工,直到天黑他才骑车回家。
经过几个月的时间,姜树伟造好了两架两米长的飞机模型,虽然完工了,但是比例不协调。姜树伟说,看起来很容易的事情做起来才知道困难这么多。
两米长的飞机模型失败了,但是看着飞机雏型,姜树伟还是挺兴奋。在这之后,他又有了个大胆的想法:做一个和真的一模一样的大模型,也就是1:1比例的。在参观过沈飞博览园后,姜树伟萌生了做歼15大模型的想法。
2018年5月,中央电视台报道中国航母舰载机已经掌握了夜间起降技术。姜树伟看到这则报道后,更坚定了他做舰载机歼15模型的想法。
也是从这时开始,他的“歼15梦想”正式起航。他从钢材市场买来了十多张2米长、1米宽的镀锌板,花费了一千多元钱,雇车将这些板子拉回家。按照比例,他开始切割飞机机身板、机翼板、机尾板。从这开始,姜树伟的“造机梦”就再也停不下来了,风雨不误地穿梭于家与“基地”之间。
歼15
他希望“歼15”能在教育场所展出姜树伟每个月四千多元的退休金都投入到购买新的板材和工具中。看哥哥如痴如醉地造“飞机”,从事家装的弟弟也来给哥哥帮忙。多一个人多了不少力量,造“飞机”的进度一下加快了。但是依旧困难重重,飞机的弧度不好掌握,两块板子掰好几次也对不上……老伴儿多次劝他放弃,说退休金都花这上面了,都没给孙子花点儿;邻居也说,尝试过就是成功,不一定非要有结果。
7月8日,沈阳晚报、沈报融媒记者看到了姜树伟制作成型的舰载机歼15模型,外表和颜色都十分相似,“如果当时放弃了,这就是一堆废铁,但我坚持下来了,现在就是一架飞机模型了。”
姜树伟说, 从2018年5月着手制造到最终成型,整整用了一年零两个月的时间。只是第一次做,看起来比较粗糙。飞机长9米6,一共用了48张镀锌板,铆钉买了100多盒,总共花了十五万元左右。现在有不少航模基地、打靶场和公园的负责人找他谈合作,但他更希望自己的飞机能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素材在教育场所展出。有意向的单位或个人可以拨打沈阳晚报热线电话96009—1进行联系。
沈阳晚报、沈报融媒主任记者 李远 主任摄影记者 常晟罡
沈阳日报、沈报融媒编辑 王沛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