猎杀本·拉登真实超燃剪辑(引发关注狂潮的纪录片背后的故事)
猎杀本·拉登真实超燃剪辑(引发关注狂潮的纪录片背后的故事)美军确定由“海豹”突击队第6分队担负此项任务。24名突击队员分为两组,分工明确,技能娴熟,协同密切。为确保一击成功和“零伤亡”,进行了充分的战前准备。此外,美特工还采取激光照射窃听方式,采集室内人员谈话内容,分析建筑物内人员分布及活动情况,最终锁定本·拉登藏身之地,同时摸清了其住所及周边情况,对房屋的结构、材质、房门开关方向等具体细节均了如指掌。然而,从专业的角度来看,美特种部队跨境击毙本·拉登,是一次信息主导、体系支撑下的精兵作战行动,行动前美军进行了大量而细致的情报、力量和训练准备,行动中严密组织了跨境机动、机降突袭、入室搜剿、快速撤离等几个阶段的具体行动,较完美地实现了预定行动目标。奥巴马就任美国总统后不久,就命令中央情报局局长莱昂·帕内塔把击毙或者抓捕本·拉登作为打击“基地”组织、打赢全球反恐战争的首要任务。为此美中情局成立了一个专门抓捕本·拉登的情报搜集部门,首先通过审讯俘虏等间
#头条创作挑战赛#2011年5月2日晚,美国总统奥巴马在白宫突然发表的一段讲话震惊世界。他宣布:“已经完成了消灭基地组织头目本·拉登的行动,此人是屠杀数以千计无辜男女老少的恐怖分子。”
随后补充道,“双方交火后,美国士兵打死了奥萨马·本·拉登,并且找到了本·拉登的尸体”。美军特种作战部队击毙本·拉登的“海王星之矛行动”震惊世界。
本拉登
此时,北京电视台一栏目在几个月前推出的自制《追杀本·拉登》“纪录片”也突然蹿红,引发了网友关注狂潮,短时间内网络点击量累计过百万。《档案》栏目讲述人时而娓娓道来,时而故弄玄虚的讲述方式也被网友热捧。
然而,从专业的角度来看,美特种部队跨境击毙本·拉登,是一次信息主导、体系支撑下的精兵作战行动,行动前美军进行了大量而细致的情报、力量和训练准备,行动中严密组织了跨境机动、机降突袭、入室搜剿、快速撤离等几个阶段的具体行动,较完美地实现了预定行动目标。
奥巴马就任美国总统后不久,就命令中央情报局局长莱昂·帕内塔把击毙或者抓捕本·拉登作为打击“基地”组织、打赢全球反恐战争的首要任务。
为此美中情局成立了一个专门抓捕本·拉登的情报搜集部门,首先通过审讯俘虏等间接追踪方式获得本·拉登活动线索,然后通过卫星、无人机、无线电监听等侦察手段及大数据分析和处理技术印证了线索。
此外,美特工还采取激光照射窃听方式,采集室内人员谈话内容,分析建筑物内人员分布及活动情况,最终锁定本·拉登藏身之地,同时摸清了其住所及周边情况,对房屋的结构、材质、房门开关方向等具体细节均了如指掌。
美军确定由“海豹”突击队第6分队担负此项任务。24名突击队员分为两组,分工明确,技能娴熟,协同密切。为确保一击成功和“零伤亡”,进行了充分的战前准备。
本拉登住所模型
美军运用卫星和无人侦察机情报成果,绘制了目标所在地三维地图,包括住宅内部结构、各种设施摆放、出入口位置等,并在阿富汗北部地区选择相似地形,按照本·拉登住宅布局和附近山川河流等实际景象,搭建了模拟建筑,展开临战训练。
伊斯兰堡时间2011年5月1日23:00许,“海豹”突击队员分乘2架经特殊改装的低噪隐身“黑鹰”直升机,从美军位于阿富汗的贾拉拉巴德空军基地起飞,潜入巴境内,选择巴对空警戒相对薄弱的山区实施低空渗透,飞抵阿伯塔巴德地区。
特战小组接近本·拉登藏身住所后,综合使用先进的夜视器材、定位和通信传输等设备,临机调整行动方案。01:20许,突击小组采取机降突袭、地面突击与入室搜剿相结合的方式,对本·拉登住宅实施机降突袭。
特战小组不到20分钟就成功找到并击毙本·拉登及其儿子、2名信使和1名妇女,缴获大量“基地”组织相关资料。从机降至击毙本·拉登,用时仅38分钟。同时将战场图像实时传回白宫。
特战小组即时对本·拉登的生物数据信息如脸纹、鼻膜、指纹等进行比对、印证和确认,还缴获计算机5台、硬盘10个、DVD光盘100余个以及其他存储设备和大量“基地”组织文件资料。行动中,美军无人员伤亡,1架“黑鹰”直升机迫降损毁。
海豹突击示意图
在巴军方尚未做出反应前,突击队员带着本·拉登的尸体搭乘直升机迅速撤离,首先前往巴基斯坦西北部登吉地区燃料补给点加油,而后撤回阿富汗贾拉拉巴德空军基地,再转道巴格拉姆空军基地。最后搭乘“鱼鹰”运输机抵达1600千米之外的“卡尔·文森”号航母,完成DNA样本检验后迅速将其“海葬”。
纵观此次作战行动,美军行动具有情报准备充分翔实、指挥机构精炼高效、力量编组精干联合、作战行动协同密切、武器装备精良实用、战前训练严格逼真等特点,但也暴露出一些问题与不足。
一是情报准备充分翔实。2007年,美军通过审讯一名关押在关塔那摩监狱的“9·11”事件主犯,获知一个绰号“科威特”的人是本·拉登的重要信使。此后美中情局持续4年监听这名信使通话并跟踪监视其活动,终于在2010年8月摸清该信使的真实姓名以及本·拉登在阿伯塔巴德地区的住所。
锁定住宅后,美国动用侦察卫星对目标进行了长达5个多月的侦察,并利用历史卫星影像资料进行对比分析,掌握了2005年以来住宅建造、后期维修和改造情况,特别是住宅内部结构、出入口位置等详细情况。
2010年9月,本·拉登在其住所院内锻炼时被拍摄,通过人体特征识别初步确认了其身份。此外,美特工还采取激光照射窃听方式,采集室内人员谈话内容,分析建筑物内人员分布和活动情况,最终确认了本·拉登身份。
关塔那摩
更为难能可贵的是,通过情报分析,美情报部门详细掌握了该房屋的结构材质,甚至连院落中所有大门和房门的位置及开关方向、水箱位置、围墙顶部的蛇腹型铁丝网、客房的金属双层门、顶部窗户等情况都了如指掌。
在执行任务前,无人机负责监视目标区域,并把拍摄照片和卫星图像直接传给特战队员和指挥部。
二是指挥机构精练高效。这次行动由奥巴马总统亲自批准执行。美军采用“白宫——联合特种作战司令部前指——突击分队”三级指挥体制,国防部部长、参联会主席和中情局局长辅助总统实施指挥。
这一指挥体系层次简洁清晰,实时指挥能力和战场适应能力强,扁平化程度高,指挥跨度大,便于在充满不确定因素和瞬息变化的作战环境中随机应变、临机处置。
奥巴马观看直播
先进的技术手段成为提高指挥效能的倍增器。在指挥信息系统建设方面,美军构建了以卫星和数据链为主,单兵信息系统、定位导航系统和宽带通信系统为辅的综合指挥信息系统,形成了综合战场态势,确保指挥部对突击行动的实时指挥控制。
美军凭借其功能强大的信息网络,投入新型RQ-170隐形无人机实时传输图像信息,使分布在美国本土、阿富汗和巴基斯坦三个不同地区的三级指挥层级融为一体,实现了不同层级掌握同一情况,上级应变指令与下级行动调整同步展开的高效指挥控制。
从实际效果来看,在行动实施过程中实现了决策层直接掌控现场态势、进行实时指挥,指挥流程和上传下达时间压缩到最低限度,决策效率和指挥效率大大提高,同时便于一线指挥官发挥主动性、临机处置突发事件。
三是力量编组精干联合。遂行此次行动的作战力量编成包括海军“海豹”突击队、陆军航空兵、舰载电子战飞机、空军运输航空兵及火力引导员等,充分体现了精干高效、一体联合作战等特点。
“海豹”突击队是目前世界上最为神秘的特战分队之一,其队员均经过严苛的考核、选拔,堪称精锐中的精锐、尖刀上的刀尖。单兵技战术素养佳、战斗力强。担负此次任务的“海豹”突击6队,更是汇聚了“海豹”团队中最优秀的队员。
海豹队员
其基本作战单元十分精干,编有12人,由作战、情报、排爆、通信、狙杀、卫勤等专家型队员组成,且每人均一专多能。
根据本次任务需求,“海豹”6队特意从其他中队挑选了一名会说当地语言的队员执行突击任务,对其进行专门培训,熟悉整个计划和应急预案。
本次行动采用了标准化、模块化的精干编组方式,各组作战能力相当、武器装备相同,能够相互备份,“第一小组和第二小组就像镜子里彼此的影像一般”。
特战队员分别乘坐2架直升机,在空中力量掩护下,通过空中机动方式向指定目标秘密渗透,抵近目标后,直升机再分别从不同方向直插目标。
除执行直接行动任务的突击分队外,美军还编组了以下分队:指挥与封控分队,设指挥通信组、警戒组、火力组和医疗组,主要任务是协调现场突袭行动,应对突发事件,以及封控院落外围,阻止巴方武力干涉美军行动。
补给与应急分队由2架MH-47直升机及搭载的人员和设备组成,计划在阿巴边境待命;联合情报保障分队,包括侦察卫星、通信卫星和RQ-170隐形无人侦察机等。
直升机
四是作战行动协同密切。首先,一线任务部队之间配合默契。在此次任务中,“海豹”突击队与美军160特种作战航空团协同顺畅。该团长期担负联合特种作战司令部的大多数飞行任务,在执行各种任务中与“海豹”突击队等各种特种部队相互熟悉、建立互信、形成默契。
在此次行动中,当第一架直升机出现故障紧急迫降后,第二架直升机临机改变了在房屋上空悬停的原计划,选择在院墙外实施快速机降。
除使用2架低噪隐身“黑鹰”直升机外,美军还派出4架MH-47“支奴干”运输直升机跟随接应,在其中1架“黑鹰”直升机坠地损毁后,担负支援接应任务的“支奴干”运输直升机迅速驰援,发挥了密切协同、整体作战的威力。
面对直升机紧急迫降这一突发情况,特战队员们凭借精细的战前准备、周密的应急预案和反复的临战演练,果断调整,密切协同,迅速处置,确保行动没有偏离既定轨道,避免“黑鹰坠落”事件的重现。
在入室搜剿行动中,得益于精细规范的技战术操作流程以及通过长期高强度训练形成的高度默契,特战队员在夜间视线不良条件下相互掩护、交替前进,逐层逐间搜索排查,在很短时间内在己方无人员伤亡情况下完成接敌交火、发现并击毙目标、身份识别与样本采集、文件资料搜集及撤离现场等一系列动作,干净利索、一气呵成。
夜间作战
其次,体系化、常态化联合优势明显。此次行动是典型的“大体系支撑精兵行动”。虽然只有4架直升机和24名特种兵在行动一线直接遂行任务,但是其背后却由强大的作战体系做支撑。
天上有卫星提供信息保障,海上有航母舰队接应,陆上有美军驻中亚的军事基地进行支援,犹如一部精密复杂的机器,运转流畅。
此次特种作战行动已经摆脱传统意义上的独立作战模式,更加强调基于信息系统、多种力量参战以及发挥整体优势,将特种部队融入多维一体的作战体系,且体系内部各参战力量之间密切协同、运转有序。
五是武器装备精良实用。为确保行动成功,美军动用了隐形无人侦察机、攻击直升机、运输直升机以及夜间红外侦察仪、快速破障器材、消音枪等性能先进武器装备。
每名队员随身携带的武器装备都是精打细算后不得不带的东西,每件东西都有特定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且都经过实战检验,具有精良、实用、可靠等特点。
海豹训练
此外,为达成任务的隐蔽性和突然性,便于敌我识别和判断敌人方位,给武器加装消声器;为准确检测被击毙人员的信息,特战队员还随身携带了SEEKⅡ电子安全检测系统(具有指纹采集、虹膜扫描、体温测试和其他先进的生物数据采集等功能),可快速确定死者身份。
特战队员头盔上的摄像头,通过全球网络系统可实时将战斗行动实况发送到位于美国本土的特战指挥中心,夜视仪同时视野达到120度,美国总统及军政要员可在白宫实时掌控并指挥突袭行动。
此外,美军还动用了高分辨率侦察卫星、通信卫星等战略资源,并投入“隐形鹰”直升机和RQ-170隐形无人机等尖端装备。
六是战前训练严格逼真。在行动准备阶段,队员通过模拟演练熟悉方案内容并不断完善,达到协调一致。美军根据本·拉登住宅结构,在巴格拉姆空军基地秘密建造了一个比例为1:1的模拟训练建筑物,进行了长达几个月的高强度训练。
依据住宅的结构和布局、室内人员的可能居住分布、周边地形和植被、警卫人员的可能位置以及值班规律等情况,美军反复推敲突袭方案,通过筛选比较最后确定采用垂直机降、向心攻击的战法。
“海豹”突击队在临战训练中不断修改完善行动方案,压缩突袭时间。通过严格逼真的临战训练,特战队员不仅熟练掌握了攻击路线和方法,而且对住宅门窗、通道数量与位置以及围墙的高度都了如指掌,从而确保了作战行动的精确、精细、精准。
海豹突击队
另一方面,尽管此次行动取得成功,但美军也暴露出一些问题与不足。
从战术层面看,这次行动中美军一架直升机坠毁,主要原因是战前模拟训练存在漏洞,没有严格按照本·拉登住宅搭设相同高度的围墙且搭建围墙所用材料与实际不符,没有充分考虑到巴北部山区气流对直升机降落的影响。事故发生后,对直升机炸毁不彻底,留下尾翼,暴露了直升机特殊的涂料、尾椎、桨叶等新技术。
此外,美军庞大复杂的信息化装备和作战体系既是其强点也是弱点,直升机迫降后一线突击队配备的通信系统受到震荡,导致前后方一度失联,战场通信一度中断,暴露了其信息系统的内在脆弱性和不稳定性。
可以想见,如果美军当时遇到复杂电磁环境,遇到具有电子对抗与网络战能力、能够干扰其战场通联的对手,就很可能会遭遇重创,此次行动将胜败难定。
这也启示,再强大的对手也有弱点,再先进的作战体系也有漏洞,关键是要善于找到制约其能力发挥的“阿喀琉斯之踵”。
从战略层面看,“9·11事件”后,本·拉登成为美国头号敌人。作为头号超级大国,美国拥有世界上最先进的技术情报手段(卫星、网络、无人机、技术监听等)和最广泛的人力情报网,却用了十年时间才将本·拉登绳之以法。
9.11
而且,其全球反恐战争只是取得象征性胜利,恐怖主义继续蔓延,“伊斯兰国”异军突起,美军仍陷战争泥潭。可以说,以一国敌一人、用十年时间和巨大代价只取得阶段性胜利,并无多少值得夸耀之处,甚至是一个讽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