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拥模范区创建特色亮点工作(鼓楼区塑品牌抓特色)
双拥模范区创建特色亮点工作(鼓楼区塑品牌抓特色)1992年始,南京江南公交25路与江苏省军区南京原第一干休所(现十六所)开辟“双拥线”,为军队离退休干部、现役军人及其家属提供交通便利和优质出行服务。2016年,“25路双拥线”喜获全国“爱国拥军模范单位”称号。鼓楼区独特的历史地理环境孕育丰厚的文化底蕴,爱国拥军传统深厚植根,为打造独具特色、富有魅力的双拥文化品牌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地缘和区位优势。2009年9月,全国唯一的社区将军馆在颐和路社区建成开馆。2013年9月,宁海路街道又打造了全国首家街道海洋国防教育馆。2016年4月,投入了两千余万元进行颐和路社区将军馆和宁海路街道海洋国防教育馆“两馆合一”改造项目,两馆正式“牵手”开馆。馆内“将军文化”“海洋文化”特色鲜明,在全市乃至全国都有了一定的影响。颐和路社区先后获得“江苏省双拥示范基地”“全国退役军人工作模范单位”等称号。南京江南公交25路双拥线为军队离退休干部、现役军人及其家属提供便
2019年鼓楼区军民迎春座谈会
2016年4月23日,颐和路社区将军馆和宁海路街道海洋国防教育馆正式并馆使用。
湖南路街道女子民兵连扫雪现场。
彭勃老将军在南京解放献礼70周年“探寻将军家风 传承红色基因”主题活动中为孩子们讲授革命传统。
南京江南公交25路双拥线为军队离退休干部、现役军人及其家属提供便利和优质出行服务。
素有龙蟠虎踞之雄、依山带水之胜的鼓楼区,有着11公里长江黄金岸线 区域面积54.18平方公里,是省级机关所在地,驻守着江苏省军区机关等多家部队。建成全国首家社区将军馆、开设“25路双拥公交线”、升级双拥文化墙……近年来,鼓楼区认真学习贯彻关于双拥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注重传承双拥优良传统,坚持营造氛围和塑造品牌结合、聚合力量和共谋共建并举,积极探索双拥新模式,不断打造双拥新格局,全面开启双拥新征程。
塑品牌 “两馆”显现地区特色
鼓楼区独特的历史地理环境孕育丰厚的文化底蕴,爱国拥军传统深厚植根,为打造独具特色、富有魅力的双拥文化品牌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地缘和区位优势。2009年9月,全国唯一的社区将军馆在颐和路社区建成开馆。2013年9月,宁海路街道又打造了全国首家街道海洋国防教育馆。2016年4月,投入了两千余万元进行颐和路社区将军馆和宁海路街道海洋国防教育馆“两馆合一”改造项目,两馆正式“牵手”开馆。馆内“将军文化”“海洋文化”特色鲜明,在全市乃至全国都有了一定的影响。颐和路社区先后获得“江苏省双拥示范基地”“全国退役军人工作模范单位”等称号。
1992年始,南京江南公交25路与江苏省军区南京原第一干休所(现十六所)开辟“双拥线”,为军队离退休干部、现役军人及其家属提供交通便利和优质出行服务。2016年,“25路双拥线”喜获全国“爱国拥军模范单位”称号。
近年来,鼓楼区在发挥辖区老将军影响力和感召力作用的同时,还注重整合和利用南京国防园、渡江胜利纪念馆、静海寺等红色区域资源,坚持“创先进、创特色、创品牌”理念,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传承红色基因 担当强军重任”主题教育,大力宣扬和推崇“最美退役军人”等先进典型,较好地形成地区特色文化品牌。
重宣传 发挥载体阵地效应
12块设计精美的墙面,主题包括军爱民、民拥军、将军书画展、湖南路红贝蕾——模范女子民兵连……2019年八一前夕,为了进一步弘扬双拥精神,传承优良传统,两三百米长的双拥文化墙在鼓楼区湖南路街道童家巷落成,亮出独有双拥红色文化新名片。
双拥文化墙部分展示湖南路街道女子民兵连的故事,多年来她们一直被居民亲切地称作“湖南路上的红贝蕾”,在多次急难险重任务中屡获佳绩,曾获得江苏省双拥工作先进单位、江苏省“三八红旗集体标兵”等30多项荣誉称号。2013年3月,被全国妇联授予“全国巾帼文明岗”荣誉称号。
为营造浓厚双拥舆论氛围,鼓楼区借助广播电视、微信微博、户外电子屏等平面媒体,大力开展双拥公益宣传;持续刊登现役军人立功光荣榜、上门送达喜报和发放奖励金。2017年始,为烈属、军属和退役军人等家庭悬挂“光荣之家”牌匾,让军人拥有了自豪感、尊崇感、荣誉感。建成建宁路双拥雕塑群、北崮山社区百米双拥长廊、广东路“双拥桥”和双拥文明示范一条街等宣传载体,全方位实现双拥宣传和展示。
聚合力 社会拥军百花齐放
鼓楼区充分发挥基层拥军组织平台作用,引导和动员社会力量开展社会拥军和行业拥军。2015年8月,南京市首个街道层面拥军协会在鼓楼区中央门街道成立,13个街道先后成立拥军协会和拥军指导服务站等,120个社区全部成立社区双拥工作站。2018年初,慈悲社等10个社区被鼓楼区树为“双拥示范社区”。通过搭建社会化拥军新平台,整合社会资源,因势利导社会力量拥军,打通拥军服务“最后一公里”。
2016年6月,鼓楼区军休管理服务中心正式运营,引入专业社会组织为军休人员提供健康咨询、定期巡诊等,以公益创投项目邀请专家团队开展文化、精神拓展服务,引导军休人员走出庭院,参与社区文化建设和社会公益活动,真正使军休人员融入社会、融入百姓。2018年始,持续开展的“八一送清凉进军休所”双拥行活动,让老同志充分展示自我,他们自编自演精彩节目,用歌声赞颂美好生活,用美妙舞姿重温峥嵘岁月,实现了老有所为、老有所乐。
为进一步动员社会力量做好新形势下拥军优属工作,近两年来,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公益创投等形式,鼓励和支持各街道成立拥军类社会团体和社会服务机构,进一步加大了对社会组织扶持力度。南京汽轮电机(集团)有限公司、南京国际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一些企业单位组织纷纷走进军营、深入优抚对象家中,为退役士兵和军嫂创业就业……社会化拥军呈现百花齐放的新气象。
谋共建 拓展军地结对渠道
军民鱼水深情在鼓楼区有着最真实的写照:2018年1月份,驻区部队积极参与鼓楼区扫雪除冰攻坚战,三次书写“一夜雪无”的奇迹;辖区部队适度开放军营,组织开展“军营一日”活动,派出官兵为辖区单位、学校开展军训等活动。积极与辖区困难群众挂钩结对,在精准扶贫上出实招、用实劲,大力开展助贫、助困和助学项目等,彰显人民军队在防汛抢险和急难险重任务的英雄壮举。自1996年始,历任省军区首长传承接力,为养老院老人送温暖、献爱心,已成为传统“必修课”,成为新时代党和军队与人民群众的“连心桥”……
近年来,鼓楼区坚持以“共建共享、互促互进”为目的,大力开展双拥共建活动。注重谋划内涵、创新形式,较好地发挥国防大学政治学院与街道、社区结对共建示范辐射效应,将共建结对延伸全区社会福利机构,现有共建对子130多家。坚持把共建活动与平安创建和文明城市有机结合,以双拥促双赢,形成“四共”、“四联”共建特色,“四共”即:社区文化共建、文明环境共创、社会治安共保、优秀人才共育;“四联”是指思想工作联做、公益事业联管、优质服务联抓、军地实事联办。
花开有你,灿烂因梦。双拥工作没有句号,只有逗号。鼓楼区秉承双拥工作“只有起点,没有终点”时代要求,立足新的起点,继续扬帆远航,为建设“首善之区、幸福鼓楼”的美好蓝图而砥砺奋进,在强国梦、强军梦的伟大实践中谱写新的华丽篇章。
本版撰稿 王义来 陈贡全
本版供图 鼓楼区双拥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