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是谁招此断肠魂种作寒花寄愁绝(前人何得消暑炎)

是谁招此断肠魂种作寒花寄愁绝(前人何得消暑炎)荷侧泻清露,萍开见游鱼。有意不在大,湛湛方丈馀。昼倦前斋热,晚爱小池清。映林馀景没,近水微凉生。坐把蒲葵扇,闲吟三两声。

天气越来越热,现在人有空调、电风扇、冰箱,古人可没有。他们的降温神器,莫过于一把蒲扇了。蒲扇,也叫芭蕉扇,其实并不是芭蕉叶,而是蒲葵叶,所以也叫葵扇。东晋时期,名士谢安一位朋友退休,没有路费,便制作蒲扇当街售卖。谢安便手持一把蒲扇,出入达官显贵场所,一时人们争相效仿,蒲扇也就此登上了大雅之堂。当然,借助于工具,人们也可以用其它材料,如麦秆稻秆制作蒲扇。《水浒传》里,智取生辰纲一段,白日鼠白胜为了哄骗杨志等人,挑着酒担,嘴里便唱着“农夫心内如汤煮,公子王孙把扇摇”。今天,我们一起欣赏五首含有蒲扇的诗词。

是谁招此断肠魂种作寒花寄愁绝(前人何得消暑炎)(1)

麦秆蒲扇

一、乐天池边摇蒲扇,佳作吟出三两篇

《小池二首》 唐·白居易

昼倦前斋热,晚爱小池清。

映林馀景没,近水微凉生。

坐把蒲葵扇,闲吟三两声。

有意不在大,湛湛方丈馀。

荷侧泻清露,萍开见游鱼。

每一临此坐,忆归青溪居。

是谁招此断肠魂种作寒花寄愁绝(前人何得消暑炎)(2)

小池

前边书斋炎热,白天也感到疲倦,所以喜欢晚上清清的小池水。最后一抹斜阳将树林倒映在水面上,走进池子便生出一阵凉意。坐下来摇着蒲扇,吟出三两句诗歌。我注重意境,不在乎池子的大小,也就一丈多方圆。荷叶旁边清水泄出,清风吹动青萍,现出游动的鱼儿。每次坐在这里,便回想起我在清溪的故居。

池塘虽小,但有荷叶、有青萍、有游鱼,更有微风拂面。作者坐在池边,手摇蒲扇,欣赏着水中倒影,不自觉的吟诵出一首好诗来。

二、湖边无杂尘,高僧养天真

《湖西杂感诗》 宋·释智圆

湖波冷淡绝纤尘,满目云山是四邻。

一径草深人不到,竹床蒲扇养天真。

是谁招此断肠魂种作寒花寄愁绝(前人何得消暑炎)(3)

蒲扇

湖水碧波荡漾,冷冷清清,没有一丝烟尘,放眼望去,四周云雾缭绕的山峰是它的邻居。青草很高很茂密,一条小路很少有人经过,我在这里躺在竹床上,手里摇着蒲扇,返璞归真。

大师真是好兴致。住在湖边,四周都是山,一条小路经过草丛通往自己的小屋。这种地方本来就凉快,何况大和尚还有竹床和蒲扇,天地人合一,修身养性,定能长寿。

三、独坐有所思,遗民得道机

《独坐》 金·李俊民

地偏无俗客,日在掩柴扉。

暑退闲蒲扇,凉生换葛衣。

风高云散影,露下月扬辉。

独据胡床坐,心清即道机。

是谁招此断肠魂种作寒花寄愁绝(前人何得消暑炎)(4)

柴扉

所处偏僻,没有俗人上门打扰,大白天就关上柴门。暑气已经消退,蒲扇也就闲置了。凉意袭来,换上了葛布衣服。风将云彩吹散,露水反映着月亮的光辉。独自坐在胡床上,只要心里清静,就是悟道的灵机。

作者是金朝人,蒙古灭金后隐居不出。因为在很偏僻的地方,没人能找到,所以有充足的时间思考,让自己的心归于平静,由此参悟灵机。

四、大明已山崩,隐居尧峰中

《尧峰怀觐侯》 清·汪琬

角巾蒲扇草堂中,未觉炎蒸恼病翁。

高柳阴阴欹远翠,疏花寂寂袅长红。

松间渐吐婵娟月,蘋未遥生荏苒风。

试说似君君爱否,几时清赏两人同。

是谁招此断肠魂种作寒花寄愁绝(前人何得消暑炎)(5)

草堂

角巾和蒲扇都已准备好了,放在草堂里,结果并不感到炎热难耐,这可惹恼了我这个生病老头。高大的柳树,垂下千条柳枝,斜倚着远处的青山。疏松的花儿中,孤寂的开着一朵大红花。松林间,明月冉冉升起,水草中慢慢生出微风。我想说这里的风景你肯定喜爱,那你是否真的喜爱?什么时候,我们能两个人一起欣赏。

题目中的觐侯,是作者的朋友姚文烈。他们生活在明末清初,作者起初在清朝做官,后辞官归隐尧峰山。山里天气凉爽,蒲扇也用不上了。白天,观赏柳枝倚青山,晚上有松林漏明月,觐侯啊觐侯,这岂不比当官的好?

五、闲居乡村里,心静自然凉

《油圳杂咏》 现代·黄假我

自携竹椅上禾场,蒲扇轻衫纳晚凉。

谈笑不知风露重,柳筛月影荡西墙。

是谁招此断肠魂种作寒花寄愁绝(前人何得消暑炎)(6)

竹椅

携带自己的竹椅来到禾场,穿着轻薄的衣衫,摇着蒲扇,享受这晚上的凉爽。和朋友谈笑,不知不觉间风逐渐变大,露水也变重了。月亮透过柳枝,在西墙上留下斑驳陆离的影子。

这是作者在特殊时期,被下放到农村时期所作的诗。油圳,是湖南省株洲市的一个村子。躺到竹椅上,轻摇蒲扇,晚风习习,和几个朋友谈天说地,远离大城市的尘嚣,也是轻松惬意。夏天后半夜露水重,在野外还是需要注意的。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