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见过哪些植物(植物百科难得一见的)
你见过哪些植物(植物百科难得一见的)水晶兰完全是从土壤里获得有机营养。水晶兰根的整个表皮覆盖着密密麻麻的某种真菌的菌丝,菌丝体比表皮本身厚1-2倍。繁殖方法分布于中国山西、陕西、甘肃、青海、浙江、安徽、台湾、湖北、江西、云南、四川、贵州、西藏等省、区。苏联、日本、印度、东南亚、北美也有分布。生于海拔800-3850米山地林下。生长习性水晶兰通常生长在山坡海拔800—3200米阴冷潮湿的完全是从针叶林或针阔混交林之中。在土壤里获得有机营养。这些山林通常人迹罕至。
水晶兰是鹿蹄草科,水晶兰属多年生草本腐生植物。茎直立,不分枝,高可达30厘米,全株无叶绿素,白色,肉质,叶片互生,长圆形或狭长圆形或宽披针形,先端钝头,无毛或上部叶稍有毛,边缘近全缘。花顶生,先下垂,后直立,花冠筒状钟形,苞片鳞片状,与叶同形;萼片鳞片状,楔形或倒卵状长圆形,花丝有粗毛,花药黄色;蒴果椭圆状球形,8-9月开花;9-11月结果。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植物,腐生;茎直立,单一,不分枝,高10-30厘米,全株无叶绿素,白色,肉质,干后变黑褐色。根细而分枝密,交结成鸟巢状。叶鳞片状,直立,互生,长圆形或狭长圆形或宽披针形,先端钝头,无毛或上部叶稍有毛,边缘近全缘。
产地生境
分布于中国山西、陕西、甘肃、青海、浙江、安徽、台湾、湖北、江西、云南、四川、贵州、西藏等省、区。苏联、日本、印度、东南亚、北美也有分布。生于海拔800-3850米山地林下。
生长习性
水晶兰通常生长在山坡海拔800—3200米阴冷潮湿的完全是从针叶林或针阔混交林之中。在土壤里获得有机营养。这些山林通常人迹罕至。
繁殖方法
水晶兰完全是从土壤里获得有机营养。水晶兰根的整个表皮覆盖着密密麻麻的某种真菌的菌丝,菌丝体比表皮本身厚1-2倍。
小根的末梢是在真菌鞘里,单独或成束的菌丝从四面与真菌鞘分开,这与寄生真菌有所不同,因为后者菌丝只在根的表面,而不会侵入到根的组织中去。显然,水晶兰是由菌丝承担了供给营养的任务,菌丝在生理上取代了水晶兰根毛的作用。
栽培技术
栽培的环境尽量做到空气温度充足,同时保持光足、水足,促进兰株生长,保持兰苗苗体健壮。保护兰根兰花的生长是水晶兰靠根吸收营养的。
兰根的根尖发黑,或者腐烂,均使根部不能及时向兰株供应水份及营养,这是造成水晶兰烧焦的主要原因。因而要保护好根,必须保持盆内疏水透气,浇水要浇透,不要外湿内干;夏天要定期冲洗兰根,以免残留的肥水保留在盆内,使根受到伤害。
主要价值
在自然界里,水晶兰并非难得一见的“幽灵”,只要知其习性、选择好地点和时机,人人皆可一睹其芳容。观赏水晶兰的最好时节,南方一般在四月中旬前后,北方可略晚点,这个时期所看到的水晶兰是最完美的。过早,水晶兰尚未萌发
过晚,水晶兰因逐渐老化,身上会出现褐色的斑点,就无法赏识其清澈透明、如梦般的美丽。出淤泥而不染,指的是莲花,然而在腐植土中没有一片绿叶,就能长出可爱的白花,那非水晶兰莫属。
植物文化
水晶兰既然罕见,那能不能人工栽培呢?据中新网报道,由于水晶兰属于寄生植物,它的种子异常微小,几乎没有任何营养物质,且根部完全寄生在其他植物的根上,这种生物特性使得水晶兰只适宜于山林间阴凉潮湿、多腐殖质的特定气候环境,依靠特殊的菌体方能生存。除非能够模拟其原生环境进行种植,否则在普通的人工环境中水晶兰很难存活,现有的科学技术也无法将水晶兰带出深山老林。因此,水晶兰并不适合人工栽培,想要一睹水晶兰的芳容,还是去自然山林为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