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德意志恶魔的崛起(德意志之魂跟我一起了解)

德意志恶魔的崛起(德意志之魂跟我一起了解)追求严谨深邃的生活,似乎是德国人的一贯作风。如果我说,德国人创造了人类社会最深刻、宏大的思想体系,想必不会有多少人反对。如果我接着说,德国人启动了惨烈空前的世界战争,想必也不会有多少人反对。抛开被鼓吹的种族或民族的血统优势,很难说德国人为什么会那样歇斯底里的朝向幽暗的深渊。他们在深渊中举起了智识的太阳,又将太阳推入黑暗无尽的深渊。据说连希特勒这种反人类的冷酷分子,同样会为追音乐会而借钱奔波,接受浪漫主义艺术形式的熏陶——即便他对音乐的理解并不多么高明,但仍然远在庸众之上。不过,刻板和冷静并没有影响德国人对浪漫主义的追求和抒发,正如德国作家米歇尔·恩德所说的那样:“浪漫派是唯一原汁原味的德意志文化成就。”尼采这个深刻而尖锐的哲学疯子竟然将那么晦涩哲学著作也塞入了浪漫主义的作风之中。德国人的浪漫主义和瑞士钟表匠手中的手表一样,充溢着激扬而不乏理智的感性。还有在语言方面更牛逼闪电的叔本华,虽然筷

德意志恶魔的崛起(德意志之魂跟我一起了解)(1)

筷子先生正在读的书

本书的第二章极其简短,读起来却让筷子先生有点儿云里雾里,就好像重读瓦尔特·本雅明的《单行道》。看到译者对作者所注的解释后我才知道,这个小篇幅的文章是由六位德国历史上著名诗人的诗作组接而成,可以说是一种浪漫主义的思想韵文。

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也不管是哪里的城市和乡村,都是浸泡在寂静之夜中的一枚喧嚣。《寂静之夜》意象跳跃的吟咏猛然镶嵌于此,很让人费解。筷子先生反复地读了几遍,除了能说明德意志文化或德意志精神中的浪漫主义,恐怕也说明不了太多的东西——这一点随后在第三章《深渊》中得到了一定的印证,也就是我下面即将谈到的。

浪漫主义作为德意志之魂的重要的和首要的元素,如果不了解德国的古典音乐和诗歌,真的很难从德国人的刻板和僵硬中找到显而易见的证据。我们众所周知的大众汽车,向来以中规中矩闻名于世,如果和经常搞出反人类设计的法国人相比,大众汽车的设计,几乎就是僵化的教条主义的作品。

不过,刻板和冷静并没有影响德国人对浪漫主义的追求和抒发,正如德国作家米歇尔·恩德所说的那样:“浪漫派是唯一原汁原味的德意志文化成就。”尼采这个深刻而尖锐的哲学疯子竟然将那么晦涩哲学著作也塞入了浪漫主义的作风之中。德国人的浪漫主义和瑞士钟表匠手中的手表一样,充溢着激扬而不乏理智的感性。还有在语言方面更牛逼闪电的叔本华,虽然筷子先生对他的很多思想观点持反对态度,但又不得不承认,他是浪漫主义的悲观艺术大师。

德意志恶魔的崛起(德意志之魂跟我一起了解)(2)

筷子先生正在读的书

如果将寂静之夜当作德意志宏大的叙事场景,冷静和理智是其基本的叙事语法,也许就能很好地理解德意志的浪漫主义特点,它是以严谨的理智为基础的。包括瓦格纳、马勒和理查·施特劳斯的音乐以及他们的行为模式。马勒曾经说过:“施特劳斯和我各从一座山的两面开凿隧道。”瞧,即便是音乐家,也不认为自己是在空阔的浪漫主义花园中营造美的意象,而是在向更深邃的地方探进。

据说连希特勒这种反人类的冷酷分子,同样会为追音乐会而借钱奔波,接受浪漫主义艺术形式的熏陶——即便他对音乐的理解并不多么高明,但仍然远在庸众之上。

追求严谨深邃的生活,似乎是德国人的一贯作风。如果我说,德国人创造了人类社会最深刻、宏大的思想体系,想必不会有多少人反对。如果我接着说,德国人启动了惨烈空前的世界战争,想必也不会有多少人反对。抛开被鼓吹的种族或民族的血统优势,很难说德国人为什么会那样歇斯底里的朝向幽暗的深渊。他们在深渊中举起了智识的太阳,又将太阳推入黑暗无尽的深渊。

比如对马勒和施特劳斯这两位向隧道掘进的大音乐家而言,“他们恣意运用交响乐队百件乐器所能演奏出来的壮丽音响,同时他们也发泄出碎裂与坍塌的能量”他们似乎总是不愿意放弃任何一个可以让自己面临深渊的机会。

也许真像托马斯·曼所说的那样,德意志是深渊。他们注定了将会以一种宗教的智识形态,对待他们既要投入的又要逃离的深渊及其物质象征。在英国人看来,地下矿井是一个必须要诅咒的糟糕之地。但在德国人那儿,矿井是一个充满了神圣意志的浪漫之地,是上帝的馈赠。他们带着虔诚的敬意探入地下,在精神深渊中挖掘贵重金属。

歌德在担任矿山负责人时曾经写道:“在最狭窄的坑道中,在最深的矿井下/寻找一盏点亮思想的明灯/共同观照,自然最终能否让人探究出自己/岂非美哉?”至少在20世纪以前,德国人以被赋予高尚和幸福的美学方式去理解深入井下的意义,并将这种生产形式拽出资本主义的深渊,让掠夺自然与崇拜自然得到和解。

德意志恶魔的崛起(德意志之魂跟我一起了解)(3)

筷子先生正在读的书

尽管这种浪漫主义的认识方式终于是要失败的,但德国人和他们的思想精英们依然在悖谬的方式中对待着深渊及其现实象征,并将他们最宝贵的东西投入到了他们曾经采掘贵重金属的坑道当中。从20世纪60年代起,德国便将奥贝里德坑道改建成地下“民族宝库”。在深暗的地方,存放着十多亿份被拷贝在缩微胶片上的珍贵文件。

这些文件被密封装入由16颗螺丝钉铆在一起的不锈钢桶中,即便发生核战争都不会被摧毁。与之在一起被封藏起来的,还有很多德国优秀艺术家的珍贵作品。德国人精心地保护着深渊中的日耳曼民族的文化财富,并尊重它们作为存在的神圣。即便在和平时期,穿军装的人也不得进入奥贝里德三公里以内的地方。

还不止于此,二战后的德国人不但将他们的民族瑰宝深藏于他们带有宗教隐喻的坑道中,同时也将发动战争的罪恶深渊也置于他们包括思想文化在内的社会建构体系跟前,而不是遗忘或者掩藏。这也是最近半个多世纪以来,德意志文化最令世界所称道的地方。未来还有更多世界性的冲击,尤其是未来技术的冲击,很难说德国人是不是还会坚守他们面对深渊的意志,但至少到现在,他们依然坚守在那里。

【图文皆为流浪的筷子原创 转载请标明出处】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