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传统文化义廉耻(儒家廉耻文化)

传统文化义廉耻(儒家廉耻文化)换句话说,这些德行是对政府官员而提出的具体要求。道理实际上也很简单,我们只有“清官”的称谓,而无“清民”的称谓;只有“廉吏”的称谓,而无“廉民”的称谓;只有“贪官”的称谓,而无“贪民”的称谓。所以这里可以将上述古人的话改一个字而变成“廉,官之高行也”。由此可见,多拿多占则失廉,可取可不取而取则伤廉,不公不明则违廉,不正不忠则背廉。也就是说,失廉伤廉必然贪污受贿,违廉背廉势必徇私枉法。从这个意义上说,廉是专门对治贪污受贿和徇私枉法的一种德行品质。这也是为什么古人有“廉,人之高行也”(汉赵歧语)的赞誉呢!值得强调指出的是,这里所谓的“人之高行也”是有特殊对象所指的。也就是说,在“清正廉洁”“清正廉明”“廉洁奉公”“廉明公正”“清廉守正”这些为我们非常熟知的成语中,其主要的对象是指向为官者、当政者、有权者的。《说文解字》:“廉,仄也。从广,兼声。”意思是说,“廉”是指空间地方的逼仄,狭窄,所以字

引言:“廉”是古今中外文化所共同倡导的优秀价值观。由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商务印书馆等主办的“汉语盘点2015”发布消息,继2014年“反腐”成为国内词以后,“廉”字成为2015年度国内汉字之首,这充分反映出人们对净化社会环境、提升政府公信力的迫切期待,也说明国人对政府,对官员,对做人做事要“廉”的渴望。这一现实性的需求同样引发了国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关注。也就是说,在倡导“廉”风的形势下,有识之士会联系中国传统文化来加强这种“廉”文化的宣扬,即从传统文化中找到涵养和培育“廉”文化的土壤。

传统文化义廉耻(儒家廉耻文化)(1)

尽管可从多方面去概括和总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但是它的核心价值观一定不出仁、义、礼、智、信五常,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八德。我们已经对仁义礼智信和忠孝诸德进行了阐释,而说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还是要来说说廉与耻二德。如果大家足够注意的话,廉与耻二德在诸德中有两个最显著的特点。

第一个是此二德只是对“自身个体”提出道德的要求,而不像诸如仁义礼智信忠孝等,主要是用来处理人与对象的关系的道德范畴和规范。第二个是此二德不唯是儒家而提倡和宣扬的道德,而是为中国传统文化所有诸家诸子都共同提倡和宣扬的道德,从而也有力地表明此二德在中国传统社会中所处的重要地位和具有的重大意义。

不唯如此,廉耻二德,尤其是“廉”德乃是古今中外一切思想文化都给予正面肯定和欲达到的美好状态,由此亦表明,此德是表征人类社会共同的理想。在这个意义上说,“廉”是能够代表超越时空,跨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放之四海而皆准”之文化样态,所以,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传统文化义廉耻(儒家廉耻文化)(2)

“廉”义探源

《说文解字》:“廉,仄也。从广,兼声。”意思是说,“廉”是指空间地方的逼仄,狭窄,所以字形与表空间的“广”(读作“yan”音)相关。正是因为“廉”有狭窄的意思,所以古人又谓:“堂之侧边曰廉。”《九章算术》也说:“边谓之廉,角谓之隅。”无论是逼仄、狭窄,还是侧边,“廉”字的本义是与广阔的空间相对的。

通俗地说,“廉”字的本义是现代汉语广大的“广”(guang)字的反义词。从“廉”字的本义中,实际上我们就可以读出它的意义。也就是说,“廉”的主旨在于少,在于小,在于俭,在于低调而不奢华,在于收敛而不张扬。“廉,俭也”(《广韵》)“廉,敛也”(《释名》)此之谓也。

“廉”的本质内涵

“廉”的本质内涵是通过人的品行而反映出来的。换句话说,“廉”的本义只是用来反映物的空间概念,而能体现“廉”之意义与价值的当要通过人自身的德行方可。这一德行乃是“清”。所以就有了《玉篇》和《广雅》的定义:“廉,清也。”由此,“廉”的基本涵义就是:廉洁,不贪污;廉清,不受贿;廉明,不徇私;廉正,不枉法。

传统文化义廉耻(儒家廉耻文化)(3)

由此可见,多拿多占则失廉,可取可不取而取则伤廉,不公不明则违廉,不正不忠则背廉。也就是说,失廉伤廉必然贪污受贿,违廉背廉势必徇私枉法。从这个意义上说,廉是专门对治贪污受贿和徇私枉法的一种德行品质。这也是为什么古人有“廉,人之高行也”(汉赵歧语)的赞誉呢!值得强调指出的是,这里所谓的“人之高行也”是有特殊对象所指的。也就是说,在“清正廉洁”“清正廉明”“廉洁奉公”“廉明公正”“清廉守正”这些为我们非常熟知的成语中,其主要的对象是指向为官者、当政者、有权者的。

换句话说,这些德行是对政府官员而提出的具体要求。道理实际上也很简单,我们只有“清官”的称谓,而无“清民”的称谓;只有“廉吏”的称谓,而无“廉民”的称谓;只有“贪官”的称谓,而无“贪民”的称谓。所以这里可以将上述古人的话改一个字而变成“廉,官之高行也”。

清廉的几条标准

对于官员而言,看其是否清廉,当从几个方面来衡量。

其一,看其是否自身清廉。西汉大儒董仲舒明确主张“食禄者不与民争利”。说白了,在董仲舒看来,领取了国家俸禄的官员,你就不能营私谋利,你就不该与民争利。对自身清廉而不贪腐的例子我们经常提到古代两位人物。一位是春秋时期在鲁国为相的公孙休,一位是东汉廉吏杨震

前者说的是“公孙休嗜鱼而不受人鱼”故事,它要说明的道理是不能因为有人投其所好而接受他人的馈赠,如则不然,管不住小节,抵御不住诱惑,到头来定会反受其害,失去所好。所以说,作为一个清廉之官当要慎其所好,清白做人。

后者说的是杨震“暮夜”拒收老友王密贿礼的故事。王密在晚上单独送礼给杨震,在杨震责怪其不该如此时,王密说出了那句名言:“暮夜无知者”。他对杨震要强调的是,现在是深夜,没有人知道的,你收下吧。面对王密所说,杨震马上反驳道:“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王密听后惭愧而出。这是流传千年的“四知”名句,后人又称杨震为“四知先生”。

传统文化义廉耻(儒家廉耻文化)(4)

清一代名臣曾国藩更是提出具体养廉的方法。他说:

“崇俭朴以养廉;崇俭约以养廉,崇廉让以奉公。”(《书赠第六则-俭-杂著》)

其二,看其是否能严格管束家人。官员的清廉一个非常重要的标准就是看他是否能约束好家人。我们还是以上述三者为例。《天人三策》记载公孙休当看到家中有人送来的织帛,愤怒地将其妻赶出家门。在他看来,“吾已食禄,又夺园夫红女利”是不当行为,家人不能收受食禄以外的不义之财。据史料记载,杨震品性公廉,在做官期间,从不接受私下拜访,其子孙常常食用蔬食步行,并不肯为子孙开办产业,遂说出下面流传千年的佳句:

“使后世称为清白子孙,以此遗之,不亦厚乎!”

就是说,使后世之人称他们为清白官吏的子孙,将这个精神操守留给他们,不也是很厚重和富贵的财富吗?!曾国藩素以家风严厉而著称,尤其是对家人廉俭之风的提倡更是有口皆碑,影响颇大。他说:

“凡仕官之家,由俭入奢易,由奢返俭难。尔年尚幼,切不可贪爱奢华,不可习惯懒惰,不论大家小家,士农工商,勤苦守约,未有不兴,骄奢倦怠未有不败。”(《清史稿-曾国藩传》)

其三,看其是否能严惩腐败。包公、海瑞、于成龙等清廉的形象,不仅体现在自身的不贪腐,更主要的是表现在对腐败的打击和严惩上。

其四,看其是否能营造一个清新的政风。这里主要是谈如何形成一个清廉的社会大环境的问题。也就是说,官员的清廉、个人的操守固然非常重要,但是,官场政治生态的好坏,对官员能否清廉以及是否能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都有着直接而又重大的影响。对此,明清之际的黄宗羲清醒地认识到,如果一个社会只是有少数的清廉官吏,而多数是贪官污吏,那么势必造成贪官得势而清官受气的“清官逆淘汰”的怪现象,这应该说是社会的悲哀。所以他竭力呼吁广泛推举“廉能之吏”,以净化社会风气。而在“廉”“能”两者中他更重视官吏的“廉”。他说:

“能者,才也。廉者,德也。诚以德胜于才,终不失为君子;才胜于德,或竞流为小人。”

总之,廉德并由此而形成的廉文化,是清洁自身和净化社会的良方。

特别声明:此文是徐小跃教授授权刊发,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至其他平台。

为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我们矢志不渝!欢迎大家关注@文以传道、点赞、评论和转发!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