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琅和郑成功之仇(施琅曾和郑成功一起抗清)
施琅和郑成功之仇(施琅曾和郑成功一起抗清)这让施琅与他有不共戴天之仇,这也决定了施琅,不可能诈降去帮郑成功。反而施琅要借用清朝的力量,去攻打郑成功,为他家人报仇。施琅为什么会与郑成功成为仇人?一开始,他们在作战计划上有了分歧,产生了矛盾。后来这些矛盾导致了,郑成功杀了施琅的家人,两人从此成仇。这也是直接导致施琅投降清朝的原因。 众所周知,降将不可重用。为什么康熙对施琅却例外呢?难道他不怀疑施琅是诈降吗?因为郑成功最大的错误,就是杀了施琅的亲人。
施琅早先是郑成功父亲郑芝龙的手下,但是郑芝龙在顺治时期,投降了清朝,施琅不愿投降清朝,就跟随郑成功一起抗清,两人成为了好兄弟。
但是不久,施琅和郑成功却成为了仇人,施琅便投降了清朝。之后,施琅在清朝受到康熙的重用,并在收复台湾上立下功劳。施琅这样反复无常的人,康熙为什么会重用?原因有三点:
1、施琅与郑成功反目
施琅为什么会与郑成功成为仇人?一开始,他们在作战计划上有了分歧,产生了矛盾。后来这些矛盾导致了,郑成功杀了施琅的家人,两人从此成仇。这也是直接导致施琅投降清朝的原因。
众所周知,降将不可重用。为什么康熙对施琅却例外呢?难道他不怀疑施琅是诈降吗?因为郑成功最大的错误,就是杀了施琅的亲人。
这让施琅与他有不共戴天之仇,这也决定了施琅,不可能诈降去帮郑成功。反而施琅要借用清朝的力量,去攻打郑成功,为他家人报仇。
既然如此,康熙也不会怀疑施琅诈降,所谓“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施琅和清朝有一个共同的敌人就是郑成功。
施琅投降清朝是真心实意的,这解除了康熙的后顾之忧,也是施琅能够受到重用的先决条件。
2、施琅自身的优势
当时的降将很多,为什么要重用施琅呢?当然是施琅有自身的优势。如果施琅没有优势,康熙也不会用他。
那么施琅有哪些自身的优势呢?首先,施琅从小就学习兵法,智勇双全,这是他先天的优势。
其次,他有战争经验,施琅随郑成功转战厦门、金门多年,熟悉海战,这就是康熙重用他收复台湾的重要原因。
最后,他和郑成功有血海深仇,因此施琅一定会用尽全力与郑成功对决。而且他也是最熟悉郑成功军队情况的人,施琅攻打郑家军会有针对性,而且成功率会高。
所以施琅的这些优势,决定了康熙要想打败郑成功,收复台湾,必须要用施琅。
3、有人举荐他
施琅投降清朝后,被封为了同安副将,由于攻打福州立功,施琅又升了官。康熙登基后,施琅成为了福建水师提督。
但后来由于鳌拜的打击,施琅丢掉了水师提督的官职。平定三藩后,李光地推荐施琅,于是施琅再次担任了福建水师提督。
施琅虽有才能,但是没有人支持,他也很难受到康熙的重用。机会有可能迟到,但不会缺席。
李光地为什么要推荐施琅呢?因为施琅和福建总督姚启圣有亲戚关系。姚启圣的妹夫是东阁大学士黄锡衮,而施琅又是黄锡衮的妹夫。
李光地觉得这三人有姻亲关系,而且对福建台湾的情况都很熟悉,有利于收复台湾。而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
在姚启圣和施琅的带领下,台湾很快就被收复了。施琅得到康熙的重用,也离不开李光地、姚启圣等人的帮助和支持,施琅得到朝中大臣们的举荐,才在清朝站稳了脚跟。
可见得一个人想得到领导的重用,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要自己有能力和水平;二是要得到人们的支持。这两个条件缺一不可,必须同时具备,否则很难成事。
施琅被重用的两个条件,也同样适用于现代社会。现在很多公司员工,都想升职加薪,但公司职位有限,不是人人都有这样的机会的。
于是,很多人都选择用勾心斗角的方法,不择手段地争夺升职加薪的机会。使用不光彩的手段,即使能够得到晋升,也很难服众,管理职位也坐不稳。
正确的做法是,首先展示自身能力,获得竞争优势,再搞好人际关系,获得大家的支持。让上级看好你,平级和下级支持你,才有可能升职。
如果自身能力不足,就要不断的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如果上下级关系不稳定,就要继续多和上下级联系,要学会用合适的方式与人交流,逐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施琅升职的过程,是值得现代人参考晋升职位的榜样。
参考文献:
《清史稿·列传四十七》
《台湾通史·列传二》
《南明史·施琅降清》
作者介绍:
肖邦:喜欢中国历史,对历史人物、事件有独到见解。希望通过文字还原历史的真相,揭开历史中鲜为人知的秘密。了解历史,掌握现在,拥有生活的智慧。
图片:来自网络
往期文章链接:
为什么有惊世才华的曹雪芹,不能重振家族,原因就是这2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