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施琅历史上有这个人吗(施琅投降清朝究竟是因为什么)

施琅历史上有这个人吗(施琅投降清朝究竟是因为什么)施琅投降清朝郑成功是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的,他的专制首先破坏了两人的良好关系,其次他对施琅的疑心使得两人逐渐成为仇人,所以施琅降清郑成功要负主要责任。郑成功就很恼火,认为施琅不听他的命令了,这是要反叛,于是下令把施琅的父亲和弟弟抓起来了,并且随后把施琅也抓了,但施琅在他人的帮助下逃到了清军管辖区,郑成功认为施琅反叛被实锤,于是杀了施琅的父亲和弟弟,这下两人就成了仇人了,施琅就决心投靠清朝与郑成功为敌了。那么郑成功做了哪些事导致了他和施琅的关系出现裂缝呢?首先是施琅跟随郑成功南下广东时,两人在战略上出现了分歧,施琅不同意郑成功提出的走陆路的建议,郑成功就不高兴了,不高兴也没关系,可以再商量,但是郑成功的专制这时候体现出来了,他不是继续和施琅商量,而是直接削了施琅的兵权,然后让施琅回厦门。郑成功回到厦门后由于对施琅不放心,并没有恢复施琅的职务和兵权,这就使得两人之间的关系不可调和了。不久,出现了曾

郑成功本来有一位好帮手,但由于种种原因,两人反目成仇,他的这位帮手就是施琅。

但是两人在一起合作五年后,居然成了仇人,施琅随后投降了清朝。那么郑成功和施琅之间发生了什么事?两人反目是谁的错?总的来说两人都有问题。

施琅历史上有这个人吗(施琅投降清朝究竟是因为什么)(1)

1.郑成功的问题

郑成功收复台湾有功,曾受到康熙的赞扬,然而郑成功也有一个问题,就是他很专制。那么郑成功的专制使得他和施琅的关系开始恶化,两人之间产生了嫌隙,因此施琅最后投降了清朝。

那么郑成功做了哪些事导致了他和施琅的关系出现裂缝呢?首先是施琅跟随郑成功南下广东时,两人在战略上出现了分歧,施琅不同意郑成功提出的走陆路的建议,郑成功就不高兴了,不高兴也没关系,可以再商量,但是郑成功的专制这时候体现出来了,他不是继续和施琅商量,而是直接削了施琅的兵权,然后让施琅回厦门。

郑成功回到厦门后由于对施琅不放心,并没有恢复施琅的职务和兵权,这就使得两人之间的关系不可调和了。不久,出现了曾德事件,这个事件成了施琅投降清朝的导火索。

施琅历史上有这个人吗(施琅投降清朝究竟是因为什么)(2)

曾德曾是施琅的部下,当施琅被削了兵权后,曾德就去投靠郑成功,施琅本来就对郑成功剥夺他的兵权不满,结果他的手下还投靠了郑成功,施琅当然很生气,于是捉回了曾德,要杀他。郑成功下令不要杀,但施琅还是把曾德杀了。

郑成功就很恼火,认为施琅不听他的命令了,这是要反叛,于是下令把施琅的父亲和弟弟抓起来了,并且随后把施琅也抓了,但施琅在他人的帮助下逃到了清军管辖区,郑成功认为施琅反叛被实锤,于是杀了施琅的父亲和弟弟,这下两人就成了仇人了,施琅就决心投靠清朝与郑成功为敌了。

施琅投降清朝郑成功是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的,他的专制首先破坏了两人的良好关系,其次他对施琅的疑心使得两人逐渐成为仇人,所以施琅降清郑成功要负主要责任。

施琅历史上有这个人吗(施琅投降清朝究竟是因为什么)(3)

2.施琅的问题

前面我们说到郑成功的专制导致了施琅与他关系不和睦,那么是不是只有郑成功的问题呢?显然不是,因为一个巴掌拍不响。

施琅是一个很骄傲跋扈的人,在施琅跟随郑成功南下广东时,郑成功提出来走陆路,施琅是坚决反对,郑成功一气之下夺了他的兵权。

施琅提出反对意见,态度很强硬,认为自己是对的,决不松口,也没有表现出可以商量的态度,再加上郑成功的专制,两人关系就闹僵了。

施琅历史上有这个人吗(施琅投降清朝究竟是因为什么)(4)

这样郑成功就开始怀疑施琅有反心,于是回到厦门后,也没有恢复施琅的兵权。施琅这时就不满意了,他告诉郑成功他要去当和尚,郑成功也不拦着他,还要他自己组建军队,施琅也不示弱,剃光了头,不见郑成功了,两人就此杠上了。

后来曾德事件爆发,施琅要杀曾德,郑成功不许,施琅也不听了,杀了曾德,这次两人就真的撕破脸。

郑成功也毫不含糊抓了施琅一家人,施琅后来被救逃到清朝管辖区,郑成功把他的家人就此也杀了,最后施琅投降清朝,两人终于成了仇人。

施琅的骄傲和跋扈使得郑成功对他产生怀疑,施琅也因此投靠了清朝,所以施琅在与郑成功交流时采用了不合适的态度,也是造成两人成仇的一个重要因素。

施琅历史上有这个人吗(施琅投降清朝究竟是因为什么)(5)

郑成功的专制加上施琅的跋扈,导致了两人从朋友成为了敌人,但凡有一个人让一步,结局都不会是这样。

郑成功的专制让施琅不满,施琅的跋扈让郑成功产生了疑心,两个人的问题交织在一起,出现这样的结果,是可想而知的。

从施琅投降清朝这件事,说明了朋友也好,同事也好,彼此之间要互相尊重,有分歧可以商量,不能强迫别人接受自己的建议。

施琅历史上有这个人吗(施琅投降清朝究竟是因为什么)(6)

与中国人打交道,不是你有理,说得对,就要用你的,就要听你的;你得让对方觉得有面子,对方才有可能听得进去你说的话,而且解决问题也不是只有一个办法,不一定要让别人非得听你的建议。

提出意见时,要注意态度,注意说话的语气,不然个人的事业很难发展好,工作中也会遇到很多不顺。

谦让是美德,是我们每一个中国人必备的修养,施琅和郑成功的教训,我们也要牢记在心,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参考文献:《清史稿.列传四十七》《台湾通史.列传二》

(喜欢历史就请关注头条号:肖邦老师的课堂)


作者:肖邦

图片:来自网络

往期文章链接:

这位西汉大功臣为自己的直率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