罕见的成化鸡缸杯(2.8亿的成化鸡缸杯)
罕见的成化鸡缸杯(2.8亿的成化鸡缸杯)历史上,成化皇帝对大17岁的万贵妃有严重的恋母情结,因此,第三种说法有一定的依据。三是成化皇帝欣赏宋画《子母鸡图》,有感于于母鸡对小鸡的哺育之恩,萌发烧制鸡缸杯的想法。对于鸡缸杯的来历,有三种说法:一是成化元年是鸡年。二是“鸡”与“吉”谐音。
2014年4月8日,香港苏富比举办了中国瓷器及工艺品春拍。拍卖会上,一只玫茵堂珍藏的明朝成化斗彩鸡缸杯引起了买家的关注,最终被上海收藏家刘益谦以2.8124亿港元的价格纳入囊中,创造了中国瓷器拍卖的世界纪录。
各大媒体纷纷聚焦这只高3.4厘米,口径8.3厘米,足径4.3厘米的瓷杯,其身世逐渐被世人熟知。
上图_ 以2.8亿港元成交的玫茵堂珍藏明成化斗彩鸡缸杯
- 鸡缸杯的由来
鸡缸杯烧制于明成化年间,敞口收底,平底卧足,杯体小巧,轮廓隐曲。杯口用青花细线描出轮廓线,杯身用斗彩描绘鸡群打鸣、啄虫、哺雏、嬉闹的画面,辅以牡丹、兰花和湖石,姿态栩栩如生,传神别致,其乐融融。
对于鸡缸杯的来历,有三种说法:
一是成化元年是鸡年。
二是“鸡”与“吉”谐音。
三是成化皇帝欣赏宋画《子母鸡图》,有感于于母鸡对小鸡的哺育之恩,萌发烧制鸡缸杯的想法。
历史上,成化皇帝对大17岁的万贵妃有严重的恋母情结,因此,第三种说法有一定的依据。
上图_ 《子母鸡图》是宋代佚名创作的纸本设色画,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 名贵的成化斗彩
斗彩,始于宣德,是一种釉下青花加釉上彩相结合的瓷器品种。清中期瓷器专著《南窑笔记》首次提及斗彩的制作:“关于坯上用青料画花鸟半体,复入彩料,凑其全体,名曰斗彩。”预制釉下青花,入1300℃高温窑烧制成器,再施矿物颜料填彩,复入800℃低温窑烘烤。经过两次烧制,瓷器釉色绚烂夺目,鲜艳老辣。
由于宣德斗彩烧制难度大、成品率低,市场供不应求,促使其身份倍增。相较之下,质精色绝的成化斗彩后来居上,在风格、釉色、瓷胎等方面更胜前朝,另外,它一改宣德资源的大器稳重,专攻小巧精良,尤以杯、碟、碗、盘、罐居多,精工细做,广受好评。
上图_ 雍正 斗彩缠枝花卉纹碗
万历年间,王士性分析了宣成斗彩:“本朝以宣、成二窑为佳,宣窑以青花胜,成窑以五彩。宣窑之青,真苏泥勃青也,成窑时皆用尽,故成不及宣。宣窑五彩,堆填深厚,而成窑用色浅淡,颇成画意,故宣不及成。然二窑皆当时殿中画院人遣画也。”一番话道尽了两者的差别。
明朝文学家沈德符在《敝帚斋剩语》中称赞:“本朝窑器,用白地青花间装五色,为古今之冠,如宣窑品最贵,近日又贵成窑,出宣窑之上。”清朝文人王棠亦赞:“其品之高下,首成窑,次宣、次永、次嘉,其正、弘、隆、万间亦有佳者。”可见,社会公认成化斗彩质量上乘。
作为成化斗彩的一流精品,鸡缸杯上品朝奉宫廷,次品则被销毁,流向社会的更是少之又少,导致有价无市,千金难求。《明史》明确提出:“(弘治三年)冬十一月甲辰,停工役,罢内官烧造瓷器。”由此推断明朝斗彩瓷器最多烧制了64年,最后曲休人散,终成绝响。
上图_ 朱见深(1447年—1487年),即明宪宗
- 高贵的御用酒器
天顺八年(公元1464年),17岁的朱见深即位,改元“成化”。《明史》对他的评价出现了两个极端,前期“恢恢有人君之度矣”,后期“任用汪直,西厂横恣,盗窃威柄,稔恶弄兵”,埋下了宦官专政的祸根。
朱见深和万贵妃之间的爱情故事,为后世诟病。万贞儿,青州诸城(今山东潍坊诸城市)人,19岁时做了两岁朱见深的保姆。朱见深登基后,封她为才人,不久晋封为贵妃,故称“万贵妃”。两人感情甚笃,如胶似漆。成化二十三年(公元1487年)春,万贵妃暴卒。八月,朱见深悲伤过度驾崩。鸡缸杯作为朱见深和万贵妃御用的酒器,自然比其他成化斗彩高一个层次。
《红楼梦》第四十一回“栊翠庵茶品梅花雪”一段,“只见妙玉亲自捧了一个海棠花式雕漆填金云龙献寿的小茶盘,里面放一个成窑五彩小盖钟,捧与贾母。……然后众人都是一色官窑脱胎填白盖碗。”这里说的成窑五彩就是斗彩,“一个”和“一色”之间突显其尊贵地位。
上图_ 明成化斗彩鸡缸杯(京藏)
- 金贵的一杯难求
早在明朝,鸡缸杯成了社会追捧的对象。清乾隆年间,进士朱琰在《陶说》中感叹:“成窑以五彩为最,酒杯以鸡缸为最,神宗时尚食御前,成杯一双,值钱十万。”目前存世的鸡缸杯仅有17只,其中台北故宫有8只,大英博物馆、戴维德基金会、瑞士大藏家阿尔弗雷德·博尔、大都会博物馆、英国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博物馆各1只。
收藏界真正流通的鸡缸杯只有4只。目前,1只已经被大英博物馆收藏,1只由香港大藏家区百龄收藏,1只在1971年3月2日的苏富比拍卖会上成交后,去向不明,1只在2014年创造了瓷器天价。正因流通数量少,鸡缸杯每次现身拍卖,各大收藏家必定倾囊相争,成交价格自然水涨船高。
上图_ 明成化斗彩鸡缸杯(台藏)
- 珍贵的历代追捧
在史籍文献中,鸡缸杯受宠的相关记载屡见不鲜。明嘉靖年间,文人郭子章坦言:“成窑有鸡缸杯,为酒器之最。”《万历野获编》称“至于窑器最贵成化,次则宣德。杯琖之属,初不过数金,……顷来京师,则成窑洒杯每对博银百金,予为吐舌不能下。”官修史书也对鸡缸杯着墨不少,《神宗实录》写道:“神宗时尚食,御前有成化彩鸡缸杯一双,值钱十万。”
清初文学家程哲在《蓉槎蠡说》中亦载:“神宗时尚食御成杯一双已值钱十万。”“十万”是个虚数,表明了不菲的价格。清朝词人朱彝尊也为鸡缸杯点赞:“万历器索金数两 宣德成化者倍蓰之 至鸡缸非白金五镒市之,不可有,力者不少惜。以陶器而得玉之上价,其贵重如此。”从中可以窥见鸡缸杯的“珍贵”。不只是文人,乾隆对鸡缸杯也钟爱有加。他曾题诗曰:“朱明去此弗甚遥,宣成雅具时犹见。寒芒秀采总称珍,就中鸡缸最为冠。”
上图_ 斗彩夔凤纹八吉祥纹盘 清雍正
其实,虽然鸡缸杯在不同时期屡受瞩目,但欣赏它的受众却在不断变化。明清时期,以文人为主的知识精英,看中了鸡缸杯非凡的出身和复杂的工艺。到近现代,商人投身文物收藏的行列,外国收藏家竞相参与其中,鸡缸杯简洁明快的色彩契合了他们的审美标准,故此,雄厚的资金推动了鸡缸杯价位的攀升。
《成窑鸡缸歌注》云:“成窑酒杯,种类甚多,皆描画精工,点色深浅,瓷质莹洁而坚。鸡缸、上画牡丹,下有子母鸡,跃跃欲动。”斗彩是传统彩瓷的基础上创新而来,成化时期达到了高峰,鸡缸杯更是其中的佼佼者。明清两朝多有仿制,佳品足以乱真。至今,鸡缸杯依旧热度不减,拥趸无数。
作者:计白当黑 校正/编辑:莉莉丝
参考资料:
【1】王士性 《广志绎》
【2】王 棠 《知新录》
【3】郭子章 《豫章陶志》
【4】朱彝尊 《曝书亭集》
文字由历史大学堂团队创作,配图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