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征婚那些事(回到民国当太太)
民国征婚那些事(回到民国当太太)就随我来体验一番吧!如果要回民国当太太,需要走多少“流程”?民国时期的婚礼,正处在变革之际,既有传统中式婚礼的遗存,又有新式文明婚礼的风靡。
穿上手工定制的旗袍,
烫一头精致的卷发,
住有官家佣人的小洋楼,
没事就和阔太太们打打牌、喝喝英式下午茶。
民国时期的婚礼,正处在变革之际,
既有传统中式婚礼的遗存,
又有新式文明婚礼的风靡。
如果要回民国当太太,需要走多少“流程”?
就随我来体验一番吧!
如果你已满16岁,且并未在校上学,那么就可以合法地考虑结婚事宜了。如果你正在学校接受新式教育,那么必须满18岁才能“合法”嫁人。
《民法·亲属编》中提出:“早婚足以弱种。”规定了男未满18岁、女未满16岁者不得结婚。1920年“关于男女学生结婚年龄限制训令”提出:“中小学在校学生18岁前不得结婚”,有的地方干脆决定已结婚者不得入学。
亭亭玉立一枝花,待字闺中盼郎君,你的心里无比渴望能够与如意郎君携手开启一段婚姻。
可如意郎君从哪来呢?
别慌,你可以在报纸上刊登你的“征婚”信息,让全天下的优秀男士了解你的情况,也可以列出你对“心怡”郎君的要求。
早在1900年前后,蔡元培、章太炎等名流就已经带头“征婚”,且征婚要求极为开明。如蔡元培就悉心地列出了五条征婚条件:
一、女子须不缠足;二、须识字;三、男子不娶妾;四、男死后,女可再嫁;五、夫妇不相合,可离婚。
蔡元培与其妻子
那女孩子要怎么写才好呢?
不妨来看看20世纪30年代,一位寂寞的“胖姑娘”所写的征婚广告:
胖姑娘署名“胖的侬”,她说自己虽然很胖,但“人很伶俐,很温柔,又很美丽。”上小学学堂时,曾得到一位男同学的“爱慕”,两人情深意浓、如胶似漆。可两人的爱情得到了父亲的反对。
父亲这么说:“你身子已经太胖,性情又如此柔和,若再配上肥的他,将来生的儿子,岂不像胖冬瓜一样?你的性已太和,又配上他的柔,将来岂不要软在一堆,变作棉花团么?”
无奈,“胖的侬”只好分手,刊登征婚广告,她在最后写上自己的要求:“能够有一个瘦弱身体、暴烈性的男性来破我的寂寞么?”
民国一位优秀男士所发布的征婚广告
既有自己的优点,又有明确的要求,还细细阐述了要求的来源。
有头有尾,有理有据,你学会了吗?
你通过登报征婚,邂逅了一位“如意郎君”。
他彬彬有礼,儒雅谦虚,又有自己的稳定工作,此时你迫不及待想要举办婚礼了。
民国什么婚礼最时髦?你打开报纸,看到了1927年11月26日刊登在《申报》上的启事:
“中正奔走革命,频年驰驱戎马,未遑家室之私……兹定12月1日在上海与宋女士结婚,爰拟撙节婚礼费用及宴请朋友筵资,发起废兵院,以完中正昔日在军之私愿,宋女士亦同此意。如亲友同志厚爱不弃,欲为中正与宋女士结婚留一纪念,即请移节盛仪,玉成此举,无任铭感。凡赐珍仪,敬谨璧谢。婚仪简单,不再柬请。式布区区,惟希公鉴。”
同年12月1日,蒋介石与宋美龄举行了“仪式简单”的文明婚礼。蒋介石穿着黑色燕尾服戴白手套,宋美龄身着白色礼服长裙,手捧鲜花,整个婚礼仪式共耗时一小时三十五分钟。
蒋、宋二人结婚照
文明婚礼风靡整个民国,凡是相爱的都市青年都愿意选择它。
它到底有多好?
总的来说,文明婚礼有三大“便利”:
一是“梳东洋头、披西式衣”,简单、精神,省去了传统中式婚礼需要准备的凤冠霞帔、锦衣绣裙、红鞋绿袜等冗杂的结婚行头;
民国时期传统婚礼复杂的仪仗
二是“马车一到,昂然登舆”,省去了接亲送嫁、哭哭啼啼,更不用堵大门、跨火盆、发红包,马车一来,即可到结婚地点准备仪式;
三是“宣传婚约,互换婚戒”, 不用一拜二拜三拜,只要一鞠躬就算礼成。
文明婚礼经济实惠、时髦新颖,你一拍板决定——“就它了”!
既然选择了文明婚礼,就要开始着手准备结婚用品了。
先准备一张合法的“结婚证书”。
民国时期的结婚证书在许多地方都可以买到,如中国图书公司售卖的“结婚证书”,每张只要5角钱。买来的结婚证书还需要贴“印花税”,根据1934年底民国政府公布的《印花税法》,每张结婚证书须贴4角钱的印花税。
大约1元钱不到,就可以获得一张合法的“结婚证书”了。
南京博物院民国馆保存的结婚证书与誓约书
再准备结婚用的婚服、马车、香花、戒指、首饰等。
从一则民国时期的结婚首饰广告中可以看出,结婚用的金银首饰最便宜的也要五角钱,最贵的卖到了350块。可你的如意郎君的月薪只能达到当时的平均月薪水平,也就是13.85元左右,这可怎么办呢?
不用担心,咱买不起,可以租嘛。
蒋宋婚礼不久后的1928年2月,亨利洋行在《申报》上刊登了一则广告,重点介绍了公司“备有结婚礼服,鞋帽另件及新妇披纱钻花,一起完备出租”的婚庆业务。
随着文明婚礼的兴起,民国出现了许多租赁结婚用品、提供结婚仪式服务的“婚庆公司”。马车、香花、各种仪仗,都可以交给礼仪公司全权打理。
1935年3月10日,上海市社会局发布了结婚礼服租赁费用,可供你参考:
男士礼服(袍褂料)甲种15元,乙种12元;
女士礼服甲种5.6元,乙种4.5元;头纱每袋1.5元。
婚纱样式多种多样,大抵只要是白色长裙,或中式、或西式,各种面料装饰都是可以的。
几种样式供你参考:
当然,如果嫌头饰太贵或没有合适的款式,还可以自己DIY一个——实惠一些,就用鲜花点缀头纱;奢侈一些,就装饰上金银珠宝。
1928年,林徽因与梁思成在加拿大举办婚礼时,她的礼服和头饰就是自己设计的,中西式结合的风格获得中外名流的称赞。
自己设计、制作,既有个性,又经济实惠,何乐而不为呢?
林徽因的结婚礼服和头饰都为自己设计
最后决定结婚场地。
民国时期的文明婚礼,可以设在公园等风景宜人的公共场所,因此你不用再为昂贵的酒店费用发愁了。若双方有宗教信仰,也可选在教堂举行。如果暂时没有合适的地点,也可以在家中举行婚礼。
选择是不是很多?
有许多名人的婚礼场所可以作为参考:
1926年,徐志摩与陆小曼的婚礼在北海公园举行;
1928年,林徽因与梁思成在梁思成大姐梁思顺家中举行婚礼;
1929年,冰心与吴文藻的婚礼在燕京大学的临湖轩举行;
1933年,沈从文与张兆和在北平的中央公园水榭举行婚礼。
冰心、吴文藻婚礼
民国名人汪荣宝女儿的婚礼合影,背景为一栋西式洋房的花园
可以说,民国时期的“文明婚礼”崇尚自由、个性、便捷,因此结婚地点的选择,也就十分自由多样了。
婚礼准备得差不多了,现在你可以开始为你们的婚礼寻找合适的宾客。
除了普通亲朋好友等来宾外,还有三个人非常重要——介绍人、证婚人和主婚人。因为在你的“结婚证书”上,需要这三个人签下他们的名字,以证明你的婚姻真实有效、合规合法。
民国时期的结婚证书
介绍人,顾名思义,就是介绍你与如意郎君相识、相知的那个人。在传统中式婚礼上,“介绍人”就是“媒人”。当然,由于你是通过“登征婚广告”遇见了如意郎君,所以可以邀请双方共同的同事、好友来作介绍人。
证婚人,是你婚姻合法的见证人,因此需要有些许地位、甚至德高望重的人来担当。可以请家中的某位长辈或单位领导来为你证婚,证婚人的地位,也在某种意义上代表着这场婚礼的“分量”。
1926年10月3日,在北京的北海公园内,举行了一场盛大的婚礼——徐志摩与陆小曼的婚礼。为了表现婚礼的“分量”,徐志摩邀请了一位了不起的“大人物”梁启超作为自己的证婚人。
徐志摩、陆小曼婚礼
梁启超不仅有着显赫的社会地位,还是徐志摩的老师。不过这场婚礼也因为这位“证婚人”而显得有些尴尬。梁启超在婚礼上说了一番“惊世骇俗”的结婚证词:
“我来是为了讲几句不中听的话,好让社会上知道这样的恶例不足取法,更不值得鼓励。……离婚再婚都是你们性格的过失所造成的,希望你们不要一错再错,自误误人。……总之,我希望这是你们两个人这一辈子最后一次结婚!这是我对你们的祝贺!我说完了!”
所以在邀请证婚人时,一定不要“强人所难”哦!
梁启超|徐志摩心中的“白月光”林徽因成了他的儿媳妇
主婚人,是名义上“主持”婚礼的人,与形式上婚礼的主持人不同。在婚礼上,主婚人通常以男方家族为中心,邀请父母或家族中其他男性尊长来担任。
在正式结婚的当天,介绍人、证婚人和主婚人都需要分别为新人致辞。
所以决定好人选后,一定要提前让他们准备准备致辞稿哦。
婚礼要开始了,你以为会是“筋疲力尽”的一天?
非也!
据徐珂的《清稗类钞》记载:“礼堂所备证书(有新郎、新妇、证婚人、介绍人、主婚人姓名),由证婚人宣读,介绍人、证婚人、男女宾代表皆有颂词,亦有主婚人宣读训词,来宾唱文明结婚歌者。”
简单来说,婚礼的全过程有:宾客入席,证婚人入席,新郎新娘入席,介绍人、男女双方宾客代表发言,证婚人宣读证词,签署婚书,新人与亲族见礼,所有来宾向新人祝贺,新人复谢来宾。整个过程最多三四个小时便可以结束了。
充满西式风格的民国婚礼合影
民国时期天津一官僚家庭的婚礼合影
北大校长蔡元培曾发表演讲,并身体力行倡导“以演讲代替闹洞房”,这也是文明婚礼的“精神内核”。
也就是说,短小精悍的婚礼流程后,新郎新娘可以安静地享受“二人世界”,不会再有麻烦的婚闹打扰啦!
当然,民国时期的结婚形式远不止如此。
在“新生活运动”的倡导下,更多有志之士呼吁改革繁琐而奢侈的婚礼旧俗。1935年4月3日,一场由上海市政府主持的“集体婚礼”闪亮登场。
那一天,政府为57对新人举办了集体婚礼,引来了上万人围观。集体婚礼更加经济实惠,更有政府官员为所有新人作证婚人,在社会上引起了极大的反响。在那以后,江苏、湖南、广东、陕西、新疆等等多个省市,都出现了集体结婚的热潮。
经济而热闹的“集体婚礼”成为热潮
除了传统的中西式婚礼,民国还有过更加刺激的“空中婚礼”。
新郎是上海国民革命军东路航空司令部司令刘沛泉,新娘是由美国传教士抚养长大、毕业于上海沪江大学的王素贞。1929年圣诞节,二人举行空中婚礼,沪江大学校长刘湛恩作为证婚人与介绍人权基玉同机前往,见证了这次婚礼。
羡不羡慕,嫉不嫉妒?
“两姓联姻,一堂缔约,良缘永结,匹配同称。看此日桃花灼灼,宜室宜家;卜他年瓜瓞(dié,意为小瓜)绵绵,尔昌尔炽。谨以白头之约,书向鸿笺,好将红叶之盟,载明鸳谱。此证。”
一场婚礼,也是一个时代的缩影。
民国的文明婚礼尤其多样可爱。
它既有中式的礼仪与含蓄,又有西式的多样与浪漫。
它不在乎形式,却更在乎彼此的誓言、亲朋的见证,以及爱人骨子里的依偎和浪漫。
The End.
我是羽川,与我遇见那些真实可触的历史文化~喜欢请关注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