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打日寇的真实(新发现日寇战报)

打日寇的真实(新发现日寇战报)该详报共三十页,全文约五千字,分为形势、计划、经过、命令报告、成果、功绩、战训并所见及附件等部分。“形势”部分载有战场、登陆时天候、敌情、己方兵力;“计划”中有作战目的、友军状况、陆战队行动概要、兵力部署并主要任务;“经过”部分按时间顺序记录,精确到分。“命令报告”部分为本次作战中急袭部队指挥官向联合陆战队指挥官下达的命令,以及后者向前者报告实时战况的记录。“成果”与“功绩”部分主要记载本次作战的战绩。“战训并所见”分为本次作战的特征、当面登陆战斗要领。《古鳌头战斗详报》按时间顺序列明作战经过简况,时间精确到分。在日本档案中发现《古鳌头战斗详报》日本急袭部队第三次联合陆战队1942年7月27日《古鳌头战斗详报》封面。2018年,笔者在日本亚洲资料中心网站发现了日本急袭部队第三次联合陆战队昭和十七年七月二十七日(即1942年7月27日)古鳌头战斗的《战斗详报》(亚历查询代码:C0803031

打日寇的真实(新发现日寇战报)(1)

日本舰队封锁温州地区沿海,日本《写真周报》第235号(1942年8月26日出版)。

平阳县鳌江镇又称古鳌头,是浙南地区的著名商埠。抗战时期,为重要的转运港口。因其重要的战略价值,故而成为日军侵袭的重要目标。据不完全统计,从1939年6月至1942年7月,日军空袭平阳30次,其中有20次为轰炸鳌江镇。

打日寇的真实(新发现日寇战报)(2)

《平阳六年》中关于1942年鳌江钱仓之役的简介。

除了持续性轰炸之外,日军还于第二次侵占温州期间即1942年7月27日派遣海军陆战队在鳌江镇直接登陆扫荡。但是关于此次日寇侵入鳌江镇,中国方面《温州守备区丽青温战役战斗详报》中的相关记述仅200余字,且直陈“情况不明”。按常规平阳县自卫大队应在战后撰写战斗详报上报,笔者曾赴平阳县档案馆查询,除发现《平阳六年》一书中有关于此次“鳌江钱仓之役”的简介外,未找到其他史料。


在日本档案中发现《古鳌头战斗详报》

打日寇的真实(新发现日寇战报)(3)

日本急袭部队第三次联合陆战队1942年7月27日《古鳌头战斗详报》封面。

2018年,笔者在日本亚洲资料中心网站发现了日本急袭部队第三次联合陆战队昭和十七年七月二十七日(即1942年7月27日)古鳌头战斗的《战斗详报》(亚历查询代码:C08030313000,以下简称《古鳌头战斗详报》)的扫描件(封面如上图,原件保存于日本防卫省研究所)。平阳县政协文史委主任任泽健先生获悉此事后,请人对《古鳌头战斗详报》做了初步翻译。该《战斗详报》撰写于本次战斗的次日。所谓“急袭部队”是日本海军为配合日本陆军第二次侵占温州临时组建的部队,主要任务为开启瓯江、飞云江、鳌江水路,掠夺抗战物资,破坏中国的秘密运输线,搜索破坏英美在温州附近的潜艇补给基地等。急袭部队在同年6月3日与7月17日先后在乐清清江渡、黄华先后登陆,故称此次登陆古鳌头为第三次登陆。

打日寇的真实(新发现日寇战报)(4)

《古鳌头战斗详报》按时间顺序列明作战经过简况,时间精确到分。

该详报共三十页,全文约五千字,分为形势、计划、经过、命令报告、成果、功绩、战训并所见及附件等部分。“形势”部分载有战场、登陆时天候、敌情、己方兵力;“计划”中有作战目的、友军状况、陆战队行动概要、兵力部署并主要任务;“经过”部分按时间顺序记录,精确到分。“命令报告”部分为本次作战中急袭部队指挥官向联合陆战队指挥官下达的命令,以及后者向前者报告实时战况的记录。“成果”与“功绩”部分主要记载本次作战的战绩。“战训并所见”分为本次作战的特征、当面登陆战斗要领。

打日寇的真实(新发现日寇战报)(5)

《古鳌头战斗详报》所附《古鳌头合战图》即作战经过要图。

附录中有陆战队登陆的详细计划,包括集结地点、舰队航行队形、登陆地点、携带武器弹药、穿着军装雨衣、防毒面具等其他物品,还要求每人携带便当一份,水壶装满饮用水,以及空地联络、舰艇间通信联络信号约定、鳌江口潮水涨落及日月出没时间(如下图)、鳌江附近要图、战斗经过要图。整份战斗详报格式规范、内容完整、记录翔实,是一份反映日军登陆扫荡古鳌头的珍贵历史档案。

打日寇的真实(新发现日寇战报)(6)


飞机掩护下历时半天的登陆扫荡

根据《古鳌头战斗详报》,当时古鳌头有若干中国士兵驻屯,并在附近构筑防御阵地,鳌江口设置有障碍物(应指为阻止日军舰船进入而设置的木桩、锁链等),并怀疑布有水雷。平阳、钱仓方面有来自温州等地中国士兵集结。为此,日军决定派遣陆战队急袭古鳌头,击败中国部队,掠夺抗战物资。在登陆前一天,日军飞机轰炸了古鳌头。中方史料记载:26日,日军两次空袭鳌江。第一次投弹28枚,炸毁房屋68间,震倒房屋92间;第二次投弹11枚,炸毁房屋10间,震倒30间。

打日寇的真实(新发现日寇战报)(7)

古鳌头战斗经过示意图,王长明绘制。

日军当时派出了陆战队(一个中队共142人)、江上攻击队、拿捕队和江上救援队分乘7艘炮艇参加本次行动。7月27日5时40分,各艇在“梅”舰尾附近集合。6时整陆战队员在“大源丸”号艇尾集结,舰艇起锚,前往预定位置。7时22分开始发炮射击鳌江口北岸杨屿门内中国兵营,7时30分停止射击,舰艇开始前进。7时35分通过鳌江口防材,未发现异常。7点42分开始向古鳌头东端村落(鳌江北岸江口村一带)射击,7点50分暂停射击。8时07分,对预定登陆地点(今鳌江四桥上游附近)进行射击。8点15分,陆战队在飞机的掩护下开始登陆。8时50分,对古鳌头开始进行扫荡。

打日寇的真实(新发现日寇战报)(8)

《古鳌头战斗详报》中的日军登陆鳌江参战兵力列表。

9时整,日军警戒队(即陆战队第一小队)被派往古鳌头北方,向平阳方面警戒。9时43分,扫荡中止,日军各小队向鳌江镇北方展开。《战斗详报》所附经过要图显示,日军最远到达了柳家垟至山外村附近今104国道以南。11点20分,扫荡再起,持续到12时结束。12时30分,陆战队回到鳌江码头栈桥附近。13时10分陆战队从方岩下对岸今瓯南大桥上游附近乘艇返回。

打日寇的真实(新发现日寇战报)(9)

日本海军登陆古鳌头的航行队形图,《古鳌头战斗详报》。

根据《古鳌头战斗详报》分析,日军本拟半天时间就结束本次行动,但因出现了一些意外导致行动到晚上才结束。因为在日军陆战队登陆扫荡古鳌头的同时,其江上攻击队及缉拿队从8时50分开始逆流搜索,11时30分在靠近钱仓的今龙港大桥上游附近发现一艘150吨的中国汽船,并将其俘获,随即将该船开始往鳌江口方向拖曳,但13时半行至杨屿西南两千米时搁浅。

打日寇的真实(新发现日寇战报)(10)

日本急袭部队绘制的鳌江湾锚地示意图。

日军只有等待涨潮,并派3艘舰艇在附近警戒,其他舰艇返回锚地。19时20分重新开始拖曳,22时20分将该船交付“新兴丸”号炮舰,22时30分陆战队解散返回各舰。《古鳌头战斗详报》将俘获这艘150吨的中国汽船,摧毁中国阵地,击退中国部队,扫荡中国城镇村落视为本次行动的重大战绩。同时还对因航道水深过浅导致返航搁浅的问题做了分析,提出今后要加强事先的水路探查。


日寇承认:平阳自卫大队顽强反击

打日寇的真实(新发现日寇战报)(11)

1921年测图,1928年制版的五万分之一《平阳县城地形图》古鳌头附近。

由于抗战时期平阳没有正规军队驻扎,故而此次日军打击的对象是平阳县自卫大队。相对于装备精良、训练有素且有飞机助战的日本海军陆战队,平阳县自卫大队是处于绝对劣势的孱弱之师。尽管如此,这支武装力量仍做了顽强地抵抗。《古鳌头战斗详报》显示:7时30分,中国方面约20人以步枪对敌反击,日军飞机使用13毫米机枪扫射,使之沉默。9时40分,日军飞机受到中国机枪阵地的顽强反击。9时43分,日军飞机对中国阵地进行轰炸。11时10分,方岩下方面无异常,但在金鸡山下也发现中国方面构筑的阵地,日军飞机4架进行轰炸,自卫队进行了反击。在日军俘获中国汽船,拖带下行搁浅时也遭到自卫大队从岸上来的步枪射击,但未对日军造成损失。平阳自卫大队在全无制空权的情况下,以机枪、步枪顽强反击肆无忌惮的日军飞机,是既无奈,又悲壮,而且伤亡一定不小。在《古鳌头战斗详报》的“战训并所见”中,日军则特别强调不能轻视未装备新式武器,仅保有旧式武器的敌军而马虎大意。

打日寇的真实(新发现日寇战报)(12)

《古鳌头战斗详报》附图:鳌江附近要图。

在《平阳六年》中也记述了平阳县自卫大队阻击日军登陆扫荡的情形。是日清晨,日军侵入我鳌江封锁线时,警戒狮子口之排哨自卫大队第一中队第一分队(即第一排)代理中尉分队长陈琦,即下令奋勇射击,此事有可能指《古鳌头战斗详报》中所称中国方面约20人以步枪反击。针对日军登陆之后的纵火掠物,我方调集队伍严阵以待,平阳县国民兵团副团长郑毓祥率领自卫大队第三中队,在敌机扫射之下,沿雁门向鳌江疏开前进。

打日寇的真实(新发现日寇战报)(13)

王永顺、王得胜殉国于古鳌头战斗(画红框处),来源:《平阳六年》。

对比中日史料发现,双方对此战的时间、地点、主要过程等方面的记述基本吻合。但《古鳌头战斗详报》未记载平阳自卫大队的伤亡,只提到了自身无人员伤亡。而《平阳六年》则称,在狮子口一带“毙敌十余名,均落海中”,但以自卫大队的战斗力如果要击毙日本海军陆战队十余名,其自身的伤亡很可能要达到数十人,甚至上百人。但该书中仅载明是役有自卫大队第二中队中士班长王永顺、一等列兵王得胜殉国。这两位烈士被列入该书的《平阳县历次抗敌剿匪阵亡官兵事迹简表》。综合判断不能排除日军陆战队瞒报自身伤亡与平阳自卫大队夸大战绩的可能。

打日寇的真实(新发现日寇战报)(14)

1941年5月,平阳县政府新建的正风楼。

除此之外,《古鳌头战斗详报》记载日军参战炮艇7艘,仅登陆古鳌头一地,日军《第十四炮艇队作战日志》中还记述了当日10时10分日军江上攻击队舰艇攻击钱仓,但未提到陆战队登陆钱仓一事。《平阳六年》中则记为日军有兵舰小汽艇7艘,篷船3只分别向鳌江、钱仓强行登陆,计鳌江登陆敌约二百余人,钱仓数十人。而在《温州守备区丽青温战役战斗详报》中则记述:当日9时许,敌200余在方岩下附近(对岸)登陆成功,向宜山、金乡进扰,与日方记录更为接近。


日本史料撰写细 保存好 值得学习

打日寇的真实(新发现日寇战报)(15)

日本海军急袭部队1942年夏袭扰平阳、瑞安沿海示意图

在日本档案中,笔者还找到了整个急袭部队与所属各炮舰此次袭扰包括温州在内浙闽沿海各地的战斗详报、作战日志,估计有数十万字之多,除了对作战本身的记述以外,还有每日所在位置、气象海况、船体状况、兵器折损、弹药消耗、机械修理、燃料消耗、航行里程、医务卫生、会计经理(粮食、被服)等各类数据表格,均严格按照海军的文书规范撰写,且保存完好。

打日寇的真实(新发现日寇战报)(16)

日本急袭部队“新兴丸”号炮舰1942年8月1日至31日燃料、润滑油消耗表。

其中《炮舰第一号新兴丸战时日志》(1942年7月1日至31日)中有该舰参加本次古鳌头作战的陆战队员共24人的名单,详细列出其姓名、军衔、职务及军籍番号。该日志中还载有当天鳌江口天气:上午10时天气晴,气温27度,风向西南,风速6米,视距12千米;日没时气温27.5度,天气晴,风向南,风速7米。

打日寇的真实(新发现日寇战报)(17)

《炮舰第一号新兴丸战时日志》所附该舰参加登陆古鳌头的人员名单。

相对于中方史料的简略、模糊且有相互矛盾之处,日方史料显得规范、精确、详细、完整。当年中日之差距,不仅在于军力、国力,更在于是否有这种严谨、认真、细致,并注重档案文献保存的态度。这也是我们在研究抗战历史当中,应深入反思的问题。

扩展阅读:

「稀见影像」1942年日寇侵占温州 妄图切断中国抗战最后生命线

二战中英美在华设潜艇基地?日军搜索数月未果,为何仍深信不疑?

「珍贵图集」1942日本海军封锁温州 登陆乐清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