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23年前的科幻惊悚电影(比透明人尺度还大的科幻惊悚片)
一部23年前的科幻惊悚电影(比透明人尺度还大的科幻惊悚片)作为《蜘蛛侠》衍生角色的《毒液》就不存在“杀人合不合规”的道德标准,所以观众不难看到毒液大开杀戒,随意吃人的可怕场面。相比原本超人那些伟光正性格的正面角色,观众越来越喜欢行事乖张、做事极端的反英雄人物。当今越来越多英雄电影探讨的问题,并不是每个上天入地的人类都想当超人、金刚狼。人类对各种超能力的设想已经日趋枯竭的同时,更多的是挖掘这些突然获得超能力的人类是否还能保持正常的心态。很多人无法控制自己的私欲,祸害人类社会,成为邪恶反派。
如果你获得超能力是否会当好人?
还是会用自己的超能力干自己不敢做的事,凌驾在人类之上?
人类获得超能力后是否还能遵循社会法律的制约,一直都是备受争议的话题。
这也造成了DC漫画人物蝙蝠侠与超人产生矛盾,发生冲突的焦点。
当今越来越多英雄电影探讨的问题,并不是每个上天入地的人类都想当超人、金刚狼。
人类对各种超能力的设想已经日趋枯竭的同时,更多的是挖掘这些突然获得超能力的人类是否还能保持正常的心态。
很多人无法控制自己的私欲,祸害人类社会,成为邪恶反派。
相比原本超人那些伟光正性格的正面角色,观众越来越喜欢行事乖张、做事极端的反英雄人物。
作为《蜘蛛侠》衍生角色的《毒液》就不存在“杀人合不合规”的道德标准,所以观众不难看到毒液大开杀戒,随意吃人的可怕场面。
2019年的惊悚片《魔童》罕见地设置了“少儿超人”杀人越货的情节。
小男孩拥有随意飞行,力大无穷,眼睛能发射激光的超能力,将知道自己秘密的亲朋好友全部屠戮,充满视觉冲击力。
同年出品的美剧《黑袍纠察队》更是将以往的英雄情节进行了调侃戏谑。
表面上光鲜亮丽,被世人敬仰的超级英雄们,其实是一群目中无人、草菅人命,满口胡话的无耻之徒。
有别于超级力量,空中飞行,物体控制这些强悍的超能力。
隐形透明能力被誉为最能考验人性善恶的能力。
由于无法被察觉,透明隐身成为杀人越货的最佳超能力
上世纪80、90年代,保罗·范霍文凭借《机械战警》《宇宙威龙》一系列科幻作品,成为好莱坞当红商业导演。
场面残酷血腥,充满工业风格的未来科幻风格成为保罗·范霍文独步天下的杀手锏。
1992年,保罗·范霍文更是用一部《本能》开创了女性犯罪惊悚片的先河。
莎朗·斯通饰演的女作家,成为蛇蝎美人的代名词,无数男人死在了她的温柔乡。
1997年,这哥们执导的《星河战队》用逼真的特效,展现了未来世界波澜壮阔的人虫大战。
但由于影片被很多影评人批评过于宣扬好战思想,导致票房惨败,一度让保罗·范霍文蒙上“票房毒药”的绰号。
2000年,电影特效日渐成熟,《黑客帝国》《入侵脑细胞》《第六日》《黑衣人》等科幻佳作频出。
阔别影坛2年的保罗·范霍文又用一部科幻惊悚片《透明人》,进入大众视野。
影片深入探讨了拥有超能力后,人性丑恶被无限放大的问题。
得益于电影特效的加持,主角的肉体一点点消失不见的全过程叫人叹为观止。
拥有透明的主角作奸犯科的心理变化描写更是给不少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
由于尺度太大加上画面血腥,影片直接被定为R级(限制级),口碑两极分化严重。
直到现在关于此片的讨论仍没有停止,此片也极大影响了惊悚片的发展,衍生出了全新类型的透明人魔题材。
废话少说,就让叉叉为大家带来这部被无数观众誉为童年阴影的科幻惊悚片《透明人》
科学家意外变成透明人,却变成为非作歹的杀人魔头影片刚开始就向观众展示了血腥的一幕:
科研所的小老鼠突然被一只看不到的怪物吃掉。
受到军方委托,以凯恩为首的科研小组在进行物体隐形的研究。
但由于基因不稳定,导致实验过程并不顺利。
在机缘巧合之下,凯恩意外突破了药物不稳定的瓶颈,并成功在实验大猩猩上获得证实。
凯恩和团队成员琳达曾有过一段恋情,但凯恩不知道的是,刚和他分手的琳达早就和团队另一名成员迈特走在了一起。
心高气傲的凯恩瞒着军方,不顾成员的劝阻,主动请缨担任此次的人体实验对象。
实验过程险象环生,凯恩如愿以偿身体变得透明,众人欣喜不已。
由于全身透明,凯恩表现出怕光,呕吐物也变透明等一系列症状。
在凯恩被研究所同事观察的这段时间,大家逐渐发现原本就情绪化严重的凯恩变得越发狂躁,这和之前他们在动物试验品上的研究如出一辙。
唯一能看到凯恩的方法,只剩下研究所的热成像仪。
几名同事也感觉凯恩的玩笑越来越大,凯恩对自己隐身的状态越发喜欢。
终于到了凯恩恢复正常的日子,众人却发现实验失败,凯恩无法变回肉眼可见的状态。
自知以后将会隐身下去,大家只能给凯恩做了一个人造头套,方便他能以一个“人”的身份回到社会中。
透明的状态让凯恩的心理发生很大变化,一些他平时不敢做的事,火玩得越来越大。
面对凯恩的失控,大家只能把他控制在布满摄像头的房间里,却不想,凯恩早就在监控上做了手脚。
琳达和迈特找到支持他们的出资老板,请求终止隐形试验的研究,并告诉他凯恩的反常。
却不想,他俩前脚刚走,凯恩后脚就把老板杀死。
得知老板死讯的研究所众人知道,凯恩摆明是要把这场实验的参与者都灭口,自己逍遥法外。
却不想,凯恩早已封锁了研究所的所有出口,并逐一开始对成员进行抹杀。
尽管有热成像仪,但众人显然不是高智商天才凯恩的对手。
就连迈特也被凯恩打成重伤,和琳达被困在冷库中。
幸好危急时刻,琳达发挥了自己科学家的特长,冲出了冷库,烧伤了准备出走的凯恩。
却不想凯恩早就准备炸掉研究所。
几番缠斗后,琳达终于在爆炸前击败凯恩和迈特逃出生天。
22年过去了,为什么《透明人》电影一直备受争议无论是故事创意,还是电影特效,《透明人》在2000年都是十分优秀的。
尤其是几场展现人体一点点消失,水中出现的身影等重头戏,展现出了叹为观止的视觉特效。
可是因为影片加入了过多大尺度的镜头和备受争议的价值观,让此片一直饱受争议。
《透明人》之所以遭到大众质疑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女主角始乱终弃,背着男友凯恩和同事迈特谈恋爱,行为被无数观众吐槽为渣女
影片用了不少篇幅来讲述凯恩和琳达、迈特三者之间的关系。
影片一开始凯恩兴冲冲将自己的研究成果告诉琳达时,却不知道她正和迈特在一起。
迈特也曾一直表示应该向凯恩坦白两人的关系,但遭到琳达的拒绝。
一方面琳达羡慕凯恩的科学才华,面对凯恩屡次三番复合的请求欲擒故纵。
另一方面她还和同事迈特保持着联系,使其成为自己的马仔。
就是这么一个脚踏两只船,人品堪忧的角色居然反杀被带了绿帽子的凯恩,显然不符合“邪不压正”的正能量价值观。
导演虽然一直想树立像《异形》主角西格妮·韦弗那样的女性英雄形象,并用多组镜头表现凯恩有偷看女邻居,目中无人的劣根性。
可事与愿违,观众对女主朝三暮四的渣女作风十分抵触。
更是有不少观众表示“女主角最后被杀死才是最好的结局”。
2.虽然标榜科幻惊悚片,《透明人》却出现很多科学漏洞
透明人呕吐物、分泌物等体液也变成透明的设定,在物理上根本无法实现。
影片的大决战,在整个房间被花洒覆盖的情况下,琳达和迈特居然没有联电。
而变成透明人的凯恩更是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被钝器击打、电击、火烧都不能将其杀死。
难怪影片的译名更是直译为《透明人魔》,好么这透明药水不仅能让人变透明还能让人拥有超强的生命力。
为了单纯体现凯恩杀戮的残忍,而不顾及科学逻辑,也成为该片的失分项。
3.整部影片前后节奏割裂,后半部分成为标准的杀人魔血浆片,缺少深度
前半段一直用很长的篇幅在详细描述凯恩变成透明人之后的生理反应,以及心理变化。
对于凯恩之所以会情绪激化,有不少笔墨进行陈述。
他自诩为天才,从其他同事口中能知道他强烈的控制欲和自我为中心。
到了影片后半段,导演为了突出惊悚气氛,让影片逐渐沦为标准的美式杀人狂电影。
比如影片结尾研究所成员面对透明人的围困,居然还分头行动送人头,于情于理都说不过去。
或许正因为《透明人》的优缺点足够明显,才符合商业电影的特征。
一直夹带“私货”,黄暴元素满天飞的导演保罗·范霍文作为上世纪颇负盛名的导演,出生在二战炮火年代的荷兰人保罗·范霍文目睹了太多战争的残酷。
所以他的作品向来充斥着血腥残暴元素以及荷兰人的性开放观念,以尺度惊人著称。
虽然数量不多,但保罗·范霍文的作品总是让人眼前一亮。
从早期的《土耳其狂欢》、《第四个男人》等片,就能看出保罗·范霍文对待裸露镜头的开放和张弛有度的节奏控制力。
其中尤其以《机器战警》《本能》最为关键,相比美国本土导演的循规蹈矩,保罗·范霍文不受制度禁锢的开放思想收到越来越多观众的认可。
可惜在《星河战队》《透明人》之后,保罗·范霍文的作品遭到很多影评人的质疑。
《透明人》之后,保罗·范霍文逐渐减少了执导影片的数量,虽然之后出品的《黑皮书》、《圣母》等影片,一如既往加入了自己擅长的禁忌元素,可票房号召力却越来越小。
保罗·范霍文只是上世纪80、90年代电影热潮的一个缩影,但他对战争暴力的反思和极致的大尺度仍是不少影迷津津乐道的谈资。
本文为叉叉看片原创,未经本人允许不得转载抄袭,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