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月日天干各代表什么:天干十个汉字各是什么意思
年月日天干各代表什么:天干十个汉字各是什么意思
甲与乙作为天干之属,天时五行完全一致。“甲”是草木含苞顶壳而萌的形象,“乙”是植物屈曲向上生长的形象和状态。“甲”突出草木萌动,生机勃发之刚健的一面,而“乙”突出草木屈曲婀娜之柔嫩的一面,故“甲”为阳而“乙”为阴。《说文解字》云:“乙,象春艸木冤曲而出,阴气尚彊,其出乙乙也。”乙作为天干之一,其本义就是指春天草木屈曲向上而生长的状态,突出春天万物生长而柔嫩的一面,象征婀娜柔嫩的春天。
丙与丁,五行属火,季节在夏天。夏天是万物皆相见而无有内者的季节,故丙与丁必是夏天的状态和属性。《礼记·月令》云:“是月(季春之月)也,生气方盛,阳气发泄,句者毕出,萌者尽达,不可以内。”所谓“不可以内”,就是说季春之月,万物必会全部出达,若夏季来临还末出达,则再无出达的机会,败于内也。《易》以离卦象征夏天,《说卦传》曰:“离也者,明也,万物皆相见,南方之卦也。”“万物皆相见”是夏天最显著的状态及属性,而“万物皆相见”的状态莫过于大门敞开,一览无余,无所闭藏。观夫“丙”字甲骨文字形,正是大门敞开,户扇全无的形象。
《说文》:“丙,位南方,万物成,炳然。阴气初起,阳气将亏。从一入冂。一者,阳也。丙承乙,象人肩。”徐锴注曰:“阳功成,入于冂。冂,门也,天地阴阳之门也。”实际上,《说文》的解释以及徐锴的注释并不完全正确,却有可取之处。比如“丙,位南方”无疑是正确的,然而“万物成”却明显错了,万物成于秋而不在夏,应该是“万物现”而“炳然”。《说文》和徐锴在释“丙”时均提到“冂”,说明丙字从冂,冂字像门却无任何门户,是敞开着,起不到门的作用,故冂的意思是指野外,无任何遮挡,万物皆相见也。丙的甲骨文字形就是一个敞开的门,门内的陈设一览无余,万物皆相见也,引申为显著、明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