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月日天干各代表什么:天干十个汉字各是什么意思
年月日天干各代表什么:天干十个汉字各是什么意思壬与癸,五行属水,季在冬天。冬天是闭藏养元、休养生息的季节,壬与癸必是在内闭藏的状态。“壬”的甲骨文类似于“工”字,其意义历来颇有争议,没有定论。笔者认为,“壬”字的甲骨文形象应该是古代缠线用的线拐子。“壬”和“工”的区别在于两个字的上下两笔,“工”字上下两笔是平行的两条直线,而“壬”字上下两笔的线条却是不平行的,所以“壬”字上面一笔是倾斜的。“工”实际上是木匠用的矩尺,是取直的工具,所谓“圆者中规,方者中矩”。而“壬”实际就是线拐子的象形。线拐子是古代妇女缠丝线用的工具,丝线缠好后从线拐子上脱下,称为“束丝”。古代有“匹马束丝”换取5名奴隶的记载。
《说文》:“庚,位西方,象秋时万物庚庚有实也。”秋天是收获的季节,粮食丰收就要建仓廪。《礼记·月令》云:“是月(仲秋之月)也,可以筑城郭,建都邑,穿窦窖,修囷仓。”其中“囷仓”就是指粮仓。“庚”字甲骨文就应该是囷仓的形象。“庚”字的本义历来颇有争议,但我认为就是囷仓或修囷仓的意思,并用作天干来指代收获的秋季。从星象学角度讲,“庚”代表西方,其字形取象于西方白虎七宿中的参宿(在猎户座及附近)。参宿下部有三颗小星,称为“伐星”。参宿与伐星结合,与“庚”的 甲骨文字形完全相合。这个西方的星象也是囷仓的形象,象征丰收的秋天。象形而成字,这正是古人“天人合一”思想在造字上的体现。
由于秋天是新老交替,更新换代的季节,所以“庚”又衍生出变更、承续的含义。《诗经·小雅·大东》里说:“东有启明,西有长庚。”传曰:“日将出,明星为启明;日既入,谓明星为长庚。庚,续也。”这长庚和启明,虽然看似一个在东一个在西,根本上却是同一颗星星。长庚者,启明之承续也。长庚之庚,就有承续的意思。古代新老交替,最关心的就是年龄问题,故“庚”又衍生出年龄的含义,故相问曰“贵庚几何”。
《说文》曰:“辛,秋时万物成而孰;金刚味辛,辛痛即泣出。”《白虎通》言:“金味所以辛者,西方煞伤成物,辛所以煞伤之也,犹五味得辛乃委煞也。”秋天五行属金,天气肃杀,五谷收割。“辛”的甲骨文应该是禾穗被割去而只剩下禾杆的形象。因“辛”的形象为断穗之禾,故表示田事已毕,五谷瓜果归仓之时。五谷既收,田事已毕,便是买卖交易的黄金期。《礼记·月令》云:“是月(仲秋之月)也,易关市,来商旅,纳货贿,以便民事。四方来集,远乡皆至,则财不匮。上无乏用,百事乃遂。”这样,“辛”就成了商业的标志。
传统认为“商”字从辛,这是对的,“辛”字作为商业贸易的标志,置于集市门楼之上,以示为贸易场所。“商”字从口,表示交易时讨价还价的声音;“商”字除口以外的部分,正是以“辛”为标志的榷场门楼的形象。古人要出售某件东西,往往要在该物品上插上一棵诸如稻草之类的割去穗子的禾杆,以示有出售的意愿,充分说明“辛”就是商业的标志。
壬与癸,五行属水,季在冬天。冬天是闭藏养元、休养生息的季节,壬与癸必是在内闭藏的状态。“壬”的甲骨文类似于“工”字,其意义历来颇有争议,没有定论。笔者认为,“壬”字的甲骨文形象应该是古代缠线用的线拐子。“壬”和“工”的区别在于两个字的上下两笔,“工”字上下两笔是平行的两条直线,而“壬”字上下两笔的线条却是不平行的,所以“壬”字上面一笔是倾斜的。“工”实际上是木匠用的矩尺,是取直的工具,所谓“圆者中规,方者中矩”。而“壬”实际就是线拐子的象形。线拐子是古代妇女缠丝线用的工具,丝线缠好后从线拐子上脱下,称为“束丝”。古代有“匹马束丝”换取5名奴隶的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