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交一份优化的教学设计(课时教学题目的设计命名)
提交一份优化的教学设计(课时教学题目的设计命名)好的课题,能让学生兴奋起来,激发起学生的探究欲望,特别是公开课、参赛课的题目,就更要深入推敲,以使课题本身就能起到引人入胜,想一看究竟的作用。三是起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作用,一看课题就知道这次课又是一个大显身手的好机会,能较好地引发学习兴趣。课题作用一是揭示学习的内容载体,一看课题就知道要学习的内容是什么;二是明确学习的主要目标,一看题目就知道这次要完成什么任务;
计设课时教学题目,简单地说就是你每次课都要有一个既揭示教学主旨又引人入胜的题目。这也是编写教案时要填写的第一项“课题或课题名称”。
在中小学各门课程都有统编教材,一般都直接用课本或教科书上的课题题目,但也有老师根据时进程、本课教学主要任务等重新确定课时题目。在职业院校,各门课程教学内容的开发、设计实施、实施都有较强的自主性,课时教学题目也更需要自我设计命名,特别是专业课更是如此。
课题的主要作用
那么课题在教学过程中有什么作用?怎样来设计和命名课时课题呢?课时教学题目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课题作用
一是揭示学习的内容载体,一看课题就知道要学习的内容是什么;
二是明确学习的主要目标,一看题目就知道这次要完成什么任务;
三是起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作用,一看课题就知道这次课又是一个大显身手的好机会,能较好地引发学习兴趣。
好的课题,能让学生兴奋起来,激发起学生的探究欲望,特别是公开课、参赛课的题目,就更要深入推敲,以使课题本身就能起到引人入胜,想一看究竟的作用。
如 “AutoCAD计算机绘图”的一节参赛课的原题目是“紫砂壶建模”,第二次修改为“紫砂壶三维建模”,第三次修改“紫砂壶开放式三维建模”,使得课题更加精准,也更加令评委看好,更加具有竞争力,最后得了国家级奖项。
课题设计命名的要求
课时课题的设计命名主要有以下几点要求:
设计要求
一是要体现能力本位的教学理念,即从课题上就能看出你整个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体现出这次课以培养职业能力为根本目标。如“紫砂壶开放式三维建模”通过学习要让学生能够会建模,并且能够开放式的建模,这显然是以培养职业能力和创新能力为主要教学目标,充分体现了能力本位的课程理念。
二是要明确源于工作的教学项目或学习情境的任务设计。如一节公开课,从最初“直角弯头零件图绘制”到第二次改为“直角弯头模拟制作”再到最后改为“直角弯头展开图绘制与模拟下料”。最后的课题,非常明确地告诉学生和听课者,这节课的学习任务就两个:一是正确绘制直角弯头的展开图,二是依据展开图进行模拟下料。而不是“模拟制造”,尽管学生要用硬纸板做出来直角弯头,但做不是目的,是要验证下料的方法是不是正确,目的在于学会科学下料。
三是要揭示行动导向的教学过程,即一看题目就知道这节课学生一定要干什么、做什么。如我们学校的一节全省一等奖的参赛课“钢结构书架的焊制”,显然要完成书架的焊制,就必须要去分析纸、选料、下料、实施焊接、检验质量。整个任务的工作过程、行动步骤非常明确。
四是一般要采用“名词 动词”形式的主谓短语来进行命题。如“企业宣传册的制作”“企业宣传册”是名词性主语,而“制作”是动词性谓语。“钢结构书架焊制”“直角弯头展开图绘制和模拟下料”“紫砂壶开放式三维建模”都是这样的短语。
收看本课详细内容请点击左下角的了解理多登录千聊直播间,或关注职教师训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