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初步了解理化生(轻松搞定理化生)

初步了解理化生(轻松搞定理化生)一、一轮备考策略和方法紧扣课本,科学计划,注重基础,强调能力,提高复习效率。高考复习备考方法和策略虽是个陈旧的话题,但它又具有现实性、实践性和可探究的价值。复习备考方法和策略是否合理、科学,直接影响复习备考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下面我们来说一下理化生三科三轮复习的重点和方法。三轮复习的重点和方法注:备战高考,结束一轮,衔接二轮,老师有话说,给学生们指指路。

初步了解理化生(轻松搞定理化生)(1)

与其相忘江湖,不如点击“蓝字”关注

每晚九点,陪你做更好的爸妈

上周物理讲解如何掌握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化学主要介绍了专研电化学,秒懂电池。生物介绍了生命调节。

本周讲解三轮复习的重点和方法。化学介绍做题时注意事项,教你绕开陷阱。生物讲解了实验专题。

三轮复习的重点和方法

注:

备战高考,结束一轮,衔接二轮,老师有话说,给学生们指指路。

紧扣课本,科学计划,注重基础,强调能力,提高复习效率。高考复习备考方法和策略虽是个陈旧的话题,但它又具有现实性、实践性和可探究的价值。复习备考方法和策略是否合理、科学,直接影响复习备考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下面我们来说一下理化生三科三轮复习的重点和方法。

一、一轮备考策略和方法

1、夯实基础 一轮夯基础

人们常说:“一轮夯基础,一轮夯基础,三轮定乾坤。”此话说得很有道理。因此,我们把夯实基础放在一轮复习的首位。

基本概念和规律是高考考查的重点,而主干知识是物理知识体系中框架,是学好物理的关键,是提高能力的基点。因此,对基本概念和规律的复习,不能走过场,要使学生深刻理解物理意义,对于相似的概念规律要加以分析比较,弄清似是而非的说法。

对于主干知识,要让学生弄清其来龙去脉,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对物理思想和物理方法,如:受力分析、正交分解、整体法和隔离法、图解法、类比法、对称法、数形结合思想、等效替换思想等等,我们会备加关注,把它们渗透于平时的复习备考之中,并分阶段进行小结。对基本物理模型,我们从原理、方法入手,循序渐近的让学生理解,再通过典型示例加以巩固,以培养学生构建物理模型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狠抓落实

复习备考中发现,即使较简单的物理题,让中等成绩的学生去做都会出现各种各样问题。如受力分析不正确;画图象时横、纵坐标无单位;运用矢量规律时不设正方向;计算公式变形出错;计算错误等。我们发现让学生在易错问题上演排,问题在众人面前暴光后,教师适当点评,效果往往较好。对学生课外练习,我们的观点是:有练习必然要批改,要及时评讲,它是复习备考注重落实的重要手段。

由于学生对复习的内容容易遗忘,我们采取了一定的措施。在平时训练中,我们要学生养成良好审题习惯,即慢看、轻读(不读出声)、做记号(对重点语句或隐含条件)的习惯,评讲试卷时,我们把审题能力培养和解题规范的要求和示范当作重中之重。

对审题 ,我们主要培养学生五个方面的能力:

①由“粗”到“细”多角度获取信息的能力。即先粗读再精读,从而获取尽可能多的信息。

②咬文嚼字,捕捉有用信息的能力。

③剔除干扰,提取有用信息能力。

④深入推敲,挖掘隐含条件的能力。

⑤借助示意图,再现解题信息的能力。

对解题规范培养,我们也着眼五个方面:

①必要的文字说明。

②作图的规范。

③书写(文字、字母、格式)规范。

④方程的规范。

⑤结果的规范。

二、二轮备考策略和方法,二轮练技法

1、依托考纲,回归课本。在后期的复习中考生应回归课本,课本中的很多内容都体现了新课程的思想,尤其是加入很多与生活、生产实际和新科技相联系的知识,学生可以依照考纲的考点,有针对性地回归课本,一一对照,对于考纲上的考点,全面复习,做到各个击破。尤其是那些平时不太注意的边缘知识,必须认真阅读课本,做到心中有数。

2、利用针对性的专项练习,突破重点知识,清除知识死角。高中物理中有一些普遍的重点知识,例如必考部分功能关系、电学实验中仪器的选择、带电粒子在复合场中的运动等,选考部分的碰撞问题、理想气体状态的变化等。同时也有一些同学们各自的重点知识,就是那些同学们在历次练习过程中、模拟考试中“丢分”比较集中的知识点。

对这些重点知识,我们要进行定点清除如果觉得哪部分知识中有很大问题,在每次做题过程中只要碰到就感到十分棘手,应尽快加大投入,定点攻破,不应再留有此类死角。因为物理题直观性很强,如果在考试中浏览试卷的时候,发现有极为害怕头疼的知识或图形,就会影响考试的信心,因此必须现阶段及早清除,做到迎难而上,尽快扫除障碍。

考生可以针对自己在综合训练中暴露出来的问题,为自己设置专项训练。例如:如果自己选择题的失分率较高,可以针对这一问题,进行20分钟选择题专项训练。如果实验题没把握,可以进行实验题专项练习等等。通过集中大量的专项练习,可以定向突破,调整做题心态,以提高解题的正确率。同时,将以往做过的习题加以整理回顾,尤其是当时做过的错题应做到温故知新,重点回顾方法。

3、规范解题过程,以提高计算题的得分率。物理计算题在考试过程中规范性是很重要的。很多同学平时做题不计步骤,导致考试时会感到无从下手,因此现阶段做题时应认真按高考要求规范步骤。

三、三轮定乾坤

1、学生回归基础、回归课本。对知识方法回顾整理,同时针对物理学科各个知识点和理、化、生各学科之间知识点进行大组合复习训练,通过三科备课组根据各地最新信息组合做理科综合试卷,体会考试策略,答题规范,提高应试能力。

2、针对高考试卷中高频率出现的考点知识,完成基础题与中等题等训练。

3、重视学生考试心理因素的调整。找准自己的目标定位,充分发挥非智力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考试失误。

化学注意事项,绕开陷阱

选择题易混淆的词

1、过量还是少量

2、化合物还是单质或混合物

3、请注意选择题“正确的是”,“错误的是或不正确的”两种不同要求。请注意,做的正确,填卡时却完全填反了,要十分警惕这种情况发生。

4、排列顺序时,分清是“由大到小”还是“由小到大”,类似的,“由强到弱”,“由高到低”,等等。

5、阿佛加德罗常数题中:

①水:常温下是液态;

②稀有气体:单原子分子;

③常温下是液态或固态;

④存在与的平衡;

⑤和气体的体积有关的比较(如密度):注意标准状况下才能用22.4 L,同温同压下才能比较气体体积大小。

⑥不是气体的有机物不需要标准状况的条件,如戊烷,辛烷等。

⑦把原子序数当成相对原子质量,把相对原子质量当相对分子质量,把原子量当质子数。

⑧Cl2等若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时,反应转移电子数易多算。

⑨注意选项中给的量有无单位,有单位不写或写错的一定是错的。

⑩273℃与273K不注意区分,是“标况”还是“非标况”,是“气态”还是“液态”“固态”不分清楚。22 . 4L.mol-1的适用条件。注意三氧化硫、乙烷、己烷、水等物质的状态。区分液态氯化氢和盐酸,液氨和氨水,液氯和氯水。

6、离子大量共存:

①注意酸碱性环境;

②注意氧化还原反应如与不共存,Al与无氢气等;

③ 注意审题,是大量共存还是不能大量共存。④隐性条件。如酸性的无色透明溶液;PH=0的溶液;水电离出的C(OH-)=10-14mol/L的溶液,双水解等等。

7、离子方程式正误:

①看电荷是否守恒;

②看物质拆分中否正确,只有强酸、强碱、可溶性盐可拆,其它一律不拆;

③看产物是否正确,如CO2的反应是生成正盐还是酸式盐,与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等;

④看原子是否守恒;

⑤水解与电离方程式要看准,不要被反应物有水所迷惑。

解答题易混淆词

1、关键的字。在题目的问题中,通常出现如下词语:正确与错误;大与小;强与弱;能与否;由强到弱或由弱到强;名称与符号;分子式与结构简式;化学方程式与离子方程式等,即使题目会做,由于不注意上述词语,就有可能造成人为失分。

2、量的单位。物质的量浓度(mol/L),摩尔质量(g/mol),溶解度(g)、质量分数、物质的量浓度互换时的体积易错等。

3、符号运用。如“=”与“可逆符号”;“ Q”与“-Q”;沉淀与气体符号;电荷与价标;写电子式时“”;物质的聚集状态;特殊的反应条件等。

4、书写“名称”还是“化学式”、“分子式”、“电子式”、“结构式”还是“结构简式”。

5、书写“化学方程式”还是“离子方程式”或“电极方程式”、“水解方程式”、“电离方程式”。特殊的反应条件、产物(如酯化反应的水)写全。

6、填写结果时应对准物质。如写“A”的不应写成“B”的。

7、实验填空题或简答题,注意文字用语要准确

(1)不用错别字:如脂与酯、铵与氨、坩与甘、蘸与粘、蓝与兰、褪与退、溶与熔、戊与戌、催与崔、苯与笨、饱和与饱合及有机官能团名称等。

(2) 不用俗语:如a、打开分液漏斗的开关(活塞),b、将气体通进(入)盛溴水的洗气瓶,c、酸遇石蕊变红色(酸使石蕊呈红色)等。

(3)用语严谨:如pH试纸不能说湿润,其它试纸均要写湿润。三对共用电子对要竖写。离子浓度要用C表示。

8、原电池正负极不清,电解池、电镀池阴阳极不清,电极反应式写反了。书写电极反应式时注意电解质溶液的酸碱性,输入和输出物质的箭头指向,观察化合价变化确定正负极或是阴阳极。

9、求气体的“体积分数”与“质量分数”不看清楚,失分。求“转化率”、“百分含量”混淆不清。

10、两种不同体积不同浓度同种溶液混和,总体积是否可以加和,要看题目情景和要求。

11、有单位的要写单位,没有单位的就不要写了。如“溶解度”单位是克,却不写出,“相对分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无单位,却加上“g”或“g.mol-1”。摩尔质量有单位(g.mol-1)却不写单位,失分。

12、描述实验现象要全面、有序,与实验目的相联系,陆海空全方位观察。

13、气体溶解度与固体溶解度表示方法、计算方法混为一谈。

14、m A(s) n B(g) pC(l) q D(g)这种可逆反应,加压或减压,平衡移动只考虑其中的气态物质(g)的化学计量数。

15、配平任何方程式,最后都要进行“系数化简”。书写化学反应方程式,反应条件必须写,而且写正确。,氧化—还原反应配平后,得失电子要相等,离子反应电荷要守恒,不搞假配平。有机化学方程式未用“→”热化学反应方程式不写反应条件,不漏写物质的聚集状态,不漏写反应热的“ ”或“-”,反应热的单位是kJ·mol-1。

16、回答简答题,一定要避免“简单化”,要涉及原理,应该有因有果,答到“根本”。

17、有机结构简式中原子间的连结方式表达正确,不要写错位。结构简式有多种,但是碳碳键、官能团不要简化, 酯基、羧基的各原子顺序不要乱写,硝基、氨基写时注意碳要连接在N原子上。如,COOHCH2CH2OH(羧基连接错),CH2CHCOOH(少双键) 等(强调:在复杂化合物中酯基、羧基最好不要简化)。中文名称不能写错别字。酯的n元环是碳原子数加O(或N)原子数。

18、解推断题,实验题。思维一定要开阔、活跃,联想性强。切不可看了后面的文字,把前面的话给忘了,不能老是只从一个方面,一个角度去考虑,应该是多方位、全方位进行考虑。积极地从考题中字字、句句中寻找出“突破口”。

19、看准相对原子质量,Cu是63.5还是64,应按卷首提供的用。

20、计算题中往往出现“将样品分为两等份”(或“从1000mL溶液中取出50mL”),最后求的是“原样品中的有关的量”,你却只求了每份中的有关量。

21、化学计算常犯错误如下:

①分子式写错

②化学方程式写错或不配平或配平有错

③用关系式计算时,物质的量关系式不对,以上情况发生,全扣分

④分子量算错

⑤讨论题,缺讨论过程,扣相当多的分

⑥给出两种反应的量,不考虑一反应物过量(要有判断过程)

⑦要求写出计算规范过程:解、设未知量、方程式或关系式,计算比例关系、比例式主要计算过程、答、单位、有的题目还要写出推理过程,不要省略步骤,计算过程要带单位。注意题中对有效数字的隐性要求。

做道题试一试

例题

铝用途广泛,用铝土矿(主要成分为、少量和)制取Al有如下途径:

初步了解理化生(轻松搞定理化生)(2)

(1)滤液A可用于净水,其净水原理用离子方程式表示为:_____________。

(2)灼烧时盛放药品的仪器名称是________。

(3)步骤Ⅴ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步骤Ⅲ中生成固体C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滤液C中c=____________(用电荷守恒式表达)。

(5)取滤液B 100 mL,加入1 mol·L-1盐酸200 mL,沉淀量达到最大且质量为11.7 g。则滤液B中c=________,c____2 mol·L-1(填“>”“=”或“<”)。

答案

(1) (2)坩埚

(3)

(4)

(5)1.5 mol·L-1 >

生物实验专题

【考纲要求】

能力要求: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实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备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运用观察、实验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做出恰当的评价和修订。

“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实验:

分子与细胞

(1)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2)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

(3)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

(4)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

(5)通过模拟实验探究膜的透性

(6)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

(7)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

(8)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9)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

(10)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11)模拟探究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关系遗传与进化

(12)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

(13)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

(14)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稳态与环境

(15)探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扦插枝条生根的作用

(16)模拟尿糖的检测

(17)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的动态变化

(18)土壤中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

(19)探究水族箱(或鱼缸)中群落的演替

2、考点剖析

考点1:观察类实验

【体验真题】

1、在1、3、5号试管中分别加入2 mL蒸馏水,2、4、6号试管中分别加入2 mL发芽的小麦种子匀浆样液,然后在1~4号试管中适量滴加斐林试剂,5、6号试管中合理滴加双缩脲试剂,摇匀。预期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多选)

A.1、3、5号试管内都呈蓝色

B.3组实验中甲组和乙组的实验结果相同

C.4号试管内呈砖红色,其余试管内都呈蓝色

D.4号试管内呈砖红色,6号试管内呈紫色

【解析】小麦匀浆中含有糖类和蛋白质等物质,还原糖和斐林试剂水浴加热呈砖红色,而蛋白质和双缩脲试剂反应呈紫色,不能发生反应的试管中则呈现出婓林试剂和双缩脲试剂原本的颜色,即蓝色,因此试管1、2、3、5为蓝色、4号为砖红色、6号为紫色,因此答案为AD。

【答案】AD

2、生物实验中常用盐酸处理实验材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盐酸解离根尖的同时也为龙胆紫染色创造酸性环境

B. 盐酸处理染色质能促进DNA与派洛宁(吡罗红)结合

C. 盐酸浓度过高会破坏过氧化氢酶的空间结构导致其失活

D. 盐酸处理细胞有利于健那绿(詹纳斯绿B)对线粒体染色

【解析】在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中,盐酸的作用是解离,将细胞相互分开并且杀死细胞。龙胆紫溶液为碱性染色剂,盐酸的存在不利于染色体的染色,A错误;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中,盐酸的作用是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同时是染色质中的DNA与蛋白质分离。DNA与甲基绿结合,而不是与吡罗红,B错误;酶的作用条件温和,过酸会导致酶的空间结构受到破坏而失活,C正确;健那绿是活细胞染色剂,盐酸会杀死细胞,所以不有利于健那绿对线粒体染色,D错误。

【答案】C

【考题切点】观察类主要考查实验的操作技巧、注意事项、实验步骤与程序。要求考生必须参与实验,仔细观察,掌握实验操作技能。这一类的题目,有的是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也有的是以要求改正或完善实验步骤的简答题的形式出现。

【考点透析】

1.显微镜相关的知识

(1)观察:高倍镜使用要诀——先低后高,找移转调低找:先在低倍镜下“找”到图像,并调节至清晰。移:将观察点“移”到视野中央。

高转:“转”动转换器,换上高倍镜。调:“调”节细准焦螺旋及光圈,使图像清晰。

(2)放大倍数与镜头长度及细胞数目的关系归纳

①物像放大倍数=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的放大倍数。

②目镜越短,放大倍数越大;物镜越短,放大倍数越小,与玻片距离越远。

③低倍镜下视野中:细胞数多、细胞体积小、视野明亮。

高倍镜下视野中:细胞数少、细胞体积大、视野较暗。

④放大倍数的变化与视野中细胞数量变化的关系:

第一种情况:一行细胞数量的变化,可根据放大倍数与视野成反比的规律计算。

第二种情况:圆形视野范围内细胞数量的变化,可根据看到的实物范围与放大倍数的平方成反比的规律计算。

(3)视野中异物的位置判断

只有三种可能——在载玻片的标本上、在目镜上、在物镜上。判断方法如下:

①移动玻片:污点随载玻片的移动而移动,则其位于载玻片的标本上。

②换目镜:污点不随载玻片移动,换目镜后消失,则其位于目镜上。

③换物镜:污点不随载玻片移动,换目镜后不消失,但换物镜后消失,则其位于物镜上。

2.实验归类

初步了解理化生(轻松搞定理化生)(3)

说明:

(1)以上实验除了“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使用低倍镜即可外,其余均需使用高倍镜。

(2)鉴定类实验中的“脂肪的切片法鉴定”、探究性实验中的“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都需用显微镜观察。

3、注意取材问题

(1)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不能选用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无细胞核,也就几乎不含DNA.RNA);

(2)不能用观察叶绿体的材料来观察线粒体(叶绿体中的色素颜色会掩盖健那绿染色后的颜色变化);

(3)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或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时,应注意观察呈正方形的根尖分生区细胞(长方形的细胞可能是根尖的伸长区或成熟区的细胞,没有分裂能力);

(4)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所选的材料可以是动物的精巢和植物的雄蕊,而不宜选用动物的卵巢和植物的雌蕊(雄配子的产生数量远远多于雌配子,更容易观察到减数分裂的细胞);

(5)观察叶绿体时,若选用菠菜叶则取稍带些叶肉的下表皮(靠近下表皮的叶肉细胞中的叶绿体较大而数目较少);

(6)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应选取成熟的植物细胞(含有大的液泡)。

【考题预测】

1、将紫色洋葱表皮细胞置于0.3 g/mL的蔗糖溶液中,光镜下可观察到中央液泡逐渐变小的现象。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A.细胞壁收缩作用导致液泡失水

B.原生质层收缩作用导致液泡失水

C.细胞壁渗透作用导致液泡失水

D.原生质层渗透作用导致液泡失水

来源 | 中学老师(T365HLS)

未完,下周见!

关注“中学老师”,回复:理综,获得Word版免费下载哦......

“中学老师”集合教育圈优质教师,每周一、三、五分享高中数学,每周二分享理综,每周四分享语文,周末分享初中高中知识点总结与试题分析,以上每科相关资料都由重点中学老师提供,关注中学老师,每天都给你纯干货分享。

高中各科干货分享,还不快收藏!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