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眼中的辜鸿铭(百年孤独辜鸿铭)
你眼中的辜鸿铭(百年孤独辜鸿铭)一定要找到她,辜鸿铭心中真正的女神,请她重新降临,赐福人间。这些,统统都是我的臆断,我真的希望看到越来越多真正的学者高级的教授来琢磨辜鸿铭,他为我们留下的,或者他为这个世界留下的,绝对不是简单的几个段子。在《中国人的精神》这本书中,我看到了一个爱憎分明的人,一个最简单的人,至少我没有看到他哪里滑稽怪诞,我只看到了一个认真严肃的学者,一个真正的读书人。他说中国人不需要宗教信仰的庇护是因为儒家同样给予了人们归属感和安全感,信仰君权神授信仰名分大义同样能够达到安稳人心的作用,使中国的普通大众拥有一种生命的永恒感,正如其他国家的宗教给予的对来生的信念一样。当下,君权神授自不必说,名分大义似乎也渐行渐远,最后一点荣辱观成为了道德最后的卫道士,那被辜鸿铭津津乐道百般维护的中国精神还在不在?如果不在,我们该怎么办?随便抓一个宗教去信仰吗?如果在,那么她在哪?如何寻回守护了我们几千年的精神归宿,让真正的中
原文@冬儿 载于中读App
此时此刻胃里泛着恶心,恶心,恶心,太恶心了,怪不得辜鸿铭晚年要躲起来,一想到他那时痛彻心骨的心境,我就更为刚才两个钟头的徒劳恶心。一个毛姆、托尔斯泰、甘地都敬仰的中国人,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的中国人,一个费尽心机用英文写就《中国人的精神》的中国人,我用了两个钟头在网络上搜索关于他的资料,查到的、听到的、看到的,全都是那些所谓“著名”段子,就连名师都在翻来覆去的讲段子,除了段子,你们还能放出一个多余的屁来吗?还有一个大傻帽在视频里煞有介事的拿着《中国人的精神》这本书得意洋洋的说自己不敢苟同,里面存在一些谬误,但是如何如何······你倒是把不敢苟同的东西拿出来说啊,把里面好的句子拿出来用娘炮的朗诵腔朗诵一遍,搞得自己跟多慧眼识珠一样,啥意思你懂吗?扯犊子的破落户,装有文化人滚回家装你自己先人去,别拿别人说事儿,我要是辜鸿铭后人我就敢告你诽谤,什么玩意儿啊都。
唉,生气啊,不骂出来真心不好受啊。谁能告诉我辜鸿铭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啊,我对他很好奇啊,我查到的那些嚼舌根子的碎渣渣根本不能说明什么,也丝毫没有代表性,唯一能肯定的,就是辜鸿铭本人一定非常抗拒被国人这样看待,哪怕现如今大家都在为他平反,他那尖酸刻薄满清遗少的臭老九形象正在一点点改观,可是,这仍然和真正的辜鸿铭相差十万八千里,作为一个普通的读者,在网络如此发达的今天,我用了两个钟头在网上翻阅,这么大号的一位学者,将中国文化介绍到世界的第一人,当下上完大学都不一定知道四书是哪四书我们,百年前人家用英文翻译了《大学》《中庸》《春秋》的一个人,我竟然只搜到了一堆段子,和一些模糊不清的生平。悲哀至极,悲哀至极啊。
我不想转述那些著名的段子,对于辜鸿铭的一些言论,尤其是关于女性的,是肯定为当下新时代的女性所不容的。所处的社会需要不同,理论和见解自然也不同,烧死哥白尼的人有没有罪?没有,时代的局限性如此,确实没有对错之分。他是中国传统守旧思想的卫道士,什么是“士”,众人皆醉我独醒,至少他敢于“独”,这是一份勇气,他的学识也给了他足够狂傲的资本。我不是为他辩白什么,到目前为止我根本不敢说我认识他,当我读了两遍《中国人的精神》那篇文章后,很难接受紧接着那篇《中国的女性》也是他写的,当看完《精神》那篇,我觉得此人脑回路一定特别灵敏,博古通今引经据典,至少我作为中国人有部分精神真的跟他形容的很贴切,“良民宗教”这个翻译因为抗日剧里有个“良民证”弄的有些膈应人,但是全篇来看,能感受到作者是一位非常浪漫、热情、狂放以及睿智的爱国人士。只是后续的那篇《中国的女性》,让我感觉这位作者的脑回路一定出了非常惨烈的车祸,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前言不搭后语,逻辑不通诡辩都算不上。一想到这篇文章是写给外国人看的,脊背就一阵发凉,再就是万分庆幸自己晚生了一百年,没有活在那个连“男尊女卑”都算客气的社会群体中。按道理来说,喜欢一个人就会想了解他亲近他,如果是这样那我可以现在就表明自己立场:我不喜欢这个人,强烈的。他对待女性的态度,决定了他被全世界百分之五十的人类排斥,剩下的一半中,他只喜欢一个,就是蔡元培,爱也只爱一个,那就是皇帝。试问他这样学贯中西的人,难道不知道自己这样的言论会引起什么样的后果吗?即便他再喜爱三寸金莲,他也不用把媒婆叫来非要将对方必须三寸金莲这一明显不合时宜的事情白纸黑字写下来供媒婆宣传。有没有人问一个为什么?他是真的不介意被人取笑吗?他是真的不介意被当红小生们讥讽吗?还有就是,他真的想保护早就腐朽的皇权,继续让中国大地生灵涂炭不求自强吗?
看看《中国人的精神》这篇文章,就像看一个醉酒的男人正在歌颂自己深爱的女人,他对着月亮嘲讽嫦娥不如心爱的女人貌美,对着大海揶揄龙王不如心爱的女人智慧,这满腔的热爱,即便在没有酒精的作用下,我们也能感受到那真挚的情感是发自肺腑的呼唤。他爱的如此深沉,如此迷醉,我们可以大大方方的接受情人眼里出西施,却不接受他爱国爱到不能自拔,他就像溺爱自己的女儿一样,无条件的接受并且喜爱祖国的一切,可作为一个父亲,他也为女儿的未来担忧。所以他一边说中国人所信奉的是“良民宗教”,不需要所谓的官员和警察,中国人天生自带的优雅和自律,中国文化极强的驯化民众的能力,足以确保国泰民安。但是,面对列强的侵扰,他又断言:“中国人要想不被列强侵犯,必须要有一支强大的军队”。这难道不是一个父亲对女儿的宠爱吗?要女儿一生都生活在温室里,然后门外站着一排保镖确保柔弱的女儿不被打扰。只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中国人需要由内而外的自强,需要浴火重生,需要在磨难中成长。是的,当中讥讽他的那些人很多成了革命的先驱成了改变中国人命运的勇士,但是我们不能认为辜鸿铭的出发点是比谁落后的。就像对付癌症的治疗手段,上手术台切除病灶或许可以根治,但是这中间病人要承担的风险是极高的,化疗和放疗这种保守疗法的过程在杀死癌细胞的时候会杀死很多健康的细胞,但是如果病人有强大的自愈能力,也是可以挽回性命的。辜鸿铭所深爱的中国人的精神,就是他眼里强大的自愈能力。他相信中国两千多年的文明,一定能够驯化西方蛮夷,在驯化的同时,还能消灭他们自己的自戕。也就是说,辜鸿铭是相信中国文化完全可以征服全世界,并拯救全世界处在战乱中的人民于水火的。
他要向全世界疾呼的是:快,别打仗了,别做手术了,别恐慌了,别被暴民们控制了,快来看看中国吧,快来学习中国文化吧,看看中国两千多年来生活的多么安定和富足吧,看看我们的国君是如何运用儒家文化驯化万民的吧。
他把中国文化,运用西方的逻辑思维以及文字,传输到了全世界,而且对那些二把刀的外国汉学家嗤之以鼻拨乱反正,谁又能苛责他是否全面精准的疏导出合乎每个人定义的中国文化呢?中国传统文化说白了玩的都是童子功,辜鸿铭打小接受的是纯粹的西方教育,在拿到十三个博士文凭之后才开始真正的品学中国传统文化,本来有足够的资本充当西学热领头羊的他,反过来逆流而上,有没有可能是他亲眼目睹了欧洲暴民政治所造成的灾难性后果,看到了欧洲人民身上所匮乏的东西恰恰是东方文明所倡导的,当他看到祖国人民因为内忧外患急于上手术台改头换面时,面对所有人的急躁他只好以暴制暴,用高度崇拜的方式信仰中国传统文化来浇凉水踩刹车。
这些,统统都是我的臆断,我真的希望看到越来越多真正的学者高级的教授来琢磨辜鸿铭,他为我们留下的,或者他为这个世界留下的,绝对不是简单的几个段子。在《中国人的精神》这本书中,我看到了一个爱憎分明的人,一个最简单的人,至少我没有看到他哪里滑稽怪诞,我只看到了一个认真严肃的学者,一个真正的读书人。他说中国人不需要宗教信仰的庇护是因为儒家同样给予了人们归属感和安全感,信仰君权神授信仰名分大义同样能够达到安稳人心的作用,使中国的普通大众拥有一种生命的永恒感,正如其他国家的宗教给予的对来生的信念一样。当下,君权神授自不必说,名分大义似乎也渐行渐远,最后一点荣辱观成为了道德最后的卫道士,那被辜鸿铭津津乐道百般维护的中国精神还在不在?如果不在,我们该怎么办?随便抓一个宗教去信仰吗?如果在,那么她在哪?如何寻回守护了我们几千年的精神归宿,让真正的中国精神注入每一个中国人的脊梁,让每一个灵魂都能够获得一份安宁和恬静。
一定要找到她,辜鸿铭心中真正的女神,请她重新降临,赐福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