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河津旅游景点一日游(山旅运城第三站)
山西河津旅游景点一日游(山旅运城第三站)2河津大禹庙大禹治水十三年,凿龙门费时四载,创造了华夏水利史上绩著山河、万世永赖的丰功伟绩。后人追念禹功,亦称龙门为禹门,并在禹门两岸兴建了规模宏大的东西禹庙,为历代祭祀大禹之地。龙门与两个很有名的故事有关,一是鱼跃龙门,一是大禹治水。宋代编著的《太平广记》以收录神话故事著称。其引述《三秦记》中提到的“鱼跃龙门”传说:“河津一名龙门。水险不通,鱼鳖之属莫能上。江海大鱼薄集龙门数千,不得上,上则为龙也。”“龙门山在河东界……每暮春之际,有黄鲤鱼逆流而上,得者便化为龙。”宋代训诂书《埤雅·释鱼》中说:“俗说鱼跃龙门,过而为龙,唯鲤或然。”如此记载古时还有很多。“鲤鱼跳龙门”是妇孺皆知的民间传说。这个传说不但有励志的的内涵,还有祝福的吉祥之意,因此被广泛传播。
河津古称绛州龙门,隶属于山西省运城市,因地处黄河要津,故名河津。
1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哮万里触龙门
龙门位于山西河津与陕西韩城交界的黄河峡谷出口处。此处两面大山,黄河夹中,状如咽喉。黄河经此破“门”而出后,黄涛滚滚,一泻千里。据《名山记》载:黄河到此,直下千仞,水浪起伏,如山如沸。两岸均悬崖断壁,唯神龙可越,故名“龙门”。李白曾有“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哮万里触龙门”的诗句,以此描述龙门的湍急水势。
黄河汹涌奔湍,从这里冲出,向南在汾渭平原上驰骋。站在川上,一面高山,一面平原,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总让人惊叹不已。龙门口的黄河两岸各有一座巨石,相距百余米,黄河大桥便架在其上,远远望去又好像一个小龙门。
龙门与两个很有名的故事有关,一是鱼跃龙门,一是大禹治水。
宋代编著的《太平广记》以收录神话故事著称。其引述《三秦记》中提到的“鱼跃龙门”传说:“河津一名龙门。水险不通,鱼鳖之属莫能上。江海大鱼薄集龙门数千,不得上,上则为龙也。”“龙门山在河东界……每暮春之际,有黄鲤鱼逆流而上,得者便化为龙。”宋代训诂书《埤雅·释鱼》中说:“俗说鱼跃龙门,过而为龙,唯鲤或然。”如此记载古时还有很多。
“鲤鱼跳龙门”是妇孺皆知的民间传说。这个传说不但有励志的的内涵,还有祝福的吉祥之意,因此被广泛传播。
大禹治水十三年,凿龙门费时四载,创造了华夏水利史上绩著山河、万世永赖的丰功伟绩。后人追念禹功,亦称龙门为禹门,并在禹门两岸兴建了规模宏大的东西禹庙,为历代祭祀大禹之地。
2河津大禹庙
至明清时形成曲栈连云、层楼倚汉、鸣泉漱玉等龙门八景。可惜的是,该建筑群于1942年毁于日寇炮火。如今,东岸只孤零零地矗立着一通“大禹庙遗址纪念碑”。2012年,龙门口东数公里的龙门村建起了一座大禹庙。
3薛仁贵寒窑
唐朝名将薛仁贵寒窑遗址
唐朝名将薛仁贵寒窑遗址之白袍洞
薛仁贵寒窑位于河津市区东五公里的修村,土岗之上便是他与妻子生活过的寒窑遗址。窑内的土炕、灶迹,为明末清初时重修。曾有历史学家这样说过,“诸葛亮的茅芦,杜甫的草堂,薛仁贵的寒窑”,是我国历史上不可多得的三寒历史文化。寒窑南侧是白袍洞,塑有薛仁贵夫妇坐像。就这样一处破瓦寒窑,实难以想象这是一代将军住过的地方。倒是广场上,那一尊薛仁贵骑马奔腾的雕像,才能显出其赫赫威名。
唐朝名将薛仁贵故里
4台头庙
黄河对老百姓的影响非常深远,为求安定、幸福、多子、丰收,河津古人修建了各种庙宇。比如象征“龙抬头”的台头庙。
河津台头庙
台头庙是我市市区内保存较为完好的一处集元、明、清时代特征于一体的大型古建筑群,庙内古建十处,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目前,台头庙基础设施完备,文化氛围浓厚,已成为我市提升城市品味、彰显文化底蕴的一处新的文化亮点。
5九龙庙
九龙庙又名玄武庙或真武庙,位于山西省河津市城区三里许的西北隅紫金山麓的九峰之中,其状如龙,故俗称九龙庙、九龙头。它东望虎岗,西瞰龙门,南临汾水,北枕紫金,三面荡空,居势高峻,与旧城遥遥相对,是一处道教宗庙。
庙内遍布青松翠柏,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有“西河画舫”、“孤云送月”、“雁塔凌空”、“倚斗金銮”、“太华晴峰”、“汾水秋波”、“小桥飞凤”、“原麟叠翠”等麟岛八景的美丽传说。
早在宋元以前,紫金山麓紧连的九个山头均建有大小不等的庙宇,即禹王庙、雷公庙、八仙庙、药王庙、真武庙、山神庙、帝君庙、三皇庙、天神庙等。随着时光流失,多数庙宇倒塌,惟独九峰之中最大的真武庙尚存。通过不断地迁建修复、增建,真武庙也逐渐形成一座较大规模的道教建筑群。
该庙创建年代不详。据现存资料参证,元、明两代对北极之真武神顶礼膜拜,真武庙的兴建在当时亦是空前绝后,故疑其至迟为元末明初(公元1357—1368)所建。明嘉靖、万历及清康熙、道光、咸丰、同治年间对其均进行重修或增建。
九峰状若龙,俗称九龙头,又因岗头遍岭青松翠柏,紫韵清幽,远在清乾隆前就有“卧龙岗”之称,咸丰十一年(1861),崇文社王照离等人在创建崇文阁、纯阳洞时,方题名为“麟岛”。
6古垛后土庙
樊村镇古垛村后土庙,创建于元元贞二年(1296年),延祐五年(1318年)增建,明代重修。现仅存元代大殿和戏台。第六批国保单位。是河津市最早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9年,在市文物局的积极争取下,该建筑成为首批山西省南部早期建筑保护修缮工程之一。目前,该庙已成河津市北坡片区一处完整的文物旅游景点。
后土庙出来,看到庙前这颗古树。
7玄帝庙
玄帝庙是河津市代表性较强的一座古庙宇,其建筑屋面所用的琉璃构件,人称“琉璃庙”对研究明清时期河津乃至全国的琉璃炼制技术,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科学价值。创建于明隆庆三年(1570年),至明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竣工。沿中轴线有山门、香亭、中殿、后殿等建筑。
由于年久失修,玄帝庙屋面破损、筒瓦脱落,部分建筑随时有倒塌危险,在市文物局的努力下,2014年争取了国家专项资金600余万元,对该庙进行保护修缮。
嵌在墙壁的两块碑。一块题为”皇经",”皇经"就是“道德经”。
8高禖庙
高禖庙位于河津市区西南5公里处的阳村乡连伯村西沙梁上,地概壮巍,视野辽阔,为山西省文物保护单位,相传4000多年前的夏代高禖庙的前身皋庙就创建于此。高禖庙占地一万多平方米,殿宇坐北朝南,西傍黄河,南临汾水,北依吕梁山,东望白虎岗;建筑格局方正均衡,颖敞合理;庙内主要有戏台、古井、献殿、结义殿、三霄殿、五岳殿、阎殿等。河津高禖庙历史悠久,文化底蕴厚重,是省屈指可数的一座以“高禖”冠名,以根祖文化为内涵的古建筑群。千百年来,高禖庙笼罩着神秘的气氛,流传着许多动人的故事和神话。目前,高禖庙景区环境优美、风景秀丽,正以其崭新的面貌迎接八方来客。
9镇风塔
该塔创建年代不详,重建于宋,明万历11年(1583)重修。塔体为方形实心砖结构,十三级密檐式,高27米。中国五大回音塔之一,据说在塔前猛击石块,可发出“鸟鸣”的回音,夜阑人静时,在塔前连续敲击,可发出一连串回音,好似百鸟争鸣,蛙声一片,声达数里。省保文物。
除最下层受盐碱侵蚀外,塔体保存完好。
10小梁乡西梁村阮氏双碑楼
阮氏双碑楼分别建于光绪三年和光绪五年。父碑题“皇清例赠武德佐骑尉乡饮耆宾阮翁讳廷实字充吾号信卿德行碑”。子碑题“皇清儒学生员乡饮介宾阮公讳凌云字仙梯号从龙德行碑”。相当高大,保存也不错,难得。 河津这一片,碑都是四面柱体,四面刻字。
据说双碑楼是父与子的碑,父西子东,街当中的碑是孙子的,祖孙三代碑。
雕工很精致。
11射雁塔(白虎塔)
射雁塔距离寒窑有一段路,相传为唐末龙门乡里及薛仁贵后裔为纪念薛仁贵当年在汾河滩射雁而建。该塔建造于宋代,塔八角八级实心,塔高20米。八级造型,与古塔传统的单数层级迥然有别,是研究古塔形体结构的特殊例证。首批运城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塔旁不远有一座碑楼。
碑题"儒学优行廪生宣三公张夫子德教碑“,立于光绪34年(1908)。遭到盗贼破坏。
12吕仙庙
吕仙庙位于山西省运城市河津市小梁乡,是中国吕洞宾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吕洞宾在中国民间信仰中占有重要地位。中国民间流传有吕洞宾三醉岳阳楼度铁拐李岳、飞剑斩黄龙等故事,吕仙形象广泛深入中国民间。妇孺皆知。宋代封吕洞宾为“妙通真人”,元代封为“纯阳演政警化孚佑帝君”,后世又称“吕纯阳”。王重阳创立全真道后,又被奉为“北五祖”之一,故道教又尊称他为“吕祖”。全国各地广建吕祖祠庙,岁时祭祀,至今香火不断。相传吕祖诞辰为农历四月十四日。
13苍底塔
苍底塔又名汾阴塔,位于河津市区南5公里的苍底村西南高塬崖嘴处,北临汾水,东倚公路。苍底塔形如直耸大笔,俗称“生活”,铁刹铸有“汾阴文笔”四个大字,寓意河津文才辈出,壮志凌云,为河津人文象征。
14怀仁大将军墓塔
怀仁(远)大将军墓塔位于山西省河津市清涧街道办候家庄,是典型的元朝墓塔,是元代的文物建筑的典型代表。
15卜子夏墓祠
卜子夏墓祠位于河津市东辛封村东,景点共分两部分,由子夏祠与子夏墓构成,卜子夏祠堂汉代即有,历朝历代多次重建,现仅存正殿3间及部分碑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