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每个女生都要脱毛吗(女性主义有什么用)

每个女生都要脱毛吗(女性主义有什么用)更有趣的在于,你知道吗?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并不存在女性脱腋毛或者腿毛的现象,直到1945年,才变成流行。所以,体毛不配出现在你身上这件事,并不是古来有之的。如果你觉得这其实是件很私人的事情,想脱毛就去脱,不想脱毛也没人逼你,那我只能说你果然年轻。1982年,有位女性主义者克里斯汀·霍普就调查过女性脱毛的历史,她指出,“最有助于我们理解某种特定文化的东西,恰恰是被看作'理所当然'的日常习俗。”直到,后来遍地的美容医院的大幅祛毛广告,以及我才后知后觉地注意到,所有大银幕小电视上的女明星,以及广告里的素人美女,作日漫卡哇伊少女状伸出整条手臂跟男生打招呼或者道别的时候,居然腋下也全都是整洁的寸草不生的。另外一个有趣的问题,你有注意过欧美1990年左右的主流男性杂志么,如果你有机会能从家里长辈的存货中见到,那你一定能发现,那个时候杂志上的女模特们是带有体毛的,不过,从2000年之后

#每天推荐一本书##每天读点书##写给爱美女性#

当年住大学宿舍,某周六晚上熄灯之后,正准备带上耳机听音乐的我,突然听到几个下铺发出了痛苦的呻吟声,此起彼伏。由于之前有过先例,我们几个出去吃路边摊的臭豆腐吃到肠胃炎住院,所以我的第一反应是,下铺几个人晚饭可能吃了不干净的东西。

结果出乎我的意料,周末她们几个逛街的时候,买了当时流行的那种除毛贴,具体原理大概类似于把强力胶或者502涂到腋下、胳膊、腿上,然后再对自己绝不手软的撕下来。

对不起,我无法理解。作为一个连发量都比较稀少的人,腋下也从来没有出现过杂草丛生,所以我实在无法理解,为什么这些东西明明是自己身上长出来的,非得花大价钱除掉它。所以,对于她们当年的行为,我只能负责默默观战,呐喊助威。

直到,后来遍地的美容医院的大幅祛毛广告,以及我才后知后觉地注意到,所有大银幕小电视上的女明星,以及广告里的素人美女,作日漫卡哇伊少女状伸出整条手臂跟男生打招呼或者道别的时候,居然腋下也全都是整洁的寸草不生的。

每个女生都要脱毛吗(女性主义有什么用)(1)

另外一个有趣的问题,你有注意过欧美1990年左右的主流男性杂志么,如果你有机会能从家里长辈的存货中见到,那你一定能发现,那个时候杂志上的女模特们是带有体毛的,不过,从2000年之后,体毛神奇地消失了,像从来没在人类身上出现过一样。

《女性主义有什么用》这书里有一节会跟你讲到“我真的需要脱毛吗?”这个话题,超级有趣,五星推荐你看。

如果你觉得这其实是件很私人的事情,想脱毛就去脱,不想脱毛也没人逼你,那我只能说你果然年轻。1982年,有位女性主义者克里斯汀·霍普就调查过女性脱毛的历史,她指出,“最有助于我们理解某种特定文化的东西,恰恰是被看作'理所当然'的日常习俗。”

每个女生都要脱毛吗(女性主义有什么用)(2)

更有趣的在于,你知道吗?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并不存在女性脱腋毛或者腿毛的现象,直到1945年,才变成流行。所以,体毛不配出现在你身上这件事,并不是古来有之的。

霍普研究发现,从1941至1945年期间,腿毛开始被轻度排斥,而这恰恰与女性在政治和经济上取得重大进展的时代重合。因这这时候开始,妇女获得了选举权,进入了公共的工作领域。对于强调男女之间的“差异”,没有什么能比女性“光滑的皮肤”更有助于彰显女性气质了。

脱毛这件看起来简单的小事,其实关系重大的地方在于,第一,独立性、攻击性、客观性等代表“男性气质”的特征=“非女性气质”。要保持足够的“女性气质”自然要否定你身上兼具的所谓“男性气质”。

第二,社会存在一种“把男性看作成年人,女性和非成年人则混为一谈”的倾向。比如我们也有“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此处别跟我论断夫子的背后深意,我们单看表面意思。

每个女生都要脱毛吗(女性主义有什么用)(3)

而跟女性有关的约定俗成的特征都有什么呢?“顺从、温柔、主观、情绪化、容易受他人影响”,如果她们要选择表现出自己身上和成年男性相同的积极特征,就代表了她们身上的女性特征会受到质疑,比如说,“男人婆、像个爷们、没有女人味”。所以,如果她们决定选择按“规定的女性方式行事”,就等于自动自愿地把自己放在了二等地位和被一等公民编织的谎言之中。

所以,当2014年,社会学家梅兰·托里恩和苏·威尔金森的研究证明,绝大多数欧美女性对体毛的反应走向了极端,她们会用‘恶心’、‘令人作呕’、‘令人厌恶’等字眼来形容自己的体毛。

更多更有意思的案例跟论断,还是请你自己去看这本《女性主义有什么用》找答案吧。最后,我就是想问,这么多年,你为了抛弃你的体毛花了多少钱?你的体毛知道你这么嫌弃它们吗?你至今仍然觉得你认为的光滑无毛的身体更好看是你自己的认为,而不是多少年来潜移默化的谎言吗?

每个女生都要脱毛吗(女性主义有什么用)(4)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