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李冰科技实验室(为科创企业打造)

李冰科技实验室(为科创企业打造)“我们的中小型科技企业发展,需要支持的地方太多了,不仅仅是物理层面的用地和物业支持,更需要法务、资本、税务、市场推广、宣传等多重贴心服务。”李冰说,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未来他们将依托中科院科技创新力量,为吉林省引入更多优质的科研成果,引凤还巢,落地生根;依托吉林省、长春市和长春新区的支持,为更多中小型科技企业提供有温度的孵化器,实现创新链、产业链、资本链“三链”联动,为吉林省科技产业发展注入新动能。在李冰的主导下,创新平台以投资基金为引领,加速科技成果落地转化。目前,已管理规模4.32亿元的吉林中科科技成果转化创业投资基金,规模5000万元的吉林中科天使创业投资基金,以及规模2亿元的吉林中科先导投资基金,已投资长光卫星、希达电子、通视光电、长光时空、西诺生物、博大东方、中研股份等项目19个,总投资金额超过3.41亿元,其中投资吉林省项目14个,投资金额2.63亿元。“走出舒适区需要一种勇气

来源:【长春日报-长春新闻网】

李冰科技实验室(为科创企业打造)(1)

李冰在对接会上发言。(徐微供图)

在长春新区,中科院(吉林)科技产业创新平台名声在外。这里3年引进孵化了75家科技含量高、成长性强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实现年销售收入8000万元,带动就业600余人,帮助一个个科创企业驶入高速发展快车道,成为吉林省科技产业异军突起的新生代。而谈起创新平台的成功运营,就绝对离不开这里的掌舵人、吉林省国科创新孵化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冰。

2019年9月,李冰放下中科院长春分院副院长的领导职务和数十万元年薪,开始全力打造创新平台,开辟了发展科技产业的新征程。从中科院长春应化所到中科院长春分院,李冰30年的荣光与努力都在那里,而为什么却在2019年主动“转身”,这令许多朋友感到诧异和好奇。

“走出舒适区需要一种勇气,我之前做了18年人事工作,10年科技成果转化和科技创新业务,确实非常喜欢这个事业。但未来10年,我更想换个活法,挑战一下自己。”李冰坦诚地说。

1986年,在北京化工大学上学时,李冰选择了高分子材料和企业管理学两个专业同时学,这在当时比较罕见,以至于教育部门在给她颁发毕业证时也遇到了新问题,最后研究决定,她的大学文凭按双学士颁发。如今看来,当年这样的跨界配比,仿佛恰恰预示了她目前的业务模式,左手是科研,右手要赚钱,只有复合型的人才,才能促进资本和智本的跨界对话。

创新平台成立以来,在中科院的领导下,经过李冰创新团队的不懈努力,先后组建了具有基金、财务、法律、税务等多种服务的专业支持团队,依托中科院和吉林省院地力量,精选具有高精尖科研成果的入孵企业,并取得巨大成功。目前,创新平台拥有博士3人、硕士13人、本科20人,团队成员获得了国家知识产权专利信息实务人才、国际技术经理人、科技成果评估师、项目管理专业人士认证等多项资质证书。同时,创新平台围绕智能制造、新材料、生物医药、新能源等领域组建专家智库,集聚了以王立军、张洪杰、陈学思等院士为首的省内外行业领域专家132人,包括中科院及省内外技术人才60人、创新管理人才23人、投融资领域专家21人、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18人。

在李冰的主导下,创新平台以投资基金为引领,加速科技成果落地转化。目前,已管理规模4.32亿元的吉林中科科技成果转化创业投资基金,规模5000万元的吉林中科天使创业投资基金,以及规模2亿元的吉林中科先导投资基金,已投资长光卫星、希达电子、通视光电、长光时空、西诺生物、博大东方、中研股份等项目19个,总投资金额超过3.41亿元,其中投资吉林省项目14个,投资金额2.63亿元。

“我们的中小型科技企业发展,需要支持的地方太多了,不仅仅是物理层面的用地和物业支持,更需要法务、资本、税务、市场推广、宣传等多重贴心服务。”李冰说,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未来他们将依托中科院科技创新力量,为吉林省引入更多优质的科研成果,引凤还巢,落地生根;依托吉林省、长春市和长春新区的支持,为更多中小型科技企业提供有温度的孵化器,实现创新链、产业链、资本链“三链”联动,为吉林省科技产业发展注入新动能。

本文来自【长春日报-长春新闻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