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毕福康接棒全球招募董事长(戴雷组合首谈创业经)

毕福康接棒全球招募董事长(戴雷组合首谈创业经)更令两人彼此都感到惊喜的是两人不同的优势可以实现强势互补。当通晓豪华汽车工程制造的技术大咖遇到了深谙中国市场竞争规律的品牌高手,两者之间所产生的化学反应自然是令人期待。而他们也非常珍惜这份缘分,戴雷博士就多次强调,“这比投资者,比别的东西都重要10倍。”而担任Future Mobility Corporation首席执行官毕福康更是对坐在身旁的这位新搭档赞不绝口,表示因为在宝马相同的工作经历让其有了“一见如故”的感觉。“我们两个之间的合作关系是一个非常理想的搭档。我们有相似的背景,我们曾经在同一家公司内供职,虽然当时还不是很认识,但我们可以分享共同的企业文化。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两个人一见面就一见如故,彼此理解。”对于一家创业公司而言,决定事业成败的很大因素在于创始人。而如果仔细翻阅下这组全新搭档履历,就会发现这两位创始人虽然之前素未谋面,但有着很多的交集。首先两人均曾在宝马任职多年,其次两人

毕福康接棒全球招募董事长(戴雷组合首谈创业经)(1)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 思维涌现和消费趋势的变迁,汽车圈之外似乎一夜之间聚集了很多的“野蛮人”,其中屡屡抢占的头条的就有乐视汽车、蔚来汽车等一众由互联网大鳄创立或者互联网人创立的互联网造车项目。

而在这一众期望颠覆目前汽车产业格局的陌生人之中,有一家由传统汽车高管出身并担任创始人的Future Mobility Corporation引发了很多人的好奇。为何这家由两位德国人担任创始人的公司称自己为“中国公司”?他们为何来到中国创业?而打造互联网智能电动汽车的FMC为何不将特斯拉视为竞争对手?

7月份一个午后,在北京望京一处古色古香的中国餐厅里,FMC的两位创始人毕福康博士(Dr. Carsten Breitfeld) 和戴雷博士(Dr. Daniel Kirchert)搭档首度公开亮相,对汽车头条APP讲述他们的创业经和这家中国公司的来龙去脉。

“这是一种缘分”

对于一家创业公司而言,决定事业成败的很大因素在于创始人。而如果仔细翻阅下这组全新搭档履历,就会发现这两位创始人虽然之前素未谋面,但有着很多的交集。

首先两人均曾在宝马任职多年,其次两人均有着相似的生活方式,比如热爱生活,对家庭有了强烈的责任感。提及两人的“缘分”,Future Mobility Corporation首席运营官戴雷对于创业过程中能够找到毕福康这样的搭档感到非常的“幸运”。

“这是一种缘分”他谈及同毕福康的接触之中感到“非常快乐”,体会到了一种超越工作同事关系的友谊。“我们真的有共同的价值观、共同的想法。我也很佩服他,因为他虽然在宝马待了20年,但是非常有创业精神。他没有在中国待过很长的时间,但他非常开放,愿意去理解中国,这是我们公司以后能够成功的很关键的因素。说实话这也让我感觉很快乐,”

而担任Future Mobility Corporation首席执行官毕福康更是对坐在身旁的这位新搭档赞不绝口,表示因为在宝马相同的工作经历让其有了“一见如故”的感觉。“我们两个之间的合作关系是一个非常理想的搭档。我们有相似的背景,我们曾经在同一家公司内供职,虽然当时还不是很认识,但我们可以分享共同的企业文化。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两个人一见面就一见如故,彼此理解。”

更令两人彼此都感到惊喜的是两人不同的优势可以实现强势互补。当通晓豪华汽车工程制造的技术大咖遇到了深谙中国市场竞争规律的品牌高手,两者之间所产生的化学反应自然是令人期待。而他们也非常珍惜这份缘分,戴雷博士就多次强调,“这比投资者,比别的东西都重要10倍。”

当然,除了创始人的其利断金之外,作为一家初创公司要想真正立足,一个具有凝聚力的精干团队显得尤为重要。而毕福康与戴雷在过去的几个月也花费了相当多的精力打造“明星级阵容”。戴雷博士指出,虽然目前团队规模不大,大概在40-50人左右,但是核心高管团队已经基本到位。其中还有不少来自宝马、奔驰、特斯拉和谷歌的技术大咖。

对于团队的主要优势,戴雷博士认为,这些不同领域的大咖协同优势在于帮助FMC实现对整个产业链的整合。“整合未来确实是我们最大的竞争优势。”

“我们虽然要打造全新的互联网智能电动汽车,但是并不意味着一切都要从新开始”毕福康博士认为站在这些技术大咖丰富传统汽车领域经验基础之上,能够使得FMC有机会去结合更新的东西,做出更具有客户体验的产品。

“在这些传统上面增加新的东西,使用户体验更好,当你走到汽车中,你在汽车中所体验到的这些东西都是最好的。”

毕福康接棒全球招募董事长(戴雷组合首谈创业经)(2)

“拿产品说话”

对于FMC而言,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如何能够将产品迅速推向市场。毕福康博士确认,FMC会在2020年前推出量产车型,并实现大规模的量产。对于通常产品研发需要5年左右时间的汽车行业而言无疑是个巨大的挑战。

但拥有多年汽车研发经验的毕福康博士却对此充满了信心,FMC造车“急行军”的秘诀在哪里?他一语中的地表示是创业公司的效率。

“作为传统的汽车制造企业,他们开发的流程是非常慢的,一款车从概念产生到生产,可能会经历60到70个月的时间。在大型的企业,比较慢的是决策的过程。而我们的优势在于我们是一个比较小的团队,所以我们的决策过程是非常快的,大部分的时间花在工程和工程设计上。”

与此同时,毕福康指出,FMC率先打造的不是单一的车型,而是一个技术架构,这样就能迅速推出家族化的产品阵容,提速整个汽车产品研发周期。毕福康认为,这也是FMC造车“捷径”之一。

“我们是有一个家族的车型,这样我们走向市场的速度就快得多。”另外,FMC的精力不会放在制造纯粹炫酷为目的的概念车,而将主要精力放在打造具有量产能力的产品之上,这也会节省下一些时间。

“我们知道现在有很多的公司推出了看上去很漂亮但是不实用的车,我们不打算这么做。我们是一开始就不需要这些酷炫的概念车来证明自己的实力”

对于产品的定位,FMC已经有了初步的规划。不同于大多数的汽车圈“新面孔”均是以特斯拉为竞争对手,FMC并不视特斯拉为自己的“核心竞争者”,它期望通过互联网 特性和优异的客户体验成为跻身豪华阵容的“选手”。

“首先我们会是一个高端品牌,然后是一个布局全球的国际化品牌,之后它是一个买得起的品牌。”毕福康一语概之。

而高端品牌意味着FMC的火力对向是宝马、奔驰这样的豪华品牌。毕福康并不掩饰FMC的野心。“定位高端的意思是主要的竞争者并不是那些新兴的电动汽车像特斯拉这样的公司,我们主要的竞争者是传统的汽车企业,就是大家说的奔驰、奥迪、宝马这样的企业。”

戴雷博士也随即进一步补充FMC对于高端的定义。他指出,“(FMC产品)大概30万的价格区间。其实提出高端、豪华的目的是要在研发方面明确标杆是谁,要在品质及质量方面达到一个高标准。”

不同于汽车圈外的“野蛮人”,FMC自从项目启动以来就刻意保持着低调的作风,除了招募多位技术大咖震动了德国和美国汽车界之外,整体保持着一种神秘的色彩。

戴雷博士表示,保持低调的原因在于他们期望将主要的精力放在收集消费群体需求和打造符合品牌定位的产品之上,而不愿意过多地对外开“空头支票”。

“我们的方法肯定是相对来讲比较低调的方法,因为我们希望最后拿产品说话。因为我们要做一个创新的东西,现在无论讲多少消费者很难想象,看不到具体的产品他也不会特别接受。”

相对于对外宣传,戴雷和FMC认为倾听客户的声音才是重中之重。“我们现在做的工作,想更多的听到消费者的声音。所以最近我们也做一些项目,收集了大量的用户反馈,这些反馈在研发过程中我们都会考虑进去,由此研发出更好的产品。”

毕福康接棒全球招募董事长(戴雷组合首谈创业经)(3)

“汽车的未来是在中国”

作为一家两位创始人都是德国人的初创公司,却喊出了“植根中国,全球视野”的口号,除了戴雷博士这位中国通之外,这家致力于打造全新的互联网智能电动汽车的公司为何要把“根”扎在中国?

毕福康博士说出了他们的创业心声,“为什么我来到了中国?因为我确实相信汽车工业未来的发展是在中国的。未来发展需要三个元素来推动:一是创新,二是创业精神,三是框架,这个框架既是市场的框架,也是政策的框架。在中国这三点全都有,在其他地方我们是看不到这三点的结合的”

而已经视中国为自己第二故乡的戴雷博士提及中国,更是有着难解的情缘。这位中国女婿在中国安家落户之外,更是将自己的全部事业重心扑在了这片依旧充满着生机的热土之上。

提及FMC的中国DNA,他指出,“FMC拥有一个全新的模式,我们是一个中国企业,但从成立之初就有全球视野。”

在中国工作超过15年的戴雷博士还通过列举外资公司本土化的例子证明应该如何扎根中国。“在本地化方面做的到位不仅包括在本地生产,更要真的尊重这个市场,了解消费者的需求,要投入,要承担社会责任,要招本地的员工,给他们发展的机会等等。”

“得中国者,得未来”在FMC看来,中国消费群体的需求将会成为决定未来汽车产业发展方向的决定性力量。而戴雷希望FMC能够通过打造符合中国市场消费需求的高端品牌,从而抢占未来汽车行业发展的“一席之地”。

FMC的发展逻辑在于,如果说奔驰、宝马和特斯拉都是在以西方消费者需求为基本出发点的汽车品牌,FMC期望通过从一开始就立足中国,贴合中国消费需求来实现“弯道超车”。

在戴雷博士之前发的一个朋友圈留言中,其也曾如此讲述FMC的心愿,“希望足够幸运的话,我们将会创造出一个在中国生根、在全球生长的高端品牌,向世界展现 “中国智造”的风采。”

“每一个新的公司在这里都可以拿到自己的一席之地,到2020年中国纯电动给车市场预计会有达到150万辆的规模”这群在传统汽车行业浸染多年的德国汽车人,感知到了中国市场巨大潜力和他们自己电动智能汽车梦想的“结合点”。

【版权声明】本文为汽车头条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请勿抄袭或改写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