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西府老街有哪些文化(关于宝鸡的15个秘密)
宝鸡西府老街有哪些文化(关于宝鸡的15个秘密)2.“中国”之名最早见于宝鸡虢镇,这一地名已经有3000多年了。虢镇,古为国家,有东虢、西虢、北虢之分。东虢在今河南,西虢在今宝鸡东,西周灭亡后,支族仍留原地,称为小虢,前687年为秦所灭。关于这片充满历史与情怀的土地,你了解多少?1.虢镇:古代曾是国家
巍巍秦岭,浩浩渭水,
莽莽膏壤,悠悠古道。
炎帝故里,青铜之乡,
佛骨圣地,魅力宝鸡。
关于这片充满历史与情怀的土地,
你了解多少?
1.虢镇:古代曾是国家
虢镇,这一地名已经有3000多年了。虢镇,古为国家,有东虢、西虢、北虢之分。东虢在今河南,西虢在今宝鸡东,西周灭亡后,支族仍留原地,称为小虢,前687年为秦所灭。
2.“中国”之名最早见于宝鸡
国宝重器“何尊”1963年出土于宝鸡。其造型雄奇,铜尊内胆底部作有一篇一百二十二字铭文,而其中“宅兹中国”(指天下之中)是“中国”最早的文字记载。
3.“宝鸡”名称由来
宝鸡古称“陈仓”,唐至德二年(公元757年),因市区东南的鸡峰山出现了“石鸡啼鸣”的祥兆,由此改称宝鸡。
4.最古老村落:姜城堡
姜城堡的历史,需要追溯到炎黄子孙的祖先——炎帝。大约五千年前,以炎帝为首的姜炎族生活在宝鸡的渭水流域,他们创造出了灿烂的姜炎文化,更缔造了华夏文明。据史料记载,姜炎族居住在今天宝鸡清姜河一带,河畔的姜城堡便是古时候的姜氏城。
5.两万余少数民族同胞在宝鸡
宝鸡市除了99.9%的汉族,还有回族、满族、蒙古族、羌族等27个少数民族,共2万多人,占372万总人口的0.54%。
6.卧龙寺—唐玄宗赐名
卧龙寺原名禅静寺。唐玄宗入蜀曾住宿于此,便赐名卧龙寺。
7.曾经的凤翔比宝鸡强大
1937年之前,凤翔一直为西府重镇,城区人口最盛曾达到8万6千多人。宝鸡却经济落后、交通不便,仅仅是一个县府驻地。
随着大量人口的迁入及其城市发展,为适应政治需要,1941年,凤翔专员公署迁往宝鸡,凤翔的政治地位随即被宝鸡所取代。
8.张三丰名出金台观
元朝末年,游历30年的张三丰路过陕西宝鸡,看到这里山清水秀,便住了下来,后施善布道,行侠仗义逐渐声名远扬。
9.秦腔:中国汉族最古老的戏剧之一
秦腔是中国汉族最古老的戏剧之一,起于西周,源于岐山与凤翔,成熟于秦。宝鸡的西府秦腔口音最为古老,保留了较多古老发音。
10.神农氏族姜姓人,如今在哪?
姜姓,是我国最古老的姓氏之一。被大多数人认为是炎帝神农氏一说。姜城堡几乎没有姓姜的,宝鸡的姜姓主要分布于岐山县、扶风县、陈仓区、高新区几个地方。
11.“宝学”:以宝鸡命名的学问
宝鸡,拥有以自己城市名命名的学问“宝学”(即宝鸡之学)。宝学是中华文明重要支脉之一。上承炎黄之学、周秦之学、关学延续至今,包含姜炎文化、太公文化、周公文化、诸葛文化、燕伋文化、张载文化等。
12.宝鸡曾有城墙城门
1940,宝鸡县的县长王奉端拆掉了东城门,东南两面城墙也被打破,从此老城区的中山路便与新市区开始连接。汉中路、马道巷、西南城巷、南关路向南与新市区紧密结合,沿南关路向南到广元路相通,市区沿陇海铁路北侧向东拓展至十里铺,沿川陕公路向南拓展至益门镇,至此宝鸡市区的新旧市区基本连成一片。
13.麟游县原属于咸阳
1949年,麟游现二次解放,归咸阳市彬县专区管理。1950年,撤销彬县专区,麟游县划归宝鸡专区。
14.经二路是怎么来的?
宝鸡是靠铁路发展起来的,当时渭滨区都是河滩,在火车站前面修了一条马路,就叫经一路,第二条路自然就成经二路了。
15.宝鸡名人,你知道几个?
炎帝
华夏始祖周文王:纳贤勤政治岐。
周武王
兴周伐纣灭商。
周公
制作礼乐,辅佐成王,营造东都洛邑,被尊为儒宗元圣。
姜子牙
即姜尚,鼎力匡扶西周,军事家,字子牙。
秦襄公
春秋时秦国的创立者,赢姓。
秦穆公
秦国国君,秦成公弟。赢姓,春秋霸主。
燕伋
宝鸡千阳人,从学孔丘被奉为“七十二贤”弟子。
韩信
西汉开国名将,汉初三杰之一,领军“暗渡陈仓”
梁鸿
东汉隐士,“举案齐眉”典故主人公。
诸葛亮
蜀汉丞相,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发明家
王焘
唐代著名医学家。
苏轼
宋仁宗嘉祐六年(1061)授凤翔府签判
张载
北宋哲学家、教育家、关学创始人、宋明理学奠基人之一。
白起
威震六国,为秦统一中国立下赫赫战功的常胜将军。
耿弇
东汉开国名将、军事家,云台二十八将第四位。
人文之礼,千载流传,
古韵风存,崇德尚礼。
这里有着传奇的故事、灿烂的文化。
深厚的内涵与积淀,
成就了这座隽永秀丽的古城。
当今时代日新月异,新潮文化早已蔓延大地,
但这珍贵的人类财富,绝不可被淹没。
历史需要被铭记,
文明需要被传承,
西府情,我们永远在心。
(文中资料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