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教学目标与学习目标有什么不同(从教学目标走向学习目标的思考与应对)

教学目标与学习目标有什么不同(从教学目标走向学习目标的思考与应对)数学新课程改革了20年,在城镇一些学校的数学研讨会上,有些数学教研员和教科研负责人还在大声呼吁:请转变我们的数学教育理念。每年一次的继续教育,已经在解读新版课程标准的核心概念,已经在普及最新版的信息技术使用方法和技巧。二、观察:义务教育阶段基层的数学学习现象从学业水平测试到高考,一些学生数学水平存在很大的提升空间,数学学习,几乎成为一些学生难以战胜的困难。数学教师在反思:数学学习为什么会成为一些学生终身的遗憾?在人们的心目中,本土数学家有祖冲之、华罗庚、陈景润,还有……真的,一般人真的难以再说出一些数学家的名字?近百年来,最响亮的北大和清华,出现过当今世界赫赫有名的数学家吗?一般人真的不知道。数学,曾是我们的骄傲,中国古代数学发展,曾经影响着世界数学发展史,但是,今天,我们在沉默。发达国家近年来曾提出数学强国的发展战略,今天的我们,还在为高分焦虑和忧心!

关键词:学习目标 核心素养 新课程标准 学习幸福感

内容概述:

学生为什么怕学数学,不是因为学生笨,而是学生不知道该怎样学习数学,学习些什么,需要达到什么样的学习程度。把“教学目标”转化成学习目标,是落实核心素养的前提和基础。能考上清北的学生不是智商鹤立鸡群,而是学商出类拔萃,能够适时拟定合理的学习目标并水滴石穿,得以实现。学生要想获得学习幸福感,只能去实现学习目标,而教师就要及时把教学目标转化成学习目标。这是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必经路径。

教学目标与学习目标有什么不同(从教学目标走向学习目标的思考与应对)(1)

一、引言

从学业水平测试到高考,一些学生数学水平存在很大的提升空间,数学学习,几乎成为一些学生难以战胜的困难。数学教师在反思:数学学习为什么会成为一些学生终身的遗憾?

在人们的心目中,本土数学家有祖冲之、华罗庚、陈景润,还有……真的,一般人真的难以再说出一些数学家的名字?近百年来,最响亮的北大和清华,出现过当今世界赫赫有名的数学家吗?一般人真的不知道。

数学,曾是我们的骄傲,中国古代数学发展,曾经影响着世界数学发展史,但是,今天,我们在沉默。发达国家近年来曾提出数学强国的发展战略,今天的我们,还在为高分焦虑和忧心!

二、观察:义务教育阶段基层的数学学习现象

数学新课程改革了20年,在城镇一些学校的数学研讨会上,有些数学教研员和教科研负责人还在大声呼吁:请转变我们的数学教育理念。每年一次的继续教育,已经在解读新版课程标准的核心概念,已经在普及最新版的信息技术使用方法和技巧。

教学目标与学习目标有什么不同(从教学目标走向学习目标的思考与应对)(2)

就学习目标而言,在普及义务教育阶段,城镇小学数学学习,普遍现象是,数学课结束后问学生:你掌握了哪些数学知识?学生有些茫然,不知道自己掌握了多少。你已经能解决哪些问题?学生不知道该怎样回答了。你能评价一下自己的学习吗?学生基本上会说:好,还行,一般,不好,或者我也不知道该怎么说……

学生的学习过程一般是:老师讲,学生听,老师提问,学生回答,老师布置作业给学生做,学生做或者不做。学生的作业做得对不对,一般是老师评判,学生很少能自主判断对错,错的作业,如果老师不盯着,学生几乎不会主动订正。家长布置作业给学生写,学生一般不写或讨价还价,学生一般不会主动找作业写。学生作业马虎潦草,能糊则糊,不愿意完成作业的学生约占到40%。

考试题型真的是“独具匠心”,2021年三下数学期末试卷的一道填空题是:暑假的一天,住在滁州的丽丽和妈妈去北京游玩,他们购买的是动车车票,车票的票面面积约为40( );乘坐的动车全长约为400( ),每小时可行驶220( ),大约经过5( )到达北京。看到考题,老师有些蒙,车票面积是40( ),写平方厘米吧,但2021年已经不使用纸质车票了,再说,车票一般是大人保管的,小孩子谁会去量一量车票的面积呢?动车全长是400( ),填米吧,但动车有那么长吗?大家上火车和下火车都是抢着上,抢着下,赶时间呢,谁会在意火车的长短。这两个问题,老师尚且模棱两可,更何况学生呢?退一步讲,学生就是不知道这些答案,会影响到学生的生活吗?没有去过北京的人,直观上能知道用5小时就可以到北京了吗?

教学目标与学习目标有什么不同(从教学目标走向学习目标的思考与应对)(3)

以上现象都无情地说明:教师更重视的是教学目标,而不是学习目标,在教师心目中,教学目标在主导着学习目标。

听了几百节数学课了,梳理一下发现,许多数学教师教学目标存在不到位现象,何况是学生的学习目标呢。

三、质疑:是什么原因造成学生怕学数学?

在接触某区著名兼职数学教研员的六年级学生时发现:这个学生平时数学成绩一般在80分上下,属于中等生,但查看这个学生的作业和考卷,这位学生对于长正方体、圆柱体的表面积与体积概念混淆,对于分数、百分数应用题数量关系认识模糊。家长经常辅导这个学生,甚至请了家教一对一辅导,但是,这个学生依然在数学学习上,还没有入门。

教学目标与学习目标有什么不同(从教学目标走向学习目标的思考与应对)(4)

学生普遍反映:语文和英语,用用功,考前抱佛脚,一般也能考到90分左右,但是对于数学,用的功夫和考试分数难以成正比,几乎一半的学生怕学数学。

跟踪调查,小学成绩在中上等的学生,到了初中和高中阶段,数学成绩普遍下滑,到小学来回访的学生几乎怕见数学老师,因为数学成绩实在是难以启齿。

在重大考试考场发现,几乎40%的考生数学试卷难以完成一半,让人惋惜感慨。

一些小县城的尖子生中考志愿填报在市一中 一年后 家长发现 当地的中考佼佼者 一年后 学习成绩竟然还不如原居住地排名在后的学生。家长在相互交流中 留下了辛酸的眼泪。这个市一中,近十年内,竟然没有出现高考本市状元,但招收的生源,却是中考成绩最好的考生。

这个市一中,分为实验班和普通班,在高考成绩揭晓后,普通班的很多考生成绩远远比实验班的考生成绩高,令人费解。

为什么中考佼佼者,到了不同的高中学校,高考成绩却出现了逆转呢?为什么很多学生是越学越“笨”呢?

一线教师在给学生面试时发现:大多数的学生对于学习目标不清楚,不知道数学学习到什么程度就算好,学生学习主要依赖于老师的教与讲解。

综观所述,学生怕学数学是因为学生不知道该怎样学习数学,对数学学习目标缺乏清醒的认识,离开任课教师的指导和讲解,很难独立学习数学,由来已久。

新课程改革,要求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但到了基层,仅仅停留在口头上,改革20年后,人们还是在呼吁改变教育理念。

四、重温学习目标,揭秘课程标准对数学学习的要求

陶行知说:“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于教学,是在教学生如何学。”这句话揭示了教学的本质,就是教学生如何学习的过程。“教学生学”,就是让学生知道学什么,怎样学,学到什么程度,评价的标准是什么,也就是让学生知道自己的“学习目标”。

教学目标与学习目标有什么不同(从教学目标走向学习目标的思考与应对)(5)

为学生的学习设计“学习目标”,是实现从教走向学,实现学生学习的前提与保障。

学习目标,是从学生视角出发,为实现预期的学习结果,为学生制定的学习目标。学习目标向学生传递一节课或一个单元的学习内容,让学生清晰地知道一节课或一个单元学习内容,让学生清晰地知道一节课或一个单元最终要达到的结果是什么,并让学生理解他们这样做的原因。有了这样的学习目标,学生才可能自主地规划自己的学习进程,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

由于制定学习目标,是为学生制定的,所以能够让学生看得懂、看得明白特别重要。描述学习目标要注意三点:一是描述的语言要让学生看得懂,看得明白,二是描述的行为要具体,可操作,三是学习目标应该让学生知道做什么,做到什么程度。

小学四上的学生学习升的认识,要为学生制定出什么样的学习目标呢?小学生认识升的学习目标:一、我能应用观察法,从用两个杯子装的水多还是少的比较中,理解杯子装的水多,就表示这个杯子的容量大,从而理解容量的含义。二、我能用实验的方法,把一个容器中倒满水,再倒入另一个容器中,根据第一个容器中所剩水的多少,从而判断出哪个杯子的容量大一些。三、一壶水,可以倒满5个小杯,也可以倒满4个大杯,在实验中我能理解为了准确测量或计量容器的单位,使用统一容量单位的必要性。四、我能在生活中观察容器的容量,从而建立1升的概念,掌握1升就是长宽高分别是1分米的正方体容器的容量。五、根据1升的大小,我能以此为标准,在生活中估测出常见容器的容量。六、我能在动手操作中积累“比较”这一数学思想,建立1升的空间观念,掌握“倒水比多少”这一操作策略。七、我能建立尊重事实的科学精神。

教学目标与学习目标有什么不同(从教学目标走向学习目标的思考与应对)(6)

分析以上7个学习目标的建立,归纳发现:一至三个学习目标解决的是在动手操作中建立“容量”这一概念,属于建立知识点的过程。第四个目标是建立1升的空间观念,属于积累知识点过程。第五个目标是形成用关于升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从而形成本节课的技能目标。第六个目标是体现“数学思考”与“问题解决”的过程性目标。第七个目标是体现情感态度。

综观以上陈述发现,学习目标的制定,是为了指导学生学习,学生有了学习目标,就能清晰地评价自己的学习结果,从而顿悟和提升。

五、回顾教学目标,反思:教学目标与学习目标对学生的学习影响效果相同吗?

教师们常常抱怨:这个内容老师都讲解很多遍了,学生怎么还不会呢?

学生为什么不会?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学生不知道应该学什么,更不清楚应该学到什么程度,即,学生不知道具体的学习目标是什么。比如,学习了升以后,学生并不一定知道饭碗容量比1升小。如果教师反复强调答案,学生过了一段时间,又淡忘了,依然会答错。如果教师换一种学习方法,让学生把1升水往饭碗中倒,学生发现,1升水还有剩余。以后再遇到这个问题,学生回顾以前自己做过的实验,就可以轻松答题。

教师通过反复讲解,实现了教学目标,但这个目标不等于学生的学习目标。学生动手操作得到的结论,帮助学生实现了自己的学习目标,学习高效。可见,教学目标不能取代学习目标,但学习目标是教学目标的具体化。课堂教学,追求的是实现学习目标。

教学目标与学习目标有什么不同(从教学目标走向学习目标的思考与应对)(7)

教学目标是教师制定的,它是教师对学生通过课堂教学达到的学习结果的具体描述。教学目标是教师期待的学习结果,作为教学主导的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虽然会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基础,但对目标的描述通常是高度概括,学生不一定能掌握好教学目标,即,教师的教学目标不一定是学生的学习目标。

在评价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结果时,评价者会评判:教师教到位了,但是,学生学没有到位。

这就回答了为什么教师教的头头是道,但学生的学习成绩依然平平这一怪相。回到文章的开头部分,市一中真的很好,但那是指教师教得好,不代表学生学得一定好。如果市一中把教学目标转换成学习目标,结果就逆袭了:学生学得真好,你猜,教师教得好不好?学生都学得很好了,教师教得成功,肯定好!

反思衡水中学,中国特有的人才加工厂,清华北大的摇篮,教师教得肯定好,但是衡水中学取胜的诀窍更加凸出在学生学得真好!每年衡水都向清华和北大输送一百多名高材生,这些高材生不是天才,他们的智商并不一定超众,但是他们的“学商”一定出类拔萃,因为他们是“学习目标”落实在学习过程中的大赢家!

六、从教走向学,在课堂上落实核心素养

2021年,国家教育部痛下决心,坚决取缔校外学科培训机构,真正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这项措施被称为“双减”。中国在2021年已进入到小康社会,满足人民的幸福生活是小康社会的前提,但是,广大青少年学生的学习幸福感不足,很多学生依然在接受“失败是成功之母”的考验。

新的教育形势背景下,怎样来满足国家对人才的需求,使得广大中小学生获得学习幸福感呢?

把“教学目标”转化为学生看得懂的“学习目标”,是开启学生学习的第一步,是落实核心素养的重要举措,是改变学生学习方式的起航。龚雄飞的“学本教学”,率先树起了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一面大旗。

教学目标与学习目标有什么不同(从教学目标走向学习目标的思考与应对)(8)

(一)学习目标是落实新课程目标的行动

学习目标建构在新课程目标的范畴内,是对新课程目标的具体化和可操作化。脱离了新课程目标,学习目标就失去了存在的必要。

学习目标要以教学目标为前提,今天我们的教育改革,依然没有挣脱掉以“教”为中心的顽固束缚,尽管教师们已经努力在转变教育理念,但还是挣脱不掉“教”的枷锁。因此,教师们还习惯于写“教案”、“教学设计”,课堂上还是教师在口若悬河。你看过完整意义上的“学案”吗?面对束缚与枷锁,我们可以做的是:

1. 清晰的教学目标,才能产生清晰的学习目标。教师们在备课和磨课时,写不出像样的学案,但可以写出清晰的教学目标,为产生优秀的学习目标储备能力。

2.教学目标定位于落实核心素养,学习目标才能助力核心素养的实现。核心素养是教育方针的具体化和细化,五育并举是落实核心素养的具体体现。重视艺体课学习,是为了健全“五育”,并不是削弱学科课的素养。今天我们进行“双减”,不是淡化学科课学习,而是全面发展,全面提升核心素养。而提升核心素养,直接落实在学习目标中。

(二)教学目标转化为学习目标的关键是促进学生的学习

教学目标转化为学习目标后,要能够指导学生学习,学生在学习目标指导下,能自主规划好学习进程,从而实现学习目标。因此,在课堂教学上,教师要及时给学生提供学习目标,让学生做到心中有数,不要偏离了学习目标。

教师要教给学生对学习过程评价的标准和评价方法,有了学习程度,学生就能自我评判出学得好不好,以及怎样学得更好。

教师要引导学生发挥好学习小组的积极作用,在同伴互评中,及时完善自我认知结构和能力结构,凸显出“数学思考”和“问题解决”目标的达成,这是形成核心素养的重要途经。

(三)教学目标转化为学习目标方法多样,适用的才是最好的。

教学目标与学习目标本质上没有区别,只是视角不同。转化后的学习目标,要让学生能看得懂,能指导学生学习,能激励学生学习,不可拘泥,没有什么对不对的问题,只有是不是更好的抉择。

教师可以通过引导性问题,将教学目标转化为学习目标。以小学四上数学“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为例,学习目标设计为:1.学习了本单元,哪些内容是我应该掌握的?2.本单元结束后,我要具备什么样的能力?3.我要如何做,才能表示我已经实现了学习目标?4.学习了本单元内容,怎样来检验我已经掌握了整数除法方法呢?这些引导性问题,将驱使学生深入探究整数除法,稍加引导,也许就达到了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学习成效。

通过学习任务,将教学目标转化为学习目标。在学习“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时,教师布置了一项学习任务:你能通过解答612÷18积累的方法,来顺利解答5875÷125吗?612÷18是三位数除以两位数,而5875÷125是四位数除以三位数,学生在分析问题时,会警觉:难道整数除法的方法是相通的吗?当学生顺利地解决后,会进一步质疑:小数除法的方法与整数除法的方法也相通吗?在学习中,教师稍加引导,总会有一些学生会追根寻源,主动探索,那么,落实学科核心素养也就迎刃而解了。

教学目标与学习目标有什么不同(从教学目标走向学习目标的思考与应对)(9)

教师牵引学生自主设计学习目标。学生到了五年级,开始学习小数乘法,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整数乘法的学习目标,自主设计小数乘法的学习目标。教师在给学生完善小数乘法学习目标时,启发学生思考修改和完善的依据及必要性,提高学生的认知层次。

……

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索,不断积累数学思想,培养学生科学精神,是落实核心素养的指导思想,是从“教”走向“学”的目标。随着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打造和完善,“学本教学”将成为全人类教育文化的靓丽风景。

猜您喜欢: